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至尊妖圣

第五百四十八章 岭东第一禅

    
    第五百四十八章 岭东第一禅
    僧稠从幼年时就勤学苦读,到青年时已精通经史子集。
    被聘为太学博士。僧稠虽名振朝庭,但对俗事无比厌烦,常叹息不止。
    偶然间,僧稠看一本佛经,他突然醒悟,于是投身佛门。
    这年僧稠二十八岁。
    僧稠刚一剃发,就找佛经来读,读过之后,悲喜交加,心领神会,更加坚定了立身于佛门的志向。
    僧稠入佛门后,立下五个誓愿:一、以佛法为财富;二、获得广大神通;三、弘扬佛法;四、献身于三宝;五、报答父母恩、师长恩、国君恩、施主恩。
    僧稠最初向道房禅师学行止观,然后到定州的嘉鱼山去修炼。
    练过一段时间后,僧稠就消除了凡人的欲念。
    一天,僧稠遇到一个从泰山来的僧人,僧稠把自己修炼的情况告诉了他。
    这个僧人苦劝僧稠修习禅定,不要有别的想法。
    他对僧稠说:“一切有灵魂的东西,都有成为菩萨的最初基础,你一定要紧守此缘分,不要追求世俗的东西。这样,你肯定能成大道。”
    僧稠听从了僧人的话,开始潜心修持禅定。
    过了十天,僧稠觉得自己散乱的心收归为一,进入了禅定。
    接着,他又依照涅槃圣行和四念处之法来修炼。
    过了几天,僧稠发现无论是睡梦中还是清醒时,无论是感觉到的还是没有感觉到的,都不会使他产生丝毫的欲念。
    五年后,僧稠又到赵州漳洪山向道朋禅师学习十六特胜法。
    此时,僧稠修炼更加刻苦。
    他为了节省时间,三个月只吃一顿饭,经常修炼得不知晨夕。
    衣服破了,露出肉来,僧稠只是把它挽一挽,无暇换新的。
    有时正在煮饭,饭还未煮熟,他却入了定。
    过了很长时间,他前面摆着的食物都让野兽给吃了。
    僧稠在修炼灭绝一切杂念之法时,遭到贼人的恐吓。
    但僧稠面无惧色,对他们讲解佛理,并把他们射来的箭一一毁掉。
    贼人大为震惊,听从了僧稠的劝告而受戒。
    又有一次,僧稠正在鹊山静坐修炼。
    过了一会儿,听见有阵阵乐声从空中传来,又有一股股醉人的香气直钻他的鼻孔。
    接着就看到有几个身穿彩绸、姿态娇美的仙女飘然而下。
    几个仙女一起上前,抱住僧稠的肩,柔嫩的肌肤在他的身上蹭来蹭去,喘息之气吹到了他的脖子上,僧稠坐在那里,昂然不动,他在内心以死来约束自己的欲念。
    不久,仙女消失,僧稠证得深定,入定达九天之久。
    到此时,情感杂念完全消除,对世事不再有丝毫兴趣。
    僧稠来到少林寺,向诸位大德们讲了自修禅定的经过。
    众高僧一齐称赞僧稠。天竺僧人跋陀对僧稠说:“葱岭以东,你是禅学学得最好的人。”
    僧稠于是住在少林寺,向跋陀学习更深的修持之法。
    少林寺中有一百多个僧人,寺里有一眼泉,冒出的水深可没足。
    有一天,一个衣着破烂的妇人夹着扫帚坐在台阶上,听僧人们念经。
    众人不知她是谁,便喝斥她,赶她走。
    妇人面露怒色,用脚踩了一下泉水,泉水立刻枯竭,妇人也不见了。
    众人把此事告诉僧稠,僧稠连叫三声“优婆夷”,佛家称女居士为“优婆夷”。
    那妇人就出现了。
    僧稠对她说:“众僧正在行佛道,你应该保护他们。”
    妇人用脚拨了拨泉水所出的地方,水即刻就涌了出来。
    众僧都惊奇女居士的法力,更感到了僧稠的威力。
    僧稠在少林寺修炼时,曾发现有两卷长生之术的仙经放在他的床上,僧树对仙经说:“我修得是佛道,不想在世上长生不老。”
    说完这话,僧稠就失去了对事物的各种感觉,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
    进而证得了更深的禅定。
    此后,僧稠到青罗山修炼。
    练了几天后,他的身上长起了恶疮。
    恶疮脓水不断,臭气难闻。可僧稠对此并不在意,依然修炼如故。
    打坐得时间长了,僧稠感到疲惫不堪,想站起来伸伸腿
    。这时,有神人从天而降,上前扶住僧稠,让他再次打坐。
    因此,僧稠多次入定,每次入定都长达七天之久。
    僧稠学法修定成功后,他到了怀州马夹山,准备弘扬佛法,报答众恩,实现自己的誓言。
    魏孝明帝继承其先祖敬佛的遗风,前后三次派人到马夹山召僧稠入京。
    僧稠推辞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请求在山上修道,与您敬佛的大道是一致的,何必要到您的身边去呢?”
