匈奴王

正文 第二十八章 拜祭故人

    
    俘虏睁开眼睛,看到是个瘦高的老头,大声说道:“你是什么人,我在什么地方,你们想把我怎么样。”
    老呼衍说道:“你已经身在月氏王的管辖之地,你抢了边地属民的财货,自然要受到惩罚。鉴于你们没有杀伤民众,乌谭统领可以饶你不死,但是你要把事情交代清楚。”
    俘虏说道:“哈哈哈,你让我交代什么,我被俘虏了,就没打算活着回去。但是那个俘虏我的将领着实厉害,我倒是可以跟他谈谈。”
    老呼衍笑道:“乌谭首领是从那个将领手里把你赢回来的,他要在族人面前处罚你,他现在是你的主人,我代表你的主人来问你话。”
    俘虏说道:“我们就是一伙草原上的流民,过来抢些东西,我们不想杀伤人众。”
    老呼衍笑道:“可怜的东胡人,死到临头,还要编瞎话。乌谭头领见过你们的武器和马匹,那些精良的武器可不是流民所能拥有的,你们的马匹是优良的山地马种,草原马可不是这个样子。”
    俘虏说道:“我是东胡人,我们抢了东西,对外称是匈奴人,这样可以嫁祸给他们。我们东胡想要向西扩张,匈奴人是劲敌,我们就是想要让其他族落的人与匈奴人产生仇隙。”
    老呼衍说道:“东胡这几年向西不断扩张,在漠南时常与匈奴产生边界摩擦;在阴山南麓已经渗透进匈奴故地,东胡和匈奴的恩怨人所共知,你说的这些我们都已经知道了。”
    老呼衍笑了笑,感觉再问下去也问不出个好歹来,浪费时间不说,干跟着生气。于是老呼衍开始看着俘虏,俘虏没防备,也打量着老头。一来二去,两个人的眼睛开始对视在一起,俘虏感觉有异样,想要把目光移开,却好像有种魔力在引诱着他,怎么也动不了,他的眼光被吸入了无尽的黑洞之中。俘虏的眼睛开始变得迷茫,黯淡无光,睁着眼却又好像睡着了一样。
    过了一段时间,老呼衍把目光移开了,自说道:“还真不简单,被洗脑了,这小子缺失了一些记忆。费这么大周折,看来我猜的没错。”老呼衍吩咐侍卫进来,说道:“给他泼些冷水,弄醒他,等着明天发落吧。”
    老呼衍离开木屋的时候,宴会还在继续,今天的月亮很亮,他看着月亮,好像在思考着什么,突然一声夜枭的叫声传过来。老头看向远处的一棵老槐树,向那里伸出手来,一只夜枭从树上飞了下来,轻飘飘的滑翔着,一点声音都没有,它落在老头的手臂上,眨动着圆圆的大眼睛,呜呜咕咕的叫了几声,老呼衍轻轻抬动手臂,它又无声无息的飞走了,消失在夜色当中。
    清晨的林间,空气格外新鲜,老呼衍早早的起床了,年龄大了觉少了,他拄着拐杖,慢慢爬到山坡的高处,深深的呼吸着,感受着山间的气息。他看到那三个孩子也起来了,正在草地上嬉戏,这片林间的草地不算宽广,南面是一条小溪,是从对面的高坡上流下来的,到了这里就流不动了,洼地上形成了几个小水塘。老头扭扭腰身,转转脑袋,活动了活动四肢,慢慢的走下来,待会要去拜见一下故人,一代人走了,又有一代人来过,物还是,人已非。
    阳光穿透树叶间的空隙,撒满草地,圆润的露水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早起的林雀已经抓到了草丛里跳动的昆虫。鸟儿开始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有的欢快,有的急躁,吃到虫子的自然要夸赞一番,没有赶上的自然急红了眼,它们在树枝上来回跳动,抖擞着羽毛,感受着光照;露珠太美丽,挂在树叶上的,如玛瑙,沾在草上的,像珍珠,晨风吹过,它们带着美丽慢慢消失不见了。阳光逐渐变的温暖,大地在沉睡中醒来,人们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
