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将

第四百一十二章:赵佗伐代

    
    秦王政的诏书下达,代表秦国正式向代国宣战。
    整个秦国如同战争机器一般快速行动起来,大量的辎重粮秣调往临近代地的恒山郡。
    关中、河东、河内、上党等郡县的士卒也在快速聚集。
    经过秦国灭楚的战争后,大量秦人疲惫不堪。但当他们听闻这一次秦国是以少上造赵佗为主将,并且讨伐的是弱小的代国时,立刻有许多秦人站了出来,都不用乡里征召,他们便主动报名,要求踏上战场。
    其中一些人是昔日的赵佗旧部,比如他在伐魏之战时,带出来的那批河内士卒,听到赵佗之名,根本就不需要多想,直接应召便是。
    但更多的,还是那些渴望着升爵的秦国男子。
    随着秦王政颁布的“簪袅以上爵位子弟可入学室”的诏令一出来,一大批公士、上造爵位的秦人全都像打了鸡血一样。
    只要再去沙场搏杀一番,升上一两级,便可望子成龙,让子弟进入学室,日后混个官身,彻底让家族摆脱世代底层庶人的身份。
    这种诱惑力,远比田地和金钱的赏赐还要大。
    而且对普通人来说,簪袅爵位并非遥不可及。
    上造升簪袅只需两颗人头,公士升到簪袅也只要三颗人头,沙场血拼一场,砍他两三个人头下来,还是有做到的可能。
    更别说这一次带队的可是战无不胜的赵佗将军啊,天下诸侯也就只剩下代国和齐国了,若是不抓紧时间,那可就真的再没有飞跃阶层的机会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此番征兵之顺利,秦人战心之猛烈,参军之踊跃,就算是秦王政,在收到邦尉府的汇报后,也面露惊讶之色。
    “好个赵佗,其改律之言,不仅能解决我秦国文法吏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调起了士卒战心。”
    “寡人本以为连灭五国后,秦人已有厌战之意,没想到国人这次竟被他弄得战意盎然,灭代如此,想来待到伐齐之时,秦人好战之心将更加猛烈。”
    “如今来看,赵佗竟是个全才。燕丹、荆轲,你们还真是为寡人送了一份大礼啊,呵呵。”
    ……
    秦王政二十四年,四月二十。
    关中灞上,渭水滔滔。
    玄旗招展,兵闪寒光。
    即将出征代地的三万关中秦军,尽数聚集于此地。
    再往外,更有无数秦人前来围观此番誓师出征大礼,从高空往下看,黑压压一片,全是人头涌动。
    “赵将军似乎是第一次当主将出征,这两年我听他的光辉战绩,都快听的耳朵起茧了,如今才想起,赵将军只有十九岁啊!”
    人群中,有人惊叹出声。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道:“是啊,赵将军才十九岁,竟然就能统率数万大军,去攻灭一国了。”
    “我听说赵将军是赵人啊,他此番率兵攻打的代国,就是赵人的残余。你们说赵将军会不会像伐楚时的那个叛……”
    “放你阿母的矢气,大王派遣赵将军灭代,便是相信他的。你怎能拿他和熊启那狗贼相比,赵将军何等英雄,怎会行那叛我秦国之事。要不是律法禁止私斗,乃公非把你脑袋扭下来不可。”
    就在人群吵闹间,有人叫道:“赵将军来了,大王来了。”
    叫嚷声顿时停止,秦人们踮起脚尖,举目张望,一双双眼睛全都望向远处的誓师台。
    秦王政率领公卿百官和诸多秦将来到灞上,他大步走上誓师台,转身望着台下,朗声道:“赵卿,上台。”
    “唯。”
    头戴鹖冠,身穿光亮甲胄的赵佗,高声应诺,大步向台上走去。
    从军四年,这是他第一次成为大军主将,将亲自统率秦军进行一场灭国战争。
    今天,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他走到秦王政身前,以军礼跪地,沉声道:“臣赵佗在此。”
    秦王政颔首。
    这位尊贵的君王,打量着眼前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不由感叹。
    “你曾言大丈夫居世,生当封侯,死当庙食。寡人如今,便给你立功拜爵的机会。”
    秦王政抬起头,当着赵佗,当着台下无数公卿百官与数万秦卒的面,开始进行宣誓。
    “嗟!丑代残虏,昔结燕寇,阻我王师。今据夏土,北连胡夷。其罪贯盈,天命诛之。予弗顺天,厥罪惟钧。予小子夙夜祗惧,受命秦祖,类于上帝,宜于冢土,以尔有众,砥天之罚。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尔尚弼予一人,永清四海,时哉弗可失!”
    “少上造赵佗,当承天意,扫除残代,廓清北疆,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秦王政声音高昂,话语古朴,如同在向着天地宣誓。
    赵佗立刻应道:“臣赵佗,必遵王命,承上天之意,廓清北疆,为王砥定天下!”
