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上欢

第八十章、秋去冬来(四)

    
    窗外残月暗淡,突然起了飒飒的风,刮得门响。
    小黄门看得真切,动身去关了门,顺便往阁外瞅了一圈,只见黑黢黢的夜色里毫无人影。
    收回目光,小黄门略显沮丧,反身回来,忧虑道:“天越发黑了,怎么还不回来?”边说边望着守礼,关心道:“别耽误了你回去,再晚,庑房要熄灯了。你饿不饿?不如我去找些点心,你先垫垫?”
    守礼感念他好心,嘴角漫出和善的笑意,客套道:“别忙活了,我也不是十分饿,何况,这儿离不开人!”
    小黄门撅了撅嘴,叹气道:“那可有得熬了!”
    守礼神色自若,也不往心里去,只低头望了望噗嗤噗嗤冒气的铫子,探问道:“茶的火候到了,咱们是现在送进去还是等传唤?”
    “且等着,按他们的习惯,一时半会,结束不了!”小黄门嘟囔着,提了银铫子下炉,放在茶几冷置。
    守礼摇了摇头,看着里边道:“奇怪,聊了这麽久了,还这样好兴致,到底聊什么呢?”
    小黄门缓缓坐下,随口道:“不好说,他们学问深,博闻广洽,什么都知道些,有时聊朝廷大事,有时聊家长里短,有时聊风土人情,有时还聊海外奇谈,总之,天南地北,什么都聊!”
    守礼听得连连点头,目光中多出几分钦佩与歆羡,绕过两重帷幕,重新投向里间。
    只见席上蜡烛烧了半截,红红的火苗扑闪着,虞通直似乎醉了,干巴巴的脸上带着酡红,身姿洒落地离了席位,公然吟诵道:“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似乎意犹未尽,他又将末一句反复吟叹,“吞声踯躅不敢言。”
    唐通直等人目光深沉,要么端着酒杯,要么洗耳谛听,随着虞通直声调变化而臆想。
    守礼远远望着,好奇道:“怎么还念起诗了?”
    “高兴的呗!”小黄门见怪不怪,语气十分淡定,“你不在这当差,所以觉着奇怪,我们是司空见惯了,从前,虞通直和唐通知喝多了,还手拉着手唱歌呢!”
    “啊——”
    守礼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小黄门目光笃定,凝视着他,默默不语。
    守礼触见他目光,由不得他不信。突然,阁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守礼听着动静,越来越近,蓦然抬头,却见石诚火急火燎开了门,笑道:“等久了吧?”
    守礼双眼一闪,缓缓起来。
    石诚顺手带上了门,一面向守礼面上看了看,一面慢腾腾走到帷幕边,然后,悄悄向里边望了望,见几位通直郎醉醺醺的,便笑道:“哟,今儿真有兴致,还没散呢!”
    小黄门顺嘴道:“可不?瞧吃得多开心,咱们还饿着呢!”
    石诚闻言不喜,白了他一眼。小黄门吓了一跳,心虚地垂下脑袋。石诚移开视线,转头望向若无其事的守礼,道:“天不早了,厨房也熄了火,只怕你回去了也得饿肚子,我这藏了几包桃酥,你带一包走,啊!”正说着,不等守礼答应,兀自到菱花镂空架子上取了桃酥,回来递给守礼,笑道:“等下路上小心些!”
    守礼接下桃酥,颔首微笑。
    小黄门心中不舍,脱口道:“外面黑灯瞎火的,只怕路上看不清,我给你取盏照明灯吧,你提着,免得摔跤!”
    守礼停下脚步,想了想,点头称好。
    小黄门脸上笑意不散,急三忙四跑去四合屏风后,取了盏风灯来,热络地交给守礼。
    守礼承了恩,连声道谢,然后,规矩向石诚告辞,提了灯笼,慢悠悠出了石渠阁。
    外面,月色凄凉,星光暗淡,风一阵接着一阵地吹,撵着满地凋零的枫叶乱飞。
    守礼见寒风肃杀,秋景萧瑟,心中也甚是凄惶,再不滞留,趁着月光,迎着秋风,提起风灯,沿连廊出了秘府,然后,穿庭过门,行步如飞,亟亟回了庑房。
    次日,天阴得骇人,连风也寒恻恻的,似乎酝酿着雨,扑朔迷离。
    按照排班,守礼等今日该浣衣。这是说轻不轻、说重不重的活,若手脚麻利一些,顶顶到了午后,便结束了劳作,但吃亏在天冷,所以,六人都没啥动力,慢腾腾在食堂吃了早饭,门前取齐,一道回庑房,然后,孙哲、辛欢主动挑了扁担,到梧桐井打水。冯晓也不闲着,带守礼仨淘脏衣服,将略微干净的放一堆、稍显肮脏的放另一堆,然后,齐心协力搬了三个大盆,摆在同一水平线上。
    不想孙哲、辛欢去得快,回来也快,只见他俩肩挑扁担,一溜歪斜地飘了过来。
    冯晓看见,笑悠悠迎了上去,一边帮孙哲落下扁担、一边问:“今儿怎么这么快?”
    孙哲抬起双眼,正对着他关心的目光,长长吐了口气,笑道:“天冷,打水的人少了不少,快也正常!”
