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路上从下第一场雪开始,就再没停过。索性地面被冻住,路面坚硬。一路上紧赶慢赶,终于到了目的地,伯都纳城。
伯都纳站台地处西通蒙部的边译,共有两座城。旧城为前朝所建,□□皇帝有所忌讳,便在南部又建了座新城。当年跟随□□之人都在新城建了宅子,贾环的住所自然就在荣国公当年立的宅邸。
老宅当时建立不过是为了向□□表示追随之意,建的是个普通宅院,并不如荣国府富丽堂皇。但和副都统官署只在一街前后,十分便利。地面青砖铺路,丝毫不显泥泞。
乌进忠已经让人提前过来打扫了一番,带着贾环从大门进去。大门已经有些陈旧,薄薄的黑漆明显褪色,门楣以上遍施砖雕。进门入眼就是雕着四时花卉的影壁,进去左拐过一扇小门。垂花门便在眼前,对着一排五间倒座房。二进院里,东西两厢,由抄手游廊相连接,各三间房。正房三间,左右两间耳房,后边还有一排七间罩房。屋顶已经换上新瓦,窗子贴了新明纸。
贾环一眼看过去发现这房子围墙极高,院子也小。
推门进去一看,屋子墙壁极厚,窗子也小,想来是为了避风雪。其他倒和府里差不不多。
乌进忠说这都是因为国公爷的身份,不然还用不了这样规制的屋子。
贾环身为主人是要住在正房东间,把丫鬟们安排到后罩房去。陈富住在正房东间的耳房,晚上和贾环睡。赵国基住东厢房,连带着带过来的物什箱笼,除了贾环和丫鬟们各自的东西,其余都在东厢房放着,让赵国基看管。
本来贾环打算让乌进忠父子住在西厢,可乌进忠道自己不常住,便让乌金住了西厢。自己带着几个伙计住在二门外的倒座房,衣服箱笼也留下一部分,来时便住着,不住时就放些东西。陈老头也住在倒座房。倒是陈白山好容易回来了,急着回家,跟贾环个磕头道谢就回去了。
倒座房左侧,大门另一边是门子晚上住的地方。如今贾环才来,还没安排。东厢房抄手游廊夹角便是厨房,西厢房耳房和后罩房夹角盖了间茅房。
本来在北地,一般房子建的都是火炕。屋内四周三面都垒上炕,彼此相连。内里中空,外面砌石以免崩塌。在两端近门的地方凿孔烧炭,让热气充满整个火炕。再修个陶筒,把烟导致屋外。这样即使严冬积雪季节,屋内也是如春日般温暖。
但如今这座宅邸因为规制问题,倒没有建成那样。而是在墙壁中砌成空心的“夹墙”,墙下面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在西耳房。在炭口点火后,热气就会夹墙,提升屋内的温度。
但是整个房子,只有正房有夹墙,其他房子都没有,这个连乌进忠都不知道。索性因正房实在太大,乌进忠怕贾环冷,已经让人去庄子上取今年新打的棉被。
盖上棉被挤挤,明日边去寻个泥瓦匠来修火炕,希望赶在化雪前把炕收拾出来。
如今贾环房里,除了暖墙,还烧着足足的炭火。乌进忠又怕贾环被炭火熏坏了,让伙计赶紧去旧城找老花匠买几盆冬梅,水仙之类的鲜花回来。
乌进忠打趣道:“我原来买陈老弟回来不过是想到他身事可怜,如今想来还真有些用处,环哥儿屋里的鲜花就交给他了。”
因到的是早上,众人急着进城没有好好吃饭。中午厨房便开了火,将乌进忠命人从庄子上带的些,野鸡、水鸭、狍、鹿、羊等物就着些秋天存下的干菜,煮了几道菜。
众人都是老爷们,没几个会做菜的,一路上要不是驿站和干粮只怕众人都要饿死了。
好在到了地方众人安心,乌金打算随便拨拉几下炖熟了算数。还好陈富解救了众人,苹果干炖羊肉、海参焖鸭子、肥鸡丝木耳、栗子炖鸡、干锅烧鸭丝、鹿筋酒炖羊肉、生烤狍肉、油焖干蘑。陈富使尽浑身解数,众人吃了个饱,乌金恨不得长在陈富身上。赵国基一边打趣,想不到你还会这个,一边也吃的肚子滚圆。
倒是贾环和黄樱、甘棠,自幼受到教导,饭不可过半,还吃的少些。用过午膳,众人各归各位要去歇息。贾环让陈富先去自己耳房歇息。自己带着黄樱、甘棠将带来的土产挑挑拣拣,要拿些去拜见伯都纳最高长官副都统大人。
伯都纳地处北疆,又在西蒙交界处,故而在此地主持大局的不是知府、县令,而是武官副都统。
