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1

正文 第二十一章:井中背剑之蟾(一)

    
    效仿古人,登堂入室。
    素未蒙面的因因姑娘,就在酒店大堂居中而坐。
    人来人往,因因姑娘对包包的执念,早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因因姑娘在酒店大堂看向人来人往形形色色的客人,从女人的仪态,男人的行姿,因因姑娘可以看出个入木三分。
    刘六西装革履,但掩盖不住草根的葬爱家族气息,因因姑娘直摇头。
    刘六这样的客人,即便去招妓,提上裤子,掏腰包一定不爽气。
    女人天性喜欢逛街,看上心仪的物件,翻来覆去,爱不释手,真要到了非要自个掏腰包下血本的时候,开始咬牙切齿。
    你可以看到一个姑娘,落落大方,一袭名牌,出入一间高档酒店。
    姑娘漂亮归漂亮,但一个人住高档酒店,来的时候是一个人腿儿,不多时,肯定会有车带姑娘离开酒店。
    刘六对这样的姑娘不讨厌但也不上心。
    但是今天的这位因因姑娘,后台可是关省长家的关大公子。
    酒店是因因姑娘名下酒店,是省里批下来的明星工程。
    因因姑娘不过三十左右岁,坐在酒店大堂仪态万千,眼睛时不时瞟一眼刘六。
    门口两辆车,挂上京牌,彰显这两辆车的高贵。
    京牌的车里走下来一位军人,商人从另一辆车里下来。
    两个人互相打个照面,不多谈,因因姑娘赶紧迎上去。
    这两个人,可不一般,特别是下车的这位军人,是未来这座城新上任的警备司令。
    刘六就直勾勾的站在酒店大堂,看到军人上楼,刘六便跟上去。
    军人和商人要了一个可以谈事的地方。
    商人有点投鼠忌器,不知道这位军人的秉性。
    两个人不在京,在这里,是因为军人一路南下。
    商人自称孔先生。
    孔先生是易学大师。
    军人道:“孔先生,我们来算一卦吧。”
    孔先生自腰包里取出三枚铜钱,从三枚铜钱的成色来看,这三枚铜钱可有不少年头,孔先生将这三枚铜钱抛出去。
    因因姑娘道:“给刚才上楼的两位京客送壶茶,就讲是我的意思。”
    刚才的商人,从行头上看,是位练家子,而且脚下的功夫不错,刚才他走路的那一会功夫,让因因姑娘看到他脚生出来一团金色护体真气。
    没有佩戴军衔的军人,商人对他彬彬有礼,军人一直走在前。
    两个有意思的人。
    刘六上楼和下楼都没有逃过因因姑娘的眼睛。
    因因姑娘见刘六要离开酒店,往门口一闪,刘六便看到因因姑娘笑容可亲站在他对面。
    因因姑娘道:“先生不住店,这么快就要走?”
    酒店里的保安立刻迎上来,将刘六带到一个黑暗的小屋子。
    因因姑娘坐在小黑屋沙发上,酒店保安赶紧退出去关上门。
    刘六道:“如何去想,我都觉得你不可能是大公子的人,可外界为什么传的那么邪乎?”
    因因姑娘道:“你知道的还挺多。”
    在这座城,大公子爱这个女人,爱的荡气回肠。
    刘六道:“武当山下山道士传话,不管如何,你就当看不见。”
    刘六离开这里后,军人和商人下楼。
    刚才孔先生的那一卦,让军人脸上多出一点笑容。
    军人道:“孔先生,我们该去拜访省长了。”
    孔先生不知道如何称呼这位军人。
    在送军人去省长家的路上,坐在另一辆车里的孔先生,对这座城有他向往的人。
    华老爱惜花花草草,自家院落里全是他亲手栽种的花草,门口有一片茶山。
    孔先生道:“孔家庶出玄孙孔一狗拜访华老。”
    华老正在院落里赏花,抬头看向一袭市井之气的孔先生。
    中国有两大世家,孔家和张家。
    但面前的孔家庶出,半点没有孔家书生的儒雅。
    孔一狗自知在这气质上,难登大雅之堂。
    孔一狗行孔家大礼道:“学生,拜访先生。”
    华老让孔一狗坐在茶舍。
    孔一狗不但精通周易,而且善于经营。
    本是成功商人,孔一狗规规矩矩坐在华老对面。
    孔家家规甚严,孔一狗不是嫡出,但在规矩上和孔家嫡出如出一辙。
    孔一狗道:“先生,收的小师弟呢?”
    一明一暗,孔先生对素未谋面的庄周颇为好奇。
    华老道:“太乱来了,去了十方大山。”
    孔一狗道:“传言小天师下山了。”
    华老不知道小天师有没有下山,但是天师府的确下山一位小道士。
    小天师下山应当去京城,但小道士下山却没有去京城。
    孔一狗也是从军人口中得知天师府小天师下山。
    华老道:“可有卦辞?”
    孔一狗一口道德文章。
    华老让孔一狗坐在茶舍里吹一吹风。
    华老口中的天师府下山小道士此刻正在和白衣剑客斗法。
    白衣剑客和小道士攀比脚力。
    白衣剑客的剑法偏执。
    庄周道:“秦姑娘,你回来了。”
    晚上在李家村生火的间隙,秦姑娘回到李家村。
    袁鲲道:“武家村那口死井水花汩汩直冒,泉水生生不息,下一步要去秦家村护井。”
    秦姑娘道:“秦家村的那口井,我去看过,并非千年井口。”
    武家村一个村子的村民全部死绝户,不知道秦家村尸毒侵体的村民如何。
    秦姑娘只是道:“凶多吉少。”
    庄周道:“十方大山共计几口井?”
    李二支支吾吾。
    锁龙井,生水井,死水井,共计三口井。
    如何多出一口并非千年井口。
    李二跺脚。
    崇祯大旱。
    500年来,最大的旱情。
    死的人不计其数。
    锁龙井不生井水。
    便又凿出一口井。
    旱情过去,这口井一直沿用至今。
    井中小鱼小虾不计其数。
    李二犹豫道:“先生可见过,井下背剑的金蟾?”
    一只金蟾最大可以有多大,但是李二口中的金蟾和人大小相仿,背上一柄长剑。
    李二告诉众人,金蟾极少出井,但是一旦有人靠上锁龙井,拉扯锁链,金蟾便会问世。
    本来是三才井,如今凭空多出一口井。
    500年前,早有定数。
    秦姑娘道:“为什么不是秦家村村民因为锁龙井距离秦家村脚力太远,而去凿井呢?”
    小道士道:“莫非白衣剑客是为井中之蟾而来?”
    小道士自天师府下山,要亲自捕捉这井中背剑金蟾,带回山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