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鲤

第五十三章 窗前

    
    元锦真人听得元良的话语呆呆静在那里。玄真思索片刻,似乎领悟到了什么,转头看向元锦真人,轻轻唤了一声:“师尊……”
    师徒二人互相看了看,皆站起来走到元良身后……
    元良开口说道:“近日北方军情急报,大梁频频调配部队,恐再度侵犯姜国,而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一人。”
    “谁?”元锦真人平复着自己的内心开口问道。
    元良转身看着元锦真人师徒二人,说道:“几个月前,魔教四大护法之一的琰雀,打死魔教左右二使长老,重创魔教冥圣法王。一把火焚烧了魔教的藏阁,而后带着冥王锥消失不见。”
    玄真不解问道:“这与北梁兴兵有何关系?”
    元良看了看玄真,望着元锦真人。
    元锦真人看了看元良,对玄真解释道:“北梁国师乃是魔教高人,这冥王锥里恐藏有北梁的大秘密。”
    元良点点头,说道:“因此冥王锥的丢失不得不引发北梁的重视。”
    玄真听后还是摇摇头,表示不解。
    元锦真人看了看玄真,并未解释什么,而是对着元良问道:“师兄的意思是说,那琰雀乃是我姜国之人?”
    元良点点头,说道:“传闻此人虽年纪轻轻,却是四大护法中道行
    最高深的一人,独来独往,神秘莫测。而且……”
    元良看了看元锦真人师徒二人继续说道:“据传此人银发幽眼,常以道人自居!”
    “啊?”玄真领悟过来,问道:“元良师伯的意思是此人是我天邪大师兄?”
    元良微微的点点头。
    “师……师尊……”玄真呆呆的转过头,震惊的看着元锦真人。
    元锦真人思索半晌,目光幽幽的看着元良,问道:“师兄,这些可都是军情机密,你又是如何得知的?”
    元良背过身去,望着窗外,目及远方的黑暗,良久说道:“我现在听命于兵马统御使高靖帐前,这等军情机密我自然是知晓。”
    “高靖?”元锦真人一听有些惊怒,说道:“此人虽掌管全国大半兵马,却是狼子野心之辈!师兄你怎可这般糊涂?”
    “我知道!”元良猛的转过身,看着元锦真人,说道:“可若想抵御外寇,还是得仰仗这位姜国兵马统御使!”
    “仰仗他?”元锦真人说道:“难不成我姜国除了他便没热血忠贞之士,便没满腔热血的守土将士了吗?”
    元良看着元锦真人,说道:“师弟,你以为打仗这事仅凭满腔热血就够了吗?粮草调配,兵力部署,谋战征伐都需要一个能够众览全局的指挥者!”
    “哈哈哈哈!”元锦真人大笑一声,说道:“听师兄的意思,似乎我姜国除了高靖便没人能带兵打仗了?”
    “不是没有!”元良衣袖一甩,说道:“只是没他合适!”
    “他是最不合适之人!”元锦真人怒目圆瞪看向元良。
    师兄弟二人四目相对,顿有剑拔弩张之势,玄真连忙尴尬的笑了笑,劝解道:“师尊,师伯……此刻不是争吵的时刻,您二老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哼!”师兄弟二人齐齐冷哼一人,各自背对着彼此而立。
    玄真看了看师尊元锦真人,又看了看师伯元良,开口问道:“师伯,那现在琰雀身在何处啊?”
    “不知道!”元良怒意未消,干脆利落的回答道。
    玄真无语,只得尴尬的站在二人中间,小破庙里又一顿静寂无声……
    良久,元锦真人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看着玄真问道:“你子渊师弟呢?”
    玄真看了看元良,又看了看元锦真人……
    元锦真人双目微蹙,说道:“无妨,直说便是。”
    玄真点点头,说道:“我与子渊师弟商议,由我留下来护送苏老爷,他去寻找苏家小姐的下落。”
    “嗯?”元锦真人一脸茫然,问道:“发生了何事?”
    子渊拱手,将师兄弟到梓渝城后的所见所闻都如实详尽的告诉了元锦真人。
    少许,元良开口问道:“原来一路护送苏鸣的两位高人,是你们!”
    “嗯?”玄真疑惑的看向元良,不明他此话是何意。
    元良看了看玄真,说道:“苓桦公主派出追击苏鸣的几路人马都被你师兄弟二人杀得大败而回。无奈之下,她便将此事告诉了高靖,于是高靖便派我追踪而来,要我拿下你二人。”
    玄真惊奇的瞪着眼睛,问道:“苓桦公主找高靖帮忙?”
    元良点点头说道:“你们有所不知,高靖与苓桦公主还有另一层关系。”
    “什么关系?”师徒二人好奇道。
    “师徒关系!”元良淡淡的说道。
    少许,元良冲沉思中的师徒二人问道:“这梓渝城与玄清山相隔甚远,玄清门与梓渝苏家也无半点关系,如今苏家涉嫌谋逆之罪,玄清门如此帮扶难免会惹来不妄之灾,师兄我有点不明白了,元锦师弟你为何要保苏家?”
    “哎!”元锦真人走上前,与元良并肩而立,抬眼望着浩渺星辰,幽幽说道:“元良师兄,如果换做你是我,师弟相信你也会竭尽全力保护苏家!”
    “为何?”元良深深的皱着眉,说道:“玄清门历代都不涉于朝廷之争,师弟你到底是因何置玄清门安危于不顾,也要趟这浑水?”
    元锦真人叹了口气,说道:“元良师兄记得大师兄与我等的不同之处吧?我们师兄弟几人都是自小生活在玄清门内,只有大师兄是师尊当年下山所收的弟子。”
    “不错!”元良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说道:“我记得大师兄上山时,已二十多岁,而师弟们都是十余岁,元梅、元添甚至才六七岁岁。”
    “嗯……”元锦真人点点头说道:“开始的时候师兄弟们都看不起大师兄,时常笑话他笨拙。”
    “是啊!”元良摇摇头,笑道:“修道讲求根基,大师兄年近三十才山上,在我们这些自小生活在门内的师弟眼里,大师兄入门太晚自然成了笑话。”
    元锦真人点点头,说道:“可是那时年幼,我们却想不到师尊既然能将大师兄带回来,那么大师兄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都还是些孩子,谁能想到这些。”元良有些玩趣的笑了笑。
    元锦真人说道:“事实证明,师尊慧眼独到,大师兄根本不是笨拙,而是大智若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元良点点头,随即眉头微蹙,问道:“难不成这梓渝苏家与大师兄有何渊源?”
    元锦真人点点头,问道:“师兄可知,大师兄在上山之前已有家小?”
    元良紧紧盯着元锦真人,重重的点点头。
    元锦真人笑了笑,叹了一气,说道:“那苏家老爷苏鸣的妻子,正是大师兄的独女丝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