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相顾

第一章

    [] 最快更新!无广告!
    京中最近流传说谢家这一代只有一个孩子,还是放着好好的世家家主不当非跑宫里当什么史官,整天就记些皇上头昏脑热、吃喝拉撒等鸡毛蒜皮的那位。这流言不知道是怎么传起来的,来势汹汹,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谢家目前还未做出任何官方回应,底下吃瓜群众也不介意自己大开脑洞,已经从谢家家主和长公主是如何的恩爱有加,如何的喜欢女儿奈何命中无女演变成谢家家主妻管严、惧内,长公主彪悍善妒,谢公子是女装大佬等等版本。
    确实谢家家主谢弢和长公主赵婉婉均有在公开场合默认谢家有女这一事实,虽没有说得明确,但在他人提到这京城第一名媛,天下第一美人的时候他们那礼貌而不失优雅的微笑在不知情的看来不就是默认么?上到王孙贵族,下到酒肆楚馆都在关注这谢家的消息,就连谢家下人的底细都被打听得清清楚楚,唯恐一眨眼,就错过了国民女神的消息。
    据传这谢美人长得那叫一个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说的人有板有眼的,听的人心痒难耐。还说有一个风流书生为见美人一面,卖身做了公主府的伙夫,终于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看到了谢大美人在屋顶饮酒赏月,一时诗兴大发,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还说这美人只得天上有,是遗落在人间的仙子。这书生后来让谢弢请去谢家当了西席,之后就没再见着人间仙子,倒是三天两头和谢家的混世魔王谢玉斗智斗勇。
    谢玉是帝都出了名的纨绔,虽不做什么偷鸡摸狗,欺强凌弱之事,但每天就和京城各路人马混在一起,整日里游手好闲,吃喝玩乐样样精通,道上诨号三爷,兴风作浪的时候除了谢弢和长公主,也就只有当今皇上管得了他。
    都说长得好看的人无论做什么都是自带滤镜的,任性妄为也能被理解成潇洒恣意,好巧不巧谢玉的长相在花团锦簇的帝都也是极其出挑的。因而就算这天下第一美人享誉三国,但在大秦,谢家三爷却是热度最高的,茶前饭后大家都爱扒扒谢三爷不得不说的故事。
    其中《书生卖身长公主府变谢家西席,谢三爷冲冠一怒状告南国太子》一度上了各家小道消息的头条,而且热度居高不下。原来书生自当了西席之后也算是尽职尽责,每天勤勤恳恳的给谢三爷上上课讲讲道理,三爷也不是不学无术之辈,课上也是认真听讲的,但只要一说到这道理总能不自觉地冒出一些歪门邪道来,书生往往被弄得哑口无言。可是道理没错呀,一直都是这个样子的,只是每次面对谢公子的惊世骇俗之言总觉得非常有道理就让书生非常困扰了。现在令书生更困扰的还不是这事,他的身份一直藏得好好的,不知道怎么就误打误撞的被这谢家公子给知晓了。可恨的是这谢玉呢就是一直不表明自己的态度,整日在书生周围用异样的眼光打量书生,有时像是在鉴赏什么不得了的东西,有时候又带着些许不屑,连带着空气都是微妙的。这让书生莫名觉得很羞耻,感觉自己就像没穿衣服的站在谢玉面前,谢玉啧啧啧视奸完还切的不屑,着实又气又恼,又不能挑明了说,憋屈到不行。直到楚皇后以楚国使者的身份到谢府抓人,他才知道原来谢玉早把事情捅到楚国去了,也不知他使了什么好手段,竟半点风声都没有走漏,当他洋洋得意的带着自家母后来到跟前,书生知道他和谢三爷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原来这书生不是普通的风流书生,而是南国的太子殿下,就是那个三岁成文、五岁习武、十岁就上战场排兵布阵,三国名人榜的状元郎李之涵,谢玉因种种缘排在第二。别看谢玉面上不学无术的,一直都是个扮猪吃虎的货色,要不是后来非要入宫,谢家也该是他来做主人了,怎么可能真的如面上那样是个金絮其外败絮其中的纨绔。
