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峰受到当代大儒孟子的教诲,心中迷茫皆如烟云半散去,有扒开云雾见青天之感。当即由衷感谢孟子,十分敬重。
孟子又告诫笑峰道:“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老夫观徐孺子,可为江湖君子之行。”笑峰感谢不尽,临别之际,孟子问笑峰道:“徐孺子今欲要去何处?”
笑峰道:“不瞒夫子,在下闻知齐国学问大盛,欲前往一观之。”
孟子道:“老夫刚从齐国来,齐国学术虽盛,然君王不能用,不过以此为标榜耳。老夫所以才离开。徐孺子是否欲要再齐国有所作为呢?”
笑峰道:“不敢当,在下不过是欲一观东方大国气象也。”
孟子道:“如此甚好,齐国虽大,非仁义之能行之国。徐孺子行侠仗义,乃江湖仁者,欲行仁道,齐国非适宜之国。今闻知燕王新立,思贤若渴,修筑黄金台以招聘天下之士。老夫老矣,不能前往。孺子和不前往燕国呢?”
笑峰谢道:“多谢夫子指点。在下草莽之人,化外之民,才疏学浅,前往燕国,恐贻笑大方。所以暂时不去。待学问稍有长进,再行商议。夫子欲要望何处去呢?”
孟子答道:“老夫年老衰朽,精力不济,难以再周游诸侯。今番欲要回故国安居,而宋国临近,且先至宋国一看,然后再回故国。”
笑峰道:“在下刚从宋国来,见宋国有覆灭败亡之兆,恐非夫子所宜去之国也,不如不去。”
孟子笑道:“老夫闻宋国国君欲有一番作为,然而离经叛道甚远,老夫前去宋国,正是为此。徐孺子且行珍重,就此告辞。”
孟子令车驾前行,笑峰与丁虎驻马目送之。孟子车驾远去,丁虎问笑峰道:“孟子乃学问大家,明知宋国有败亡之象,为何还要执意前去呢?”
笑峰道:“此仁者也,当身体力行,以兼济天下。明知不可为,而勉为其为之。”
孟子至宋国睢阳,遣弟子万章与公孙丑前来见宋王偃,宋王偃闻孟子来,甚喜,对万章与公孙丑道:“寡人欲复兴宋国,今以劲宋之名而行霸道,可乎?”
万章道:“大王以千乘之国,而欲行霸道,恐非明智之举。”
宋王偃道:“寡人东败齐,取五城,南催楚,拓地三百里,西又败魏军,号称劲宋,为何不可行霸道于天下乎?”
公孙丑道:“王者以仁道行天下,不闻以霸道行天下。今大王虽然以劲宋三败齐楚魏三国,然三国已经震怒,大王尚不知也。安可行霸道乎?”
宋王偃道:“寡人欲要问策于孟子,非其弟子。”
万章、公孙丑闻言,便退出宋王宫中,回来见孟子,讲述宋君之言,孟子道:“孔子言:朽木不可雕也,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今宋国有桀宋之恶名,却不修仁德,反行霸道,妄图以小博大,败亡指日可待也。哀哉,此非吾欲要前去之所。”
遂令弟子等掉转车头,回邹国而去。孟子回到邹国,安居家乡,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直到老死,再也没有离开过邹国。
笑峰闻孟子说齐鲁皆为周礼文化礼仪之邦,又见道路便捷,便与丁虎先前往鲁国曲阜而来。
鲁国是周公所封之国,都曲阜,侯爵。鲁国是姬姓封国中的“宗邦”,诸侯称之为“望国”,有“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鲁国地位声望显赫,但北面有齐国压制,一直未能成为大国。至战国后期,已经非常弱小,此时国君是鲁平公,鲁平公无力于诸侯相争,只是保守曲阜国都宗庙,苟延残喘。
笑峰与丁虎至曲阜,观其国都宫殿建造设置,鲁人见楚人来游,以礼接待,官府还派遣随从向导,笑峰大感意外,以为此番情况在别国从来未有过。
鲁国曲阜宫殿建设设置,宗庙社稷等,皆如洛阳周天子宫殿一个样式,又有史官,记录国史,名为春秋。鲁人对笑峰介绍道:“观鲁国宫廷社稷,便是等于观周朝镐京、洛阳也。”
笑峰赞不绝口,观看了鲁国宫廷社稷,便又前来瞻仰孔子墓。孔子墓在曲阜,大一顷。旁植松柏,终年郁郁葱葱。后世称之为孔林。笑峰与丁虎前往孔子墓前瞻仰完毕了,鲁人并为笑峰与丁虎讲述孔子故事。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乡陬邑人,其人身高九尺余,人皆称为长人。生而好学,年轻时候便博学多闻,闻名鲁国。鲁人敬之,
孔子博学多闻,以仁义治国,鲁君用为大司寇,孔子任职大司寇,诛少正卯,以明正典刑,鲁国大治。齐国闻之惊恐,道:“孔子为政,鲁国必霸。”便设计遗鲁军女乐,鲁君沉迷女乐,志气消沉,政事遂懈怠,孔子之政亦不能行之。孔子遂去官周游列国、
孔子周游列国,弟子追随者甚众。孔子周游列国诸侯,皆不能见用,后返回鲁国,编著删减春秋。
孔子晚年返回鲁国,鲁国终究不能用,孔子亦不求仕,退而著书立说。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孙氏车子锄获兽,不知何物,以为不祥。
便请教孔子是何物,孔子前往视之,说道:“麒麟也。”取之,麒麟口中吐有一尺书,孔子见之叹道:“吾道穷矣!”
