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语阑珊

第四章子语争宠谋杀甘旸 世子公判奸邪即位

    [] 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后子语带着贴身侍女姬钰快步来到尚宫局,吩咐刘尚宫召集司膳、司设、司珍、司制所有人,立即着手布置灵妃的寝宫竟陵宫,一应物件必须略高于贵妃规制陈设,生活起居用度务必做到尽善尽美。
    王后子语离开尚宫局后,立即赶往甘旸的寝宫。
    一进龙原宫前的惠院,王后便将笑容挂再脸上,高声嚷嚷道:“王上,王上,灵姐姐来了您怎都不让我知晓,让我早些来给姐姐请安!如今我只有厚着脸面不请自来了。”
    甘旸赔着笑道:“方才本王见灵妃能来,感到很意外,欣喜之余就忘记通传王后了。”
    王后子语上前施礼道:“子语给灵姐姐请安!”
    吓得灵妃紧忙跪下,道:“臣妇觐见王后,我乃乡野村妇,怎敢担当起王后请安!”
    王后立即上前扶起灵妃,道:“姐姐比我大,我给您请安本就应该,姐姐怎会说不敢担当。如今有姐姐和我一起服侍王上,弥补我很多失当之处,这是我和王上的福气。”
    甘旸道:“王后子语为后宫之首,凡事都安排得紧紧有条,多年来劳心劳力,理当为尊。灵妃多年在外孤独飘零,让本王十分疼惜,现封为贵妃,弥补本王的亏欠。望两位能和睦相处,为本王管理好后宫一切事务。”
    王后子语、灵妃立即答道:“谨遵王命,我等定当竭尽全力管理好后宫。”
    甘旸道:“灵妃的竟陵宫就劳烦王后妥善安排一下!”
    王后道:“王上就放心好了,刚才臣妾已吩咐尚宫局四司按照灵姐姐的喜好着手布置了。这几日灵姐姐就先暂住王上的龙原宫,待竟陵宫一切安排妥当后,姐姐再搬过去住。”
    甘旸道:“那一切且依王后的安排。”
    甘介华见王后对诸事安排如此细致周到,虽心存疑虑,但还是上前拱手行礼道:“感谢父王、母后对我母妃的关怀和照顾,儿臣定当铭记于心。”
    王后子语道:“我们既是一家人,世子不必那么客气。”
    甘介华因忙于依照神策操练军队,便行礼,辞去。
    王后也声称,还要督促尚宫局赶制灵妃的衣裳、首饰,便也退下。
    接下来一段时间,王后子语对灵妃安置十分上心,事必躬亲。令甘旸、灵妃十分感动,觉得王后心胸宽广,宅心仁厚。
    王后子语感觉王上、灵妃对自己毫无戒备之心后,便命诟会找来一种无色无味的药物——菊酯露。
    一日清晨,甘旸与众王子外出狩猎。王后子语借口送服饰样本到龙原宫给灵妃挑选,便将菊酯露带入龙原宫,置于惠园的菊花中。
    王后子语入宫后,姐姐长姐姐短的叫的灵妃很是心热。便热情挽着王后聊王上的趣事。想起近日王上咳嗽不止,便问道:“王上近日咳嗽得厉害,太医多次问诊,效果不是很佳。看着王上难受,我心急如焚,王后可知以前王上是否有类似症状?如何为王上止咳?”
    王后子语焦急的问道:“王上病得那么厉害,我竟然一点都不知晓,真是我的罪过。”
    灵妃反倒过来安慰子语道:“王后不必那么紧张,王上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咳,只是早上起来和傍晚时分,天气阴阳交替之时咳得厉害些!”
    王后子语略微沉思一下,说道:“那年,我和王上外出巡疆,恰逢王上咳嗽,随从太医郑千元用民间药方,枇杷花煮汤,为王上止咳。不妨的找那郑太医来问问。”
    灵妃道:“那请王后快传郑太医来。”
    王后让侍女姬钰去传来郑太医。
    郑太医上前施礼,道:“王后、灵妃,召唤臣下来有何吩咐?”
    王后道:“郑太医可曾记得那年,你随本宫和王上巡疆,你用民间药方枇杷为王上止咳?”
    郑太医道:“记得,听闻王上近日咳疾又犯了?”
    灵妃道:“是啊,郑太医快准备点枇杷汤为王上止咳。”
    郑太医道:“王后、灵妃有所不知,王上的症疾前几位太医来问诊后,我们太医署已然会诊多日。臣也想到枇杷汤,可那剂药需寻到鲜枇杷花作为药引方可有效。时下不是季节,那里寻得这枇杷花。”
    王后道:“郑太医可还有其他什么民间药方能治疗王上的咳嗽?”
    郑太医面露难色,半天还是想不出什么可医治的方子来。便道:“恕臣无能,我们太医署已把所有止咳的药方都用过了,还是没有办法。请王后、灵妃治罪!”
    王后子语愤怒吼道:“郑太医,你每年拿着国家俸禄,居然连个小小的咳嗽都治不了,留你何用。再想不出治疗方子,拖下去斩了。”
    郑太医吓得瑟瑟发抖,颤颤巍巍地说:“臣该死,请王后饶命。”
    急切中,郑太医被窗外飘了的一股菊花香味刺激到,略微沉思便道:“王后,我想到一个方子,也是民间野方,登不得大雅之堂。”
    王后吼道:“还不快快说来!”
