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环成长记

21.第 21 章

    []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两人相顾无言,陈富睁着眼睛,眼里带泪,抓着贾环的手逼着贾环表态。贾环一手遮脸假装挠头,这陈富怎么跟要名分的丫鬟似的。
    陈富要和贾环做朋友的话,让贾环深思。细细想来,自己好像有很多朋友,可又好像一个都没有。按陈富的说法,族学里都是沾亲带故的亲戚,能说话,吃酒,却没有想过将来要做亲家。
    赵国基是舅舅也是家生奴才,自己从没有将赵国基看做奴才,也没有将他看做正经舅舅。
    尤显达是贾环唯一的朋友了,可这个朋友也不是和自己真心相交。
    唉罢了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贾环道:“你要是一心想走,我也不会拦着。我也不缺书童,将你放还就是了。只是你的身契不在我手上,总要咱们回了京城,我再拿给你。其实你们跟我过来一趟,我想着等回去了,将来提拔你做我的长随的。你不要,就算了,寻什么死,樱儿他们也不会这样。”
    陈富感叹:终于搞定了。他对贾环道:“环儿,我不仅是要自由,我想和你做朋友,做知己是真心话。”
    贾环止住他:“你可别说大话,我看见你就像看见尤大……尤显达,你们这样‘心怀大志’的人是瞧不上我这样小家子气的人的。你也不必谄媚,虽然我没你的身契。但可以给你立个字据,去将军府找笔帖式盖个章子,这就是字据了。你现在就可以找个地方搬出去,自做自吃。”
    陈富道:“搬出去?那……我住哪里呀。”
    “唉,那也罢了,你毕竟跟我一场,就住到开春吧。开春我让乌进忠看看有没有人回京,把你带回去。”
    陈富道抓着贾环的手道:“环儿,我不回去,我来是自愿的。来时不过是为了拼个前程,可是跟你相处这些天,我知道你是个只得相交的朋友。我决定留下陪你,和你一起风光的回去。我在这里暂住,吃你的喝你的,都当做是借你的。或者我还是接着伺候你,就当抵押我的生活花费了。”
    贾环探探他的额头道:“你怕不是傻了吧,你这样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月钱你还要不要了?”
    陈富刚想说月钱不要了,可一想,话拐了个弯儿道:“月钱嘛,你看着想给就给,不想给就算了。这和以前不一样,我这是以劳动换取生存花费。我就像个,像个长工。我靠手艺吃饭,不会仰你鼻息,你要尊重我。尊重就像,你虽然是个庶子,你虽然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你的父母不可以随意的殴打辱骂你。你虽然是皇帝的子民,但皇帝也不可以随意折辱你。他们不能因为你的身份而瞧不起你,□□你。你也不能因为丫鬟的身份,去逼迫,羞辱一个丫鬟。你明白吗?”
    贾环看着陈富认真的看着自己,双手不停比划,忽然站了起来摸摸陈富的后脑勺。
    “你干嘛”陈富问
    贾环道:“我摸摸是不是真的后脑生反骨,竟说些胡话,连圣上都敢胡说。要是让别人听见了,一定会把你送去官府。”
    陈富把贾环的手抓下来:“我这是在跟你做个比较。”
    贾环道:“我想着咱们是不是生错了人家,你才该是姨娘的儿子。姨娘每常说,都是儿子,凭什么两个哥哥就是眼珠子,我就是个鱼眼珠子。庶出的难道不是姓贾?”
    “这才对嘛”陈富抚掌,“你姨娘倒是敢反抗,你就跟不应该囿于身份不愿上进。”
    贾环道:“行了,姨娘总说我装胖子,说我两句就爱喘。你也别说大话了。我看你怎么做大官,做地主。只是你要住在这里,就不许跟丫鬟小厮们胡说。要是人人都是都像你这样,就要天下大乱了。你去跟赵国基陪个不是,我去跟他说,日后不必太拘束你就是了。”
    陈富的了贾环的字据,立刻生龙活虎。午饭精心准备了,八仙鸭子、锅烧鲤鱼、黄焖鱼骨、三鲜鸭丝、口蘑肥鸡,还斟酒像赵国基赔罪。
    赵国基原本也不是小气的人,见陈富赔罪也就原谅他了。但是贾环要他不要再管陈富却让赵国基不满:“环哥儿也太纵容他了,这要是让别人知道了,岂不都要乱套。”
    贾环摇摇手无所谓:“这有什么,老太太那么偏心大哥、二哥,别说我,就是琏二哥哥也要退后,府里何时乱了?偏心本就是人之常情,自己不讨喜,还怨别人偏心吗?”
    “何况我也不是那样糊涂的人。”贾环让赵国基近前,跟他说道:“唐朝有个人叫马周。那个人也是干什么什么不行,连个先生都当不好。行为举止怪异不同于常人,人人都笑话他。只有几个人人为他绝非平庸之辈,善待与他,最后马周果真当了大官。大约是人才都难于世俗相容,他爱干嘛干嘛。我看他每每有惊世之语,说不定就是下一个马周呢”
    赵国基一顿,叹道:“是,环哥儿说的都是,他不仅是个马周,他还是个管仲呢。环哥儿现在不做千里马,改做伯乐了。”
    “唉,你别不信呀!”