    冯晓点头称好,提了一桶往大盆去。守礼、李通有样学样,气昂昂跑到辛欢身边,帮他落下扁担,然后,插了根木棍进吊环,运力抬起,晃悠悠跟上冯晓脚步。
    “哗啦——”
    冯晓提起水桶,一股脑倒了个干干净净。
    守礼听着水声,嘴上衔笑,不疾不徐向李通使了个眼色,然后,两人勠力同心,抬起水桶,瞄准盆口,哗哗倒了下去。
    到底是暮秋了,梧桐井又深不见底,水十分清冽,溅在手面,竟有彻骨的凉意。
    守礼摸着自己凉冰冰的小手,目光凝滞在水盆里荡漾开的圈圈涟漪,神思翩飞。
    后边,辛欢随口道:“越往后越冷了,现在还好,手还下得去,若到了三九天,地上结冰,檐下挂柱,手也冻皴了,那时节还来这风口洗衣服,真是活受罪了!”
    “那又有什么办法?班排的明明白白,一拨挨着一拨,夺命咒似的,谁也逃不掉!”冯晓顺嘴接腔。
    田真、李通听了,哀叹一声,蛮不高兴地拉下脸去。
    孙哲神色稳重,飞快地扫了众人一眼,提醒道:“你们啊,懒驴上磨,有这会子发牢骚的功夫,衣服都打完浆了,行了,别磨蹭了,抓紧些,早干完、早享乐!”
    众人面面相觑,纷纷动作,各就各位。
    孙哲缅了袖子,稳稳坐在特制的矮凳上,掠视了一眼地上的脏衣服,似乎很嫌弃,拿手指尖拎了两件,投在盆里。守礼有眼色,弯腰抓了浆壶,蹲在他旁边,小心翼翼给衣服打浆。
    孙哲见了,颔首赞许,默默将洒了浆的衣服过了两遍水,然后胡乱搅和一通,顺手抄起屁股后的棒槌,使劲捶打。
    旁边冯晓、田真组合,干活也很卖力,眨眼功夫便浆洗了十来件,移交辛欢处理。
    辛欢爱干净,平时身上的衣服都一尘不染,这会子洗别人的脏衣服,他十分憎恶,但又不得不做,只好一手捏着鼻翅、一手抓衣服,李通则牢牢抓着另一头。
    两人扎着马步,互相角力,拧干衣服沾的水。
    水哩哩啦啦洒下来,辛欢望着盆里的水,竟然变黑了,不禁厌恶道:“真是又臭又脏!”
    李通刚要开腔,见孙哲冷厉的目光扫来,略作思量,又把要冲出嗓子眼的话咽回去了。
    田真瞧见,砸着嘴,煞有介事道:“不臭才怪呢,我听说,有的人来不及出恭,索性就在裤裆里解决了!”
    “咦——”
    辛欢露出更嫌弃的神情。
    孙哲不为所动,集中精神把盆里的衣服料理了,然后一股脑转给辛欢,回头又招呼守礼,各自把着盆边,掀了个底朝天。盆里的脏水渐渐散开,稀里哗啦往低处流去。守礼望了一会,又跑去帮助李通。如此,六人通力合作,终于在正午前洗完了衣服。
    辛欢猴急,火急火燎拉着众人到墙角搬出竹竿,搭成晒台,然后,六人一刻不歇,纷纷动手,抖落开拧过水的衣服,平铺在竹竿上。田真个子矮些,踮着脚也够不到竹竿的高度,孙哲看见了,连忙援手。
    须臾,两盆衣服晾完了,众人心满意慊,肩并肩坐在廊下,歇了歇,搭伴去食堂饱食。
    忽忽黄昏,天光黯淡,风声渐紧,秋雨有预兆地落了下来,淅淅沥沥,颇有寒意。
    守礼午后小憩,醒来便捧着陶渊明集,伏案读诗。
    平心静气读了半天,忽听窗户被风刮得山响,守礼闻声而动,走过去合上了窗。
    刚巧张晟归来,一面扑身上的雨点,一面抱怨:“外头真冷,风吹进人骨头缝了!”
    守礼脸上涌出笑容,好声好气道:“一番风雨一番凉,只怕明儿更冷,该添衣了!”
    张晟赞同地点了下头,顺手关了门,进来笑道:“听说你们闲了整整一下午啊?”
    守礼嘻嘻一笑,陶陶道:“我可没闲着,温习了《论语》,又背了陶渊明的《四时诗》!”
    “哦,背会了?”张晟笑着问。
    守礼成竹在胸,吟哦道:“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
    张晟听罢,欣然坐在守礼对面,坦率道:“此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确实不错,不过,我独爱陶渊明作的桃花源记,似真似幻,半梦半实,叫人拍案称奇!”
    “《桃花源记》?”守礼诧然道。
    “嗯,我昨夜才读了,深以为异,竟不知这世上还有另一方天地,风土淳美,人情纯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可谓大同。”张晟讲述着,脸上逐渐变得兴奋。
    守礼不解大同含义,但见张晟舌灿莲花,肚里书虫便作祟,不断啮噬他的好奇心。
    张晟与他相处日久,哪里不了解他心思,当即翻出原著,乐呵呵摊在他眼门前。
    守礼精神激奋,忙不迭凑过去,从头到尾读了一遍,果然新奇,于是笑逐颜开,与张晟探讨真谛。张晟倒不嫌守礼学识低,只觉他思维跳跃,时常举一反三,研讨之间,多有趣味,故此,不惮其烦,不吝赐教,心甘情愿带守礼含英咀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