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彭禹他们的车队渐渐远去,霍新耀好半天陷入蒙圈状态无法缓过劲儿来;他和其他人一样,真的被彭禹刚才的奇异思维再一次震惊了。
那么,彭禹到底说了些什么话呢?
原来,在临走的时候,心思缜密的彭禹问明白了后续的安排后,明确对霍新耀指示说,他将带领着现场所有的集团领导干部们,于明天早上六点钟之前再一次来到这里,恭送王老太太最后一程;更令闻者吃惊的是,彭禹决定,他要和韩爵高、许康强和霍新耀等八名集团领导,充当为王老太太的抬馆之人!
彭禹还要亲自为王老太太抬棺下葬?这可是一件闻所未闻的了不得的大事件和大新闻啊!
对于这种稀奇无比的事情,年近半百的霍新耀和大家一样,那可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更没有亲眼见过了;毫无疑问,这件事若是真的发生了,那对于正阳市官场或者整个中国社会来说,绝对会掀起一场巨大的波澜,惊爆一地人们的眼球!
在人们的纷纷议论中,见多识广的赵老先生捋着自己的山羊胡子,皱着眉头想了半天,这才用不确定的语气向大家披露说,这种事情在建国初期好像也发生过;只不过是那个年代比较久远了,连他老先生也记得不太清楚了。那件事好像是发生在五六十年代的某省的乡里,几名公社干部和村干部曾经为一位无儿无女的五保户孤寡老人抬过棺材下过葬,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那个时候,不少报刊包括国家级电台,都热闹地宣传和广播过这件事儿。毋庸置疑,那是毛泽东时代的党员干部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和高风亮节,是共产党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和爱民如父如子的崇高体现,是一座高耸入云的神话般的历史丰碑!
不过,最后赵老先生肯定地告诉大家说,像彭禹这样无论声望、地位和财富远远超过正阳市领导的大圪蛋(本地话:大人物大领导的意思),若是真的能够做到这一步的话,那么,他在新中国的大地上,甚至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绝对是开天辟地的头一个!
彭禹真的能够做到吗?听了赵老先生的话后,几乎在场的所有人民群众的心灵都被撩动的火热异常;大家都拭目以待着明天奇迹的发生。
按照正阳地区和河套地区的风俗习惯,出殡完毕之后,主人家为了答谢帮忙的人和来客,是要在中午时分摆酒席的;而王海霞家因为人丁稀少,也没有什么直系的亲戚,故而准备在家中摆上三两席就完事了。可是,自从接到彭禹的指示后,霍新耀觉得这么办很不合适;不说别的,那二百多号领导们参加完葬礼后怎么办?你不能不招待让人家饿着肚子回去吧?这么一来,王海霞他们先前的安排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马上解决这个问题才行。
于是,霍新耀和王海霞以及赵老先生商议了一番之后,匆匆开上厂里的那辆半新不旧的吉普车,连夜赶到了虎山区最大的饭店“得意楼”,和邹老板商谈承包酒席的事宜。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有亮,彭禹果真率领着大队人马又一次来到了王海霞的家中;和普通人一样双手端着大海碗蹲在地上吃过粉汤和油炸黄米糕之后,眼看时间差不多了,彭禹他们马上戴好白线手套,开始做准备工作。
依照安排,为王老太太抬馆的人一共有八个;彭禹和韩爵高排在最前面,而许康强和霍新耀等人在后面。由于家境一般,王海霞他们为老母亲准备的棺材自然算不上高档,板壁不太厚不说,分量也轻了许多;如此一来,彭禹他们这八个大男人抬起来感觉很轻松。只不过有点搞笑的是,韦先进不知出于什么心态和想法,非要加入到这个抬馆的行列中;无奈之下,一位商厦的年轻领导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让出位置,让韦先进顶了上去。
还有一点人们感到不太合适的地方是,彭禹的个子比较高,将近一米八零;而韩爵高呢?只有一米七五左右。这样一来,两个人站在一起,一高一矮看起来很不般配;好在,彭禹脖子较长,肩膀比韩爵高高不了多少,自然也就问题不大了。就算抬起棺木后分量有些偏移,但以韩爵高和他后面许康强他们的体质,是完全可以承受的起的。
按照正阳地区的习惯,起灵出殡时最好赶到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为宜;所以,在赵老先生的指挥下,王海霞这些孝子们和大家一点完纸,就该起灵上车了。于是乎,伴随着震耳的爆竹声,彭禹他们顾不上拍打一下磕头后膝盖上沾染的尘土,快步走进了灵棚。这个时候,灵棚已经被另外一波人拆得差不多了,粗大的绳索和木杠也准备就绪;灵棚里外的众多纸火(用麻纸做成的童男童女、摇钱树和其他丧葬物品的总称)和花圈等物品,也逐一被人们装上了彭禹派来的卡车车厢内。
