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刀吟

第三百二十二章 顶峰之战(一)

    
    「变天了。」
    长公主的声音并不大,但听在长孙耳中却如同晴天霹雳。
    因为这三个字在今天这场局中代表的信息太多了。
    长孙随着长公主的目光向上看去,于是看到奇幻的一幕。
    竟然真的变天了,原本晴朗的天空,一眨眼间忽然阴沉了下来。
    长孙看着黑云遍布的天空,当然明白长公主说的「变天了」不是指的天气,也就是说此时的奇幻景象背后会牵扯出了巨大的变化。
    果不其然,原本与紫蛟旗战作一团的青鸾旗黑甲兵竟忽然停下了动作,仿佛全体被施了定身术一般,任由紫蛟旗将士的刀剑砍在战甲上。
    青鸾旗忽然的反常,反而令紫蛟旗的将士们惊疑不定,一时间不敢轻举妄动。
    一声令下,紫蛟旗的将士们退回临时的防御阵地之中,趁着这短暂的时间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短暂恢复后,胆子大的将士已经嚷嚷着要冲出去趁这个机会将青鸾旗一举拿下。
    唐王爷不在,紫蛟旗的副统领是一名唐姓将领,名为唐眴,乃是护国功勋之后,被赐予唐姓,对待皇室忠心耿耿,尤其是对唐王爷。
    唐眴面对对方诡异的行为以及忽然变化的天象,一时间犹豫不决。
    但几息时间过去了,对方依然没有动静,就像是全部石化了一般。
    唐眴放心了几分,高呼道:「紫蛟旗将士听令,随我击溃叛乱之敌!」
    紫蛟旗的将士们纷纷举刀冲出阵地。
    然而将士们刚刚冲出阵地,天空中忽然传出一声雷暴,紧接着唐王爷略显惊慌的暴喝声传来。
    「全部退回阵地,他们恶变了!」
    唐王爷的这声怒吼传来,令紫蛟旗的将士们纷纷呆在了原地。
    「恶变?!他们是遗族!快退!」
    在耀宗皇帝口中,遗族虽然只是丧家之犬,但在普通将士的眼中,遗族就是恶魔。
    并不是说将士们懦弱无能,实在是遗族的凶名太盛。
    恶变后的遗族可以称作是杀戮机器,尤其是实力低微,意志力薄弱的普通人,恶变后往往会立马失去理智,甚至失去痛觉。
    这样恶变后的将士往往杀伤力更大。
    果不其然,不等紫蛟旗的将士们退回阵地,那些定在原地的黑甲兵忽然动了。
    只见原本行动缓慢的黑甲兵一瞬间像是脱下了黑甲一般,身形变得轻盈无比,眨眼间便在原地失去了踪迹,下一刻便出现在了紫蛟旗身后。
    没有来得及退到阵地的将士们,顷刻间被收割了生命。
    黑甲兵们浑身散发着危险气息,在鲜血的刺激下,变得更加凶残,发出野兽般的嘶吼扑向剩余的紫蛟旗将士。
    唐王爷挣脱陆安的纠缠,看向下方的阵地,只是这片刻时间,紫蛟旗的将士们便死伤三分之一。
    唐王爷顾不上恶变后的陆安,如同一颗彗星一般,狠狠的砸向地面,在阵前唤出不动明王为将士们抗下一部分压力。
    陆安实力强劲,恶变后实力更上一层楼,更可怕的是他还保留着绝大部分神智。
    眼见唐王爷加入战局挡住了青鸾旗的大半攻势,陆安当即准备拦下唐王爷。
    然而,长公主却叫住了陆安。
    「你去撕开一个缺口,本宫要上山顶。」
    长公主说完后看了眼疲于应付黑甲兵的唐王爷,继续说道:「不用管他了,这个时候还在妇人之仁是拦不住我们的。」
    陆安领命调转方向攻向山腰处紫蛟旗的防线。
    面对完全不在一个实力等级上的巨大差距,紫蛟旗的将士
    们甚至连一个回合都没有撑下来,便被陆安撕开了一个口子。
    龙辇紧随其后,顺着缺口冲过了山腰向山顶驶去。
    还在战斗的唐王爷略显挫败的看了眼奔驰而去的龙辇。
    正如长公主所言,此时此刻的他因为放不下紫蛟旗数百名将士的生命而被陆安轻易的撕开防线,那他在此地的任务也就算失败了。
    不过唐王爷怎会是轻言战败之辈,只是片刻挫败,他便收拾好情绪,对将士们再次发号施令。
    「紫蛟旗众将士听令,放弃阵地,本王殿后,向山顶撤退!」
    另一边,长孙随着龙辇向山顶驶去,他发现恶变的不只是黑甲兵,还有沿途负责守卫的礼部侍卫。
    恶念虽然有提升实力、腐化人心的作用,但也并不意味着只要接触了恶念就会恶变,这其中还需要颇多复杂的流程。
    这就说明,遗族这次下了血本,这些礼部的侍卫要么本就是遗族藏在皇朝的暗子,要不就是事先接受了遗族的「馈赠」。
    「看来遗族是对龙气势在必得啊……」
    长孙神色有些凝重。
    山顶之上的耀宗皇帝轻易便感知到了山下发生的一切。
    覃天露出微笑,脸上的黑色印记像是活了一般,缓慢变化着形态。
    「陛下,我的教众可成气候?」
    耀宗皇帝闻言依旧是轻蔑一笑,「井底之蛙,何时能成气候?」
    说着,耀宗皇帝再次挥下右手,棋盘上显现出应对之棋。
    有了之前的经历,在场的人都知道耀宗皇帝挥手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又要血流成河。
    天葬山内,山林之中忽然冲出众多披坚执锐的将士。
    这些将士有些是原本负责守卫观战皇室宗亲而进入秘境的,还有一些则是早就埋伏在秘境之内。
    为了不引起遗族的怀疑,这些将士们大多埋伏了半月有余,从他们身上蒙尘的战甲便能看出。
    但即使战甲蒙尘,却掩盖不了他们昂扬的斗志,面对恶变的侍卫,这些将士就像是执行审判的正义之师,无往不利。
    覃天笑容有些凝固,冷哼道:「好一个无情君王,这些可都是曾经臣服于你的子民,陛下下起手来却丝毫不手软。」
    耀宗皇帝轻蔑一笑,「你也曾是臣服于朕的子民,但再来一遍,朕下手只会更加果决。」
    覃天闻言面色阴沉,胸前的恐怖伤口再次隐隐作痛。
    「正是因为你的心狠手辣,他们才会背叛于你!」
    「既然选择了背叛朕,那就要做好被清算的准备。」
    「说的好听,其实陛下你早就知道他们会走出这一步,你可曾给他们改过的机会?不,你没有!你只是默默的看着他们走出这一步,然后再落下你悬在他们头上的刀,何其残忍。」
    耀宗皇帝闻言沉默了,但片刻后便冷漠的说道:「没错,朕等的就是这一刻。等他们一个个露出真实面目再慢慢杀了,哪里有如此清算来的快。」
    如果说遗族是残暴的代名词,此时耀宗皇帝展现的则是真正的无情!
