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郊回来后,卫辰又在家与妻子们温存了两日,第三日正式至翰林院上任。
詹事府少詹事又称太子宫詹,而今卫辰到任,对于翰林院来说,自是一桩大事,翰林院里的宫坊官员都要前往迎接。
众翰林们向卫辰行了面谒之礼后,几位学士就安排在穿堂里准备了一桌酒席,为卫辰接风。
翰林学士刘廷锡已经告老还乡,而今翰林院中便仅有四位学士,一桌子的位子都坐不满,显得略有些冷清。
只是冷清归冷清,这席上的位次还是要分个明白的。
吴应炎为侍读学士,但这只是兼衔,他本官还是在兵部,为兵部侍郎,正三品。
吴应炎平时并不怎么待在翰林院,这次过来,也是给卫辰面子,替他接风而已。
不过,吴应炎正三品的官衔摆在那里,如今刘廷锡又不在,吴应炎便当仁不让坐了首席。
而丁嗣全并无其它兼衔,只是从五品的侍讲学士,理所当然地排在最末。
至于陶岳与卫辰,二人同为侍读学士,也都兼了詹事府少詹事,都是正四品官衔,而且一个掌翰林院事,一个掌詹事府事,看起来似乎旗鼓相当,分不出高低。
但按照翰林院里的规矩,掌院事的学士位次要排在掌府事的学士之前,故而陶岳坐了次席,而卫辰则居于陶岳之下。
桌上酒菜是从翰林院外的酒楼叫的上等席面,六大菜,四中菜,八冷碟,十分丰盛。
众人坐下后,又相互重新见礼,其余三位学士看着卫辰朝气蓬勃的面容,都不由在心中暗自感慨。
他们三人中,最年长的吴应炎今年五十六岁,陶岳四十八岁,就连最年轻的丁嗣全也已年过四旬。
而卫辰呢,才刚刚二十出头,便已是侍读学士兼詹事府少詹事,还掌了詹事府事,与他们同席而坐。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不过他们也只是羡慕,并没有多少嫉妒之意,毕竟卫辰立下的功劳有目共睹,能坐到今天的位置也是理所当然,任谁也挑不出什么理来。
席上,众人说话时,三位学士对待卫辰都是颇为热情,有意与卫辰亲近,吴应炎还问起了卫辰在平乱过程中的杀贼经历。
当听说卫辰亲手先后射杀了十数名贼人时,一旁的陶岳和丁嗣全都惊讶得差点合不拢嘴。
大周文官虽然也有上战场的,但那也是在相对安全的后面,哪有像卫辰这样亲自赤膊上阵的?
吴应炎身为兵部侍郎,更明白其中的难度,看向卫辰的眼神不由地又郑重了几分,当即双手举起酒杯,敬向卫辰。
而后陶岳与丁嗣全也相继向卫辰敬酒,卫辰豪爽地与他们对饮而尽。
借着酒兴,几人谈天说地,纵论古今,席上欢声笑语不断,直至吴应炎不胜酒力,最先告退,几人方才陆续散去。
接风宴后,卫辰正想去庶常馆看一看,却被掌院陶岳叫住留了下来。
上茶后,陶岳屏退左右,笑着对卫辰道:“前日龙图阁上请官家,欲于明年加开恩科,兴云可曾听闻?”
“略有耳闻。”
卫辰点了点头。
年初兖王那场叛乱,朝中官员损伤颇多,先是被乱军波及死了一批,后又因与逆党勾连抓了一批,贬了一批,前前后后折腾下来,各部衙门几乎空了一小半。
此时加开恩科,吸纳人才,填补衙门官员的空缺,本来就是理所当然,卫辰也早就听说了消息。
只是,卫辰有些不明白,为什么陶岳会忽然和他提起此事。
卫辰看着面前的陶岳,心中忽的一动,试探着问道:“莫非掌院有意会试主考之位?”
“非也非也。”陶岳笑着摇了摇头,“愚兄是打算推举兴云你,来担任这会试主考。”
卫辰吃了一惊:“会试主考代天子主持衡文大典,下官何德何能担此重任?”
陶岳摆了摆手,示意卫辰稍安勿躁,耐心解释道:“龙图阁中,韩、文二位大学士皆曾出任会试主考,按规矩是不宜再任的,申侍郎入阁还需一段时日,怕是赶不上明年恩科会试,这会试主考便只能由翰林词臣补上。
若刘掌院还在,这会试主考一职理所应当由他出任,可如今刘掌院已经回聊城老家颐养天年,自然不会再回来。
这翰林院中剩下的几位学士中,吴兄是兵部之人,算不得词臣,而丁兄的官位又太低了些,愚兄思来想去,也只有兴云你,最适合来当这会试主考。”
卫辰听完陶岳这一番分析,犹自不解道:“吴侍郎与丁学士不成,不是还有掌院您么?这会试主考一职,多少词臣求而不得,掌院为何不为自己谋一谋,而要推举下官?”
陶岳苦笑道:“实不相瞒,愚兄与礼部的田尚书素有嫌隙,便是出来争这会试主考的位置,估计到头来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故而我与吴兄、丁兄几人商议,推举兴云你来担任会试主考。”
卫辰这才明白了陶岳推荐自己的缘由,但还是有些迟疑道:“承蒙掌院与二位前辈厚爱,可下官毕竟资历浅薄,这会试主考一职,恐怕还是难以胜任呐……”
陶岳拈须微笑道:“兴云你资历虽浅,但向来在清流间颇有声望,况且还是六元及第,当世文宗,由你来做这会试主考,天下人皆能信服。况且——”
陶岳顿了顿,若有深意看向卫辰道:“况且兴云你有圣意期许,这会试主考之位,只要你有意去争,多半就是你的,谁也争不过你,愚兄也只是做个顺水人情罢了。”
“圣意期许……”
卫辰听到这里,终于恍然大悟。
此次赵宗全加开恩科,绝不仅仅是为了填补朝中官员空缺那么简单。
赵宗全在禹州多年,只做了几天太子就仓促登基为帝,在朝中的根基实在太过浅薄,因此急需培植一股忠于自己的新生力量。
而一旦加开恩科,就会产生三百名新科进士,这些人靠着赵宗全加开恩科才能入仕,必然对赵宗全感恩戴德,待他们进入各部衙门为官一段时间,便能够有效地帮助赵宗全控制朝堂。
只是,如此一来,这会试主考就必须要由赵宗全信重之人来担任,最好还要能得到曹太后的认同。
那么,放眼朝廷上下,还有比自己更合适的人么?
卫辰一念及此,已是将此事想了个通透明白,反正有陶岳与另外两位学士推举,就算最后不成,自己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于是卫辰点点头,朝陶岳躬身一揖道:“既如此,那下官就多谢掌院了。”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