    赵国基不管信不信,看着陈富以后也没有随意乱来,干什么都先和贾环打个招呼,也就不再计较他越矩。陈富知道自己行为太过疏忽,有意讨好赵国基、乌进忠、乌金等人。时时做些小点心,有意找他们聊天说话。有些吃喝也惦记分享,讨好他们。一时间,众人相处的相当融洽。
    贾环每日卯出起来,前去副都统府。在副都统府的小校场先扎马步,练习摔跤。陈夫人偶尔让人送些点心,茶水过来。贾环总是借机歇一口气,发誓等有时间一定去庙里,给陈夫人立个长生排位。巳正由乌金和赵国基接回去,乌进忠看着陈将军还算喜欢贾环,先回了屯子里去,把乌金留下照应。
    陈富在家还是把豆芽做了起来,贾环下午无事就看着陈富摆弄。陈富见他好奇,就给他一个陶盆,两个人一起弄。
    庄子上送来的黄豆、绿豆装在盆子里,加温水浸泡四个时辰,第二天将浸泡的水倒掉。在盆子上盖上不透光厚厚的麻袋布,每天三顿隔着麻袋,用深井温水浇淋豆子一次,将脏水倒掉。他们先将盆子在放在西耳房的灶口上,头一回灶口太热,直接把豆子烫成了水煮豆子。两人又把盆子放在正房西间,第六天便听到丫鬟们叫着发芽了,发芽了。
    赵国基一看陈富还真把豆芽长了出来,也不好意思,还跟陈富到了个不是。乌金也喜得不行:“咱们终于不用再吃那些干菜了,我都吃成菜干了。”
    贾环让乌金称了称,一斤豆子,可以长出四到六斤的芽菜。贾环的黄豆倒是比陈富的绿豆长得还好些,贾环高兴又让它长了两天,谁知道长出根来了,都不能吃了。陈富笑话贾环贪心,让贾环踢了一脚。
    贾环将豆芽分了分,送些陈将军一大筐,又让乌金给乌进忠送了些。
    陈将军还了贾环一把匕首,刀型小巧,刀鞘古朴乌黑有些褐色花纹。刀身银白,薄如蝉翼,吹毛断发。贾环虽然因为跟着陈将军习武,对他颇有些怨言,但是对这把宝刀,还是爱不释手。陈富都不能碰,自己每日随身带着。连摔跤时被摔在地上啪啪作响,都不能再让贾环伤心。
    乌进忠让乌金带了些庄子上的碧粳米,胭脂米,珍珠米。还有些蘑菇、木耳、茸菜之类的干菜、各种鱼羊肉。
    陈富对贾环道:“这豆芽菜,你看着大家喜欢吗?”
    贾环道:“是喜欢,冬天里,大家吃的都是干菜,难得有些菜蔬。就是副都统府地窖里藏了些青菜,也不新鲜了。豆芽不管是炖汤、炒菜,随便哪里放两把都好。这里冬天爱吃锅子,没有豆芽的锅子不是好锅子。陈将军还问我哪里买的,我见着这发豆芽也不是个难事就告诉他了。”
    陈富道:“那你说,咱们卖豆芽,能赚钱吗?”
    贾环笑道:“能是能,可是发豆芽,谁不会呢。穷人家买不起,富人家谁还发不起呢。我没听说过,单卖豆芽发家的。”
    陈富道:“咱们,肯定不光是发豆芽呀。只是咱们这地方太小了,要是有地方,咱们建个大棚,不是,我是说建个暖房就好了。”
    贾环道:“你在想什么,一个暖房,你要卖多少豆芽才能赚回来。像我们府里虽富有,也就建了一个花房。京城那些专供皇宫花卉的花农才会建几个花房,那又不一样了。咱们犯不着为了菜,去建个花房。”
    陈富道:“那是因为那样建花房太贵了,咱们建个便宜些的,你容我想想。”
    贾环不理会陈富胡思乱想,仍旧白日跟着陈将军练武,下午回府,陈将军每七日便给他一日休养时间。
    贾环上次休息便告知乌进忠,自己要趁着休息逛逛城里,赵国基也想逛逛。陈富说没看过乡下想去屯子里看看,乌进忠却阻拦了。贾环起初也不在意,但是陈富也说去地里看看有没可出产的东西也好,有没有空地建个便宜花房也好。
    贾环觉得有理便跟乌进忠提了几回,乌进忠就回绝了几回,这下连赵国基也觉得不对头了。乌进忠无法,只得趁着贾环歇息,带着众人去城南,去王夫人送给贾环的左湾屯。
    城东南具是一片山林,在新城与山林之间是一片平野,土质优良。乌进忠说,王夫人给的那个庄子水草丰美,鱼米之地。贾环看着一望无际的平原,心中感念王夫人厚爱。等到了地方一看,贾环对王夫人的感激快比那庄子里的水都多了。
    那片本应是庄屯土地所在地,是一片黄绿的芦苇地,中间露出点点水光,贾环的庄子分明是一片芦苇荡。
    照乌进忠的说法,这里原本只是地势低洼,水泡也不大,地还是好的。虽然有些白,但不如新城西北,地重的都不能耕种了。更何况大人登黄册时因着地质不好,税银都按照劣地来收。五年前连着一整年雨水大涨,冬天都没能停下。为了附近的收成,庄头决定把水引到洼地里,这才让水泡长大。没想到,这里不仅地势低,还是最低的。东南的山丘,西北的草地,田亩,不断地有水渗过来。五年里,水洼生生变成了湖。
    乌进忠原本打算着等水季过去,湖泊干涸。再找人抽干水,重新整地。谁知水面越来越大,还长了芦荻之类的水草。水面就一直没能干下去,地面也越来越湿。
    贾环问道:“平日里,这湖泊可有什么出产?鱼虾一年有多少?”
