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

10.4-1

    
    因为周一下午的专业课老师请了婚假,所以这两周的课程都排到两周后去了,周一就只剩早上一堂高数。
    十一点半,谭兮从图书馆出来,一眼看见远处树荫下的陆臻。
    新图书馆刚刚装修完毕,门前的路是男生宿舍通往二食堂的主干道,饭时一到,这条路上的行人真是不少。
    谭兮收回视线,假装没找到他,然后在人流中巡视几圈,这才缓缓朝着向她挥手的陆臻走去。
    “那个,咱们去食堂吧?二食新出的卤肉饭,特别好吃。”陆臻提议。
    “志愿者培训几点开始?”
    “三点半。”
    “我请你出去吃。”谭兮昂着头笑,她想起昨天收到的补课费,钱包满了就是有底气。
    清风吹乱了她的发丝,又有海棠花瓣落下。陆臻想起一句不知道在哪儿看过的酸话:花再美也比不上你的微笑,没见过的人不会明了。他想,自己是愿意陪她去任何地方的。
    谭兮可没他那么好的心情。一直避而不见,就是怕自己下定的决心再有变动,可朱琦说得也没错,解铃还须系铃人,她可不想永远欠着别人的情。思考好几天,她决定先把上次陆臻请客的那顿饭还上。
    谭兮带他去校门口打车,走同样的老路,去同样的餐厅,坐同样的位置,点同样的菜。
    打从再次踏进这家港式餐厅,陆臻就大概清楚她打算干嘛了。送出去的礼物被还了钱,请客吃饭也一定要请回来,这姑娘拒绝人的办法也真是笨得可以。陆臻心里有种莫名的挫败感,人生第一次追女孩儿,这都什么事儿啊。
    谭兮一边吃,一边盘算:往返打车费再加买单,约等于五课时的补习费,虽说自己已经是个万元户,可以后用钱的地方那么多,开源节流才是王道,以后绝对不能再跟他一起吃饭了。
    这一顿饭俩人各怀心事,吃得十分安静从容。
    虽然没有上次来时聊得那么愉快,但吃得还算饱。谭兮结了账,扫一眼账单上的时间,打算原路把陆大少爷送回学校,刚好不会耽误他的培训。
    出了餐厅大门,陆臻并不着急回学校,他领着谭兮走进一条安静的小巷,这巷子隐约正是上次那条满是夜店的街,不过晌午时分,大多数店面都还没开始营业,只零星有两家咖啡厅和面包房开着门,而且顾客也不多,与上次来时看见的热闹景致相差很大,谭兮竟不认得了。
    “假期怎么过的?”陆臻为了打破尴尬的气氛,选了个不算好的切入点。
    谭兮回想起这两年中的每一个假期,心中涌起一丝难以抑制的抽痛,但表面依旧平静,她说:“没干嘛,就过年呗。”
    “你猜,我干嘛了?”陆臻用个问句卖关子,虽说他有心理有数,谭兮大约并不关心他干嘛了。“我在超市做实习收银员,一个半月,工资加奖金总共挣了三千。”
    谭兮有些惊讶,她疑惑地跟陆臻对视一眼,似乎明白了什么,她问:“你为什么去打工?”
    “我觉得你上次说的话很有道理,如果没有爸妈买单,凭我一个半月才赚三千块钱,确实不能随时来这儿请客。”陆臻看向谭兮,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继而说道,“所以我决定,以后请你吃饭都会量力而行,这个‘力’就是自食其力。”
    谭兮摇摇头,声音冷冰冰的,说:“今天这顿饭是把上次你请客那顿补上,现在吃完了,咱俩两清了,你以后别再约我了。”
    “你答应一起吃饭,就是为了告诉我这个吧。”陆臻声音轻轻的,并没有责怪的意思。
    “对。”谭兮觉得做事情应该有始有终,既然要拒绝就得干脆点,她说,“上次是我没说明白,现在我已经想清楚了,我不喜欢你。所以你不要再为我做任何事情,没意义的。”
    “我都还没做,你怎么知道没意义?”陆臻好像一早料到她要说什么,所以并不失落,反而笑起来,露出好看的牙齿,他说,“谭兮,你没跟别的男生一起吃过饭吧?”
    谭兮想起去年冬天做兼职,一大早等公交的时候跟九系的一个学长一起吃过鸡蛋灌饼,不过好像不能算是一起吃饭。她不知道陆臻为什么不生气,又为什么问起这个问题。
    陆臻看她茫然地看自己,嘴角扬得更高,继续说:“就用价格作标准,你应该没有请别人吃过这么贵的饭吧?”
    谭兮心想这伙食标准已经严重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怎么可能请别人吃这个,她最多也就请张会吃过清风苑,还给宿舍买过全家桶而已。
    “那你觉得自己讨厌我吗?”两人面对面,陆臻的眼睛明亮而深沉,看向她时极为温柔,正在等待一个诚实的回答。
    谭兮想说“讨厌”,可是看向他时莫名有些心慌,就像撒谎的时候恰巧被老师抓到了,于是她赶忙转移视线,含糊道:“不算吧。”
    “就是嘛!”陆臻高兴得跳脚,然后用一种类似告白的郑重口吻说,“只要不是讨厌,我就还有机会!”
