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第673章 感兴趣的话题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跟位于省城开发区那些企业比较,昌达集团离省城就是有点远,这是事实,没有什么不能提及的,关云天丝毫没有责怪对方的意思,只是把这当做乘车途中一个闲聊的话题。
    陈学良以为董事长因此对他有成见,连忙做解释。
    “怎么能说幼稚呢?你居住在省城,一个近二百公里外的单位招聘你,换做谁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是人之常情。”关云天道。
    “可是这里回省城很方便,而且单位还有班车,我当时把情况想得太坏了。”陈学良道。
    “问题是从周一到周四,确实不能天天回家,起码不能帮助家庭做家务吧,这给有些家庭造成了困扰,我们对此感到不安。”
    “比较起来,事情其实没那么糟糕。据我所知,那些在省城开发区上班的人,如果单位没有班车接送,八点钟上班,他们早上六点就得从家里出发,下午五点下班,每天到家都超过晚上七点了。即使单位有班车,早上也要六点半以前出发,晚上到家也是接近七点。总之,他们每天起早贪黑,把三四个小时都浪费在半路上了,从早上离家到晚上回家,每天花费的时间都在十二小时以上,那些人也不可能有时间帮家里做家务。”
    关云天点头赞同,“那倒也是事实,其实那些人更累,昌达集团在省城居住的职工虽然周一到周四不能回家,但每天按时下班后回公寓休息,反而显得更轻松。”
    “是啊,周一到周四下班后,空闲时间比较集中,这段时间要是能有效利用起来,还能做点什么。”
    “对呀,这几天业余时间比较多,下班后你们一般都干什么?看电视,喝酒下棋打麻将,还是做点别的?”关云天只是随便一问,因为他一般不关心别人的私生活。
    “我来的时间不算太长,朋友不多,下班后在公寓除了看看电视上上网,有时也看看书。”
    “嗯,这是好习惯。一般看哪方面书籍?”关云天道。
    “我的专业是通用机械加工,一般看专业方面的书,现在从事管理工作,也看一些管理类书籍。”
    “管理类书籍?你都看过哪些书?”似乎找到了共同话题,关云天对此很有兴趣。
    陈学良报出几本书的书名,“我只是随便看了看,也没怎么详细研读。”
    “很不错,这是几本企业管理方面的入门书籍,如果有兴趣,我再给你推荐几本比较有深度的书,比如《个性与组织》,《管理决策与科学》,《伟大的组织者》,《杰克韦尔奇传》,《组织效能与评价标准》,《转危为安》和《追求卓越》等等。这几本书我办公室都有,你可以拿去看看。”
    董事长亲自荐书,让陈学良有点受宠若惊,“哎哟,可能都是管理大师写的吧?我怕太深奥看不懂啊!”
    “闲暇时间随便翻翻,连消遣都有了,能懂多少算多少,又不是参加考试,没有任何目标。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些书我基本都看过,因为绝大多数都是大师们的经验总结,然后上升到理论高度,那些看上去深奥的理论或原理,结合书中例举的实例,理解起来也不是多么费劲。”关云天道。
    “好,有时间我先借两本看看,开开眼界,向大师们学习管理经验。”
    “企业管理这门科学,向书本学习固然重要,也别忘了向实践学习,向身边富有经验的人学习。在咱们昌达集团,你们比较熟悉的叶总就是管理专家,人家可是正宗的杜克大学MBA科班出身,特别在制造业管理方面,她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关云天由衷赞赏道。
    “是啊,在培训班已经见识过叶总的风采,今后一定多向她请教。”
    奥迪A8在高速公路上朝着省城的方向飞驰,关云天跟陈学良闲聊的话题好像越来越多,但在关云天的主导下,话题始终围绕企业管理的主题展开,从陈学良在国企下岗,到他在多个行业从事管理工作的经历,一直聊到国企与私企在管理方面的区别。
    “都说国企与私企的区别在责任感不同,我觉得不应该一概而论,无论国企还是民企,关键在于经营者的素质。”关云天道。
    “是啊,经营者的素质高低,决定了企业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在一个高素质团队的带领下,无论国企还是民企,经营业绩都不会太差。即使是国企,政府部门把一大笔资产托付给你,那是对你的信任,而且给了相应的待遇,你就应该责无旁贷地竭尽所能地带领团队,把企业做好。”见董事长平易近人,陈学良说话也逐渐放开了。
