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

第一百四十章 监国之争

    
    “皇爷爷可曾苏醒?!”
    寝宫之外,朱允炆一把抓住匆匆走出来的太医问道,整个人紧张到了极点。
    “回禀殿下,皇上身子骨早就不比当年,加上此次气急攻心,吐血晕倒,臣只怕……只怕皇上……短时间内苏醒不了啊!”
    太医有些为难地回答道,神情凝重到了极点。
    年迈体弱之人,最忌讳气急攻心,尤其是当今天子这等开国大帝,从沙场拼杀出来的老人,身体早就藏有暗疾,一旦身体垮了,暗疾便会悉数爆发,那可是会要人命的东西!
    听了这话,朱允炆茫然无措地撒开了手,心中却是有些庆幸,有些欣喜。
    国不可一日无君,皇爷爷短时间内无法处理国政,那势必会命人监国!
    何人能够监国?
    国之储君!
    眼下自己这位皇长孙,便是最佳的监国人选!
    只要自己能够成功监国,那么也便会顺理成章地成为大明储君!
    朱允炆装作惊慌地看向了杜安道,诚惶诚恐地出言问道:“杜公,现在该如何是好?”
    毕竟是皇爷爷的心腹近臣,朱允炆即便恨不得立马监国,也不得不在他面前装出一副手足无措的惊恐模样,以免落人口实。
    然而杜安道仅是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自顾自地开口道:“陛下曾有铁律,内宫不得干政,殿下这话问老奴,可真是问错人了。”
    人老成精的杜安道,哪里看不明白这位龙孙打得什么主意,但眼下的情况,他的确不便多言。
    他是洪武大帝的御前太监,只能忠于当今天子,无论这储君之位最终落到何人手中,都与他没有丝毫关系。
    朱允炆在此处吃瘪,只能尴尬地笑了笑,不敢再自讨没趣。
    但是很快天子吐血晕倒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金陵,满朝文武闻风而动,自发地聚集于午门外,请求面见天子。
    现如今北元尽起大军南下,北疆战事骤起,皇上竟突然吐血晕倒,加之储君大位空悬,大明朝堂无人主持大局,只怕稍有不慎便会面临倾覆之患。
    乾清宫禁军见状颇为头疼,在皇帝陛下尚未苏醒之前,他们只能强硬粗暴地阻拦这些文武官员,却又不敢伤了他们,毕竟这些官员都是主宰一方的权贵高官。
    茹常、任亨泰等六部尚书齐聚一堂,尽皆面带忧容,低声议论着该如何稳住局面。
    太常寺卿黄子澄却此刻却尤其活跃,这位刚刚踏出诏狱的朝堂新贵,如同重新焕发生机打满了鸡血似的,一直在人群中来回攒动,颇有些唯恐天下不乱的架势。
    “我们要见皇上!”
    “对啊,皇上龙体到底如何?”
    “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因为某些人的故意撺掇怂恿,百官情绪愈发激动了起来。
    大家心中都清楚,到了这个时候,大明王朝已经面临险境,如若再不拿出个章程来,让人主持大局,只怕真会有倾覆之患。
    至于这主持大局之人,会是东宫皇孙,还是北疆之王,就要看各自的手段了。
    满朝文武需要的是一个稳固朝堂,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倘若这方朝廷即将灭亡,那还争夺个什么东西?
    百姓渴望天下太平,朝臣渴望朝堂安稳。
    兵部尚书茹常看着黄子澄的丑态,忍不住朗声喝道:“尔等意欲何为?陛下不过是晕倒片刻,尔等便想要冲击宫闱禁地吗?!”
    基于兵部尚书的权势,百官这才止住了骚动,静静地看着他。
    “回到署衙,各司其职!”
    “禁军统领何在?再敢有生事之人,即刻拿下!”
    一直未曾露面的禁军统领王弼这才现身,冷眼扫视着一众官员,冷声暴喝道:“三息之内,即刻退走,否则逮捕入狱!”
    王弼先前未曾出面,一直躲在暗处冷眼旁观,便是想要任由其冲击宫闱禁地,再将其拿下,其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倒是茹常挺身而出,打断了他的计划,不过至少能够接受。
    王弼带着无数禁军骁勇出现,百官彻底安静了下来,哪里还敢叫嚷喝问。
    黄子澄见状心中感到不妙,硬着头皮高喝道:“诸位臣僚,国不可一日无君,我大明不可一日无天子!”
    “而今皇上龙体欠安,无法处理国政,储君大位又空悬,这该如何是好啊?”
    “对啊!没人主持大局怎么能行?”
    “老臣提议让长孙殿下监国理政!”
    经过一番撺掇怂恿,黄子澄的野心也随即展露了出来。
    这等局面之下,若是顺利扶持朱允炆监国理政,那么他就是大明王朝的国之储君!
    至于不省人事的当今天子会不会同意?
    呵,这位老爷子,还有几日可活?
    “黄子澄,你……”
    眼见百官再次骚动不安,王弼忍不住狠狠瞪了此人一眼,终究还是没能怒骂出口。
    诸王分封在外,唯有东宫皇孙!
    那位皇长孙殿下监国理政,已然成了大势所趋,尤其是还有黄子澄等朝臣不断据理力争!
    即便是茹常、任亨泰等六部尚书,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可了这个事实。
    尤其是在任亨泰道出,皇上吐血晕倒之前,曾下密令给礼部,准备太孙册封大典,瞬间使得“太孙监国”的呼声愈发高涨。
    恰在此时,朱允炆急匆匆赶来,见此情形,先是向百官郑重一礼,而后才开口道:“诸位臣工,太医正在为皇爷爷诊治,几日后便可痊愈。”
    “还望诸位臣工勠力同心,共克时艰,等待皇上龙体康复!”
    话音一落,黄子澄立马行礼喝道:“臣等谨遵太孙殿下之命!”
    太孙!
    国之储君!
    只要坐实了这个名头,那朱允炆自然可以监国理政。
    其余朝臣沉默了片刻,而后还是选择服从于现实,异口同声地答道:“臣等谨遵太孙殿下之命!”
    朱允炆诚惶诚恐地看着眼前这一幕,装作手足无措的模样,但他心中却是欣喜若狂,仅是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惊变,阴差阳错地造就了一位监国太孙,彻底改变了大明朝堂的局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