    秦王政取来斧钺以及虎符,亲手交予跪在地上,双手高举的赵佗。
    手握虎符,赵佗便能统率数万秦军。
    亲持斧钺,赵佗就有专制生杀大权。
    赵佗抬头,看着面前的秦王政。
    秦王政低首,看着面前的赵佗。
    四目相对。
    一切尽在不言中。
    台下。
    王贲、蒙武等老将看着台上君王授予斧钺的一幕,在感叹之时,眼中也不由有落寞之色闪过。
    一代新人换旧人啊。
    至于蒙恬、王离等年轻一代的秦国俊杰,更是神色复杂到了极点。
    昔日位于他们之下的少年,如今竟让他们感到遥不可及。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与此同时,台下更有万众高呼。
    “大王万胜!”
    “赵将军万胜!”
    “吾等必灭代虏,为大王砥定天下!”
    三万关中秦军山呼海啸,声音化成滚滚浪涛,向着四周传荡。
    周围送行的无数秦人也跟着叫喊起来。
    关中黄土之上,声若雷震,气涌苍穹!
    秦军誓师完毕,立刻启程。
    他们将要出关北上,沿途收聚等候在其他地方的秦军,一路抵达代地,为秦王政廓清北疆,消灭仇敌。
    车辚辚,马萧萧。
    秦军士卒威武雄壮,排成整齐的队列,向着函谷关方向进发。
    然秦军离开灞上不久,行至鸿门之时。
    已经归队,被任命为短兵二五百主的郦商驾马奔至赵佗车前。
    “将军,前有公主仪仗,似为将军送行。”
    赵佗平静点头,此刻大军还未出关,送行之事并无大碍。
    他走下战车,步行至鸿门前的一处空地上。
    那里有女子所乘的安车停靠,周围侍从环绕,见到赵佗走来,皆是连忙施礼退让。
    赵佗走到车前,见少女已等候在此。
    少女青衣襦裙,亭亭玉立。
    没有过多的言语。
    她从侍者手中取来酒水,漂亮的眼睛盯着赵佗,眼眶有些发红。
    “此番远征,妾愿君子凯旋。”
    赵佗看着少女离愁姿态,笑道:“公主勿虑,待赵佗为大王扫灭六国,便回咸阳尚公主。”
    说着,赵佗从满脸通红的少女手中,接过酒水,一饮而尽,转身离去。
    他的身后。
    有少女幽幽歌声传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
    秦国恒山郡以北的代城。
    代乃殷商古国,传承久远,至春秋时为赵襄子以诡计所夺,遂为赵有。
    其地险峻,位置颇为重要,是故城高墙厚,城池雄壮。
    “横阳君被赵政残杀,秦人更是驱逐代使。那赵政必将发兵代地,残虐北疆,吾等复国越发无望啊。”
    一处颇为富丽的宅邸中。
    张良红着眼睛,看着面前的几个同伴。
    韩国公孙信,魏地名士陈馀,魏国公孙魏陵。
    这些人或是从秦国东郡兵的围剿中逃掉,或是自齐国的追捕中逃亡,终究再次相聚在代地中。
    这里,已经是他们这个复国团队的最后一片乐土。
    听着张良咬牙切齿的话,三人皆低下头颅,气氛沉重。
    横阳君韩成一向是复国团队的首领人物,虽然本事不大,却是一杆凝聚人心的旗帜。
    如今这旗帜轰然倒塌,还被秦人肢解成几段,对他们这个复国团队的打击可谓巨大。
    还是陈馀开口道:“齐王无信,驱逐吾等,乃是自断生路,可谓竖子难与谋之。但这代王赵嘉倒是颇有信义和眼光,子房勿要太过担忧,如今吾等与代人联手,未必前路无望。”
    张良冷笑道:“代国小邦,城池不到十座,兵卒不过数万,别说是秦国大军,就算赵政只派一支偏师前来,都能将之剿灭。吾等何谈前路?”
    陈馀脸色难看道:“代人实力不足,那不是还有匈奴吗?听说匈奴使者这几日便将抵达代城,与赵嘉盟约。”
    “匈奴?呵呵,就凭那群十多年前被李牧击破的蛮夷吗?”
    张良神色越发讥讽。
    与匈奴联手,共同抗击秦国,山东诸侯并非是第一次干这种事情。
    秦惠文王时,韩、赵、魏、燕、齐五国合纵攻秦,因担心力量不足,还曾邀约匈奴之兵加入。
    结果秦将樗里疾兵出函谷,与五国和匈奴联军交战于修鱼。
    那一战,秦军俘虏韩将申差,大破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联军八万二千人,对山东诸侯来说,乃是一场大惨败。
    故而张良对于和所谓的匈奴联手,并不看在眼中。
    他低语道:“且胡人向来没有信义,听说燕国之前曾联络匈奴共抗秦国,结果秦军伐燕,匈奴不仅没有按照和燕国的约定攻击秦国关中,反而趁机劫掠燕地,就这种无信之国,也能依靠吗?”
    此话一出,陈馀、公孙信、魏陵等人皆是脸色一变。
    胡人素来无信,他们的话能相信吗?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道声音。
    “这一次可信,匈奴单于是真心愿助吾等抗秦复国!”
    门推开,燕国公孙燕平大步走进来。
    他看着屋中几位盟友,激动道:“我刚收到消息,此番匈奴派来的使者里,不仅有我燕国太傅鞠武,更有……吾祖燕王!”
    晚上还有第三更。
    《史记·秦本纪》: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秦使庶长疾与战修鱼,虏其将申差,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