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寻相出逃之事后,李世民问清长孙无忌此事原委,不禁惊上心头!
不曾想,窦建德大军未到,营中的军心已经开始动摇。
据报,窦建德大军已经离开了滑州,向西而来。之前归降大唐的王世充部将,见风使舵,纷纷归附了窦建德。
李世民深知,窦建德此来,势要破关入洛阳,兵临城下。
他兵多将广,且身经百战,与之对战,必须谨慎对待用兵的方略。
正思索间,右仆射萧瑀骑着快马急急地来到了邙山大营。
他拿着皇帝的令牌,直接来到大营中间,屏退左右。
李世民见状,颇感意外,他忙不迭地问道:“萧大人来此作甚,是父皇有什么旨意吗?”
萧瑀轻声说道:“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但窦建德此来,锐气正盛,陛下还是有些担心。他让老臣传口谕给你,‘如果没有必胜把握,可以退回关中,徐图天下!’此非圣旨,而且没人旁听,殿下也好相机行事。”
李世民斟酌再三,当即亲书密信一封,让亲兵送到武牢关下。
他严命李世勣牢牢守住武牢关,不得放过窦建德一兵一卒。
之后,击鼓聚将,升帐议事。他希望大家集思广益,找出万全之策。
德高望重的老臣如萧瑀、封德彝、屈突通等认为:“我军经过八个多月的苦战,士卒疲惫、士气低下。王世充固守坚城,短期也难以攻破。窦建德趁胜而来。锐气正盛。我军腹背受敌,恐有不利。不如退保新安一线,再等时机。”
年轻的将领郭孝恪反驳说:“殿下,我和李世勣都是不久前才从窦建德那里过来的。窦建德早已不复当年之勇,此次他率兵前来,号称三十万,我看这是在虚张声势。况且孟海公、徐圆朗的部众不归他管,他们人心不齐,没有那么强大。”
李世民赞许的点了点头,说道:“那依郭将军之见,此战如何打法?”
郭孝恪拱手道:“末将全听殿下安排!”
此时,作为全军统帅的李世民沉默了下来。他在脑海中盘点着大唐的兵马,俯瞰着武牢关下的山河形势,分析着影响着战争的每一个因素……
这将是一统山河的决战,事关重大!
大家眼看李世民并不发言,一个个表情凝重地变成了雕塑,仿佛时间为之凝固了,帐中瞬间变得出奇的安静,以至于只能听到帐外风吹幡旗的响动。
突然,记室薛收的发言打破了僵局,他分析道:“王世充固守东都,粮草将尽,已成瓮中之鳖;窦建德锐气正盛,期待速战。二者一旦联兵,河北之粮得以供应洛阳,王世充全面激活,战事就会无休止的拖延下去。当下,应当留少部分兵力围困洛阳,大王亲率主力前往武牢关,阻断窦建德西进之路,之后再寻机战胜敌人。”
李世民高兴地说道:“好计策!虚实兼顾,围城打援……”
在征求了大家的意见之后,李世民最终定下了少部分兵力围困洛阳,主力开赴武牢关下对战窦建德的决策。
遣散诸将之后,李世民的内心犹如翻江倒海,窦建德这个劲敌,终究还是来了。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