东边的山麓渐渐亮起了霞光,四周挤满了黑压压的前来吊唁和看热闹的人群;在彭禹他们的正前方,记者们架着电视摄像机在做现场录像,还有几位记者手中拿着照相机,不断变换着角度,或蹲或站着一个劲儿拍照。对于这些牛皮糖一样粘着不放的家伙们,彭禹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听之任之。
随着赵老先生的口令,彭禹他们抬起了棺木,然后一步步地向前走去;在他们前面大约五米左右的地方,停着一辆车厢门四处打开的崭新的东风牌汽车。棺木顺利地抬上车后,彭禹他们并没有下车,而是围绕在棺木旁边,充当护棺员;等到王海霞他们怀抱着母亲的遗像,踏上头一辆卡车后,车队正式启动了。
缓缓地跟随着前面吹吹打打的鼓匠车,彭禹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很多人都兴冲冲地钻进其他随行的车辆中,和他们一起赶赴墓地;这个阵势很庞大,一路上反光镜上系着红布条打着双闪的车辆很多,足有五十多辆。这种排场在目前的正阳市来说,无疑是空前的,所以一路上引起了很多人的驻足观赏和议论。
王海霞为母亲选的墓地在虎山区的西南地带,是个没有名字的山沟,那里埋葬着她们早年去世的父亲和哥哥,一穿过著名的“青年桥”就到了;现在,这一片地方还没有被开发出来,属于临省边界的三不管地带,故而很多人都将去世的家人埋葬在了这里。当然了,现在的正阳市已经有了火葬场,但据离这里比较远,再加上政府没有出台强制性的法规,所以现在的人们无论是土葬还是火葬可以自由选择的;不同的是,根据彭禹他们的了解,正阳市已经出台了部分规定,那就是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们去世后,必须一律火葬,不得占用国家的土地资源。
从王海霞家到墓地这段路途可不近,加上路也不太好走,众多车辆慢腾腾地花费了将近半个多小时;车辆到达了无名沟之后,彭禹和韩爵高他们抬着王老太太走了足有百余米长的山坡路,这才将棺木抬到了墓坑处。这个墓坑紧挨着王海霞父亲的坟墓,二老合葬后,按照正阳市的风俗习惯,是要在头七之内立碑的;只不过是,这些是王海霞他们的家事了,彭禹他们到时候安排一辆小货车就可以了,不用再次参加了。
人多力量大。在众人的帮助下,王海霞母亲的葬礼,在上午十点左右就彻底结束了;接下来,人们就该赶到“得意楼”去参加午宴了。至此,王海霞这个出身平凡的老母亲的葬礼,在彭禹他们的大力支持下,操办的可谓极尽哀荣,震动四方。
完全可以这样说,王海霞家中的宴席准备,几乎都是霍新耀亲自跑前跑后办成的;由于摸不清到底会有多少来客和如何安排彭禹这些领导干部们,所以毫无头绪的王海霞和赵老先生只能任凭霍新耀去折腾了。而王海霞呢,只是找了几个好姐妹帮助记礼账,再就无所事事了。
需要说明的是,“得意楼”自从接了这桩生意后,连夜动员全体职工投入了工作,忙碌的一晚上都没有得到休息;甚至有不少熟肉熟食等食物,都是他们一大早从其他饭店或者饭馆临时*的。令人欣慰的是,尽管这场宴席的不少菜肴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但饭菜的质量还是比较令人满意;尤其是大鱼大肉比较多,吃得无肉不欢的本地人赞不绝口。
毋庸置疑,这场宴席的规模远远超出了王海霞和赵老先生的意料,楼上楼下各种包厢和大厅加起来,安排了足足有五十多桌,人数更是超过了五六百号;这种超大规模,既是虎山区的头一次,也是“得意楼”开张以来的第一次,令很多人深感震惊。
在答礼方面,由于来客参差不齐,所以差距也比较大。像彭禹和韩爵高他们这些领导,大家都是跟随着彭禹答了200元人民币;而王海霞那些邻居和工友们,大家几乎答的是3050元,比彭禹他们相差了四五倍还不止。当然了,这3050元的礼钱已经不算少了;因为在当时的正阳地区,这已经是很多人大半个月的工资了,标准堪称非常的高。
礼尚往来乃是常情。尽管彭禹他们为王海霞答了这么重的礼,但事后他们这些领导家中有事,大家几乎都没有邀请王海霞;这倒不是大家看不起王海霞,而是考虑到她们家比较困难,再加上不在一个区域或者城市等缘故,这才做出了适当的选择。
那天宴席结束后,王海霞手中拿着数目庞大的礼金,吃惊的老半天说不出话来;唏嘘之中,她和妹妹对彭禹和华尊集团感激万分。不过,她心里也明白,自己今后只有在岗位上踏实细致地拼命工作,才是对彭禹和华尊集团最好的报答。
第二部宏图大展第二百一十二章:抬棺下葬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