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卒

第四百一十四章 求和(一)

    
    京师,紫禁城,大朝会。
    天色尚暗,一众等着上朝的文武大臣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东华门外。
    “听说张逆已经打到武清了,隆科多的十万新军大败……”
    “不到一个时辰,死了几万人呐!”
    “听说礼部的耿大仁昨天已经携家带口的逃出京师了……”
    三声响鞭后,一众王公大臣垂首侍立阶下,雍正一身龙袍缓步走上石阶坐在龙椅上。
    “有本上奏,无事退朝!”太监喊道。
    “奴才有本上奏!”人群中马上站出一人:“奴才督察院左都御史尹泰弹劾平南大将军隆科多平叛不力,指挥无能!
    朝廷重金训练的十万新军居然为三万叛军大败于武清,隆科多非但不能身先士卒以死报国,反而率部遁走,致使大军失去主心,将士们无心恋战,才酿成如此大败!
    奴才请即刻捉拿隆科多,革职查办,按律重处!”
    “臣附议!”
    “奴才附议!”
    大败,总要有人出来背锅,这个大锅自然是隆科多背最合适不过了。
    雍正略显不满的看了尹泰一眼:叛军都打到京师来了,你居然还有心情告黑状!砍了隆科多又有什么用?
    “朕知道了,此事稍后再说。当务之急乃是如何退敌,至于隆科多是否有失职之处,日后再严查!”
    “皇上,老臣有本上奏。”王顼龄出班说道:“时已进七月,京师天气炎热,老臣恳祈皇上以及皇后皇妃一众皇子阿哥们移驾承德行宫避暑!”
    前两天张石川刚打到大沽的时候这个王顼龄就想让雍正往盛京跑(当然,当时山海关失守的消息还没传到京师。),这次在朝会上又提出让雍正跑到承德去,说白了还是想跑路。
    皇上走了,不单皇后皇子要跟着,他们这些大学士以及各部朝臣也得随驾不是?先离开京师这个是非之地再说!
    很明显,和王顼龄抱有同样想法的不止他一人,祈雍正移驾承德避暑山庄的话一出又引出一大串的附议。
    “尹泰!”雍正沉声道。
    “奴才在!”一听雍正点到了自己,尹泰忙躬身答应。朝堂上众人也都安静下来。
    “方才你弹劾隆科多帅部遁走,致使将士无心恋战,如今说让朕移驾避暑山庄你又附议,难道是要朕也一走了之吗!”
    “奴才不敢!”尹泰吓得忙跪倒在地:“王中堂只是说请皇上移驾承德行宫去避暑,还请皇上明鉴……”
    “我朝自太祖太宗皇帝开国以来,至世祖入关迁都京师定鼎中原,再传到我这一代已经百零八年矣。
    太祖以十三副遗甲起兵,统一女真诸部,建立八旗制度,用兵三十馀年,建国践祚。萨尔浒一役,翦商业定。迁都沈阳,规模远矣。比于岐、丰,无多让焉。
    太宗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虽大勋未集,而世祖即位期年,中外即归于统一,盖帝之诒谋远矣。
    后世祖继位,迁都京师。立志高远、孜孜求治、迨帝亲总万几,勤政爱民,孜孜求治。
    清赋役以革横征,定律令以涤冤滥。蠲租贷赋,史不绝书。践阼十有八年,登水火之民于衽席。虽景命不融,而丕基已巩。
    又有皇考圣祖康熙大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宗其一生,仁厚恭俭,勤政爱民,乾纲在握,总揽万几,而文德武功超越三代,历数绵长,亘古未有。
    皇考一生平三藩收台湾抗沙俄三征准噶尔,几乎从未有过败绩。如今张逆势大,占了大面土地,又率重兵威逼京师,此乃我之过。
    我爱新觉罗·胤禛怎能抛弃祖宗打下的基业一味只想苟活?出京避祸一事休要再提!前明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朕虽不才,也愿效仿当年明崇祯皇帝,誓与社稷共存亡!”
    说道最后,雍正的语气愈发的坚决起来,众人谁也不敢再说好了。
    “皇上大义,实在令我等汗颜,只是趋吉避凶,儒者之事,皇上贵为天子,老臣恳请皇上不要意气用事,为了江山社稷还应暂避一时,也好日后韬光养晦,厚积薄发、东山再起,收复失地,老臣恳请皇上三思啊!”萧永藻跪倒在地,摘了顶戴以头杵地。
    “臣奴才恳请皇上三思!”所有人都跪了下来。
    “朕意已决!诸卿家不必多言!”雍正的声音冰冷而坚毅。
    所有人只能撅着屁股跪伏在地上不敢起身,但是很多人此刻的脑子里都在想着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之后京师中的旧臣结局如何。
    听说当初崇祯死后投降大顺的李国桢被酷刑折磨致死,家中所有女性被玷污,还被赤身裸体的游街。而其他百官也被百般折磨榨干了所有积蓄,死的死伤的伤……
    听闻这个乾王张石川素来军纪严明,又善待降兵降将,连在杭州负隅顽抗的满城旗人投降了都被放回了京师。他日一旦京师城破,会如何对待他们这群人呢?
