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语阑珊

第十九章同门情缘后辈延续女王垂范勤政务实

    [] 最快更新!无广告!
    甘介华的华勾起了母亲王灵珊深深的回忆。当年,王灵珊和月清华都曾拜在蜀山乐仙尹吉门下学艺。王灵珊虽然只有十二三岁,但天资聪颖,对乐理技巧有着天生禀赋,所以学习中能较早的融会贯通。而十四岁的师兄月清华虽出身帝王之家,自己又贵为世子,然而在音乐的学习中,却因迟缓总被师父尹吉训斥。
    为了师兄不被师父的责骂,王灵珊经常在课余时间帮助师兄练习曲目。天长日久,青春懵懂的师兄月清华对王灵珊的感情,不再只是感谢,而已逐渐升华为爱恋。而王灵珊因年龄尚幼,对月清华除了同门之谊,至多也只是兄妹之情。
    月清华不敢对王灵珊说出来,他只是默默的关心爱护王灵珊。王灵珊的美丽和宁静,常常使月情华恍惚。只要王灵珊偶然间看他一眼,他便感觉如有一股清泉在心上潺潺流过。
    无数个严寒酷暑,月清华和王灵珊都在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慢慢地长大。
    直到有一个春光明媚的晚上,王灵珊刚创作完一首曲子,便兴奋的拿来弹给月清华听。已经十六岁的王灵珊出落得亭亭玉立,着一身粉红裙裾,弹得非常投入。月清华觉得每一个音符都被王灵珊演绎得十分完美,他静静地听着,痴痴地看着,整个人随着音乐的跌宕起伏而迷醉。
    曲已毕,月清华还没有从陶醉中清醒过来。他幽然地问道:“珊妹,这是一首什么曲子,如此美妙,让人如饮甘露香醇,听后如醉如痴。”
    王灵珊道:“师兄谬赞,这首曲子是我刚创作的,曲名就叫《月语阑珊》。”
    月清华道:“师妹不妨将你的创作的草稿借我研习一下,可好。”
    王灵珊道:“那是当然,只要师兄喜欢就拿去便是。”
    月清华小心翼翼的捧过曲谱,他深深的被乐曲的旋律所感染,更是作者的才华深深的折服。
    月清华将曲谱抄誊了一份,想要用箫练习。他一边誊写,一边想象着有一天能与王灵珊共同演绎这首曲子。
    王灵珊还是醉心于对曲艺最高境界的追逐,没有在意到月清华的情谊。
    每次,月清华路过王灵珊的闺房,他都止不住的徘徊,想见到她曼妙的身影,想鼓起勇气向她表白。可更多的时候却是一个人无聊的幻想,他害怕自己的表白会让打破这一切的美好。
    蜀山的风使劲地吹着没过脚踝的野草,月清华想着,和王灵珊正处在最美丽的年龄里,自己的心事被青涩包裹,激情被单纯封锁,欲望被善良埋没,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可自由的表白。月清华想,到那时候怕自己一颗心都苍老透了,再也燃不起半点儿火热。
    那些年的每一天好像特别的漫长,月清华终于把《月语阑珊》这首曲子练熟了。他邀请王灵珊与自己一起共同演奏。二人要选蜀山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方可停下来演奏。他们来到一片竹林空地,周围的小山层峦叠翠,崖壁上挂有清泉飞瀑。
    王灵珊抚琴,琴声听起来非常的优美,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不由联想起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里,有着别具一格的竹楼撒落在竹林间,有如天上的星子,依山傍水,在融融的月光下,竹林中隐隐飘出的阵阵轻烟,风过竹林,沙沙又呜呜,幽攸抑扬,轻清淡雅。
    月清华的箫声低沉、悠扬、委婉,同样是十分醉人。仿佛皎洁的月夜,泉水静静地流淌,在银色的月光下波光粼粼,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一片片竹叶上,参差斑驳的竹影在风中摇曳。微风轻拂竹林,竹楼里美丽的姑娘在深情的凝望,竹楼外站着一个痴心的情郎,在静谧的夜晚愈加缠绵,彼此正倾诉着心中的爱恋。
    王灵珊便弹奏,一边清唱:月兮皎洁有本性,清辉缀兮光如水。色如银兮影婆娑,轻纱笼兮移花影。初如钩兮始满全,轻风起兮云烟绕。群星绕兮照九霄,孤寒傲兮惹人愁。
    王灵珊奏唱时情绪如练,专注倾情,使得音韵长短不绝。忽痛忽悲,欲歌欲涕。那些描写月光的曲词,甜蜜中都有一丝铭心的苦涩……
    这竹林、箫声、琴韵、唱腔、月光融合成无数美好的意象,伴随着音律的婉转,如此的柔美,令人的向往。月光下正值青春年少的月清华,真情的爱慕着王灵珊,周遭充满了诗情画意,王灵珊的歌声阵阵,时时打动着驿动的心。
    月清华再也仍不住心中藏着的秘密,他决定要趁着这良辰美景向心爱的王灵珊表白。
    他轻轻放下手中的长箫,来到王灵珊的身旁,对王灵珊道:“珊妹,你瞧这山色清幽,泉水飞瀑,竹韵月影,每一种景致都像是为我们布置一般。”
