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不宫斗

第二十一章 众女图

    
    行宫避暑的事已经提上日程,可多方准备还需要些时日,估摸着要到六月末、七月初才能成行。
    这日天气正好,方初夏提了个篮子来,道是清宁阁旁边有几棵早杏长势正好,邀明月一道去摘些。
    正巧肖充媛也是这日请平安脉,太医说是可多出去走走,以免生产时艰难,尔雅便以这话规劝肖充媛。
    肖充媛本不欲打扰明月与方初夏小聚,却在听得是杏子时出了神。
    于是清宁阁旁边一下热闹了起来。宫娥往来,五六人围聚杏树之下。
    子鱼替肖充媛打扇,有意无意隔了尔雅一个身位,后者也不恼,只是道:“就是走走罢了,娘娘自己离杏子远些罢。”
    不远处明月和方初夏在杏树下说着话。
    方初夏看了眼尔雅,又看了眼肖充媛,才道:“我还以为你......”
    明月摇了摇头:“许是无缘吧,你不要为了我开罪于陛下。”
    方初夏便叹了口气,真心想搏的搏不出头,随遇而安的却偏偏推上了戏台,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个戏台岂是好上的。
    宫娥替肖充媛备了茶点,后者走了约一盏茶的时间便在清宁阁内的窗边端坐,看外面二人采杏。
    方初夏采杏毫无章法,只看哪颗长得大就采哪颗,且从不看高处的杏,导致她身旁那一株杏树杂乱无章。而明月却喜欢抬手将高处枝丫压低,随后采了杏子放在脚边的竹篮内,她采完之后的杏树错落有致,很是好看。
    等采了半篮,明月回头看时,正见肖充媛隔着窗在看她们。明月楞了一下,急忙低头看向篮中黄杏,避开了肖充媛的视线。
    外面忙忙碌碌,肖充媛见明月有意疏远自己,不知心里作何感想。又见子鱼盯着看,便叫她也一起去摘,可子鱼看了眼不远处的尔雅,就是不动弹。
    尔雅察觉了,瞪了子鱼一眼:“你不去,我去。”
    可当她一踏出清宁阁,外面霎时就下起了大雨,方初夏和明月都愣了。
    白露和晴好急忙护着她们二人进阁内避雨,明月和方初夏对视一眼,见彼此发髻微湿,都忍不住笑了。方初夏道:“尔雅这可比钦天监准多了。”
    尔雅自觉理亏,什么话都没说。
    因二人衣上都沾了雨,怕过了湿气给肖充媛,便坐在了门的另一侧。
    方初夏看着越来越大的雨幕,道:“六月天气多变,古人诚不我欺。”忽而又转了话头:“月儿,紫薇先生可有写雨的诗句?”
    少有人称田璇玑为紫薇先生,明月有些疑惑,但还是道:“自然是有的,‘好雨知时节’一句不是广为流传吗?”
    方初夏便道:“我有一句,请你一听,叫做‘跳珠遍诸川,不是此间人’。”
    明月轻轻推了她一把,笑道:“不许胡说。”
    方初夏笑了笑,起身在阁内走动。
    明月支着下巴看雨幕出神,这雨越下越大,不说刚才来不及拿的竹篮,就连外面本长势良好的杏树也在这暴雨中被打得七零八落,恐怕,不是一个好兆头。
    轰——
    明月眼前白光一闪,随后一阵闷雷声传来,吓了她一跳,却也把刚才心中所想给吓跑了。
    这时走到清宁阁东侧的方初夏忽然道:“月儿,这竟有棋盘,快来与我手谈一局!”
    这二人皆是臭棋篓子,却偏偏还能斗得不相上下。如今方初夏有召,明月自然无有不从。
    尔雅琴棋书画皆通,当然看得出这二位主子的底细,可她们却有来有往,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明明这一步就能做劫的却愣是看不出来。
    侍立的尔雅面上很是精彩。
    肖充媛替明月二人晾好了茶,叫子鱼奉去,这才看见了尔雅的模样。肖充媛摇头一笑,许久不见她这般鲜活的模样了,太康宫都快将尔雅打磨成另一个肖婉儿了。
    明月接了茶,抬头看时,一阵穿堂风过,吹乱了她的鬓发,门口的肖充媛含笑看着她们,侍立的尔雅目光清亮正看向棋盘,坐在对面的方初夏皱眉深思,举棋不定。
    白露、晴好、子鱼,以及其余宫娥都在清宁阁内,外面雨幕不绝......
    这场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怕肖充媛出什么岔子,雨一停众人就尽皆散去,各自回去更衣喝姜汤。
    几日后,任贤妃递上的避暑名单中果然没有明月的名字。
    明月虽仍有失落,却远比几日前好多了。
    临行前一夜,天子竟又驾临长春宫,彼时肖充媛还在太康宫,尚未归来,李恕便在听雨阁小坐。
    这是明月头一次正面见着当今天子,从任贤妃等人口中得知,李恕是一个极为冷心冷情的人,可从这特地来看肖充媛的行为中看却又不像。
    明月依照规矩见礼问安,天子也随口叫起。
    “你叫什么?”
    “妾明氏。”
    这是明月和李恕间的第一次正式对话,随后李恕再也没开口,二人相顾无言,直至肖充媛回来。
    当见到肖充媛的那一刻,李恕脸上明显多了几分喜悦之情,犹如见到至交。明月想,竟有点像她幼时见到田璇玑时的模样了。
    “婉姐!”
    这是天子开口。
    “陛下。”
    肖充媛有些无奈:“妾不敢受。”
    明月立在廊下,看着肖充媛与天子进入其华殿,子鱼似乎有所感,转头看了她一眼。
    第二日清晨,皇后领后妃送行,就是这场面,姜太后也没有出现,她许是巴不得天子离开中都城,免叫朝臣日日请奏。
    姜妺又是一番以规矩造就的说辞,什么“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什么“亲贤人远小人”。就像是在教导初入庠序的孩童,听得李恕有些不耐。
    “陛下,若有急奏……”
    “行了。”李恕摆了摆手:“不必麻烦,母妃和你坐镇,朕很放心。”
    见李恕已往车驾行去,姜妺只好看向任贤妃,后者沉默了片刻,终于道:“您放心。”
    姜妺这才松了口气。
    车驾启程,这次周茯苓和方初夏都去了,估计要到秋日才能再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