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午后,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阴沉下来,天空里飘起了点点雨花,打在燕军将士们的铁甲上,带来些春天的寒意,顾怀换下青衫,内罩皮革的柳叶甲刚刚穿到身上,就让他轻轻皱了皱眉头,感叹自己果然还是习惯不起来。
燕军将领多是明光铠,普遍都是挂着两个装饰着吉祥图案的明光胸镜,下联一个硕大的兽吞腹甲,看起来气派是气派,但有些太过沉重,之前顾怀奔袭草原的时候就不喜欢着甲,才挨了那蒙元牧民的一箭,只可惜他多少有些不长记性,如今两军对垒,也选择了更为轻便的柳叶甲而不是明光铠。
戴上凤翅盔,顾怀紧了紧护额,营帐外头魏老三和王五的笑声有些猖狂,大概是这两个军汉跟着顾怀当亲卫当久了,如今终于能回到他们熟悉的战场,压抑已久的杀性涌了起来,就不容易按下去了。
这次朱棣拨给他的骑兵不算多,但也比那次草原奔袭翻了一倍,燕军的骑兵将领很多,但这种时候能带兵游离在外的也就那几个,一个朱能,一个顾成,再加上顾怀,三个人把骑兵分了个干净,顾成要先去冲一波南军的军阵,朱能要带兵护住中军大帐,而顾怀这九千余骑兵,就算是朱棣安排在战场之外的奇招了。
走出大帐,等候在外的偏将又是熟面孔,许久未见的陈平和王五相谈甚欢,魏老三也在一边凑着热闹,看见顾怀走出来,三人都收敛笑意,站直身体:“将军!”
独领一军,就算不得文官而算武将了,顾怀自己不太适应这种身份转变,这三人倒是适应得很快,顾怀点了点头,看向陈平:“九千燕军骑兵是你带的?”
“哪能啊,将军,”陈平挠了挠头,“末将手底下也就三千多人,跟着王爷东征西讨,人都已经换了一茬,不过军中还是有些去过草原的老面孔,听说这次又调到了将军手下,他们也很高兴,说跟着将军一定能打胜仗...”
顾怀愣了愣:“一年没见你军衔没怎么爬上去这拍马屁的功夫倒长进不少...这种润物细无声的马屁从哪儿学的?”
陈平讪笑着没接话,这个平日严肃沉默的军人也就在顾怀面前会这般放松,要知道燕军之中论资排辈的风气比南军还重,他陈平这一年打的仗也不少了,战功也累积了不少,却一直卡在这么个偏将身份上没办法往上爬,一是燕军之中职位太少,打的是靖难之役不是造反,职位不好大肆封赏,只能把陈平他们这种在靖难中成长起来的将领先压着,其二则是...顾怀一抹嘴巴跑去金陵一年不见踪影,他陈平在军中又不是喜欢讨好上官的性格,要想爬上去还真有点难。
但这些事情陈平是不打算对顾怀说的,顾怀一开口,他确实能从偏将升成一军主将,但那样一来就变味儿了。
大战在即,不是该寒暄的时候,顾怀一路行向军营,不断地向陈平问起分给自己的这支骑兵的情况,起码先做到对战力士气一类的东西心中有数,但还没走到营寨辕门,蓝天下一声炮响,喊杀声就突兀地响了起来。
地面微微震动,是大军出营了,越过营寨的木墙,能看见步骑合阵的燕军士卒正冲杀向南方,顾怀挑了挑眉头,脸色严肃了下来:
“传令,全军上马!”
……
燕军的突袭,其实盛庸多多少少有些预料,毕竟朱棣打仗如果不走阴损的路数,他就不是朱棣了...但他确实没想到燕军会来得这么快。
从朱棣带着侦察骑兵跑来南军大营转了一圈开始,盛庸的神经就一直紧绷着,他知道只要自己能在这里守下去,朱棣就绝对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既然如此为什么要主动出击?等朱棣上来撞一个满头包不是更好?
但采取守势,自然也有相应的担忧和烦恼,盛庸最害怕的,就是朱棣利用骑兵优势,强行绕道打德州,带着自己和平安他们玩捉迷藏,到时候德州地界一片糜烂,没法向朝廷交代的终究是他。
好在朱棣果然还是来了,在收兵后营后听见那凭空而起的喊杀声,盛庸心头一紧,但那紧皱的眉头已经松开,朱棣最终还是选择了正面决战,这对他来说是个再好不过的消息。
军令传下,南军依然如之前一般出营列阵,无数道烟尘跨过河畔平原,说明了这次并不是朱棣又想跑过来刺探一番,而是堂堂正正地开始了冲击,以逸待劳的盛庸紧紧盯着那些冲锋过来的燕军的一举一动,帅旗也已经随时准备传递军令,只持续了半天的对峙,就此打破。
首先遭到冲击的依然不是正面的盾兵,而是南军阵型的左翼,朱棣仍然选择了这个方向,倒也没有出乎盛庸的预料,爆炸声接连响起,盛庸知道是燕军动用了手雷,但他并不慌乱,因为这种武器刚出现的时候确实可以打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但当士卒们已经习惯这种确实能造成巨大杀伤的武器后,也就很好防范了。
“传令,盾兵左移,上枪阵!若是那手雷入阵,不要慌乱,捡起来,丢回去!”
