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快更新!无广告!
《松江海军军备条约》还在谈判阶段的时候,日本开始动工建造第一艘试验型航母——“凤翔”号,并且在谈判的最后阶段下水,这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正式”航母。同一时期,美国的“兰利”号,英国的“百眼巨人”号等等航母纷纷出现。
帝国海军没有立即加入到航母的建造行列中来,直到《松江条约》签署之后,廖汉翔加入帝国海军,成立帝国海军航空兵之后,发展航母才被正式提上日程安排。而当时,德意志帝国与波斯帝国都有自己的航母计划,波斯帝国已经在着手建造自己的第一艘航母“哈桑”号。唐帝国与波斯帝国达成协议,唐帝国海军航空兵参加“哈桑”号的试验与飞行训练,双方共享所获得的经验,而代价是,唐帝国每年向波斯帝国支付25万的训练使用费用。
到06年(公园1924年)时,帝国海军已经对航母产生了重视,而且当时帝国无一艘航母,而其他各列强都在争先建造新的航母。更重要的是,日本正在将两艘战列巡洋舰改造为航母,美国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列克星敦”级)。唐帝国海军加快了在航母方面的投入。同年年底,海军向四家可以承建航母的造船厂下达了招标书,要求四家造船厂必须在07年中期拿出设计方案来。
首先退出的是广州造船厂,当时广州造船厂正在建造“尊严”级战列舰,无力再承担大型战舰的建造工作。另外三家造船厂(大连,威海,江南)在07年5月份都拿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而当时负责航母的建造审议工作的正是廖汉翔将军。
大连方案首先被否决了。当时大连造船厂正在完成“快速”级战列巡洋舰的设计工作(帝国海军在一战后的第一种战列巡洋舰,后来被放弃,用多余的吨位建造了后两艘“尊严”级战列舰),因此提出的方案是在“快速”级的舰体上建造航母,排水量达到了33000吨(正好在限制范围之内)。
从总体上看,大连的设计方案是最强大的,可也是最无法满足“航母”标准的。这一设计方案保留了战列巡洋舰的装甲防御,甚至保留了主炮,在舰岛前后安排了三座双联装360毫米主炮。同样,这也限制了航母的载机数量,33000吨的舰体里,竟然只能装下40架战机,这显然无法满足廖汉翔的要求,也就第一个被淘汰出局了。
当时,如果廖汉翔选择了大连的方案的话,那么帝国海军就将拥有一级类似于“列克星敦”的航母,与日本的“赤城”性能差不多的航母。只是,从一开始,廖汉翔就决定不用改造的航母,要用全新的航母。廖汉翔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除了改造航母难以完全满足性能要求,经费昂贵之外,还可以避免与海军舰队争夺主力舰的建造能力,也就绕过了海军内部的阻挠。实际上,这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在当时,如果航母的建造影响到了主力舰的建造工作的话,那么航母就有可能下马!
威海的方案第二个被否决,原因只有一点,威海提交的是类似于“凤翔”这样的小型航母,是带有试验性质,不具备强大实战能力的航母。当时,帝国海军的第一批航母军官,飞行员(这批飞行员后来都成为了海航的教官)已经去波斯帝国,在“哈桑”号上完成了训练,帝国海军不需要试验型航母,要的是真正的舰队航母。
最后,只有江南造船厂提出的方案获得通过,而这就是“皇帝”级航母!
“皇帝”级航母的设计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从06年立项,07年完成初步论证到18年正式下水服役,经历了整整12年!相对而言,在当时,甚至在整个二战期间,都没有任何一型战舰经历了如此长的论证设计工作!
