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气温陡然上升,烈阳当头,仿佛进入了三伏天,一点不似九月天气。射声卫一万五千多人,正排成长队行走在原野之中,开拔向博望津而去。/p
陈砥走在队伍之中,口干舌燥,已经行军了大半日,也不让休息片刻。这时,一匹快马追了上来,正是骑都尉韩闯。他看到陈砥懒散的模样,笑道。/p
“陈老弟。你倒是悠闲自在啊。”/p
“比不得你,四条腿走路总比我们两条腿快得多。”陈砥讥讽道。/p
“哈哈哈,军制如此规定,我也没有办法。”韩闯笑道:“副都尉陈砥听令,命你部火速开拔,今日务必抵达博望津,侦查燕军动向。”/p
“今日抵达博望津?”陈砥吃惊道:“此处距离博望津还有两百里路程,除非骑马时刻不歇,不然如何能够按时抵达。”/p
“陈老弟,杨将军说了,你们是青云宗的修士,能够御风而行,日行千里犹如家常便饭,两百里路程也只在须臾之间。”韩闯笑着道。/p
“纵使半日间能到博望津,也已是疲惫不堪,兵贵神速,何不遣轻骑先行前往休整阵地以为上策?”陈砥反问道。/p
“今晚大军驻扎在阳平县,距离博望津仅六七十里路程。”韩闯道:“陈老弟还是快些出发吧,免得误了军机。”/p
“兵贵神速,燕人如今动向不明,我等可以尽力抵达,若是燕军来袭,恐难以抵挡。”陈砥还欲继续申辩。/p
“好了,老弟。”韩闯笑道:“博望津尚有三千卫戍营防守城中,你只管去好了,我还有向将军复命。”说罢,便勒转马头,转而向中军而去。/p
陈砥于是将侦查队的五十人,全都集中了出来,一群人径直跑到树荫之下,歇息起来。陈砥将兜盔脱了下来,放在一旁,安静的看着大队人马前行。/p
刘善儿不知从何处找来一壶水,递给陈砥道:“陈师兄,军令不是说要今日抵达博望津么?”/p
陈砥瞪了他一眼,道:“就凭这脚力,就算到了博望津也累掉了半条命。”/p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刘善儿好奇道。/p
“你感觉到了么?”陈砥突然问道。/p
“什么?”其他人也纷纷围了上来。/p
“正南隐约有股清凉的气息涌来,必然河流。”陈砥轻轻一笑,“我们走水路去,沿着河流寻找船只,借着黄河之东流之水,我们日行千里不在话下。”/p
说着,陈砥起身领着诸位师弟向南而去,韩闯眼看着陈砥带人脱离了队伍,并非按照预定加速前行,心中不禁焦急起来。/p
韩闯调转马头,便向后奔去,急匆匆的跑到元将军身前,禀告道:“启禀杨将军,典军大人,陈砥带人向南去了。”/p
“哦。”杨挚甚感诧异,旋即便笑呵呵道:“莫不是他不喜欢军旅生活的约束,逃跑了去?当真是有个性。”/p
临阵逃脱可是死罪,陈砥断然不会这样胡作非为,元详沉思片刻,突然朗声笑道,“这小子果然聪明,他定是要沿黄河而下,倒也省了不少力气。韩都尉,你速去通知军需官给他提供两艘快船。”/p
“还有。”/p
“怎么了将军?”韩闯领命正准备离去。/p
“问问军需官他的马到了没有。”陈砥划入军籍之日,元将军对他便格外关注,特地命人去青云宗将陈砥的坐骑寻了过来。/p
临近黄河,方觉凉爽了许多,陈砥站在岸边,不禁发起呆来,“这次可真失了计较,这里即不是渡口,又没有渔家,哪里来的船只,供我们调度?”/p
正当陈砥发愁之际,从上游突然下来两艘快船,其上正飘着一面大旗,高书着一个‘粮’字。众人纷纷上前,招手呐喊起来。/p
大船缓缓驶过岸边,丝毫没有停靠的意思,船上四五名军士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不禁让陈砥气的吐血。这时,从船上突然一人探出头来,正是骑都尉韩闯。/p