盛庸有条不紊地传递着军令,从看见燕军到燕军发起冲锋的这段时间,他已经确定了这支燕军不过万余人马,应该只是佯攻,但燕军全军都已经紧随其后压了过来,虽然没有发起进攻,但只要自己露出破绽,说不定下一秒战场就会直接进入短兵相接的阶段,所以正面布下的刀盾阵型盛庸还是没敢动,只是让中军驰援左翼而已。
只可惜朱棣没有选择冲击大营...盛庸有些遗憾,他在那地方可埋了不少雷,本以为朱棣上次在东昌以骑兵冲击侧翼的战术吃了大亏,这次说不定会选择绕后袭营,只可惜朱棣似乎有些意外地头铁,这次居然根本没有看大营一眼,铁了心要对侧翼下手。
厮杀引起了军阵的骚动,这一次燕军的突袭和以往不太一样,不止有骑兵而且还有步卒,燕军似乎放弃了以往骑兵直来直去来去如风的优势,让步卒举盾突进在前,骑兵环绕两翼射箭扔雷,这么个阵形摆出来倒是极大地减小了南军弓弩兵的作用,被那团烟尘遮蔽的燕军已经突到了近前,双方的步卒混在一起,已经开始了惨烈的厮杀。
朱棣似乎很不清醒,这样的厮杀,对于南军来说不仅不吃亏反而还占尽了便宜,以命换命的打法燕军打不起,但南军可以打,再怎么胶着下去,这支突袭左翼的孤军不仅不能建功,反而可能全死在这里。
一直在有条不紊传下军令的盛庸皱起了眉头,朱棣到底想干什么?
但这是血肉横飞的战场,容不得他多想,几个将领已经凑了上来请战,面对这么支不自量力的孤军,南军确实有能力把它吞掉,只要对面的燕军大军不动,这万余士卒就是送上来的军功,谁不想要?
但也许燕军就是在等盛庸生出吞下这支孤军的胃口,毕竟这支孤军里根本没有朱棣的帅旗;但也许朱棣是真的昏了头,侦察过后发现找不到破局的法子,才用上了这等昏着?盛庸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他需要作出选择。
片刻之后,他抬起了头:“传令,围上去!”
……
“将军,南军动了!”
燕军军阵的左翼,谭渊眯着眼睛看着丘福和顾成的将旗被南军军阵里杀出的一支步军截断了退路,握了握手里的马鞭。
有手雷在,后路被断也没有问题,总能开条道出来,只要盛庸不是失心疯了全军压上包住丘福和顾成,他们就不算危险。
但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对于谭渊来说。
如果丘福和顾成不够引起盛庸的胃口,那...再加上自己呢?
今日大战,自己是左路军的主将,左翼四万燕军步卒,够不够盛庸的胃口?
这个想法看起来有些疯狂,但谭渊并没有疯,虽然中军的朱棣并没有军令传下来,但朱棣之前已经说过了,但凡佯攻有了成效,随时都可以变成总攻,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只要抓住可以一战定乾坤的战机,就不算违抗军令。
总有人想站出来当英雄,今天的谭渊就是其中一个。
他是个中规中矩的人,从生下来就好像做什么都中规中矩,读书也是,习武也是,打仗也是,带多少人干多少活,交代下来的军令保证办得踏踏实实,但千万别指望他能立什么奇功。
但偏偏他却做出了跟朱棣一起靖难的决定--因为他觉得自己一生总要做些不那么中规中矩的事情。
他这一辈子,最佩服的人其实不是王爷,而是张玉,但张玉就那般潦草地死在了东昌,这些时日谭渊巡营时总是在想,自己哪一天说不定就死在战场上了,到时候后人会怎么提及他?说不定连个名姓都剩不下。
循规蹈矩了一辈子,好像也该是时候当个英雄了?
两军对垒,比的就是谁先露出破绽,谭渊打了很多年仗,盛庸摆出的这个阵势,实在是太无懈可击了,凭丘福和顾成带着万把人佯攻就想让他露出破绽,实在太过异想天开。
所以谭渊想站出来,想热闹地活一把,他相信自己带着左翼军开始压上后,盛庸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拼尽全力把自己围死再吃掉,要么就让自己不要命地把他的左翼冲烂。
无论怎样,都能给王爷开一条路出来打破僵局,总好过这般磨蹭,却找不到一点机会。
谭渊方方正正的脸上露出些笑意来,这在平日是很少见的事情,他轻扬马鞭,下达了全军出击的军令。
总有人要当英雄的,之前是张玉将军,现在大概也轮到我了。
他淡淡地想。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