    郑太医道:“可用鲜菊花煮汤,加入少量蜂蜜,即可。每日三饮,或能缓解王上的咳嗽。”
    灵妃急忙带着侍女小芸跑到惠园采了不少鲜菊花交予郑太医,吩咐他快去准备汤药。
    甘旸狩猎回来时,郑太医刚好把菊花汤煮好送到龙原宫。灵妃等王上清洗完毕,赶紧盛郑太医送来的汤药给甘旸喝。甘旸按宫里的规矩,要求郑太医先饮一口,自己再按剂量喝。
    如此连服两天菊花汤后,甘旸觉得咳嗽缓解不少,对郑太医赞赏有加,给以封赏。
    第三天,灵妃如往常一样,来到龙床边服侍甘旸起床。
    “陛下,您该起床啦!否则一会耽误上早朝。”灵妃一边说,一边揭开帐帘,可不见王上回话,灵妃再提高点声音重复了一边刚才的话。仍然未听到王上应话,心里一惊,感觉凑上去看。王上双面紧闭,仅有呼吸。
    吓得灵妃大呼:“来人,快来人。小芸快,王上昏迷不醒,快请太医!”
    小芸一边上前看了一眼王上,急忙往太医署跑。
    等太医赶道龙原宫时,甘旸已不行了,气若游丝。甘介华、王后子语、甘寿等皇室亲眷也陆续赶到了龙原宫。甘介华命太医速救甘旸,但太医们都摇摇头,认为陛下不行了。
    诟会等大臣自接到王后懿旨后,纷纷齐聚惠原。
    甘介华十分清楚,此时此刻,除了处理好甘旸生前生后事,更重要的是王位的继承及国家的稳定。所以密令神策军首领薛占立即率军掌控王都重要部门的安定,尤其暗伏于龙原宫附近,以备不时之需。
    甘旸没有再睁过眼来,就这样平静的走了。
    王上驾崩,龙原宫一片哀嚎,尤以灵妃等嫔妃和众皇子女最为伤痛。
    一片喧闹刚渐渐安静下来,诟会便立即上前高呼:“陛下留有临终遗旨,现由翁子松翁大人传达王上旨意。”
    众人立即跪地接旨,唯有甘介华不情愿的跪了下来。翁子松大声宣读圣旨内容,大意是甘旸死后,王位传给嫡长子甘寿。
    甘介华没听完圣旨,就大声嚷嚷到:“你们这是假传圣旨,首先是王上之前一直还算健康,怎会留遗诏;其次,即使要留遗诏也绝不会秘而不宣;其三,陛下临终前一直由灵妃照顾,灵妃也未听说有什么遗诏?”
    王后子语站出来指责甘介华道:“王上尸骨未寒,你身为世子,不但抗旨不遵,还妖言惑众。来人,立即给我将世子拿下,交由刑部审理。”
    但过了很长时间,还是未见一人出现。
    王后又大声喊到:“来人啦,来人!”惊讶的回头看,怎么预先让黎向跬备下的御林军和二十四长侍跑那里去了。
    正在这时,神策军已站满整个惠园,弓箭手已满弓待令,刀斧手也紧握武器怒目以待。
    原来,王后安排的人已被薛占的神策军暗地里全部清理。
    甘介华下令将王后、诟会等一帮参与谋反的人拿下。已被捆绑的王后还在高呼:“甘介华,你抗旨不尊。王上不会放过你的。你即使称王,也得位不正。”
    薛占命令神策军将一应人等带到刑部审理。
    甘介华邀请其他列为大臣共商王上甘旸的丧事,一切安排妥当后。薛占对甘介华建议到:“殿下,如今王上已走,举丧固然重要。但也请世子即刻即位,国不可一日无主,这关乎国家安危,王位一日不定,便让人觊觎,令心怀不轨之人想入非非。”
    甘介华:“此言有理,但王后等人还没定论,我就盲目上位,众人不服。”
    灵妃道:“我总有一种直觉,陛下的死是一个阴谋,可又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灵妃将王后如何建言请郑太医煮菊花汤等诸事,说给甘介华及众人听。
    大家一致认为,可一边由刑部突审王后一干人,一边找到关键人物郑太医了解情况,便可知道陛下的死是否是一个阴谋。
    甘介华命人到郑太医家中寻他,发现郑太医重病在床,不能来皇宫作证。甘介华觉得事关重大,让人将重病在床的郑太医抬道殿前参与调查此事。
    郑太医对众人讲,他自己非病,而是中毒了。估计王上甘旸也是中毒身亡,他自己与王上中的是同样的毒,只是自己中的毒剂量轻些。毒估计主要来自菊花汤,鲜菊花不寻常。
    于是,甘介华命人将太医署用于为王上治疗咳嗽的菊花汤和制作菊花汤的鲜菊花都取来。郑太医用银发簪一试,果然有毒,鲜菊花也有毒。
    灵妃说:“这就奇怪了,菊花明明是我和小芸采摘的,怎会有毒。”
    太医署的医官们说,鲜菊花估计是先被人下毒,再被灵妃才来。众医官立即到惠园研究菊花,细心的张太医发现菊花从中有装菊酯露的药瓶。这才断定,甘旸是被奸人所害。
    刑部连夜突审王后一干人,除王后外,其他所有参与谋划的罪犯都一一招供。
    甘介华便把王后的恶行一一公诸于众,并按刑律对相应罪犯作出不同程度的处理。
    甘旸死后第五日,甘介华即王位。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