    谢玉如何得知书生的身份我们暂且不提,就说说这南国太子和谢三爷之间的恩恩怨怨。自从思灵帝将天下江山拱手给秦王以后这天下就又乱了,虽说秦国控制了大片土地,但乱世之中不乏逐鹿的折腰英雄,全雄纷争,大家谁都不服谁,那就只有打呗,三十六计七十二般变化你方唱罢我上场,打累了的,怂了的大家再坐下来好好谈谈该如何划分这天下河山,然后就有了现在的南楚北燕和大秦,呈三国鼎立之势。南国太子便是这楚国太子,但因为大秦精神工作做得好,上到皇帝本人下到街边乞食的都把这楚国燕国叫做南国北国,有贬低的意思。这南国君主也是非常的有意思,假装不懂这其中的深意,乐呵呵的受着,还给自家太子的字更改为南国,所以这南国太子往深的说该是楚国南国太子。因着这一点,谢玉还是很看好楚国的,因而谢家在楚国那一支和楚皇室还算修好。
    但是看好楚国不代表就喜欢这李家的人,其中属南国太子是其中之最。一般伴随着孩子一起长大的除了青梅竹马,还有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要是这别人家的孩子还是自己的青梅竹马那恭喜你,你的童年可以说是有点点不幸了。而伴随谢玉的就是李之涵,好在两人隔了千山万水,尽管这样,谢玉对李之涵的讨厌依旧是没人可以比拟的。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没一样是他能比过南国太子的,比不过就比不过吧,最气人的是李之涵是第一,他居然第二,这就有点憋屈了,你说你优秀到让我望尘莫及那我对你肯定就只剩心甘情愿的顶礼膜拜了,这刚刚压一头的无论怎么都说都让人咬牙切齿。
    一开始谢玉对书生就是又爱又恨,毕竟为了看一眼传说中的第一美人而卖身做奴的人不多,甚至能写出“云想衣裳花想容”来形容这个美女,这世上真没几人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了。但他看哪个美女不好,去哪看不好,非跑到公主府来,而且你看也看了,诗也吟了就此作罢多好,还写什么“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拜托你就见过人家一面,哪来那么多的断肠相思。谢玉一边欣赏书生的文学才思,一边又对书生的所做作为恨得牙痒痒,但相处还算是和和气气,直到最后得知书生的身份,南国太子是吧,我管你学富五车还是才高八斗,反正我和你没完。
    在李之涵看来,就算是谢玉知道自己的身份也没什么,谢家与楚皇室本来就修好,两家也早有联姻的意思,自己留在谢府当西席既可以拉近和谢家人的关系还可以有机会再见一见那一晚惊鸿一瞥之后再也挥之不去魂牵梦萦的女子。只是没想到这谢三爷不按常理出牌,整日神经兮兮不怀好意的打量自己,还向父皇送去了上万字的密信,从为人处世到言行举止再到思想教育愣是给自己安了数十种罪名,言语犀利还头头是道,这不父皇一看就让母后亲自来抓自己回去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
    南国有使者这时候来大秦并不让人意外,再有五天就是大秦太皇太后的寿宴了,紧接着半个月后就是太子行登基之礼并与礼部兰侍郎之女大婚,福喜双至,各国都有派使者前来道贺。北国太子和其胞姐乌兰公主也先前几天到了帝都,被礼部安排在了驿馆里,其余诸小国来的都是各国君王。
    谢玉和大秦太子因着年纪相仿,又兼两家长辈间的纠葛,自小就是被放一起养的,一来二去成了至交好友、好兄弟,明面上算是恭恭敬敬恪守本分,私底下掏鸟窝斗蛐蛐大哥三弟的早把礼仪规矩丢到犄角旮旯了。月底太子大婚,按照原先两人的约定,谢玉是要做伴郎的,但现在登基大典和大婚之礼一并举行,这伴郎是做不成了,谢玉就成了跑腿迎新娘的不二人选。
    要说这世上还有谁是能让谢玉远远看见就绕道走的,兰侍郎是有且仅有的第一人。这兰侍郎曾连中两元进入殿试,在所有人都笃定他将拿下这第三元的时候,因为长得太好只捞了个探花,自那以后兰侍郎见了他觉得孺子可教的学子都爱上去宽慰鼓励一番。比如:你长得不好就该多读圣贤书,可以做状元;你长得那么好就该多读圣贤书,可以做探花;对谢玉就是只有叹气和再叹气,就是不说明理由,时间久了谢玉大老远的看尽他条件反映就死开溜。而这谢家只有谢玉一个孩子的消息就是从这迎新娘开始的,能闹得人尽皆知除了百姓太有八卦精神少不了南国太子李之涵在里面的推波助澜。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