“陈老弟,你们在喊什么呢?”说着,韩闯命令船只靠岸。/p
陈砥见识熟人,笑道:“幸亏有你,不然还真误了军机。怎么,这船借我们用用?”/p
“我可没那么大的权力,这是元将军特批的船,你们可要好生看管。”韩闯笑道,“你看那是什么?”/p
陈砥放眼望去,不正是自己的追风么?惊道:“怎么会在这里?”/p
“元将军说,将军岂可无马?早就派人把它从邺城带了来。这可是给你的特别恩许,你千万不要张扬。”韩闯笑道。/p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说着,陈砥命令大家登船。/p
一众人登上船,两艘船起锚开拔,顺着黄河之水,全力向下游驶去。陈砥等人坐在船舱中,吹着风,看着两岸江景,轻松自如,省了不少功夫。一群人笑嘻嘻的爬在甲板上又说有效,一点都不曾体会过战争的残酷。/p
陈砥抵达博望津之时,残阳如血,映在河水之中,好不壮美。陈砥等人在码头下了船,船上一名军士道:“都尉大人,我们就此告退了。”/p
“告退?”陈砥诡异一笑:“元将军命令说给我提供两艘快船使用,我虽然已经到达,但是任务未完成,还需要使用,你可不能离开。”/p
“这。。。。。。”那名军士似有为难之色。/p
陈砥随手扔了几两银子给他,笑道:“带兄弟们喝杯茶,歇息歇息去吧,这两艘船我自有用途。”/p
那军士看天色已晚,也不愿再逆流而上返回复命,况且又有钱拿,可以和兄弟几个去吃些酒食,便乐呵呵道:“多谢将军。”/p
博望津乃是黄河入海之前最后的一个渡口,正北方向便是博望坡,恰好位于燕山之尾,与黄河毗邻。博望坡正好坐落在燕魏边境之地,也是燕魏唯一的通商口岸。北地在此设置有一个卫戍营,约莫三千余人。/p
津口停泊了近百只商船,过往客商络绎不绝。进入城池,更是人生鼎沸,南来北往东西交通的行商遍地都是,好不热闹。/p
陈砥带领侦察队,火速前往营部交接军令。卫戍营营主是一个满脸横肉的胖子,五官参将吴山,此时正瘫坐在一把将军椅上,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p
“这鬼天气,真是炎热。”吴山一面叫喊着,一面自酌自饮起来。/p
“报,将军。营外一队人马,说是射声卫侦察队,请求进营。”一名军士禀告道。/p
“侦察队?小县公的军令前脚刚走,这侦察队后脚便来了?”吴山疑惑道,“安排他们住下,给他们准备些酒食。”转而又硒笑道:“给他们准备些‘饭菜’。”军士会意而退。/p
陈砥等人到了伙房之后,便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两木桶糙米饭,外加一锅青菜。军士们面面相觑,然后齐刷刷的看着陈砥。陈砥无奈的摆了摆手,笑道:“既来之,则安之,大家坐,坐。”/p
说着,陈砥盛了一碗米饭,递给了刘善儿。刘善儿只得勉强接过,两桶饭不多时便被陈砥分完。只见陈砥毫不客气的端着碗,坐在那一锅青菜面前,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其他弟子见陈砥师兄都没有怨言,便强忍着不满,动起了筷子。/p
“军队生活不比平常,以后行事都要克制才是。”陈砥面无表情的说道,“我起初既不愿意来此从军,既然宗门有令,到了部队之中,处处就要按规矩办事,以前的散漫性格都要收一收。”/p
众人默默无言,只得安静的一口一口的吃着干硬的米饭。吃完饭后,陈砥便急匆匆的前往营主的议事营房,/p
