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东北/p
/p
93年底,我打听到东北通化有家生产我理想的那种长毛绒的工厂。/p
/p
之前,我最远也就是当兵时到过武汉,而且只是走马观花的呆了一天。毕竟有过出门的经验,这次外出考察采购计划也不觉得有什么胆怯的,那会的社会治安状况可比现在好多了。/p
/p
跟父母打了招呼,一个人乘上去通化的直达车,上车我就躺下了,这个卧铺还是犹豫再三才买的,整整比硬座贵了一倍多。我就自我安慰:这样可以节省体力,到了通化我就争取一天搞定,接着晚上乘车,节约出住宿费不就行了。/p
/p
出了通化火车站,我仔细的回头打量,这车站也太解放前了吧?我是连打听带找,终于在一条黑泥巴小路上找到了生产毛绒的厂。接待我的人,手里捧着个已经伤痕累累的搪瓷茶缸,好像是个科长,听明白我的来意说: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远跑来就为了买这么点长毛绒,我们都是定做,也没有库存,你说的那点数量都不够我们开机的费用。/p
/p
得!我也别心存幻想了,赶紧奔车站。通化也是个终端型车站,不像枢纽型的过往车次多,晚了这就得掏住宿费了,卧铺就白坐了。/p
/p
转车来到沈阳,主要是为了考察市场,看看能否采购到理想的样品,我马不停蹄的直奔着几个著名的大商场而去,看完后是既失望又高兴。失望的是,产品落后的不具一分钱的参考价值,高兴的是,我有机会把产品卖到这里,给沈阳人民也开开眼。/p
/p
边琢磨边往车站赶,尽量能早一分钟上车就别耽误时间,实在是困乏的不行。到车站看看距离最近的发车时间还有2个多小时,找个偏角和衣而卧,也顾不得周边的尿味有多刺鼻了。/p
/p
转乘车到了吉林,出站台就买了票回到候车室,吉林没有考察目的,在此转乘去天津。听说,天津的商场有不错的毛绒玩具卖。你说那会儿要是有互联网,我得省多少事啊!/p
/p
天亮到了天津,哎吆喂!这车站外貌和通化的有的一拼。/p
/p
顾不了许多了,我又不是铁道部的。出了车站就近找了个招待所,服务员大姐态度很好很温暖,让我一个人住个4人房间,因为我说:我怕打呼噜的人。/p
/p
出门打听去十六街商业区,让我感受到天津人的好客与厚道。那会儿我还没有打出租车的概念,也不懂人家开出租就是靠路吃饭的。但是,我问的就是个“大发”面包(戏称小蝗虫)“的哥”,人家那个热情啊,左比划右指点的,就差不要钱把我送过去了,我给了他一根烟和多声谢谢。/p
/p
天津的目的也未达到,道听途说害人不浅啊。十六街是去了。可还是没舍得买点大麻花带回来,十几块一盒啊!赶上我的回程车票了。/p
/p
第二天一大早赶车直奔镇江。/p
/p
连日的奔波疲乏的不行,当我迷迷糊糊感觉晃晃悠悠的睁开眼一看,睡意顿消。我怎么在水上?而且好像伸手就能够得着水面。揉眼环顾四周看看,这才明白,原来是在长途车上,而长途车在船上,而船在横渡长江。/p
/p
镇江又是一无所获,这叫什么事?上午10点多到的,下午两点的汽车奔上海,我只能从上海转火车回家。/p
/p
在长途车上我选了人少的最后排座,乘客不多可以躺着,但是颠簸的幅度也是最大,那些同车的农民大哥大嫂也明白这些。当长途车跑到上海虹桥机场附近时坏了,我这才睁开惺忪的眼睛,这一看又吓我一跳,我的四周倒是没有人坐,可全是绑着腿的鸭子,我这才回过味来,我说怎么睡着觉感觉臭烘烘的!/p
/p
我从家出发时,里外穿得都是厚衣服,外加一件军大衣。在上海20元一天的招待所里,晚上去楼下的公共浴池洗澡,我却是光着膀子回到房间。军大衣被我用一根绳捆着拎回了家。/p
/p
这是1993年12月6日。此行从北到南共计6天7夜。虽然一无所获,我却有了走南闯北的吹牛经历了!/p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