    关云天当然对这类话题感兴趣,“哼,你这说法倒是很有新意。没错,无论何种所有制企业,既然委托方把大笔资产的经营权交给你,就说明人家对你的高度信任,经营者应该心无旁骛,把经营管理当做自家的事情,不要有任何杂念,这是企业经营者最起码的职业素养。”
    “关总,我对民营企业不太了解,以前在国有企业,那里的经营者都是政府部门任命的,有些厂长或经理到企业就是为了当官,没把经营管理放在心上,那属于职业素养不够;也有一些厂长经理真心想把企业做好,但管理能力不够,心有余力不足,结果照样把企业搞得一塌糊涂,真是令人唏嘘。”
    “说到底,就是经营者的德才兼备问题。无论什么性质的企业,如果经营者没把企业管理放在心上,或者只做表面文章,任何事情都只是为了做给别人看,即使企业掌门人经营管理水平再高,最终结果也不会太好,这属于有才无德。反之,你说那种有心无力的厂长经理,属于有德无才。作为选人用人的一方,如果为企业配备经营管理者,这两种人都不可取。”关云天道。
    “现实中,确实也有一些企业管理者,不仅把企业经营的非常好,而且赢得了员工们的爱戴,在国有企业就有这种领导,他们调离后,原单位的很多职工还时常想念他们。”陈学良以前所在的单位,就有一届领导给职工们留下了良好印象
    (本章未完,请翻页)
    。
    “前面提到了企业经营者的德和才,也就是能力与操守问题,除了这两方面因素,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情操。试想一下,就算你德才兼备,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都没得说,但你独断专横,拒人于千里之外,或者对下属和职工冷若冰霜,对员工的疾苦和关切不闻不问,这样的领导又怎能得到员工的尊重和理解?还有些人生活腐化,绯闻不断,后院起火,只能成为职工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在陈学良看来,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但关云天在这种场合说出这番话,显然有其特殊目的。
    尽管陈学良自己还不知道,但他和项飞已经被确定为昌达集团接班人的重点人选,利用闲聊的机会,关云天正好向他灌输一些理念,阐明一些观点,因为这些都是优秀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特质。
    “关总,你谈到的这些现象一般较多发生在国企,在民营企业的管理经营者中,应该很少见吧?”
    “正如刚才说的那样,以上这些现象,跟企业性质关系不大,关键在于经营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这些年来,我听说和亲眼见过很多私企老板,有那么几家企业即使业绩不错,我认为完全得益于某种偶然因素,或者说机会,因为凭他们的能力和操守,加上那令人不齿的人品,他们的企业根本不可能发展起来。”
    “但是,昌达集团虽然是民营企业,我觉得企业构架和管理规范程度,在所有企业中属于佼佼者。”陈学良由衷地赞赏道。
    “不知道是不是佼佼者,但我们从企业创立之初,就尽量做到规范化,另外,虽然高端制造业这块业务归昌达集团独有,但集团公司通过业务打包,两次对外重组,两次借壳上市,企业经受了两次严格的审计,所以,你们今天看到的昌达集团,各方面都很规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国有还是民营,国内企业能达到昌达集团这种水准的并不多。”关云天不无自豪地说。
    陈学良深有体会,他以前供职的地方国有企业,不仅企业规模跟昌达集团没法比,企业的决策和经营管理也差得很远。
    作为当时的分厂厂长,也属于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陈学良清楚地记得,企业从省城搬迁到乡下,通过土地置换获得的两三亿资金,在未经集体讨论的情况下,被当时的企业主要负责人挪去囤积钢材,据说是为了给单位创收。
    结果,半年以后钢材市场风云突变,价格急转直下,当初囤积的价值两亿多的钢材,不仅没能为企业创造任何收益,还亏损大半,最后连企业搬迁从银行贷款的本息都还不上,直接导致了企业破产倒闭。
    现在回想起来,那样的后果完全是企业经营者的错误决策造成的!对于那件事,陈学良想听听关云天的见解,“关总,要是昌达集团遇到那种情况,一般会怎么处理?”
    “你是说挪用闲置资金囤积原材料吗?不是不能做,但一定要慎重,否则,将赔的血本无归。”
    (本章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