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世界

终南隐士

    
    高开道虽然引兵退去,但刘黑闼却不甘心。虽然幽州城没能攻下,他还是绕过幽州,领兵前往河北。
    刘黑闼借来颉利可汗的狼头大纛旗,率骑兵猛攻河北各州县。他打着为夏王窦建德复仇的名号,很快就占据了窦建德旧地。
    军报传来,李渊不由得陷入沉思。看来,他确实有点低估了窦建德在河北的民心和威望。
    一个死去两年的人,竟然还能召唤起整个河北的人心。由此可见,武力征服可以毁灭肉体,却无法征服人心。
    民心所向,乃是国之大事。李渊又一次把这件事情交给太子李建成来裁决,看他如何决断。
    太子冼马魏征此际对李建成进言:“殿下,如今大唐国不富民不强。唯有以仁冶天下,才能补不足。刘黑闼此际,已是强弩之末,我们无需大兵压境。关键还是给窦建德平反,只要河北人心归附,兵戈自当止息。”
    太子中允王珪则说:“兵戈岂会自行止息,还需派大军前往。只有恩威并重,才能收到实效。”
    此时军国大事终于由太子来裁决了,太子左卫率韦挺主动请缨,要求带兵前往河北镇压刘黑闼。
    王珪于是进一步建议,由太子李建成亲自统兵前往河北。他亲口对太子说:“秦王如今功盖天下,天策府又有属官三十四职位,海内仰望,士子归心。臣恐殿下您如不能建立功业,难以服众。”
    李建成立即反驳说:“秦王再有功劳,他也只是臣子。我是太子,是君。君之劳,在社稷,在整体。君与臣争功,岂非本末倒置了?”
    王珪有些急切,他争说:“陛下面前,太子亦是臣子。殿下不见汉武帝卫太子的故事吗?”
    李建成没有回答,他的思绪随着汉武帝卫太子的故事,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
    ……
    卫太子刘据,是汉武帝刘彻嫡长子,母为卫皇后。
    刘据生于元朔元年春,六年之后的元狩元年即立为皇太子。
    刘据成年后,汉武帝每每巡游天下,便以国事交付太子刘据。太子监国以来为政宽厚,屡屡平反冤案,深得民心。
    汉武帝晚年,笃信方士,渐渐昏聩,重用的江充等人都是德行低下的小人。
    刘据在巫蛊之祸中被江充、韩说等人诬陷,因不能自明而起兵反抗诛杀江充等人。
    汉武帝误信谎情,以为太子刘据谋反,遂发兵镇压,刘据兵败逃亡,最终因拒绝被捕受辱而自杀。
    守门吏田千秋冒死上疏,为刘据鸣冤。汉武帝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遂在长安城内建思子宫、归来望思之台以寄哀思。
    ……
    细思卫太子刘据之往事,似乎不能作为参照。但刘据之悲剧,与他不能建立武功,不能弹压小人,也不无关系。
    李建成遂同意了王珪的建议,亲自领兵前往河北,镇压刘黑闼。
    此去河北,李建成带着王珪与魏征同去。魏征随军给李建成出谋划策,一方面发布通告,给窦建德平反;一方面深结河北才俊,笼络人心。
    不久之后,刘黑闼的部将纷纷倒戈,他们将刘黑闼绑来,送到了李建成的军帐。除了将刘黑闼斩首示众外,其余的人既往不咎。
    一场声势浩大的叛乱,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平定了。因为人心归附,河北地区彻底平定了下来。
    不得不说,太子李建成身边还是大有人才的。比起秦王天策府的班底成员,所谓房谋杜断,丝毫不差。
    而令人惊奇的是,王珪、魏征、房玄龄、杜如晦这四个帝国的顶尖人才,都曾经在终南山隐居,虽然时间长短不一,但他们都可以算作是终南隐士。其中,王珪和房玄龄、杜如晦还是多年的老朋友,私人情谊很深。
    究其原因,一则因为他们才学出众,不愿低就;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当时的隋帝杨广无道。
    所谓君有道,入仕;君无道,出仕。把道心作为自己坚守的本心,也是后来终南隐士人生追求。
    终南隐士群体,其实本质上是愿意出仕的。他们为什么选择在离帝国的中心长安城最近的终南山隐居,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否则,他们可能就隐居在黄山、峨眉山、天台山、武夷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