    棋局之上,两人你来我往,逐渐显露峥嵘,但总的来说还是占据地利的耀宗皇帝更胜一筹。
    事已至此,覃天也没必要继续隐藏,准备将真正的杀招施展出来。
    恰好此时,长公主已经乘坐龙辇赶到了山顶。
    陆安在前方打头阵,见到红龙旗后,双方都没有废话直接动手。
    长公主这边虽然冲到了山顶,但青鸾旗大部队还被紫蛟旗牵制在后方,一时半刻无法赶到山顶。
    如此一来,长公主这边
    便只有陆安一人。
    反观红龙旗这边,上百名将士都是皇室的精锐,并且还懂得阵法合击之术。
    但长公主却丝毫不慌,龙辇前方的陆安也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结黄一阵!」
    红龙旗的将士们迅速找到自己站位,用了极短的时间便完成阵法。
    「军中阵法分天、地、玄、黄,用最低等的黄一阵就想拦住我,是不是有些小瞧我了!」
    「别忘了,军中阵法我也练过!」陆安冷笑道。
    正如陆安所说,皇朝军队的阵法基本分为天地玄黄四阶。阵法每进一阶威力便上一层。
    同时每一阶中又分为一二三,一阵往往代表守阵;二阵为攻阵,三阵则是困阵。.
    此时红龙旗施展的黄一阵便是最低阶的守阵,优势是简单易结,可以令庞大数量的军队瞬间形成完整的阵法。
    量变引起质变,随之而来的便是超高的防御。
    然而它的弊端也很明显,那便是木桶效应,最短的那块木板便是这个阵法的基本防御能力,同时也是它最大的弱点。
    熟知这些的陆安仅用了片刻的时间便找到了阵法中「最短的那块木板」。
    「剑破长河!」
    陆安拔出佩剑,悬空一记劈砍,一道边缘有着幽暗光芒的银色剑芒直达阵前。
    红龙旗当然明白,面对恶变后的御者境巅峰武者,想要用黄一阵便降服对方是痴人说梦。
    于是,黄一阵被破后红龙旗没有任何惊慌,而是直接飞出一队人马,虽然数量仅有十几,但却都是能够御空而立的御者境武者。
    「地二阵!」
    红龙旗的御者们上来便祭出地级阵法,并且还是代表攻阵的二阵。
    十几名御者合力轰出的一记,再经过阵法的优化放大后,形成了一记令陆安都感到棘手的攻击。
    陆安不敢托大,地阶阵法在他的从军生涯中都没有参与完成过,更别提天级阵法了。
    如果红龙旗能够轰出天阶阵法,那陆安会毫不犹豫的转头逃跑。
    而现在地阶阵法,他还是有把握扛下来的。
    「剑出星河!」
    陆安挥剑在周身布下一片璀璨星河,地二阵的攻击就像是泥牛入海一般,悄然间失去了它的锋芒。
    尽管如此,但能够令擅长强攻的陆安被迫防守便已经极为不易了。
    红龙旗显然还有后手,不等陆安喘息,后方的将士们便又结阵完成。
    「玄三阵!」
    红龙旗的将士们打的主意就是要利用人多的优势,打车轮战,丝毫不给陆安喘息的机会,最后生生把他磨死。
    困阵结成,后劲还未跟上的陆安只能无奈陷入其中。
    成功将陆安困住后,先前的十几名御者并没有融入玄三阵,而是选择与陆安一同困在阵中,而后便是不断结二阵袭扰陆安。
    疲于应付的陆安很快便落了下风,如此下去不出多时便会败下阵来。
    长公主默不作声,只是盯着远处的皇帝和覃天二人。
    覃天虽然注意力在棋局之上,但周围发生的一切又如何能逃过他的感知。
    感受到长公主目光的覃天再次出手。
    只见覃天右手食指一弹,一道黑色虚影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突破红龙旗的阵法,击中陆安。
    被击中的陆安立马像是打了一记强心剂一般,从身体的铠甲下窜出一条条黑色蛇影,在其周身盘旋一圈后又窜入他的身体,化作一个个如覃天身上一般的莫名印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