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天一大早,那个大姐就来招待所喊他们去家里吃饭。大姐年龄比较大,结婚也比较早,孩子已经十二岁了,上小学六年级。大姐家里老人都已不在了,就三口之家,没有别人,她让他们四个人就到她家里和他们一起过年。
今天是大年三十,他们原本想四个人就在招待所简简单单过个年,谁家也不去了,不打搅人家过年。但那个大姐不同意,那两个小姐妹们也不同意。大家都是好姐妹,怎么能让你们在招待所过年呢?
团场里都是汉族人,过年要比地方上热闹得多。今年又是中国人经历了大悲大喜的一九七六之后的第一个春节,人们的心情好,团场的收成好,节日的气氛更加浓烈。大年三十,年味就已很浓,年三十晚上的鞭炮放得也很多。供销社在春节前早早就采购了很多鞭炮,让大家在这个节日里好好放放心情,炸炸喜气。
一九七七年春节,对庞瑞林他们四个人来说,注定是要铭记终生的。
年三十这一天,他们四个人在大姐家里从早上待到晚上,和大姐一家人一起干活,一起过年,吃完年夜饭又一起包饺子,真有一家人的感觉。晚上回招待所的时候,尽管外面很冷,但心里很温暖,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放鞭炮的年轻人和小孩子们都在奔跑着忙碌着嬉闹着。一夜里都能听到断断续续零零星星的鞭炮声。
年三十晚上的觉还没睡醒,大年初一的鞭炮又已炸响。住在招待所里的四个人不像守在家里过年的人那么忙碌,他们懒洋洋地睡到天大亮了才爬起来。女人梳洗,男人看着。男人洗漱,女人忙着打水。该要吃早饭了的时候,四个人出门去那个大姐家。
初一早上吃饺子。他们四个人一进屋,大姐就忙着下饺子。吃完饺子,庞瑞林给大姐说,新的一年开始了,他们也准备回去了。大姐不同意,大姐说她们在团部上班的三个姐妹商量好了,要他们四个人在三个姐妹家里每家过一天,三天年过完再回去。大姐还说,今天晚上团部放电影,大家一起看个电影。盛情难却,他们也只有安安心心在这里把三天年过完再走了。
大年初一这一天,家家户户和拜年的人群中都在传递着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今天晚上团部要放电影。这在文化极端贫乏的当时,边境团场的人们能在家门口看场电影,那真是天大的盛事喜事。
晚上的电影在团场俱乐部露天场放映。放映员早早做好了准备,银幕已高高挂起,放映机也已架好。
天还没暗下去,人们就纷纷扛着椅子,搬着凳子,赶向露天场。既是急着看电影,也是为了抢占最佳位置。有的是全家同时出动,有的是大人在家忙活,小孩早早跑了过来。
天渐渐黑了下来,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从下面很远的连队赶了过来。整个露天场都挤满了人,多数都是孩子。
大姐带着庞瑞林他们四个人来到露天场的时候已很难找到合适的位置了,他们只好站在外围。大姐爱人和孩子来得早一些,但这一会在哪里也找不着了。
人们都在露天场里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电影还没开始,人们的目光就已聚焦到银幕上。
冬天冷,外面冷,夜晚更冷。这一会还来了寒流,室外气温零下二三十度,人们站在外面脚很快就被冻麻了。庞瑞林他们穿得比当地人少一些,又站在人群的外围,身上有些发抖。
因为天气太冷,人们很难坚持得住,在放映前十几分钟,组织者临时决定电影改到露天场对面的团场礼堂放映。
一听说电影改到礼堂放映,人们一下子潮水般涌向礼堂,特别是小孩子们一个不让一个争先恐后地往礼堂里挤。露天场里人本来就多,礼堂容纳不下,很多人都没能挤得进去。庞瑞林他们四个人害怕挤散了,互相照应着,结果一个人都没挤进去,而且还和领着他们的大姐挤散了。四个人和好多没挤进礼堂的人一起在外面站了一会,好失望地回到了招待所。
挤进礼堂的人们是幸运的,能在大礼堂里看场电影是更幸运的。
礼堂是*期间,大丫头她们母女离开团场以后建的。在当时条件下,这个礼堂还是很气派的,四十多米长,十四五米宽,抬头望去,屋顶有七八米高,东西两面墙排列两排大窗户,南北两头并列七扇大门。
礼堂已经很久没用过了,为了冬天保暖,大窗户被砌成了小窗洞,七八扇大门只留一扇通行,其余都被堵死。礼堂主席台后面还堆放着去年秋天悼念伟人逝世时扎制的花圈。这些花圈一直堆放在这里,不知道怎么处理合适,又不敢随便烧掉,只好暂时搁置在这里。
礼堂里也没有取暖实施,但人们在礼堂里看电影还是暖和多了,紧缩的身子舒展了很多。礼堂里没有座椅,人们带着自己的小凳子,一个挨着一个挤坐在一起,礼堂被塞得满满当当。
小孩子们生性好动,他们不在乎看什么电影,只在乎聚在一起好玩。电影刚开始一会,他们就开始兴奋活跃起来,放映间隙倒片子时,追逐打闹的,调皮放炮的,礼堂里搞得乱哄哄的。
有个小学生在礼堂内点燃一只“地老鼠”花炮,花炮拖着亮光带着哨音钻进了银幕后面的花圈堆,引燃了花圈,火焰窜到了屋顶,屋顶开始燃烧。等到人们反应过来的时候,礼堂内已浓烟滚滚,屋顶的木板油毡沥青纷纷坠落,礼堂变成了火海。
惊天火灾就在这瞬间发生。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