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刘玄德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为君负刀(二)

    
    平原城外的黄巾营帐里,管亥正与周仓争执不休。
    如今城外这支黄巾军马,是当初黄巾在广宗战败,诸军分崩离析之后管亥一手收拢起来的。
    在管亥看来,如今他们好不容易兵围了平原县,只差一步就能攻下此城。
    周仓在此时出现,手中还拿着大贤良师的九节杖,其用意再明显不过,不过是想趁机夺走他对黄巾的指挥权罢了。
    至于其嘴上说的,什么为了大势,什么为了这些黄巾兄弟的性命,这些话他是半个字也不信。
    周仓打量了一眼他的神情,即便黑大汉子是个粗疏人物,可也隐约看出管亥的心中所想,他叹息一声,“你我当初一同追随大贤良师,如今大贤良师不在了,不想你也背弃了黄巾的教义。”
    “黄巾教义?”管亥终于不再掩饰,忍不住冷笑一声,“在我看来,黄巾的教义自然是要的,可万事都有一个前提,那便是要先吃饱饭。”
    “若是连饭都吃不饱,那又何提其他?如今我带着兄弟们屡破郡县,看起来风光,可真正如何,你也是黄巾,难道不知?咱们走到何处,不是被人驱赶的如同丧家之犬一般?”
    周仓沉默不语,管亥的意思他自然明白,他从广宗逃出来的这些日子也是见多了昔日分散逃离的黄巾兄弟,他们的日子自然算不上多好,说一句慌慌如丧家之犬都是好的。
    片刻之后,周仓这才开口道:“正是因为我知道你们的辛苦,这才来为你们寻条出路。”
    “为我们寻条出路?”管亥冷笑一声,“要我等投降就是为我等寻条出路?周仓,你与我,到底是谁违背了黄巾教义?”
    “莫要忘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管亥愤然起身,伸手按着腰间的长剑。
    “你这般作为,只会将兄弟们带入绝境。”周仓安坐不动。
    管亥打量了他几眼,重新落座,忽的笑道:“好,既然你我争论不出个胜负来,那明日你留守在寨中,我自带兵迎敌。若是我死在那些官军手中,这里的兄弟们就由你接手,是战还是降,全由你做主,可若是我胜了,你便要加入军中,听我差遣。”
    周仓欲言又止,只是抬头看了眼管亥的神色,最后点了点头。
    管亥离开大帐,心中有些得意。
    周仓是黄巾军中的勇将,虽然因平日里常守候在张角身侧而名声不显,可他却知道周仓的本事,当年他可是和周仓试过手的。
    能将周仓收入麾下,不论如何都可算是一件好事,至于那些自临淄而来,如今屯扎在不远处的汉军,他也不曾放在眼中。
    毕竟他们一路南来,攻陷城郡,死在他们手中的汉军数也数不清了。
    难道那些汉军之中还能有什么厉害人物不成?
    …………………………
    平原城中,虽被大军围城,可平原相孔融依旧是安稳高坐。
    这几日在城头守城之时甚至将家中的古琴搬到了城上,城头箭失如雨,当中有不少都是贴着孔融身侧划过,可平原相依旧是安之若素,甚至连琴声都不曾有变。
    孔融望着城下蚁附攻城的黄巾贼,无奈的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他心中想着,这些人昔年也本该是老老实实的良善之人,如今拔刀而起,做下如今这般错事,到底还是受到的教化不足,他这个地方上的父母官真是难辞其咎,等到此次战乱平息,他定要在平原国中多行教化。
    他这个出身孔氏一门的世家子,却不曾想到一句言语。
    仓廪足然后才能知礼仪。
    …………………………
    数日之后,两军阵前,关羽持刀纵马,看向不远处那个头裹黄巾,正在耀武扬威的粗壮汉子。
    太史慈策马上前,轻声道:“不如让我上阵去对付此人?”
