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龙门喽!开龙门~!”
一阵庄严肃穆的高呼过后,贡院的大门呀呀洞开。
这个大靖国全境的读书人,心中向往的圣地,终于在阔别多时之后,向寒窗苦等的莘莘学子们敞开了怀抱。
来自大靖十三州全国各地的举人们欢呼雀跃着鱼贯而入,背囊里沉甸甸的,都是满怀希冀。
不少青涩稚嫩的面孔第一次出现在这扇龙门之前,眼神里熠熠生辉,满脸难以掩饰的兴奋,三五成群叽叽喳喳的,就像是刚学会飞翔的一只只小麻雀出了窝。
一股脑就蜂拥着涌入了龙门之内的候场待检区域,招来场内检查官吏的威严冷眼。
“都一个个排好队!等候搜身查验!未经搜身查验之人,均不得进入号房!”
有吏卒上前维持秩序,正色呵斥道。
却有一个须发斑白的青衫老者,站在龙门之外,仰起脖子望着贡院那块金光闪耀的巨大牌匾,久久不愿抬脚进门来。
他的眼中早已是热泪涌动,脸上的表情激动万分中更有一丝信仰朝圣一般的虔诚,让人看了格外动容。
“天下人皆知贡院乃圣洁高堂,却又有多少人,在这从小景仰的圣洁高堂之内,行的都是腌臜污糟之事呢!”
老者循声回头一看,是一个黑衣公子。
俊朗的眉目里,满是讥诮之意,正看向门内那吵吵嚷嚷的人群,手中一折轻薄如羽毛一般的小扇,正惬意悠然的轻轻往他自己脸上缓缓扑着。
那看向众人的眼神中,似有若无的不屑流转而过,留下的,却是坚毅不屈的笃定。
老者看这黑衣公子模样长得十分俊俏,可以说是清秀无比,然而眼神中的寒光和热血交替闪动。
热血,在于他就像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傲然之士,胸怀大志,凛然大义,一身浩然正气!
寒意,是因为作为一个阅人无数的老者,他又在这人身上看到了一种大志难伸之感。
并且,他的言辞虽然是冷嘲热讽,却透出丝丝冷意,像是要搅动天地,毁天灭地一般的视死如归。
来人,看样子不简单呐!
老者回过身来,朝这位黑衣公子轻轻一作揖,便悄然走开了。
虽然他心中也是十分好奇,这位公子究竟何许人也,是哪路神仙并未可知。
但是,作为一个五十五岁高龄才脱离童生身份,终于考上了举人有机会来京华城中参加今日春闱的人,他必须要将一切都抛诸脑后。
“你们两个!是不是今天的考生?”
有小吏大手一挥,向龙门之外的他们二人吼了一嗓子,问道。
那黑衣公子骄傲的下巴终于微微收回了些许,轻轻点了点头,便昂首阔步往龙门内走去。
“还有你!还站在门外做什么?还不赶紧进来?一会儿检查的流程走完,都什么时候了?耽误的可是你们自己的时间!别怪我没好心提醒你们啊!”
那小吏倒是皇帝不
急太监急的又粗粗吼了一嗓子。
老者满脸赔笑,口中连连说着:“是,是,是”,也进去了。
每回二月二的春闱科场开考前的搜身查验,总是有无数奇闻异事。
今儿个也不例外。有人在白花花的胖肚皮上写小抄的,有人在靴底袜子里缝上小纸条的,还有人在食盒里的馅饼中加了特制的美味夹心。
裤裆里偷藏私货也是少不了的,一时之间,还真是笑料百出,各种作弊手法花样繁多,层出不穷。
路乘风在一旁看热闹看的正欢,却看一个略有几分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进了旁边不知哪间号房了。
正心中疑虑,却听见一声声鸣金收兵一般的号角声。
“考生入场完毕!”
