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日常被反叛

43.新桃换旧符(六)

    [] 最快更新!无广告!
    洛阳,汴都面向大魏之西的皇域一角,前朝皇都。
    皇域之中驻扎十万禁军,五万拱卫汴都,五万巡视皇域。
    当敬王携麾下十万鹰踏轻骑八万须弥重骑卷黄沙南下之时,塔楼之上的禁军第一时间发现了那绵延开来不见边际的铁甲。传讯兵快马加鞭奔向汴都。敬王南下的消息如惊雷般炸响在汴都王公贵族争权夺势的美梦之中。
    襄王震怒,齐王惊疑,而在汴都休养的敬王世子夏临却始终深居简出,对此避而不谈。
    皇七子齐王赵瑾多次到城东别业想要面见世子,可世子亲信却道世子伤情反复陷入昏迷,不能见客。
    敬王大军停在洛阳城外,并不继续向前进入皇域,禁军每日隔着城门询问得不到一点回音。十八万大军好像一群沉默的铁傀儡,奉主人之令来到这里,主人没有下一步的指示,他们便没有多余的动作。
    可即便敬王他老人家的大军只是列阵皇域之外,也教汴都八百王公贵族惊慌不已。敬王不同于他们依附的赵氏皇家,他的直系与汴都中人没有任何姻亲关系,他本人也从来不屑与汴都贵族相交。
    简而言之,若敬王想要攻进汴都屠城,没人能与敬王套近乎攀亲戚,从而逃出生天。
    若是他们有敬王的把柄……敬王的把柄……众人突然想到,敬王的把柄他们没有,但敬王唯一的仅剩的嫡子在汴都啊!打敬王的主意不成,打世子的主意呢?
    直至第七次到城东别业请见世子而不得,赵瑾才意识到不对劲,带人强行闯了进去。别业之中哪里还有什么敬王世子?
    赵瑾看着被夏临抛下,仍在尽职巡视一座空宅的两百鹰踏,有心砍了他们的脑袋出气,却又因前些日子收到过夏临的亲笔信,恨得牙痒痒却只能作罢。
    夏临要他静观其变。
    他就是再蠢也知道闹到今天这个地步敬王那边铁定不是诚心想扶他做皇帝,但在他走向帝位的路上,姓夏的的确出手帮了他不少,先是五石散,再是那道遗诏,还有右相……若不是夏氏扶持,他恐怕早就被他那大皇兄清盘出局了。他与虎谋皮,如今已是骑虎难下,除了硬着头皮走下去,别无他法。
    反正他只想要那个位子,只要坐在皇位上的是他,大魏江山归他,他便满足了。
    要不怎么说皇嫡长子赵珏是诸多明眼人认定的未来帝王呢,比起他那同父异母的七弟,他早在两天前就察觉到敬王世子夏临的不对劲,并且已经率金吾卫赶赴洛阳了。
    不论敬王夏白泉对待世子态度如何,夏临都是夏白泉唯一的嫡子,他必须在夏临出城之前拦下他……若拦不住,他便成了大魏江山赵氏皇家的罪人了。
    洛阳百姓本就因为敬王大军压境而惶惶不安,见了襄王奔马而来更是吓得不轻,直到不少人眼睁睁看着襄王拦下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弯儿都不拐地直接道:“请敬王世子下车。”
    五百金吾卫五十人一阵,呈雁翅排开,将宽敞的主街都占了个水泄不通。
    “敬王世子”四个字就如同一瓢凉水泼进热油锅里,百姓们几乎立即将对敬王的恐惧与怨恨转到马车里坐着的人身上。
    夏临也不慌,大大方方掀帘出来了。他朝赵珏作揖:“多日不见,襄王殿下别来无恙否?”
    语气平静,举止自然。好像他此刻不是被襄王带人堵在路中间,而是一早与襄王约好了上汴都哪儿的茶楼或是园林清谈。
    赵珏语气温和,话说出口却有些咄咄逼人:“世子殿下多日以来称病不出,怎么眼下却赶到洛阳来与敬王会合了?”
    夏临假笑道:“父王下令,临岂敢不从。”
    赵珏冷声道:“看来世子殿下这病也不重,不然怎能为遵从父令,日夜不息奔东百里。”
    夏临锦衣外披了厚厚的大氅,繁复的暗纹刺绣衬得他脸色竟有些不正常的红润。他看着不远处坐在战马上贵气天成的襄王,嘴角要弯不弯,攒出一个既似无奈又像挑衅的笑:“王爷紧追至此,想必不是请临回去养病的,不如将来意道明,临也好配合王爷,不是么?”
    赵珏道:“既世子有心,本王也不客气了——请世子随行,劝敬王退兵。”
    夏临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笑道:“区区小事,还请王爷带路?”
    随行的金吾卫几乎忍不住想上前掐死这个病秧子。什么叫区区小事?敬王携十八万大军过江南下,列阵皇域之前,如此大张旗鼓,难不成是来接这残废儿子回家的?