    王灵珊道:“是呀,师哥,这里的一切都留下我们无数美好的回忆。可是你是夜郎水邦的世子,将来要继承王位。我也将回清水府侍奉我的父母。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份美好的情感,将来分离后也有难以忘怀的回忆。”
    月清华道:“对宫廷、王位我从来都不留恋,如果可以,我只愿与你一辈子在这蜀山练习曲艺。”
    王灵珊道:“师兄,你可不能这样玩笑?将来你还要娶王妃生子,我也注定要嫁作他人妇。我们都会拥有各自的幸福,怎可以一直在蜀山叨扰师父。”
    月清华知道王灵珊对自己没有爱,也就不再强求。他知道爱一个人,就要让她得到她想要的幸福,而不可强求。
    月清华便将这份爱收藏在心中,仍然默默的关心他的小师妹王灵珊。王灵珊也知晓他的情谊,只是她对月清华除了兄妹情,确无半点爱恋。
    一年后,二人的学习通过了乐仙尹吉的考察。尹吉觉得他们也已到了婚嫁年龄,便通知他们各自的父母到蜀山接他们回去。王灵珊和月清华依依惜别后,再也没有相见。
    甘介华见母亲久久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灵妃终于喃喃地说道:“时光飞逝,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可伶的师兄也已经离世这么多年了。”
    灵妃的思想终于回到现实中,轻轻抚摸着月灵灵的画像,道:“师兄月清华的女儿月灵灵长得真美。这名字也很好听,或许她便是来自月宫的精灵。”
    甘介华见王灵珊也很喜欢月灵灵,便顺势问道:“母后,我想娶灵灵为妃,不知母后可否应允?”
    王灵珊道:“王儿,莫说你和灵灵已有深厚的情缘。即使你们从未相识,我都一万个同意。毕竟当初我曾辜负了师兄一片真情,他虽贵为国王,仍对我恋恋不舍,竟将这首《月语阑珊》交给他的女儿。”
    甘介华道:“母后,你欠的情,就让儿子为你还吧。我一定用一生去爱护灵灵,让她幸福。”
    甘介华离开慈心殿后,便回自己的寝宫龙原宫。牙狼见自己的主人回来,高兴地跑来对甘介华又是吻嗅,又是摩擦,还嗷嗷轻哼。甘介华对牙狼道:“不是本王要狠心提前将你送回巫咸,而是实在不方便带着你。本王的寝宫你熟悉了没有?还住得习惯不?”牙狼嗷嗷回答。甘介华赏了它些吃的,便带着它到各宫、部视察,询问离宫这段时间各处的情况。
    夜郎水邦的月灵灵通过即位一段时间来感受,知道女王并不好当,每天卯时就要准时设早朝,之后用过早膳,就得开始一天忙碌的勤政生涯。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使得勤于政务的月灵灵疲惫不堪。
    因此,在每次早朝之后,若无其他要事,月灵灵便会选择小憩片刻,以便养足精神应付一天的辛勤。这期间宝贵的打盹时间,大概也就是一个时辰不到,因为在巳时之前,月灵灵就必须先到勤政殿,为大臣们做表率。
    月灵灵先处理一部分各部府衙呈上来的章折,将其中一些比较敏感的章折区分出来,摆到案牍上,方便待会儿审阅。
    然而今日在勤政殿内,最先到的却是一位不速之客。这位不速之客正是自己的五王弟月如意。
    月灵灵便道:“谣传这位殿下每日都要睡到日上三竿才舍得离榻,可今日却早早地来勤政殿。莫非是帮我批阅奏折的?”
    月如意道:“好姐姐,你就别拿我寻开心了,我那知道你那些朝政破事。”
    月灵灵道:“说,有什么事,大臣们就要来了,别在这里给我添乱。”
    只见月如意目视着桌上的章折,摸着光溜溜的下巴,一副老气横秋姿态地说道:“唔,判地好!此杀人抢掠、无恶不作的大盗,就应该绳之以法,判以重罪!”
    月灵灵张了张嘴,深深望了一眼这位五殿下,随后再次将目光投向她正在批阅的章折上。
    那只是一份来自吏部的报表章折,说的是有官员向他们反应,对待盗窃的刑罚应随着国家安定而减轻。
    “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已。”
    “五王弟,你到底有什么事?再不说我令人将你轰出殿外。”
    月如意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就想女王陛下能不能给我咸宁阁的月俸增加一倍,要不实在紧迫得很。”
    月灵灵道:“我给你的月俸还少吗?你不要整日只会铺张浪费,这些可都是老百姓的血汗。”
    月如意道:“好王姐,你就看在只有我这个亲弟弟的份上,就给我增加点嘛!”
    月灵灵道:“真是拿你没办法,你去吧,我让他们从我的用度里支给你便是了。”
    月如意这才笑嘻嘻的连声道谢地走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