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冰院里,寂静无声,只有烛火在无声地摇曳。
灯影幢幢下,祖孙俩人正在低声交谈。
灯光落在王老太君的脸上,她那皱纹密布的苍老容颜,认真而严肃,带上些许凝重的意味。更不要提那苍苍如秋霜般的白发,似乎都蒙上了一层傲然与沉重。
手中的两卷薄薄的纸帛,看似没有任何的重量,可是,拿着手中,却仿佛有有千斤之重。
这两卷纸帛,一卷是赈灾十策,而另一卷则是一份名单。
赈灾十策让老太君欢喜而欣慰,而那份名单却让她咬牙切齿,愤恨不已。她凝视着那份名单,怒睁的双目中,闪耀着愤怒的火光。
“这些吃里扒外的狗东西,他们怎么敢?怎么敢?”
“祖母,”王涵之轻唤一声。
其实,他不想麻烦年岁已高的太君。但是,此刻,内忧加上外患,唯有早年声名显赫,而今德高望重的王老太君,才能镇得住后方,防止城内小人作乱。
“涵儿,你放心去济城。太原城的雪灾救治以及治安防暴,我这把老骨头还挺得住。至于这名单上的人,我会派人盯得死死的。一旦他们有异动,不管是谁,我定要他生不如死。”
最后一句话,老太君说得一字一顿,杀气腾腾。
其实,不怪老人家如此愤怒。当年,她跟随父兄,驻守白沙关。上林村一役,全营将士几近全军覆没,才将胡蛮赶到塞外,换来了这几十年的和平。哪想,在安逸日子里待久了,有人竟然为了个人私利,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通敌卖国!
看来,这太原城是该好好清理一遍了!
“去吧,涵儿!”老太君语带欣慰地拍拍王涵之的肩,“是雄鹰,就该展翅高飞,翱翔于天地之间,而不是拘于内宅之间,守着这方寸之地。”
老太君目光深邃,话里有话。
王涵之怔怔地望着她,良久,他轻声答道,“好。”
“乖孙,去吧。诺,带着我的印信。济城守将曾是老天爷的部下,受过我的大恩。有次印信在手,你可便宜行事,他定不会阻你。”
王涵之将那小小的印信握在手中,任心中翻滚着万千情绪,面上却不显分毫。
“祖母,我走了,您保重!”
言罢,他待要离开,却又像是刹那间想起什么般,回转身子,将老太君拥在怀中。
“祖母,保重!”任心中万般眷念,千般担忧,话到嘴边,却只有这一句。
老太君凝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佝偻着苍老身影,久久都没有动一下。
出了饮冰院,王涵之停住了脚步。他仰头,感受着冰冷的雪花落在脸上,任那股寒意浸入肌肤,深入骨肉,那颗沸腾的心,渐渐地变得冷静与镇定。
“走,去紫竹林。”他吩咐道。
暗一专注地提着灯笼,似铁如刚如同冰雕般的脸上,没有任何情绪的波动。
主仆俩人一前一后沉默无声地走着。
四周静静地,唯有脚下踩雪时的吱吱声,以及那浅浅的不可闻的呼吸声。
黑暗铺天盖地,那盏晕黄的灯笼,像是一座移动的灯塔,指明着前行的方向。
------题外话------
阴影带着她的面幕,秘密地,温顺地,用她沉默的爱的脚步,跟在光后面。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