最初的设计方案类似于日本的“赤城”号航母(实际上,当时帝国情报机构提供的情报对帝国的海军工程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航母采用了上下两层飞行甲板,下层飞行甲板直接连接后面的机库,供战机起飞,而上面的飞行甲板则供战机着陆。显然,这种设计带来的弊病远比好处多得多。因此,在07年年底,整个设计方案被推翻,海航(当时负责航母的是海航,而不是海军司令部)要求江南造船厂必须拿出新的方案来。
第二套方案在08年10月份提交,航母采用了类似于“兰利”号航母的平顶设计,舰桥位于飞行甲板的前端,无舰岛,只在飞行甲板的左侧有三根烟囱。这一设计方案也很快就被否决了,因为在“哈桑”号上总结出的经验表明,舰岛非常重要,而且烟囱的布局将直接影响到航母飞行甲板的使用。
09年年底,江南造船厂拿出了第三套方案。航母仍然采用了全直通飞行甲板,舰岛位于飞行甲板的右前方(最初设计时位于左前方,原因竟然是要于美日航母有所区分,而后来证明,舰岛位于右前方是最好的选择),飞行甲板下方为机库,机库几乎与舰体等长,由两部分别位于飞行甲板后方与中部(略靠左侧)的升降机与飞行甲板相连。另外,还设置了三部弹药升降机(很先进的设计)。飞行甲板前端为两部弹射器(弹射器的研制工作到12年才完成)。
这一设计方案才真正满足了廖汉翔的要求,随即,江南造船厂开始了全面的设计工作。海航订下的要求是在11年年底之前拿出详细的设计方案来,并且在12年开始建造工作。实际上,设计工作一直拖延到了15年年底。
“尊严”级战列舰的建造工作(最初计划分三批建造十二艘,实际上只完工四艘),海军庞大的恢复计划(一战后,海军大量战舰需要替换,特别是主力战舰都已显陈旧),而12年弹射器的设计完成之后,13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导致航母建造经费被搁置,甚至连设计经费都难以支出。直到14年,帝国实行新政(薛希岳首相上台后推行的经济复苏政策),日本的严重刺激(日本在同期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皇帝”级的设计工作才开始全面加速,到15年年底,完善的设计方案完成。
“太祖”号航母的第一根龙骨在16年3月铺设,同年,另外两艘(第一批计划建造三艘,后来还有第二批建造计划,可被搁置了)也分别在大连与威海造船厂铺设龙骨(为了加快建造速度,赶上其他列强,帝国海军让三家造船厂分担了建造任务)。“太祖”号于17年年底下水,18年4月完成栖装,8月完成所有海试,随即加入帝国海军战斗序列。
相对而言,“皇帝”级航母是二战之前,各列强海军中最先进的舰队航母。同期,日本的“苍龙”级,美国的“约克城”级在性能方面都无法与“皇帝”级相媲美。12年的设计建造周期实际上让帝国海军能够随时掌握航母发展的最新技术,并且将这些技术直接应用到航母的建造上去。因此,当“太祖”号正式服役的时候,帝国海军拥有了战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母。
性能参数。排水量:标准排水量(二分之一燃料)18000吨,满载排水量23000吨。尺寸:舰长235米,宽32米,吃水7米;飞行甲板长230米,宽28米。动力系统:八台高压锅炉,四轴推进,输出功率115000马力,最大航速33节,巡航航速18节,最大持续续航力12000海里。武备(初期,后多次改进加强):12门130毫米高平两用炮,6座四联装40毫米高射炮。舰载机:90-108架(18-36架战斗机,36架俯冲轰炸机,36架鱼雷轰炸机)。
从整体设计上来看,“皇帝”级最大的问题仍然是排水量较小,而要在有限的排水量上安排足够多的战机,这就只能影响到航母本身的生存能力。因此,在“皇帝”级航母还在建造的时候,海军在16取消了第二批建造计划,同时下达了新航母的设计招标书。
同期美国“约克城”级航母性能:排水量:标准排水量19800吨、满载排水量25500吨。尺寸:舰长248米、宽33米、吃水9米;飞行甲板长245米、宽26米。动力输出功率120000马力,航速:34节,续航力:7900海里/20节。武备:8门127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16门28毫米口径高射炮。舰载机:80~90架(18~36架战斗机、36架俯冲轰炸机、18架鱼雷轰炸机)。
同期日本“苍龙”号航母性能:排水量:标准排水量16000吨,满载排水量20000吨。尺寸:宽34米,型深吃水47米,飞行甲板长宽27米。动力系统为4台蒸汽轮机,8台主锅炉,输出功率152000马力,航速最大续航力7680海里(18节)。武备:6座双联装127毫米高平两用炮,双14座联装25毫米炮。舰载机:73架(16架战斗机,36架俯冲轰炸机,12架鱼雷轰炸机,9架侦察机)。
(另外,本人有所有手绘的实体版航母线性图,可以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发到网上去。哎,小子是网络白痴,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大家帮忙想想办法啊!)
<a>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a>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a>暗藏杀机</a><br>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