    “……”谭兮想说什么,可是一刹那头晕得厉害,竟有些站不稳。
    陆臻迟疑了一下,赶紧抓住她的胳膊把她拉进怀里,然后警觉地朝不远处那栋很高的大厦看去。
    片刻后,周围的一切恢复如初,就好像刚刚那个恍惚的瞬间只是幻觉。
    “没准儿是地震。”陆臻放开谭兮,却始终拉着她的胳膊。
    “地震?北京怎么会地震?”谭兮很吃惊,听了他的推测更紧张了,倒忘了被他抓着的胳膊。
    “北京怎么就不会地震?”陆臻反问,却并不在乎答案,只是温柔地看着她。
    谭兮被他问得有些不好意思,想在脑子里找点地理知识用来解释,可又实在记不清楚那些地震层地震带什么的究竟怎么说的,只好耿直地说:“因为北京是首都啊。”
    陆臻松开抓着她的手,宠溺地揉了揉她的头顶,笑着说:“回学校吧,说不定周边哪里真的地震了。”
    陆臻拉着她去路口打车,发现周边的高层建筑里陆续有上班族拿着手机和手提包往马路上走。
    当时俩人怎么可能想到,在北京街边那短短一瞬的恍惚,并不是周边地区发生的小型地震,而是远在千里外的四川,一场夺去数万人生命的大型地震。
    此后几天,汶川大地震的救援信息铺天盖地,巨大的灾难撕扯着全国人民的心,迎奥运的喜悦也一度被这种悲痛所取代。
    五月二十日晚,A大学生在校方组织下,于校主楼前的广场处集体缅怀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大家举着蜡烛,以学院为单位站队,集合默哀。
    三分钟过后,谭兮睁开眼睛,隔着星星闪闪的火光,看见不远处的陆臻,正微笑着凝望她。
    这是心照不宣么?谭兮困惑,皱着眉头思考这个跟她手拉着手扛过汶川大地震的人,对她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六月初,A大一年一度的“盈夏杯”新生篮球赛正式开始。
    六系往届在盈夏杯成绩都不错,已经连续三年杀入校四强。唯独今年运气稍差,抽签决定的淘汰赛第一场就遇上连续蝉联几届冠军的七系。
    七系是A大人数最多的学院,也是A大男女比例最极端的学院,因此,七系在庞大的男生基数下,每年都能在校内各大类体育比赛中获得不俗的成绩。
    六系的院队教练崔老师原指望今年新入学的几个好苗子能够带领六系篮球队一举在盈夏杯拔得头筹,打破以往的记录。结果林棠代表院队去抽签,拿着写着“七系自动化学院”的条子回来,崔老师气得差点儿就要抽他了。
    六系与七系在淘汰赛的遭遇战基本是盈夏杯的半决赛水平,这场比赛成功吸引了关注盈夏杯的篮球爱好者们,当然还有一众对帅哥比对篮球更有兴趣的民间自发啦啦队。
    如此热闹的场合怎么少得了六系篮球队官方后援会会长——朱琦,她翘了上午最后一节选修,跟院队一起去看场地,买水,摆桌,拍裁判马屁。然后不等谭兮等人从教学楼出来,就开始打电话催促大家先不要吃午饭一定要先去篮球场加油。
    谭兮领着袁蔓,方华去找蓝俊宇,等四个人来到篮球场,里三层外三层的男破音全在高喊“七系必胜”。开场8分钟,七系在12比3领先的情况下,又进了个三分球,难怪看球的男同学都变成了自发的啦啦队。
    蓝俊宇拉着方华,方华挽着谭兮,谭兮扯着袁蔓,一行四人好不容易找到个突破口挤进内场,只见朱琦正在对面声嘶力竭的吼着“六系!加油!”,不过呼应她的人不太多,偶尔几个细弱蚊蝇的女生也都湮灭在周遭的男破音中。在场的男观众比女观众多,看球的人比看脸的人多,所以靠队员颜值硬抗的六系篮球队在这样的观众结构下,到底不太吃香。
    朱琦喊累了换气的功夫发现本院的应援后援就站在对面,于是连忙朝她们摆手示意快过去跟她汇合。方华无奈拉着几个人从包围圈中钻出去然后跑到对面再钻进去,这钻出钻进的不觉竟挤出了汗。
    谭兮一路踩着人刚站定,朱琦又开始新一轮的呐喊助威。谭兮没有那么高昂的热情,只是跟着简单挥挥手。她站在本院同学中间,听着寥寥几个坚定不移的呐喊声,除了朱琦,竟还有另一个高亢急切的女声。谭兮寻声看去,果然是牛雨?鳎?驼驹诰嗬胨??母鋈说牡胤剑?┮簧砻装咨?蹲耪渲榈睦偎砍と梗?谔?粝麓笊?埠簦??蘸焱??模??稚???坏愣济挥衅绞蹦歉卑谅?笮〗愕难?印
    谭兮不由自主地顺着她的视线看去,那道疾驰的影子,正是陆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