路乘风是第一次进入大靖国的科考现场贡院之内,听周围的官吏向他解说着,这才知道这号角声与战场生不一样。
刚才那是第一声号角,意思是所有考生已入场完毕,叫考官和各位现场工作人员杂役小吏们,都做好开考的准备。
当然,也是提醒考生做好考试准备,该在自己号房中解决内急之事的,可以提前解决了,免得一会儿占用自己宝贵的考试时间。
路乘风抬眼张望了一圈贡院内外四周。
贡院,作为科考圣地,最关键的当然是要确保保密了。
因此,大靖的贡院,设计的结构相当严密:
设置三重门,大门前立三道坊,正中为“贡院”坊,东西两侧分别为“腾蛟”和“起凤”两坊。
三重门内设“明远楼”,取的是“慎终追远,明德归原”之意。
明远楼楼高三层,四面皆窗,实质上是设立在贡院之内的一座高阔的瞭望楼。
站在楼上,可以将整个贡院之内一览无余。
科考期间,由监考官、巡察官等官员登楼巡视,还有不间断四面盯视的吏卒。
白天以摇旗作警示,晚上则燃灯高举,随时阻止科考场内出现作弊、骚乱以及其他违反考场风纪的现象。
不仅如此,贡院四角分别设置了一个瞭望楼,与明远楼这个瞭望主楼一起,无时无刻不在密切监视着考生的一举一动。
由于前朝曾经出现考生串通巡查吏卒,**作弊,还有越过贡院高墙抛物,以私自夹带考题答案等舞弊之举。
到了靖帝上台以后,在这座贡院四周的高墙之上,高高插起了“枣刺”,并加高了原来的院墙高度。
路乘风四下里瞅了瞅,心中不免发笑:
嘿,封建社会的贡院原来长这样啊?看看,这中心和四角都是高塔岗亭,墙上都加了当年的“铁丝网”,只差没通上电了,这不是21世纪的监狱又是什么呢?
而大靖国的考试制度和时间,也颇有意思。
大靖以文治天下,不像北端人是马背上武统天下。
因此,不仅考策论和兵则这种政论文章,对于诗词歌赋也是颇为看重。
更有意思的是,大靖国科举中考士子们诗词歌赋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考试之前,吏卒们会为每个考生发三根大红蜡烛。
诗一篇,赋一篇,必须在三根大红蜡烛燃尽之前作答完毕。
因此,坊间有才子笑谈,传遍大靖上下,说的是:
“三条烛尽,烧残士子之心;八韵赋成,惊破试官之胆。”
每回二月二的春闱之试,都有考生因为无法在三根大红蜡烛燃烧殆尽之前,回答完诗赋,从而泪洒贡院,泪别当成的。
然而也有天赋异禀者,轻轻松松一根蜡烛燃完就能交卷的。
还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据说现任礼部尚书何旭之,就是这样一个牛人。
诗词歌赋天分极高,应试从来不打草稿,并且很快就能作答完毕,都不用等到一根蜡烛燃尽的。
而且他善于押韵,押韵还是官韵,八叉手即成八韵之赋。
文思极其敏捷!也正因此,走马上任以后,笑傲官场,官拜礼部尚书,就管着科考这滩事。
正暗自偷笑着,却听见第二声号角悠扬亮起:
“考卷开封!”
七十几间号房里的考生们,一听到这声号角响起,一个个肃然端坐板直了腰,只等着考官前去分发考卷,满心期待。
黑瓦白墙的号房里,鸦雀无声,一片肃穆。
贡院之内的气氛,在一瞬间就变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主考官徐孟璋徐大学士与路乘风一同,在吏卒们端来的金盆之中,洗了洗手。
然后,两人一同迎来了一个盖着红盖头像个娇羞新娘子一般的金盘子。
徐大学士满脸庄重的向那金色的盘子深深弯腰鞠躬三下,路乘风连忙也学着他的样子,毕恭毕敬的完成此礼。
礼毕,徐大学士接过吏卒手中举案齐眉的金盘,熟稔的将那盖在上面的红绸布轻轻一揭开,便露出了一个御笔亲封的信封来。
路乘风看到那个大信封上面红彤彤的皇帝大印,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刚才他们拜的不是科举考题,是皇帝亲封之印啊,嗨!
徐大学士将那信封举在手中高高一扬,向在场众人示意了一下,又向身为副考官的路乘风顿了顿首,便小心翼翼的撕开了。
路乘风一眼瞥去,只见那考卷上第一排行书,醒目的一行黑墨水字,写的便是: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路乘风的大脑顿时一片嗡嗡作响!
徐大学士不是说是备用考卷中的题目吗?
这是为何啊为何?!
路乘风皱紧了眉毛死死的盯住了徐大学士的脸!
只见他低头一看,立马面如土色!
看样子他确实也是始料未及啊!
“这!”
徐大学士拿着那张考卷的手都不由得哆嗦了一下子!一副诚惶诚恐的姿态。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