    是不是还是想办法先把家中老小连同金银宝贝一起运出城外的庄子里比较稳妥一些……
    雍正冷着脸打量了一圈这些王宫贵胄和重臣,大概也猜出他们所想,自己要殉国,可朝中衮衮诸公又有几个能和自己一心呢?
    再想想自己的皇后皇妃和几个皇子,要拉上他们和自己一起垫背吗?自己真的能像崇祯一样手刃自己的妻儿?
    不会的!张石川的大乾军不是李自成的大顺军,张石川手下的军队从不烧杀抢掠,他连战俘都不会杀……
    “我这是在想什么?大清还没亡呢!京师还有十万八旗精锐呢!”雍正心里一凛,忙收回了思绪。
    再看看一群装死的大臣,雍正长叹一声:“都平身吧。从明日起,诸公可不必上朝了,有想离京避难的快快收拾收拾逃命去吧!”
    众人听了雍正这话都是一愣,毫无疑问,这句话可真是说道他们心坎里去了,但是现在雍正不走,谁敢说要逃?
    “四哥!十三不走!十三要和四哥同进退!”允祥扣头道。
    “皇上!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皇上此话让我等做臣子的如何处之!臣万死不惜也愿和我大清共存亡!”张鹏翮也说道。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何惧哉!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奴才愿同主子一道誓死捍卫京师!”马齐说道。
    听这二位开口了,表忠心可不能落后于人啊,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
    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至少这话雍正听了心里舒服了不少。
    “众卿家,这可是你们的肺腑之言?”
    “自然发自肺腑,怎敢欺君罔上!”
    “如此甚好!我大清上下一体,君臣同心何惧叛贼?传朕口谕,即日起,关闭所有城门,没有顺天府和九门提督衙门颁发的公文,任何人等不得出城!”
    “皇上圣明!”一众想跑的人听了这话好悬没抽过去。
    退朝后来到养心殿,允祥才将张石川的第二封信呈上。
    “皇上,这是一个被俘的游击带回来的。皇上是否要亲见?”
    雍正沉吟了一会儿才说道:“宣。”
    说完将信拆开读了起来。
    “六月十日武清一战,清军死伤共计三万六千五百三十二人,其中死者占半数左右。我已将将士们遗体就地火化。
    之所以火化并非是要侮辱这些战死沙场的勇士,而是实在是尸体堆积如山,武清左近又无荒地掩埋,且夏日炎热,若不及时处理恐生疫病。
    受伤将士正在全力救治,不过我带过来的药品不多,四爷如果方便能不能送点绷带和青霉素过来?
    另外上次说的退位一事四爷考虑得怎么样了?希望这死伤的三万六千将士的血能将你唤醒,满清的时代真的过去了,不要再徒增无谓的伤亡了。
    旗人也是人,只要能放下武器投降,我保证不翻旧账。八十年前八旗所犯的滔天罪行不应该由你们这一代人来承担。
    和我一同开创一个旷世帝国不好吗?我有更先进的治国理念,四爷有驭人之道,只要四爷肯退位并加入我大乾,
    若是十三爷方便,可请十三爷过来面谈。张石川以人格担保十三爷的安全。
    致礼——张石川。”
    看罢,雍正沉默不语,把信递给允祥。
    这时,游击被带了进来,见了雍正忙跪拜道:“罪臣新卫营游击马三文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将武清一战仔细说给朕听,不得有一句夸大不实之言!”
    “是!”马三文答应了一声将一战前后都讲了一遍。
    他是在逃回军营后被捕的,因此知道整个战斗的详细过程,也知道隆科多的指挥其实并没有什么过失。三倍于敌的兵力,不冲锋难道还等着对方进攻?
    并且最后撤退的命令还真不是隆科多下的,隆科多本想自杀殉国来着。
    听到这里,雍正的心情好了不少,隆科多毕竟没有背叛他。但是多管连发火铳是什么?还有那巨炮真的有如此威力,一炮能炸翻十余人?
    雍正此时想到了张石川送他的左轮手枪,似乎也是连发的,而且,谅这个马三文也不敢欺君。张石川这个孽畜又弄出什么新鲜武器也在情理之中……
    “皇上,要不要我去和张石川谈谈?”等马三文退下之后,允祥小心翼翼的问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