    两军相对,阵前斗将,本不是常有之事。
    只是如今黄巾围城日久,若是拖延下去,也不知城中还能撑住几日,加上管亥纵马在前挑衅,若是不与之阵前敌对,只怕反倒是会落了自家士气。
    而太史慈之所以自请出战,只是因如今军中实在是不曾有比他更适合出战的人物。
    这些日子他虽然跟在关羽身侧,知道关羽应当有本事,只是关羽的本事到底如何,他还不曾亲眼见过,更何况如今关羽为一军主帅,万一有失,到时无人约束军马,只怕定要大败。
    关羽摇了摇头,笑道:“子义无须担忧,对方既然喊话主帅交手,羽又如何能退缩?再说如此人物,非我对手,子义安心稍待就是。”
    关羽言语之后也不待太史慈阻拦,纵马上前,也不言语,直奔阵中的管亥而去。
    管亥见了来人,大喝一声,“来的好。”
    他纵马挺枪,迎面而上。
    而在黄巾阵后,周仓自然也见到出阵的关羽,他本想纵马出列阻拦下管亥,可已经来不及。
    他只能叹了口气,约束手下军士,随时退回营寨之中。
    他曾与关羽交过手,管亥定然不是关羽的对手,他也只能早做些安排,免的有太大的伤亡。
    等他吩咐完毕,举目朝着阵中望去。
    两军阵中,两马相交,两人错身而过,只一合,管亥翻身落马。
    这个自乡下农户揭竿而起的汉子至死都想不明白,一个人的刀为何能这般快。
    关羽斩杀管亥之后,正准备要指挥手下的军队冲杀,只是还不曾等他下令,便见到对面的黄巾军正缓缓退去,而匹马留在最后的那个汉子与关羽隔着军阵遥遥对视了一眼。
    关羽皱了皱眉头,不曾想到会在此处遇到故人。
    …………
    接下来的几日,关羽不曾趁着黄巾失去主将而出击,反倒是按兵不动,似是有所图谋。
    “云长为何不趁势进军?”
    太史慈自帐外而入,即便是半点不通军事之人,也知道如今是进军的大好机会。
    况且如今他离城日久,也不知平原城中是何种情况。要知平原相虽然学问高深,可论及兵事,确实是个门外汉,也不知还能守多久。
    关羽站在帐中读书,闻言笑道:“那日我在对面的黄巾之中见到了一个故人,说不定此战还有别的解决之法。未必要诉诸武力。”
    他将手中的竹简放下,“黄巾之中虽也有穷凶极恶之徒,可其中大半还是良善之人。”
    太史慈闻言点了点头,他也是贫寒出身,对黄巾多少还存着些怜悯之心。
    两人正在闲聊之际,有军士入内,送上了一封自黄巾之中射过来的书信。
    关羽将信接过,打开浏览了一遍,笑道:“对面黄巾的主将邀我孤身相见。多半也是和我存了一样的心思。”
    太史慈皱了皱眉头,“云长为三军主将,不宜前往,不如我代你前去。即便是中了埋伏,还有你在统军在外,对方投鼠忌器,想来不会拿我如何。”
    “子义太小看了我了些。”关羽笑道,“只要某想走,何人又拦的住?若是对方敢起什么旁的心思,我便顺势取了他的性命。”
    他朗声笑道:“于这世上,何人又能胜过某掌中刀?”
    ………………
    远离两军的一处凉亭里,如今黄巾军的主将周仓正孤身等在亭中,手中抓着那杆自大贤良师手中传承下来的九节杖。
    此处远离战场,林木幽幽,倒是有一番难得的好景致。
    只是如今周仓心中有事,故而只是低头坐在亭中的石凳上,正在闭目深思。
    片刻之后,有一骑自远处而来,马上骑士翻身下马,提刀迈步走入亭中。
    关羽摸着长髯,打量着身前的故人,他在周仓对面落座。
    “关君,许久不见了。”周仓睁目后笑道。
    自当年在河内的破庙之中相见,如今确是已经过了许多年。
    关羽闻言也是叹息一声,“确是多年不见了,如今已是物是人非。”
    于周仓而言,身边已经没了当年的张角,于关羽而言,这些年里又何尝不是少了许多故人。
    亭中两人沉默片刻,周仓收敛起心思,将九节杖放在桌上,笑道:“这是大贤良师的遗物,只要掌握此物,就能号令剩余黄巾,关君心不心动?”
    关羽打量了桌上的九节杖一眼,摇头失笑,“当日张角揭竿而起,天下景从,难道是因他这个九节杖不成?不过是因天下百姓困苦,求助无门,这才有了九州共起。”
    周仓却是不曾辩驳,反倒是点了点头,“是啊,谁会因这区区木杖就愿意送上性命。他们心中所求的,还不是个太平安稳,吃饱穿暖。如果能衣食安稳,谁又愿意颠沛流离呢。”
    “这是百姓所愿,也是我兄长所求。”关羽沉声道,“你既寻我来此,想必心中也该有了主意。”
    周仓点了点头,“之前我曾游历青州,暗中查探了刘青州的治理之法。使民修养生息,刘青州确实做的极好了。”
    周仓沉默片刻,拿起桌上的九节杖,站起身来,他来到关羽身前,俯身弯腰,沉声道:“仓愿信关君,也愿信青州牧。”
    “日后,周仓愿为关君牵马执凳,披甲负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