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先生,多日不见,近来可好啊。”
王则之见到吴有性,率先施礼。
他把吴有性放到一边给得病的百姓们治病已经有段时间了,这段时间他都没有再见过吴有性,他觉得自己怠慢了吴有性。
“吴有性拜见镇北伯。”
吴有性见王则之对他施礼,连忙回礼。
“近日来军务繁忙,多有怠慢,还请先生不要介怀。”
“哪里,哪里,是有性叨扰镇北伯了。”
“吴先生,你找我怕是有事吧,有什么事尽管说,只要我能办到的,必定尽力而为。”
王则之看吴有性犹犹豫豫的样子,开口说道。
“我之用药素来异于常人,从来没人能够理解,大人为何如此理解于我?”吴有性反问道。
“虽然说我不懂医道,不过我还是知道,重症当用险药。
在多数人都没发现疠气的时候,你发现了,凭这一点,你就值得我信任。”
“大人可知,重症用险药稍有差池,便是杀人。”吴有性说道。
“病入膏肓的病人,已经时日无多了,如果不铤而走险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王则之说道。
“大人可知,这世上药方无数,唯独两种药,世人求之不得,医者也无可耐何。”吴有性问道。
“什么药?”王则之问道。
“后悔药,起死回生之药。”
吴有性说完,王则之停顿了下来盯着他,他总觉得吴有性话中有话。
“先生未何不开门见山呢?”
“值此乱世,得遇镇北伯赏识,实属万幸!”吴有性无比郑重的对王则之施了一礼。
王则之没有动,受了。
他知道吴有性要走了。
“镇北伯明知我之医理与寻常之医相悖,仍旧让我放手去干,我非常感谢这份信任!”
吴有性又施了一礼。
“乱世难为,镇北伯能信我,可是世人并不能信镇北伯了,我只不过是一介游医,镇北伯将要所做之事,我不能苟同。”
吴有性说到这时,长辑到膝,痛哭流涕。
“你曾说治国如行医,我深有同感,而今的大明已经病入膏肓了,只有用猛药方能解救。”
王则之知道吴有性肯定发现了一些端倪。
“道不同不相为谋,还请镇北伯见谅。”
吴有性再一次作长辑,缓缓后退三步,转身背对着王则之,这才起身,大步离去了。
王则之看着离去的吴有性,并没有为难他。
因为他知道,像吴有性这种人终究是不会跟着他的。
要知道,满清夺得大明天下的时候,他是因为拒绝剃发而被处死的。
吴有性走了,王则之的心情却很沉重。
虽然说在历史的洪流中,总会有一些奸佞小人,可是一些具有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的人仍旧不在少数。
像吴有性这种人大明朝不在少数,偏偏这种人大部份都是很有本事的。
如果有一天,王则之造反了,他该如何收服这些人啊。
“大人,梨院之主已经选出来了,您是不是去看看?”就在此时罗聪前来禀报。
“这事儿,我都快忘了,走,去看看。”
大同府西南角有一座戏台子,现在只有一家戏班在上面唱红。
那就是唱中路梆子戏的戏班。
“恭迎,镇北伯!”
戏班班主看到王则之到了,立刻吆喝起来。
戏台上原本正在唱大戏的戏子们,立刻收了架子,恭敬行礼。
“该唱戏的唱戏,该敲锣的敲锣,继续。”
在王则之看来,这群人非常不敬业,竟然因为他来了,连戏都不唱了。
“大人,咱们戏班已经夺得魁首了,自去年至今咱们已经赚了一百三十六万七千四百二十一两银子了。”
戏班班主恭敬的说道。
“赚了这么多?不可能啊,光收票钱你们收不上这么多钱啊。”
王则之记得,他只准他们收几文钱,凭这点票钱怎么可能赚这么多银子回来。
“大人有所不知,咱们唱的出彩了,客人们会给些赏钱,这些赏钱少则几文,多则百两,如此积累下来就是一笔不少的数目了。”
戏班班主耐心解释道。
“原来如此。”
他们唱戏有专人盯着,作不了假。
所以,王则之相信班主所说的话。
“嗯,我说过,谁赚的钱最多谁就能够入主梨园,现在你们就是梨完之主了,这是梨完的地契。”
王则之郑重的把梨园的地契交给班主。
“谢镇北伯!”班主一激动噗通一声跪了下去。
在明初,戏剧表演受到了严格的政治限制,随着明廷的逐渐放松,戏剧也逐渐普遍化。
全民普及的过程中,人们对戏剧精品的选择也有了更加独到的见解。
所以戏剧表演,成为了很多地区的“重头戏”。
可是人们对戏剧的热爱,却无法改变戏子们低微的社会身份。
甚至坊间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婊子无情,戏子无义。”
明初,朱元璋对民间的戏剧表演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因为当时戏剧所表演的内容鱼龙混杂,很多内容有违正确的价值观。
为了防止戏剧对人们造成异化导向,戏剧的内容必须有良好的价值导向。
在明初的民间,戏剧成为了政治的另一种表达。
为了推广皇帝对天下统治的政治宣传,相关的戏剧内容成为了主要形式。
可是在官员的生活中,这种政治化的戏剧表演,具有很强的短视性。
在戏剧的娱乐中,使感情获得张扬,成为了戏剧的主要目标。
所以在很多官员的生活中,自己偷偷雇用戏班,成为了一种消遣的方式。
究其主要原因,除了明廷的限制以外,民间的戏剧比舞女的舞蹈更具观赏性。
官员的这种选择,从艺术角度来看,还有很强的发展性。
因为艺术的表达,在古代以戏剧为最。
官员背地里的娱乐活动,明廷可能不太重视,但是在普通百姓的眼中,成为了主要活动。
明初的政治化戏剧,缺少了艺术上的观赏性,所以戏剧的热潮并没有在明初发生。
随着明朝进入中期,明廷的管理放松,使更多的百姓领略了戏剧的艺术魅力。
在戏剧的冲击下,百姓对于戏剧有着独钟的热爱。
明代传奇创作大盛是嘉靖以后出现的。
明王朝从开国经过100多年休养生息之后,社会经济呈现了繁荣局面,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泆,腐化堕落,激化了社会矛盾。
与这一新的经济、政治环境相适应,嘉靖时期剧坛发生较大的变化。有些传奇作品,突破了教忠教孝的束缚,直接将现实生活中政治斗争的题材,搬上舞台,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这一时期出现了三部重要传奇:《宝剑记》、《鸣凤记》和《浣纱记》。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