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囧途

第一百七十九章 谈心

    
    刘柱汇报完工作,告辞离开,他天牢那边还很多事情要忙。
    屋里就剩韦直和林渊两人,韦直等房门关好之后,转头对林渊笑道:“林大人,你的手下都很得力嘛,刘柱这小子早就该得到重用了,我观他口才不错,汇报工作条理清晰又能抓住重点。”
    林渊心道这韦直果然是个文人,看人都是看表面文章做得好不好……
    心下不屑,林渊拿斜眼看着韦直:“我也这么认为,韦大人,你如此看好他,不如把他调到都察院供你驱策?照我看,这小子简直是天生是您的臂膀之才啊。”
    “哈哈,哈哈,这不合程序,不合程序。”韦直打了个哈哈。
    林渊冷笑:“有什么不合程序?韦大人都即将升任首辅了,还有什么程序能拦着韦大人展袖天下的?韦大人开的金口,我看没谁不敢点头。”
    林渊这句话话中带刺,是带着情绪说的,韦直听出来了。
    所以韦直立刻收敛笑容,换回一副平淡的神色道:“林大人爱说笑,这种玩笑可开不得,我韦某人忠心为国,方才对林大人所提的所有建议都是为圣上为江山着想,望林大人细细思虑一番。”
    林渊稍微表露一下锋芒之后,也换回一副平淡的模样:“韦大人的建议,林某自然会认真思虑,不过近期刑部事多,人员也杂乱,林某需要时间来整肃手下。
    韦大人的建议林某也颇为认可,不过林某需待京都稳定之后才能按韦大人的意思派人去往北林道了。
    请韦大人和太子殿下放心,林某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青国,刑部是国之重器,林某要对得起朝廷的信任,林某手执刑部也只会为青国与圣上服务,不会向着任何的个人。”
    话说到这里,林渊的态度就很明朗了。
    林渊的意思是他依然保持中立,而且是强硬地保持中立,他话里也是很明确地拒绝了韦直抽调人去北林道的建议。
    韦直神情不变,心里却是奇怪,为何之前还软塌塌的林渊突然就不再妥协了?前面那段时间还配合得好好的,怎么专案组江南之行回来后,这人的态度突然就截然不同了呢?
    太子一步紧似一步的行动,对朝堂百官都具有足够的震慑力,难道这林渊敢逆流而上?
    林渊表明不愿意配合,这可不好办了,若林渊的手下不调动出去,自己就没办法往刑部要害位置塞人,塞不了人的话,诺大个刑部就难以顺畅地按自己的意思来行动。
    只能怪太子一方发动得太突然,没有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来渗透刑部,否则何必与林渊谈话?直接架空他就是了。
    现在滚珠还没回来,之前滚珠暗中所布的手下,韦直不清楚是谁,就算知道也调不动,导致现在的刑部,韦直能直接插手指挥的也就剩刚才汇报工作的那个刘柱,还有丁力这两员大将。
    眼前太多的事情需要交叉去办,刑部内可信任的人力显得严重不足。
    连这丁力也还是中途捡回来的。
    还好前面文窦动作够快,强行给丁力安了一个重要岗位,直接把丁力拉上了船,否则可用之人更少,更要抓瞎。
    既然林渊今天带着情绪,这谈话就进行不下去了,韦直与林渊客套一番就起身告辞。
    韦直心里叹息,太子殿下的根基还是弱了点,若换成其余各皇子的家族,势力树大根深,门中俊才储备池极深,做起事来无往不利。
    而韦直家里数代文士,一直潜心经营的都是文士圈,反而在刑吏和武将这块的储备不够,有点疏忽了这一块的积累。
    不过可能正因为自家没有和各方牵扯太深,所以才入了太子的法眼,被太子看上了自己。
    从前的韦直,可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处于如此重要的关键位置,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为将来的帝王统筹朝堂全局,真是时势造英雄……
    韦直很珍惜这次的机会,帮太子做起事来也是竭尽全力。
    这个林渊,算个什么东西,一点眼力劲也没有,林渊他不愿配合的话,就只能躺上旧史书上退出历史的舞台……
    韦直挺起了胸,风云就在眼前,乘龙指日可待,眼前这小小的刑部,这个小小的困难会一跃而过,嗯,第一步就是先去找刘柱和丁力谈心,把这两人地积极性给调动起来。
    刘柱真没想到今天运气这么好,不但踹了丁力一脚化解了胸中闷气,还得到了韦直大人的直接召见亲切交谈一番。
    以前刘柱跟着滚珠的时候,并没有机会直接接触韦直,自己的工作都是滚珠这个靠山直接安排下来的。
    没想到熬了这么久苍天终于开眼了,靠山的靠山直接来找他,这可是被青眼相看了呀,时来运转了。
    韦直大人要求自己收拢滚珠的手下,这任务不难,大部分人都和刘柱见过面,刘柱相信自己撑着太子这杆大旗,指挥这批人做些小小违纪的事情没有任何问题。
    何况现在的京都由太子爷说了算,违纪不违纪还不是由着太子爷定,还有谁敢违逆如日中天的太子爷?
    自家直上青云,指日可待。
    而丁力却因为按捺不住对刘柱的恨意,匆匆地构划出一个阴谋,又跑去找何必问商量细节。
    所以丁力逃过了韦直的这次谈心,少听了一顿慷慨激扬的洗脑演说。
    ……
    日已过正午,冬日的太阳暖洋洋,温温地挂在天上,阳光并不强烈,照在和尚的光头上,反射不起往日的光晕。
    一整列数十个和尚,排成一条长队,正逐个地通过西京外城门守卫的身份检验,踏入京都。
    领头的是圆戒,还有一小队护送圆戒出城的皇城司骑卫。
    初晨的时候圆戒才出的城门,没想到正午就回来了,还带回数十个高僧。
    众和尚不发一言,缓慢地随着皇城司骑卫的骏马,随着圆戒,静静地行走在京都街道上,向钦天监行进。
    虽然众和尚都是平生第一次进入京都内城,但并没有人东张西望四处打量京城风光。
    整列僧众的队伍沉默无比,每个和尚都眼神坚毅,身躯挺直,以同样的步幅和频率向前行进。
    一同手扣僧袍,一同踏左脚,一同踏右脚,僧众身上的僧袍甚至是金线袈裟都拂起同样的摆幅,泛起一样的金光。
    这个景象很特别,有一种莫名的神圣感,看那些和尚的身影,似乎他们每一步的踏出,都将更近真佛一步,步步生莲,去往极乐长生。
    街道边的路人也察觉到了这一批和尚的不寻常,都侧头观望。
    和尚队列这种证道似的神圣气氛慢慢在路人间弥漫开来。
    这些路人也不约而同地受到了影响,纷纷止住喧嚣,自觉地让开道路,站在路的两边沉默地目视和尚们通过,有些去过佛堂的信众还忍不住双手合十,低声诵了声阿尼陀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