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快更新!无广告!
沈家在老国公当家时就一直掌着军权,跟着先帝征战南北一路升成护国大将军,赐了世袭的国公之位,对老国公极为信任。但是随着新皇登基,嫌隙渐生,猜忌随之而来。
皇帝在位已经几十年了,心思越发难猜,心计也越来越重。按理说,皇帝猜疑沈家就该暗地打压削军权,但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不但娶了沈家的姑娘,更是将西北军的兵权也交给了沈家。
看不懂摸不透皇帝心思的臣子猜着,大概这位皇帝是个痴情人,受沈家姑娘蛊惑昏了头了。御史台的老顽固纷纷上书谴责沈修蓉沈二姑娘妖后祸国一时间成为潮流。
沈国公沈青松怀着忐忑踏进御书房,那位外界称颂颇有才干却沉迷女色的皇帝此刻面对着朝阳,留给沈国公一个沐浴着阳光却内涵深刻的背影。打小作为伴读跟皇帝一起长大的沈国公简直怕了这个背影。
他记得第一次看见这个背影,隔天他就被扔边境了,当时他还未及弱冠。第二次看见这个场景,家里妹妹就被拐了。第三次看见这个背影,儿子也被扔上战场了。
这是第四次……沈国公打着哆嗦。
“微臣见过陛下,陛下万岁。”沈国公抖了抖衣摆跪下,低着头不敢去看这位帝王笼罩在晨光下的背影。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跪着的更加忐忑,站着的理所应当。沈青松苦笑,年轻时还可以打趣两句的人,如今越发会给人下马威了。他却不能也不敢表现出不满的样子,除了生生受着,别无他法。
这位正值壮年的帝王,将沈家捧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又时刻警告着他们这个位置的危险。盛衰皆在皇帝一念之间。
因为皇帝的有意经营,现今的朝堂,除了沈家一门武将,其余皆是文臣。只等何日没了战乱,同边境签了几十年和平条约后,就是沈家的灭门之日。
良久,赵煜转过身,好似刚发现沈青松跪着一样,脸上盛满笑意,亲切的扶起他,“国公爷何时到的?朕居然没看见,对不住了。”
“不敢不敢,臣也是刚到。”哼,装吧,您就可劲儿装。
沈国公内心几乎将皇帝祖上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明面上他只是站起身,依旧垂着头看着地面回话,神色更加恭敬。
“唉——”赵煜长叹一口气,皱着眉头很是伤脑筋的样子。
沈青松心里咯噔一下,完了。
“南方接连半月的暴雪天气,已经冻死好多百姓了。下面人赈灾也未尽心,只敷衍朕。派下去的赈灾银子花得精光,实际作用却不尽人意。实在让朕头疼,这几日一直没睡得着。”
果然如此。沈国公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这差事也还行,只是不能回府中同家人团聚过年罢了,值得庆幸。
可以说,多年的压榨下来,沈国公已经很懂得自我安慰这套本事了。
“朕打算派钦差大臣前往赈灾,遇到不听话的碍事的可以先斩后奏。这事得有魄力不怕事儿的汉子来才好……青松你可有什么好的推荐?”皇帝神色严肃,看起来好像是在真的询问意见。实际上心里什么想法就差说出口了,脸上写满了“你看着办吧”这样的情绪。
沈国公扑通跪地,“微臣斗胆,自请前往赈灾。”
赵煜笑得欣慰,“如青松一般的铁血汉子,肱股之臣。大汉朝要是多来几个,何愁盛世!”达到目的后的皇帝见好就收,“青松快快请起,坐下说话。”
沈青松抹了把额角的冷汗,心想,老子都进来这么久了,现在才想着赐座,你说你不是故意的?老子信了你的邪!
大概皇帝也意识到大过年的人家才回来又得离京,这事有点不厚道,于是极力弥补,赐了一大堆珠宝珍品,拉着沈国公唠嗑了一个时辰,除了赈灾的详细事宜,就是捧着沈国公夸。
这位帝王,深谙捧杀之道。
临了,这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又开始为难人了,“青松你家中五姑娘……近日可好?”不等沈青松回答他又马上接着唠叨,“是朕失言了。青松你也是刚回京都,想必家中情况也不了解。”
仿佛只是想说些什么,并不一定需要沈国公的回答,皇帝一番自言自语后很快就转移了话题。
之后赵煜又拉着沈国公天南海北的侃了半个时辰,等到沈国公真正离开御书房离开皇宫,已经是日上中天了。
国公府门口的小厮远远看着国公爷的马靠近,转身便往慈安院去通禀。等沈青松下马时,国公府门口已经聚了一大群人了,以沈老太太为首,站得颇为整齐。
沈青松翻身下马,掀起袍子就跪下,“儿子不孝,未能时常侍奉母亲膝下。”
老太太扶住他的手臂,不让他跪下,“快些起来快些起来!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老太太眼眶泛红,双手颤抖着拍了拍沈青松的肩膀。她的这个儿子,从二十岁后就少在身边,往往三四年回来一次,也就近几年每年在年关将近才回京。
老太太身边站着沈清君,见沈青松眼神扫过来,沈清君立刻上前一步福身行礼,“请父亲安。”
沈青松将手放上沈清君头顶揉了揉,“一年不见,阿君又长了些。”
之后一些人也逐一行礼请安。沈清言到底因为仪表不端不被允许出现,回了自己院子。
“好了好了,都别站在门口吹冷风了。进屋里说话吧!”沈清君拉着老太太的手,另一只手拉着沈国公往里走。
沈青松忍俊不禁,他这女儿还是这个性子,一点也受不得苦累。
沈清君拉着沈青松到了沈国公夫人身边就松了手,搀着老太太走在前头。沈国公好笑着摇头,回望着沈国公夫人,两人之间瞬间形成一种暧昧胶着的状态。
王氏跟在后头,眼睛都要瞪掉了。二房的沈从朝沈老爷,流连风月之地,已经半月没有归家了。
一行人浩浩汤汤回了慈安院,沈清君仗着自己身形小,悄悄同沈老太太说过后就离开慈安院了。早在等待沈国公时她就让平秋去街上买了适合沈清言穿的冬衣和靴子,沈清君离开慈安院就匆匆的往沈清言的沥青院。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