    金吾卫乃天子近卫,其中多为汴都贵族子弟,目中无人已成风尚,亏得襄王这些年的整治,才让他们稍稍有些军人的模样。
    可他们对妇孺残弱的鄙夷是天生的,即便襄王赵珏也整治无策。
    故而,他们不知道,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没用废物的敬王世子夏临,于赵珏看来却是极为棘手的人物。
    若不是他早在刚到汴都之时便将渔网撒下,凭借夏氏豢养异士的本事查到右相手中有一道滑天下之大稽的遗诏;若不是他放松别业的防卫以自己为饵引来闻风而动的刺客杀手,并将此作为一个引子,硬生生逼得襄王自断臂膀;若不是他以病弱为名,经十多二十年营造自己昏聩无能的假象,暗中却运筹帷幄……
    兴许赵珏一辈子都不会注意到大魏还有夏临这一号人物。
    尤其是他走到眼下这步光景仍不慌不乱,好像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
    赵珏直觉,夏临并不是在虚张声势。而他所能做的,便是将其控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让其无法暗中捣鬼。
    可惜现实总是事与愿违。
    岭南,闽王再一次衣锦夜行,来到番禺。
    他前两次来,一见恭王,二见节度使沈礼策,促成了岭南与皇嫡子一系的联盟,而这第三次,便是来见岭南未来的新主人,请这位盟友出兵勤王。
    这是他第一次直面真正的世子秦蔚。
    她冷静、聪明、高高在上。
    之前所谓“恭王世子”的种种违和,终于在此时消散无形。
    这才是他记忆中的秦蔚。
    赵琮为李管事引到客首坐下。坐在他对面的是赤虎、雪漭、穿林三军的主将,接下来便是一溜的副将与各个当权的校尉。而他身边空无一人。
    秦蔚这样安排,是要给他施加压力,她要他明白,岭南三十万大军轻易动不得,他想要岭南出兵,至少得开出一个让她满意的条件并且说服在座的所有人。他孤立无援,他只有一个人。
    而秦蔚身边却站着她的谋士,以及……沈宿。
    赵琮并没有将目光停留在沈宿身上太久,而是很快直视秦蔚,道明来意:“凉州夏氏敬王携十八万大军南下,如今已至洛阳,而将来的大魏天子却被困汴都,岭南秦氏忠勇双全,想必王爷与世子是愿意北上勤王为国尽忠的……这话说来,别说殿下不信,琮自己说着也觉得荒唐可笑。敬王南下,此事于岭南有几分利害,殿下想必比琮清楚,今日琮斗胆前来,只有厚着脸皮请秦氏出兵一句可说,如何抉择全在殿下,殿下有何条件,琮与兄长必然尽全力满足。”
    秦蔚尚未说话,就听将领座尾传出一个声音:“汴都危急,藩王出兵护主乃是理所应当,哪里有向皇室讨要好处的说法。”
    秦蔚略一挑眉,瞥向开口说话的那个人——果不其然,那人正是骠骑校尉陈昌平。
    五年前,秦蔚曾留给他一个“非官家下诏勤王,永不犯北”的承诺。如今闽王找上门来,他便迫不及待地将自己与在座的将领分作泾渭分明的两派,殷切地望向赵琮。
    可赵琮只看着他皱了皱眉,并不搭话。
    以三军主将吴饮侦、曹习保、郭留为首的一众人不屑冷哼。
    赵琮起身向秦蔚作揖:“若世子想要划江而治,琮与兄长也……”
    秦蔚打断他的话:“王爷言重了,父王与本世子治理岭南这一亩三分地尚且分身乏术,更何况大魏之南?”
    堂堂亲王赵琮向一个异姓王的世子低声下气,而且那世子还是个瞒天过海的“假凤”,赵琮纵使脾气再好也有些憋屈,可为了被困皇域的兄长,他不得不把这口气咽下去。
    一众老将们听世子爷这话,便觉得殿下这回是要跟他们站同一阵线了,纷纷放下心来看戏。可秦蔚下一句却有些不对劲了。
    “我秦氏别无所求,只愿安守岭南,至于出兵一事本世子并无异……”
    吴饮侦等人的脸色有些变了。
    他们身为岭南军的将领,不战并非不善战,但要为如今的赵氏而战,他们可不乐意。
    谁料秦蔚那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被沈宿打断道:“王爷的意思——岭南愿为汴都解困,为皇室效力,不图回报。”
    底下一群人还没来得及反应,秦蔚便低声呵斥道:“你裹什么乱?!”
    沈宿却攥住她准备拍桌子打板凳的右手:“殿下,并非末将裹乱,王爷怎么说的,你昨天也听见了。”
    昨天恭王和沈宿碰面时,秦蔚早走了,他们说了什么她压根不知道……但沈宿在这时打断她,刻意提起恭王,她还能不知道这俩说的什么吗?
    被人质疑被人咒骂不是件好事,可这一个二个的却抢着担。
    秦蔚闭了闭眼,强压下火气。她不想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跟他吵起来。
    这一幕落在众多将领眼中便是沈宿搬出王爷来胁迫世子当场答应闽王去的请求。
    秦蔚声音平静:“你松开。”
    沈宿却不应,压低声音道:“殿下!”
    秦蔚忍无可忍,将他的手甩开,拂袖而去。
    她宁可不答应不表态,也不要别人来帮她挡事铺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