    孝明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曾稠知道,君王喜怒无常,伴君如伴虎,在君王身边,难免为俗事所缠。
    而且人往往有贵远贱近之习。
    为弘法考虑,还是留在山上更好。
    魏孝帝继位后,又下请僧稠,他仍不出山。
    孝武帝于是在尚书谷中为僧稠建禅室,聚集了许多僧徒向他学道。
    到此时,僧稠的弘法事业获得极大的成功。
    燕赵各地,佛法流传,几乎不再有人食肉。
    众僧人则虔诚拜佛求福。
    有被名利所困的人来找僧稠,僧稠就为他说偈来止其名利之心,让他焕然一心,明其本性而归于佛道。
    后来,齐国建立。齐文宣帝在天宝三年下诏,请僧稠赴齐传法。
    僧稠觉得,齐国建立不久,就请自己前去弘法,是一个传播佛法的好机会,因此决定前往。
    僧稠将要离开的那天,山谷的两边突然发出悲切的惊天动地的响声,这声音震撼四方,使得山中禽飞兽跑,一直持续了三天。
    僧稠回望群山,生出无限依恋之情。
    他心中想:“慕道怀仁之心,在各类事物中都有,并非一定是懂得情爱的人才有。我本想在山中了此一生,那曾想又有此变动。人真是易于放荡,难于坚持啊!”
    从此以后,僧稠不再事先约定什么事。
    文宣帝亲自迎接僧稠到宫中。
    僧稠虽然已七十多岁了,但他神宇清旷,使人心动。
    僧稠为文宣帝说法,先讲了三界本空、荣华富贵不能长久的道理,又讲了四念处之法。
    文宣帝听完之后,头发竖起,冷汗直流。接着文宣帝向僧稠学禅定,不久就证得了深定。
    从此,文宣帝对佛法崇信不疑。
    文宣帝又跟僧稠受了菩萨戒,断绝酒肉,传旨把鹰鹞等放归自然,让国家成为仁义之国。
    并且传旨,一年之中要有六个月禁止屠宰。
    后来还下令斋戒,斋戒期间,无论官私,禁用一切荤食。
    文宣帝对僧稠说:“佛法必须由人来弘扬,真诚而不能虚伪。希望您能够安心于佛法,弟子做您永久的佛门弟子。您认为怎样呢?”
    “陛下既然发誓要护法,就应该顺天之安排,俗居世上,尽心于教化,成为珍爱三宝,引导民众的君王。如此重担落到肩上,陛下不应推辞。”
    僧稠在皇宫住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教化之事已成,想回到山林静心修炼,便向文宣帝辞行。
    文宣帝认为此去马夹山的山路崎岖,相互来往困难,因此传旨在邺城西南八十里的龙山,给僧稠建佛寺。
    佛寺要建成方圆十里的大寺,让修炼之士到寺中念经行道。
    僧稠得知后,对文宣帝说:“十里寺院的面积太大,恐怕要妨害当地居民,这不是济世之道,请减一半。”
    文宣帝再次传旨,把寺院定为方圆五里,让著名匠人纪伯邕负费寺院建造。
    当纪伯邕召集附近的乡人,问此地的地名,忽然听到天空有人大声回答:“山林幽静,此处本名叫云门。”
    再问声音的由来,没有一个人知道。
    文宣帝听说此事,依空中的声音给寺院起名叫云门寺。
    寺庙建成后,有一个客僧拿着锡杖前来。
    寺中僧人给他安排住处,问他从哪个寺院来,他答非所问:“我看这里有三个寺院。”
    说完就不见了,众僧在地上挖井时,挖出两只鸱鸟的嘴。
    在寺院的前面有一个深渊。
    有一天,僧稠看见一个长着毛,身材魁伟的胡人,在渊边点火烧水。
    水将要煮沸时,就见有一条大蟒从水中跃出,要到锅里去。
    僧稠用脚一拨,蟒又回到渊中,毛人也不见了?
    这天晚上,有一神人领着一个男子来拜见僧稠说:“弟子有一个儿子,年年做恶,神要把他吃掉。我虽然爱惜儿子的生命,但也不敢阻拦神人。弟子已老,将要死去,所以我亲自要把儿子供给神。幸而得到大师的救护,才使我的儿子幸免于难。”
    说完 , 两人化做云雾而去。
    僧稠住进云门寺后,文宣帝又请他作了石窟大寺的住持,让他以此职位来教化僧众。
    又传旨把成千上万的供奉品运到山中,并让国内各州修建禅室,让那些体悟佛法的聪明有识之士为教授,来讲授佛法。
    宣讲佛法之风大盛。
    文宣帝认为这种弘法方式弊病很多,他对僧稠说:“佛法的根本宗旨是静心为本,诸位法师依经讲法,令人感到枯燥。看来,这种方式要废除。”
    僧稠说:“诸位法师继承四依,弘扬佛法,使众人能够区分正邪,认识到佛理的奥妙。如果没有这些人,如何开始弘道呢?这是习禅开始时必定要有的过程。发挥佛理的主旨,使奉者逐渐领悟,依靠的就是这些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