    老呼衍整理着包裹,里面有马奶酒,奶酪,肉干,餐刀,酒樽,马蹄金,玉璧,风铃,灵幡等,零零碎碎真不少,把包裹塞的鼓鼓的。老呼衍吩咐呼兰,让大伙整理好行装,在草地上待命,他骑上老驯鹿,由乌谭领着,向着老林深处走去。
    乌谭在前面带路,肩上背着包裹,本来在老头手里看着挺大的一个,在他身上突然变得小了。这家伙跑的很快,林间没有道路,地上全是杂草、苔藓和低矮的灌木丛。乌谭看到鹿角宽大,选了一些树木稀疏的路径,这些路上灌木较多,在乌谭和驯鹿眼里,这算不得阻碍,一个跨步就可以越过去。乌谭的这双大脚,很适合在林间行走,落地无声,踏草无痕,无论是追踪猎物还是躲避危险,都能很好的隐藏住自己的行踪。
    他们穿过这片林子,眼前出现了一个山坡,坡上树木较少,但是很粗壮,树冠很大,看样子有些岁月了;坡下是一条小河,宽的地方有一丈,眼前的地方略窄,在这里被弯曲了,能听到流水的挣扎声,河岸上长满了鲜艳的滴血兰。
    乌谭跳过了小河,驯鹿也跟着跳了过去,这段坡路很长,但是灌木少了许多,地上裸露出很多山岩,他们的行进速度要比在林间快了一些。驯鹿的弹跳力很好,在裸露的岩石上,奔腾跳跃,时不时的窜到乌谭的前面去,他们很快来到了山脊上。
    乌谭指着西边的一颗老柏树,说道:“那棵树的后面,有一道断崖,崖壁上有个洞穴,我祖父就葬在里面。”
    老呼衍望向那棵柏树,只见它长的低矮粗壮,树冠展开,像一条倒挂的大船;树叶却不茂密,树冠上的深绿色和灰白色相间分布,倒像是破落的船底一般;两边的船角耷拉着,几乎触到了地面上,那树干粗矮的像个木墩子。
    山脊上的路比较难走,起起伏伏,还有一道道裂口。那棵树看着不远,行过去却费了不少功夫。这棵树的表面很是粗糙,树干上全是褶皱和裂纹,整个树干成灰白色,树干其实挺高,只是大部分被树冠盖住了。老呼衍站在树下,说道:“这棵树长的着实壮伟,我这老兄真是找了个好地方。”
    乌谭用脚跺了跺地面,从腰间抽出一直骨笛,吹了起来,笛声尖锐,时断时续。树冠中间的枝叶开始晃动,一阵嘶嘶声从高处传来,逼人的腥气随着山风弥漫开,驯鹿踢踏着地面,发出短促的呦呦声,鼻孔里不断喷出热气。
    一颗黑色的大蛇头从树枝里挣脱了出来,大蛇吞吐着火红色的蛇芯,绕着树干游走下来,它的身子有水桶般粗细,大约有五六丈长,浑身的黑色鳞片,闪着耀眼的光芒。相对于树干它还是小了着,只能围着树干缠上两圈多。
    乌谭跟老呼衍说道:“这条黑蟒跟了祖父大半辈子,他们一起走过了这片山地的角角落落。祖父葬在这里后,黑蟒成了墓葬的守护神,它就睡在树下的洞穴中,树干的下部是中空的,与洞穴连在一起。”
    老呼衍说道:“这就是当年那条黑蛇啊,都长这么大了,这东西倒是念旧情,忠心的很。”
    黑蟒滑到地面上,挺起上身,脖子两侧的翼膜张开,显得身躯更加粗壮了,它把头转向乌谭,打量着这个年轻人。乌谭收起骨笛,黑蟒先是绕着他游走了一圈,然后不断的发出急促的嘶嘶声,接着就低下了硕大的蛇头,靠向乌谭。乌谭伸出手按在蛇头上,嘴里叽里咕噜的说个没完,那蟒变得很温顺,渐渐的把头靠在乌谭的肩膀上。
    黑蟒离开乌谭后,来到老呼衍面前,它把头抬得高高的,因为驯鹿比较高大,老呼衍坐在上面要比乌谭高出许多。驯鹿有些惊慌,硕大的鹿角,逐渐变红,好像两团剧烈燃烧的篝火,老呼衍拍拍驯鹿的脖子,安慰着它。那蟒却调皮起来,不断的向前探头,翼膜振动,发出刺耳的声音,但它自始至终没有漏出牙齿。黑蟒围着驯鹿转圈,驯鹿也挪动着蹄子,不让黑蟒绕道自己的侧身去。老呼衍笑道:“你这黑家伙,都这么大了,还这么顽皮,可不要惹怒了我的老伙计。”那蟒好像听懂了一般,重新绕回到老呼衍的前面,低着脑袋靠过来,老呼衍正好可以摸着它。驯鹿感觉到没有什么危险,就安稳的站着不动,蟒身靠过来,它还用大角蹭了蹭。鹿角火热,蟒身冰凉,两个大家伙却没有水火不容,在老呼衍的引导下,驯鹿放下了戒心,黑蟒收起了杀气。
