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尤的表情适时地严肃起来。
二人对视,僵持了一会儿后,沈慈微微自讽,“公子好耐性,竟已将秦家的底摸得一清二楚了。”
话到此处,静夜中传来一阵痛苦的啜泣声,紧接着是呜呜咽咽的低喃:“我的儿啊……”
“我没病!……”
“老头子,你给我吃药做什么?……”
许尤竖耳倾听,很快辨别出这并非普通的梦呓,此人精神或许已不正常。
沈慈叹气,“你听到了…若不是为了秦大娘,他程?笔撬朗腔钣胛液胃桑?也爬恋霉堋!
许尤看着她,嘴角含笑,总算露出了一丝称得上温柔的神情。
沈慈脸一红,忙道:“真的,我没骗你,他自做他的县令公子去,谁稀罕巴结他。”
许尤不置可否,继续说道:“依我对束之的了解,他并非是寡恩薄情之辈。”
他神色淡然看她一眼,手一松,独自起了身。
沈慈也乖乖跟着起身,不发一语。
许尤道:“姑娘贵姓?”
“姓沈,单名一个…慈字。”
许尤闻言一怔,道:“原来是沈姑娘…在下许尤。”
天色已很晚,前因后果既已弄清,他便无意在此逗留。
只是…
回头见她双颊泛红,满是羞愧与不安,他想了想,说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话我觉得十分有道理,不知道沈姑娘可曾听过?”
沈慈不明所以,但仍是点了点头,“听过。”
许尤又一笑,“三年前,益阳侯为了激励将士,亲自披挂上阵,于前线督战,不幸误中埋伏,被侯爷(东山侯)的人马所俘虏。因侯爷远在朔阳郡,当时的主将遂八百里加急派遣将士传递消息,询问侯爷要如何处置。结果,就在这短短几日的时间里,益阳侯的人马就摸索清楚了他的关押之处,甚至连守备换岗的情况也打探得一清二楚,随后派出死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益阳侯带了回来,顺道俘了一个副将…整个过程之顺利,如同出入无人之境。”
沈慈心里一动,若有所悟。
许尤道:“沈姑娘可惜不是男儿身,要是再多些飞檐走壁的工夫,益阳侯的死士可就要让贤了。”
沈慈乐了,“你是说?”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沈姑娘很有觉悟啊…”
沈慈笑得合不拢嘴,懂了,要是将她送进衙门,就是只许州官放火。
只是兜这么大一个圈子,特意讲了故事来“饶恕”她,不知是否是为了顾全她的面子?
总之,沈慈觉得这话听得既顺耳又舒心,仿佛自己也成了凛然无畏的英雄好汉,遂对许尤也多了几分感激。
**
子时,许尤离开秦家小宅,朝城郊走去。
夜色寒凉,明月如洗。
许尤心里涌起深深的疑惑。
秦家与程家的事情他从李书平那里知道得七七八八,今日又从沈慈这儿了解到了余下的部分,他相信沈慈的说法,确认其间并没有可疑。
真正让他感到疑惑的,不是别的,正是沈慈。
上次第一回见她时,他就觉得十分熟悉,很有亲切感。
但事实上他并不认识她。
更为奇妙的是,那年他生病后,除了心性上的变化,身边还多了一块玉。
玉本身并无不妥,但奇就奇在这玉的背后刻了极浅的一个“沈”字,似乎是暗示着这枚玉的主人姓沈。故而方才他听到她姓沈时,将这与莫名而来的熟悉感联系起来后,不由怔住了。
难不成他们上辈子……
许尤摇了摇头,觉得这个想法十分可笑。
他素来不信命,更别说上辈子了。
**
回到城郊的名为“云水居”实为几间破屋的小院子里,透过月光看到舅舅赵如礼已经酣然入眠,许尤便也回了另一间屋子,草草收拾后睡下了。
第二日,天瑞书馆无课,许尤遂在田间地里帮赵如礼做些农活。
赵如礼端坐在远处,看着他。
这个从朔阳郡而来的外甥如此受教,他心里是一万个满意。
不知道享尽了富贵繁华的臭脾气姐夫看着自己的宝贝儿子被这么差遣,会不会气得要提剑来砍他?