乌进忠道,他们每年到送些土货,金银,不过那是照常的年礼。这回从神京回来带了些土产,也可以送些去。只是贾环还要找些贵重的东西才好,听说此地人喜欢大红织金蟒袍之类颜色鲜艳贵重的衣料,贾环一喜。府里别的没有,鲜艳织金的料子,还真让赵姨娘要过来带了几匹。贾环挑了蓝色妆花缎万寿云莲纹匹料、黄底缠枝宝相花织金妆花缎。
另外捡了些密合色挑线穿花凤缕金纱、金枝线叶沙绿百花绢两样颜色繁复,工艺复杂的织娟纱,给女眷。还有两匹颜色鲜艳的蓝段、翠蓝段男女皆可用。
甘棠翻了半天,竟又捡了两块儿茶饼出来。贾环一瞧是老君眉。老君眉茶,其形似眉,条索紧细,香气清纯,甘甜爽口。荣国府里老太太也喜欢,不过不太合太太口味,便都让赵姨娘搜罗了来。这回来北地,居然又给贾环塞在箱子里带了过来。
有了这些,拜访贵客就差不多了。乌进忠另外挑了些神京带来的土产。各色糕点、果脯、酥糖,京绣的布料、绢花,景泰兰的盒、盖、碗、碟。内画壶、料器、各色小玩意儿。这些看着虽小不成器,但对于交通不便的北地。倒比那些贵重的药材、皮料更讨人喜欢。
贾环梳洗换衣,乌进忠赵国基拿着贾赦的拜帖,跟着贾环去了副都统府。副都统府就在贾环前街,离得近,走却还要绕过街才行。
副都统陈科身高八尺,身材粗壮。方脸大耳,下巴颏生有短髭。一双虎眼,能止小儿夜啼。见贾环递上贾赦的帖子也没有卑躬屈膝,见贾环是个孩子也没有瞧他不起。整个人腰背挺直,犹如青松冬柏。寒冬腊月,堂屋也不盖棉帘,好似根本不怕猎猎寒风。
陈科上上下下打量贾环,脸色粉嫩,还是一团孩子气,说话做事却也有些尺度。也不知道他父母怎么舍得,送他来这里。一般人家不好打听别人的辛秘,陈科却仿佛天生老子缺点灵通。直接问了出来,贾环只好道是来休养。
陈科直接笑道:“你小孩子休要玩笑,你来这里休养,岂不是打着灯笼去茅房——找死吗。这里雪深的,一不留神能把你埋到气门顶。”
贾环从没见过这样不懂眼色的人,可却奇怪的并不讨厌。乌进忠有心替主人答话,可惜他身在屋外,不好开口。
贾环看了看陈科,叹道:“大人您肯定不信。我父亲总说我们出生行伍,如今却把看家的本领都忘了。文不成武不就,总是要打发我们来这里,吃吃当年老祖宗吃过的苦。唉,我以为他老人家说说而已,谁知我和大哥玩儿了一会,忘了交课业,就被发配过来了。要不是大哥身为长子,被老爷打了几棍子还在休养,只怕跟我一样也早来了。”
陈科摸摸短髭,似有不信。
贾环接着道:“老爷就是这样,想什么是什么。骑马射箭,哪里不行?偏要来这里,非说这里骑射之技术,凛冽非常,绝响宇内,非膏粱纨袴之地可以养的出来。”
陈科听了这话方笑道:“还是京城里读过书的老爷识货,你们京里的公子哥儿只知道耍着好看,哪里知道什么是真功夫。那样的花拳绣腿,老子一拳一个。”
“既然老大人一片爱子之心,把你交到了我的手上,我自然要好好教你。你晚上好好休息,明日卯正,便过来应卯。我带你去校场,找个教头好好教你。骑射拳脚,擒拿摔跤,保证在你回京前把你教成个高手。”陈科一拍桌子就定了,不容贾环拒绝。
贾环却心里道苦:完了完了,拍马屁排到马腿上了。嘴上道:“这,怎么能行,我小孩子家家的怎么能去校场,岂不是耽误将军要事。”
陈科却毫不在意,一扬手:“你个矮绞瓜一样,横着放都占不了多少地方。在者说,天寒地冻,除了日常操练也没什么事了。要是我闲着,我也教你两手,正好打发时间。行了,老庄头进来,带你们主子回家去。”
乌进忠、赵国基进来替主子谢恩,贾环这才想起来,苦着脸道了谢。跟着乌、赵二人回了家。
贾环刚走,大堂后面进来一位挽着头发的美貌妇人,指着陈科笑道:“你又做什么,那小孩子,我看都快哭了。你做什么欺负小孩子。”
陈科搂着妇人道:“夫人,这你可冤枉陈某了。你听着的,那是人家老大人,千里迢迢送儿子来学艺的。还送了这些厚礼,我怎么能不从其命。”
陈夫人道:“我知道你就是闲的,人家小孩子拍你两句马屁,你还不乐意了。不过我知道你是有真本事,你要教就好好教,别戏弄人家小孩儿。况且天寒地冻的,又不是自己家的傻小子。你不要把京里来的娇滴滴的娇儿,给人家弄伤了。”
陈科搂着夫人道不敢不敢,把贾环拿来的好料子,都拿来给夫人看。
陈夫人一边看一边嘱咐陈将军:真是细心的孩子,你就是看人家这么有心,还送来了花料子的份儿上,好好教人家。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