    乌谭说道:“呼衍大人,黑蟒在这里,我们进入墓穴就方便多了。这里的崖壁上多生藤蔓,若是它不在这,我来祭奠,就顺着藤蔓爬下去。”
    老呼衍说道:“这黑蟒还有这用处,我倒是要瞧一瞧。”
    只见乌谭拍了拍蟒蛇的脑袋,然后引导着它来到悬崖边上。那蟒用尾巴缠住乌谭,乌谭紧了紧包裹,轻拍蛇身,蟒蛇就把他抬了起来,慢慢的蠕动身体,把乌谭往悬崖下送去。乌谭到了洞口处,拍了拍蛇身,那蟒就把尾巴松开了;接着黑蟒腾的一下窜了上去,按照刚才的方法又把老呼衍送进了洞穴。它自个再次腾的一下窜了上去,来到驯鹿身边,与那驯鹿围着老柏树戏耍追逐。
    乌谭在洞口扶着老呼衍,老呼衍说道:“这东西倒是灵通的很,送人下来的时候,知道慢悠悠的,看它的样子,着实凶恶,没想到还有这温顺的一面。”
    乌谭说道:“我小的时候经常骑着它,夏天里挨着它很凉快。每年祭奠的日子,黑龙总会在悬崖边上等着我。我们今天来,碰巧它没有出去,现在正是捕猎的时节,黑龙这样的大蟒,冬眠较早,所以要更早的补好膘。”
    乌谭搀扶着老呼衍向洞内走去,这是一个逐渐向下延伸的洞穴,石壁上长满了藤蔓,洞内很暗,只有几束光从头顶的裂缝中透进来;洞内很干燥,不断有风吹过,应该是还有其它的出口。老呼衍和乌谭来到一个凸出的石台下面,石台不大,表面却很光滑,石台的四周修凿的很齐整,石台上摆放着老乌谭的棺椁。
    老呼衍把包裹打开,在石台下,摆上酒食,在垂下的藤蔓上系好风铃和灵幡。老呼衍拿着一杯酒,念念有词,然后撒向空中,接着又倒了一杯,撒向地面,然后又倒了一杯,一饮而尽。老头嘴里叽里咕噜的说着,情到深处,老泪纵横,从腰间抽出一把匕首,慢慢的割在脸上,鲜红的血液慢慢渗出来,沿着刀锋凝结成滴滴血珠,混合着泪水,滴滴答答的落到地上。
    祭奠完成后,老呼衍和乌谭靠在石壁上坐下。老头又吸上了醒神草,说道:“乌谭啊,你知道我们匈奴人的来历吗,也许你爷爷跟你谈起过。我们是大夏的后裔,我们的祖先是大禹一族,富饶的中原,曾经是我们居住的地方,我们在那里发展出了先进的文明,离开中原后,在迁徙的道路上,多半遗失了;后来东夷人作乱,推翻了我们的统治,建立了商朝,他们创制了甲骨文,对文明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可惜,纣王残暴,不得人心,商朝终被武王取代,建立了大周,东夷人被赶出了中原,他们流落到土、潢两河流域,成了东胡人的祖先;文字的创建和改进,使得周朝很好的继承了商的文明成果,周朝的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终于形成了现在的中原文明,在中原生活的人也开始有了统一的民族认同感,他们开始从内心深处鄙视我们这些北境民众。轮回世事,强盛的周朝也走向了没落,有实力的诸侯国开始觊觎大王的权利,相继有五个诸侯长在中原称霸,诸侯之间不断攻伐,灭国无数,最后剩下七个主要的诸侯国,名义上存在的周朝终被取代。中原之地虽然战火纷飞,各诸侯国水火不容,但是他们却都自视为中原正统,大周的文明得以延续至今。我们那些被灭国而又不甘沦为奴隶的祖先来到草原上,渐渐适应了游牧生活,千百年的时间,我们发展出了草原文明,收罗四散的部众,征服蒙昧的土著,混合上百个族源终于形成了今天的大匈奴。”
    说到这里,老呼衍停下来,吸了几口,醒醒神。乌谭给他倒了一杯酒,老呼衍喝了一口,说道:“也不知道你听懂了没有,我这人年纪大了,就爱念叨,一不留神,就说个没完,这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一千年的时间,连山川地貌都有了变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