营房外空无一人,竟然连个守卫都没有,可见平时管理之松散,此时营主正一边喝着酒,一边大口吃着肉,看到陈砥突然闯了进来,不禁恼羞成怒。/p
“营主你这日子过得倒也清贫啊。”陈砥冷冷讥讽道。/p
“大胆,你一个新兵蛋,在我的地盘还敢撒野。”吴山看此人面生,定是侦察营的人,当下发狠道。“竟然敢私闯议事厅,来人啊,给我拿下。”现在正逢饭点,两厢卫士早已吃饭去了,谁还留下来守门?/p
陈砥冷冷道:“吴将军,军部队各级将官的伙食用度早有规定,你这。今日之事,我什么也没有看见,在下军务在身,即刻要前往边境探查情况,特来禀告一番,当下便要前往燕地侦查。”/p
吴山闻言,登时变了笑脸,笑道:“老弟,是为兄失了度量。我看你也是个明白人,白日你也看到了,此处不仅是南北交通的要道,更是燕魏贸易往来的关口,每天都要近万两税银流过。魏燕和睦久矣,相处甚是融洽,我敢打包票,燕人是不会打此处主意的。”/p
这吴山人称吴大胖,得了这份美差,每年不知向军府送了多少银两,所以一直也没人动他。陈砥眼神中流露一丝鄙夷,禀报道:“虽然如此,但军令在身,不可不去。”/p
“好好好,日间哥哥怠慢了你们,等你回来,我定为你接风洗尘。”吴山抹了抹嘴上的油笑道:“燕地安平指挥与我有些交情,你千万不可随意越境,不然我也不好交代。”/p
陈砥皱了皱眉头,点头道:“谨遵将军教诲。”旋即转身离去。/p
博望津乃是边境重地,燕魏往来的要道,由此处去邺城不过三百里,轻骑一日一夜便可抵达。此地表面上一片祥和,燕魏边防军队又关系暧昧,这便是隐患所在。/p
陈砥聚集众人,吩咐道,“我们这帮宗门修士,进入射声卫,向来被别人轻视。这次任务也算是难得一遇的机会,让他们见识一下,我么青云宗的实力。大家再接再厉,我们乘夜前往燕境,探查燕人动向。”/p
于是,陈砥带着侦察队悄悄的乘着夜色,潜入到燕国边境。距离此处最近的燕国边防哨所便是安平,远远望去只见燕军早已熄灯就寝,没有丝毫异常。陈砥等人在外忙碌了一夜,直到日出东山,方才返回。/p
众师弟们一夜未睡,浑身的疲乏,走路都懒懒散散。陈砥心中更是愧疚,也不忍心敦促前进。侦察队刚一返回大营,便看到元将军在营外等候。/p
元将军笑道:“陈砥,听闻你奔走了一夜,可有收获?”/p
陈砥苦笑着摇摇头。元详见陈砥有失落之色,宽慰道:“这没有事便是最大的幸事。昨夜,你辛苦了,我当为你记上一功。”/p
“奔波一夜,只苦了我这帮师弟,我哪里辛苦。”陈砥郁闷道,突然这时,吴山抱着一个大包裹,从营中走了出来,见到两人,笑嘻嘻的上前:“元将军,我这便前往军府报道啦,这陈老弟,一夜忙碌,确实辛苦,确实。”/p
吴山身后,四五名小厮,抬着两大箱沉甸甸的东西,一看就知道有鬼。陈砥皱了皱眉,看着元将军。/p
元将军摇摇头,冷冷道:“罢了罢了,都已把他调回军府中了,这肥差的确让他捞了不少好处。”/p
正在这时,突然一名骑兵冲入营寨之中,众人纷纷让道。按军制,营中不得走马,除非有加急文书。那名骑士,一跃下马跪在元将军面前,禀报道。/p
“传大司马口谕,并州战事紧急,着调射声左右两营即刻前往文安县驻地,升任射声校尉元详为安东将军,暂留射声卫,领卫部参军,统属阳平军事。”/p
元详接过文书,细细一看。大司马杨随在并州与胡人对峙已经月余,未尝一战,收到最新谍报,辽人起兵十万由干州进犯,大军即将被二者包围,军情紧急,刻不容缓。大司马防守并州,利用城池山川险要之地建立防御阵地,调射声卫左右两营前往也是意料之中之事。/p
元详合上文书,长吁一口气,叹道:“北地无宁日矣。”/p
/p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