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环成长记

22.比赛

    [] 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将军看着贾环感叹,把贾环叹的一个激灵。
    “陈将军这是怎么了?小子做错什么了吗?这几天,腿也好好的在踢,跤也好好的挨摔了。”贾环问道。
    陈将军摸摸贾环脑袋上的软毛:“与你无关,只是最近老是有闲人饮酒闹事。我想着,那些人要是跟你一样怂怂的就好了。我恨不得把他们一个个摔在地上,让他们老实些。”
    贾环不明白:“饮酒闹事?那要多少人一起饮酒闹事才能让将军这样苦恼。”
    陈将军像贾环解释,原来,北地是本朝龙兴之地。□□登基后将所有跟着起兵的族人分为八个部分,按等封赏。这些人“开国”有功,地位特殊。□□下令,让其世世代代食君之禄,令他们不必生产,但又不准随便离开本旗,以图稳固。这些人生来最好的出路便是承袭父职,或者入伍从军。但是如今天下太平,少有战乱,族人也越生越多。一家只有一个承袭职位,其余人等便赋闲了下来。整日无事可做,就知道招狗逗猫,喝酒惹事。
    陈将军道:“本来也不足为惧,但是冬日里士农工商谁不闲。人一闲,就容易生事,人一多就容易闹大。说事大,又不至于武力镇压。说事小,又实在令人头疼。此地民风彪悍,动不动就容易闹起来。”
    贾环道:“我知道,就是在神京,冬日里咱们也无事可干。不过是四处听戏,吃酒,摸牌。姑娘们针线都停了,又不好出门就自家姊妹聚起来作诗取乐。”
    陈将军摇手:“这些不行,听戏,吃酒,摸牌容易惹事。会作诗写文的,也不会出门惹事了。况且此地人好争勇,不管做什么都要挣出个一二三。得搞个什么,让他们劳累劳累。”
    贾环想了想道:“比武大赛。”
    陈将军:“容易碴架。”
    贾环:“武举。”
    陈将军:“要不是今上开了禁令,这里文举都没有,哪里来的武举。擅开武举,这是要造反吗?”
    贾环:“蹴鞠、马球、教駣、冰嬉”
    陈将军切了一声,摇头:“干嘛,大冬日里蹴鞠给本将军看吗?又不是给皇上献艺,没人有那个闲心。碴架能让人热血沸腾,蹴鞠能行吗。”
    贾环摸摸下巴:“银子能让人热血沸腾吗?都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就设个竞赛如何?两队人马相互较劲,谁了赢了就有银子。”
    陈将军一拍桌子:“这个主意好呀,不过光有银子不行。还要有一块儿牌匾,就写第一勇士。不行,第一勇士容易让人碴架”
    贾环:“……永正二年伯都纳某某大赛第一等。”
    陈将军:“那还有第一等,第二等?”
    贾环:“有呀,不是争勇好胜吗。我们京里诗社作诗,还要分个一二三呢。要是不满意,就明年再比过。一年年的,就不怕他们不满意今年的结果要碴架了。不过设个牌匾做什么,多不害臊。”
    陈将军喜的又揉了贾环一把:“还是你们这些公子哥儿会享受。但我告诉你,光有银子不行,穷人想要银子,富户却不一定稀罕。可是富户若不参加,这就很难推行开来。其实,我不仅是为着让闲人忙碌起来而苦恼。最近几年,年成好了,太平盛世出生的族人多了。但是他们没有出路,不思进取,整日游手好闲。可这些人是护卫皇城的预备,要是这一代代都这么闲散下去。敌军来袭,谁还能提的起刀剑呢。要是这个竞赛能年复一年的比下去,就算不能人人都会拳脚。强身健体总是会的吧。所以我想着若是能推广军中,或者民间形成风尚,那就好了。”
    贾环道:“那将军岂不是要召集全城的人?那该是场盛事呀。”
    陈将军道:“是要召集全城的人,却不能让全城的人都参与。本将军告诉你,人都有犟性,你让他干,他偏不干,越不让他干,他越要干。要是都能来,就没趣儿了。要是有些人不能干,却看着别人都能干,他就稀罕了。”
    陈将军告诉贾环打算,召集什么样的人来比赛,什么样的人来观赛。
    贾环道:“将军打算设立比赛日,让衙门封笔,富户放奴仆观赛?”