喟然又叹曰:“莫知我夫!”弟子子贡问:“何为没有人知道老师呢??”孔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弟子子路死于卫。孔子已经生病,闻知病情又加重了,弟子子贡请看望老师。
孔子柱着拐杖戴着头巾负杖逍遥于门,对子贡说:“赐,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呢?”
孔子叹气,子贡见孔子如此,叹道:“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
孔子才对谓子贡道:“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于两柱间。昨暮我梦坐奠两柱之闲,我原来是殷人也。”七日之后,孔子病逝。
孔子病逝之后,鲁哀公为其悼念。葬孔子于鲁城北泗上,弟子皆为孔子服孝守墓三年。三年心丧毕,众弟子大哭而相诀别,都离去,有的又返回。唯有子贡一人在孔子墓边筑庐为孔子守墓又三年,一共六年才去。
孔子弟子及鲁人在孔子墓便修筑屋舍房间居住,竟然达到百余家,形成村落城邑,便将这里取名为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墓。
从孔子逝世到今日,已经一百七十余年了。
笑峰与丁虎听完鲁人所讲述孔子平生故事,才知晓孔子的道德学问高深,其在世时候虽然不为诸侯所用,死后却成名千古,影响居大,乃一代伟人。
鲁国之所以成为礼仪文化之邦,亦因为孔子,而鲁国本来因为是礼仪文化之邦,也造就了孔子。
笑峰又回想起孟子对自己所言,愈加敬佩孔子,笑峰以前读百家之书,曾知道颜渊赞叹孔子之言,便对丁虎道:“仰之弥高,钻之弥深,此所谓也。”丁虎却一知半解,难以理解其意。
鲁国有泰山,泰山乃天下名山,三代帝王,皆于泰山封禅,封泰山,禅梁父。笑峰闻知,欲要登泰山一游,鲁人热情为向导,并提供饮食。笑峰谢过,于是与丁虎驰马泰安,徒步登上泰山,果然见山势巍峨,气势磅礴,笑峰站立泰山之巅,见足下云海翻滚,遥望东边,海天相接,时值清晨,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天地间一片鲜艳绯红,景象十分壮丽。
笑峰驻足观之,只觉心潮澎湃,胸中有一股浩然之气在激荡。就连丁虎,也为眼前壮丽河山而折服,对笑峰道:“人言泰山巍峨,气象壮观,丁某还不信之,今番此来,亲临其境,才觉巴山秦岭皆无此等气势也。”
泰山之宏伟壮观,为历代所惊叹折服,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鲁的说法。后世唐代诗圣杜工部,曾登泰山,有一首五律咏泰山道: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笑峰观看良久,不胜赞叹,鲁人向导又对笑峰与丁虎介绍道:“自尧舜,下至三代帝王,皆多有封禅泰山者,泰山,五岳至尊,天子之山也。”
笑峰问道:“古代君王封禅泰山典礼,可级为隆重,君知其详乎?”
向导道:“只有受命于天之圣王天子者,方可封禅泰山。否则,就不能。”
笑峰道:“如此说来,这封禅泰山之事,并非历代君王想要封禅即可封禅乎?”
向导道:“然也,昔日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欲要封禅泰山,管仲却劝阻,言齐桓公还尚不能有此资格。齐桓公最终也未能封禅。”
笑峰闻言喟然叹道:“纵如齐桓公如此功业,都未能封禅泰山,可见受命于天之圣王,当百年难出也。”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