赵如礼想想就觉得十分得意。
许尤的父亲许简祖上世代为官,高祖更曾官至太傅,当年也是荣耀一时。
只是富贵云烟,繁华流水,到了许简祖父这一代家世就已衰败了。许简祖父终生只为小吏,而许简的父亲更是从未出仕,自做了隐士君子,到了许简本人,才因举孝廉又入了仕途。
如今二十载倏忽而过,许简已经做到了朔阳郡太守的位子。
他这二十年官途虽算不上直入青云,但也挑不出什么错处,其要点就在于他本人确实善于审时度势,又乐于交游,上下都打点得十分妥帖。
十来年前,东山侯加入对天下的争夺以后,许简曾有意将赵如礼举荐给东山侯。
赵如礼在大梁末年,曾经进入过京师太学读书,因文章和见解出众受到重视。因此,东山侯需要人才时,许简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个小舅子。
岂料赵如礼非说自己不做操劳人,是以回到了桥林县,做了个农人。
也正因此,许简一直对他十分不满,认为他怀才自傲,目中无人,实则愚顽不堪。因而这么多年,他没再去过朔阳郡,也没人邀请他过去。
赵如礼摸摸胡须,摇头发笑。但片刻后,目光中又染上了一层忧虑。
远处,许尤将新摘的瓜清点了一番,很快就是满身大汗。
他虽自小习武,但舞刀弄剑和下地做活全不是一回事,一个游刃有余,一个倒显得十分笨拙。
对于这个舅舅,他以前只听过他一些故事,父亲厌恶他,母亲想念他,一些老人对他倒十分赞赏。
这几个月在桥林县朝夕相处,他确实觉得舅舅是有大才之人,因此也乐于听他教导,哪怕是种瓜点豆这样的事情。
清点完毕后,他一抬头,就看到晴空之下匆匆走来了一个人。
是李书平。
李书平满脸焦急,看清他的位置,更是一路疾奔了过来,顾不得擦去脸上的汗,急急道:“仲林,东山侯与寿王开战了。”
……
东山侯与寿王开战,半月后,战事传到了处于内陆的永乐郡桥林县。
说是内陆,也并不完全如此。
永乐郡旁边的安平郡就直直地与寿王的地盘接壤。只是此番是东山侯主动挑起争斗,因而战事集中在寿王那侧。
可一旦东山侯战事不顺,寿王的大军推进到永乐郡只是转眼之间的事情。
此次战事突然爆发虽然在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
天下四分以后,北边的寿王自诩为皇室正统,一直有安定宇内之志。只是他本人资质平庸,又心性浮躁,不得人心,许多有识之士都在观望。
饶是如此,因着他血统最正,辅弼之臣仍不绝于途,故寿王能一直统御北方四郡,并以一己之力成功抵御着关外的胡人。
南边的兴平侯与寿王同出自大梁皇室,但他血统较偏,又有寿王高调在前,遂被掩了光芒。而他所有的三个郡更是土地贫瘠,百姓面有饥色。故而兴平侯本人也十分低调,似乎对外面的事情都不感兴趣,只求偏安一隅。
反倒是西边的益阳侯与东边的东山侯这些年风头鼎盛,既占据着最富庶的郡县,又拥有最足智多谋的人才和骁勇善战的将士。
因此前几年一直是东西之争,南北二主只按兵不动,观事态进展。
两年前,僵持不下的双方默契休战。
两年后,东山侯率先打破了平静,但调转了方向,对准了北边的寿王。
李书平声情并茂地描述着战况,生怕漏讲了哪处地方,许尤会听得不清不楚。
许尤觉得日头十分晒人,额角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的脑海中倏忽闪现出零散的画面,他隐约捕捉到其中好像有自己的身影,还穿着戎装,戴了盔甲,神色严肃地与身边的人细细交待。
许尤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沈慈,奇怪的画面,恐怕都与那块突兀出现的玉有关。
他重重地推开唾沫横飞的李书平,在他的惊呼声中,朝着日头下泛着金光的低矮破屋走了过去。
他要把那块玉拿出来,再仔细、认真地看一看。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