    陈将军道:“对呀,自己比有什么意思,让人看着喝彩才有劲儿呢。军中摔跤比赛都是有人看着的,大声喝彩,才有面子。更何况不这样怎么传扬出去呢,大家都来看,这才传的快嘛。”
    “只是……”陈将军道:“哎呀,光说的兴起,那场地怎么办?空地是有的,可是总不能让人在寒风里比赛吧,看得人也不答应呀。哪怕有块儿地挡风也好,可如今那么大一块儿地,建房子也来不及了。冬日里,地都冻起来了,只能春天开工了。”
    贾环喜道:“大人要是只是为了挡风,且冬日里能开工,我的到有个主意。只是这是我的好意,行不行还要将军定夺。”
    陈将军拍了他一下道:“你快说,不许拐弯抹角。”
    贾环道:“我家水泊有好十几倾芦苇荡,那芦苇采回来,围个简易的围栏。在浇上热水,使之结冰。现在这天气,滴水成冰。给芦苇围栏浇上水,铸城冰墙。反正也不用多久,开春解冻之时,又要农忙了。到时候将军再修个坚固的。”
    陈将军直说好好,又问贾环要些什么回报。贾环见将军直爽也不跟他客气,直说自己为赋税苦恼。问他芦苇是否可以作为草料,副都统下辖的马匹能否采购。
    陈将军直接道:“那你那芦苇都用来盖围场了,还怎么做草料。若是能做草料,用来建造围栏岂不可惜。”
    贾环道:“将军没见着那苇子有多少,只是建个围栏绰绰有余。况且我也不知能不能做草料,今日是来问将军的。”
    陈将军也不知能否用作草料,只告诉他替他问问马倌。即是不能,修建围场也会估摸着给他银子不叫他白出。
    贾环看芦苇有了出路心中一轻,又怕天太冷不适合比赛。自己屋里坐着自然不怕,那些看比赛的人也不一定喜欢。将军却道,天寒地冻越是活动才好,只是不知道该选哪种比赛。
    陈将军道:“马球不行,此地马少,只有少数人能打,其他人只能干看着没劲儿。教駣不行,这是腊月打围子之后的活动。蹴鞠,也不是人人都会呀?”
    贾环:“那就把蹴鞠和马球结合,不骑马,只在地上活动。人人都去抢那一个球,抢到手,击球过风流眼为胜。”
    陈将军:“那不乱套不好管教,万一打起来怎么办。对了,咱们可像军营一般,那就分个队伍,一里对里,前街对后巷”
    贾环:“这倒好,只是前街后巷人不一样多,怎么办。”
    陈将军道:“那无妨,怎么分,本将军自有办法。本将军别的不会,管理军队,本将军在行。”
    两人粗粗的想了一下,贾环当场拿纸笔,写下来。
    粗粗定下规则,全城以街、村、屯为集合。十六人为一队,无论多少,抽签决初赛。最终以十二种颜色,设最终十二队。再由十二队抽签比赛,以进球为准,先进者为胜。胜者的白银五十两,匾额一块儿。
    陈将军看着贾环的字却感叹起来:“瘦洁飞扬、清婉灵动,这是簪花小楷吧,真是好看。”
    贾环没想到陈将军注意到自己的字道:“好看是好看,不过这不是簪花小楷。是前朝方夫人的方氏扶花楷,比之簪花小楷更加刚劲。府里太太喜欢这种字儿,给了我帖子,让我抄佛经时照着抄,日子久了就写成这样了。”
    陈将军道:“你抄了多少佛经才写成这样,你家人这样笃信佛教吗?”
    贾环解释,倒不是王夫人笃性佛教,而是内宅妇人除了家事也没别的消遣。况且王夫人在闺阁时和老太太整日念经吃斋,也没学过读书写字。
    贾环道:“太太跟着她家老人读了几本佛经,除了这些也不认得几个字。故而在佛前供奉时,常叫我写。我也不知抄了多少,每年大的浴佛节,盂兰盆节,腊八节,无遮会。小的诸佛圣诞,如正月初一日:弥勒佛圣诞 、正月初六日:定光佛圣诞、二月廿一日:普贤菩萨圣诞、三月十六日:准提菩萨圣诞、四月初四日:文殊菩萨圣诞。从一月到腊月,月月都要烧些佛经,或者供奉。这么些年,也有百来本了吧。”
    陈将军吃惊道:“这也太多了,那你还怎么做功课。你家大人也忒舍得了吧。”
    贾环道:“我往日里,总抱怨太太不叫我歇息会子。可这几日下午无事,懒散了几天,整日都快长在床上了。睡够了才觉得无趣的很,自己手痒的也找了书本子来抄呢。这字一日不写就变了样,我这样懒散着只怕回京字都不会写了。”
    陈将军一拍贾环肩膀,将贾环按在椅子上:“贾公子呀!,你看,你反正下午无趣。咱们商量事儿,怎么样?”
    贾环看陈将军一脸不好意思,差点还他一句:你这是被女鬼上身了?居然还会不好意思。
    陈将军道:“今上这不是开了禁令,允许咱们北地的人口参加科举了吗?你看,我家两个傻小子,这么大个子就知道打打杀杀,字儿都写不好。您要是下午闲了,就过来教他们写字,怎么样?你要是答应,你家的芦苇就是不能当草料,我买来当柴烧我都愿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