    乌进忠道:“要说鱼虾,这可多了,贵些的银鱼、鲟鱼、□□哈鱼、细鳞鱼、哲罗鱼。常有的鲫鱼、鳜鱼、鲂、鲤鱼,这里鱼虾原本也是土生的。就是往年水泡还小的时候,府里的年货、租子、庄子上一年吃的鱼虾鸭鹅,都在这上头,一年到头取之不尽。现在水面大了,鱼虾更是不计其数。”
    “环哥儿看对面那看不到边的地方原来是别人的田地。因为水涨了起来就弃了,小老儿做主去买了回来。”
    “往年不到这里来的,那些个仙鹤,鸳鸯、野鸭、黑鹳、白鹭、红隼一到时节呼啦啦全都在这地停下,我送到府里的那些鸟雀,鸳鸯都是打这湖里来的。”
    贾环听着总觉着心里不踏实不由道:“这些鸟类,怎么收税的?”
    乌进忠没想到贾环一下子问道点子上,有些不好回答,楞了一下。想了半天,邹着眉头叹口气道:“这些鱼虾花鸟,都不要税的。这原是田亩,每丁征银子伍分。按土地,上等地,每亩收银叁分,中等每亩银贰分,下等每亩银壹分。另外地里是产米还是产树,或者药材等另外不等。三爷这原是地,下等地,每亩收粮贰升贰合。咱们府里在北面的庄子原都是□□封赏,地宽税少。这个庄子,一共二百五十晌有余,比副都统的缺地都大。就算二百五十晌吧,那就是十二两伍钱伍分银子。加上二十七、八旦谷物,折合银子一旦一两,大约二十八两银子。三爷每年要交税四十两伍钱伍分银子。”
    “也就是说我每年什么都不干,就要交起码四十两税银。我每月月钱才二两。一年才二两,我要两年才能付一年的税银。更何况我来了这里,月钱也到不了我手上呀。”贾环不禁头疼。
    而后又想起来:“这河里的出产,在这里卖值不值些银子。”
    乌进忠道:“三爷别急,这庄子的税银就从别的庄子上出,也能匀些出来。不要三爷出一分银子。”
    贾环刚扬起笑脸,又□□来:“人家都说,父母在不别居,不别产。如今我都有自己的庄子了,跟分了家也没什么区别,哪能次次要别的庄子的银子呢。就是太太老爷不说什么,将来嫂嫂也不说的吗?也不知这湖里什么值些钱,我看咱们这些天吃的一些口蘑,干菇,鱼干,在府里倒是金贵。这里也值些钱吗?”
    乌进忠摇头道:“唉,这里地广人稀,有的是空无人烟的地方。三爷看那边的山,瞧着不是大山,却也物产丰富。什么干果、蘑菇、树木、药材、狐兔、野鹿之类,虽不如别的地方多,却也是用之不尽的,只是没人采罢了。整个伯都纳才一万来人,还不算些老的小的。就算千辛万苦采了也没人买的。只有每年采了运往关内去卖,只是运输,收藏,都是个问题。咱们要从长计议。”
    贾环裹着大毛衣裳,心里道踏实,果真给我的东西不太好,我才安心。只是有些为了产出操心罢了。
    陈富跟着贾环倒是高兴,一把抓住贾环道:“环儿你这地方倒是好地方呢,芦苇可以盖房子,可以造纸。嫩芦苇可以当草料,老芦苇可以当柴烧,烧的灰可以制碱。盐碱地,也可以熬碱。更不要说芦苇荡里的鱼虾,附近山里的山珍这是块儿宝地呀。”
    贾环把手抽回来:“什么不好的,到你眼里都是好的。你说的好听,就像那金子放在地上随手捡起来一样容易。行,我看看你有什么本事。”
    贾环虽然嘴硬,可还是操起了当家做主的心。他问过乌进忠芦苇可不可以做草料,乌进忠也不知道,这里的牛羊一般都是赶到西南草地上去喂养,那里不缺草料。
    贾环又想起来,副都统府有养战马,打算问问陈将军。谁知还没说出口,陈将军先看着贾环叹了口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