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读朱元璋

第一百零二章 赴死

    
    重庆战役已经完结了,但是身在成都的守军并不知道后方根据地的情况。
    已经被围的连只鸟都飞不出去成都守军正忙着一件事。
    干仗。
    和城下这群来犯之敌干仗。
    他们选择的方法是和对方死磕。
    除了死磕之外,从来没有打过大型战役的夏军别无他法。
    这时候身在成都的戴寿和太尉吴友仁日子并不好过,因为傅友德的行军速度实在太快,他们还没来得及做任何部署,傅友德的兵马就已经把成都围了个水泄不通,并且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而正面进攻的傅友德也不轻松。
    以前他和元军干仗的时候往往都是骑兵对骑兵,步兵打步兵,炮兵则在两边添火,哪边敌人有增援了炮兵对向哪边,虽然辛苦,但起码有章可循有计可施。
    但是在成都这座孤城的问题上,他却第一次犯了难。
    因为这一次他要面对的不再是人与人之间的对抗。
    而是变换了群体。
    变成了一群真正意义上的牲口。
    而且这群牲口让自己第一次领略到了高大威武的存在。
    自从当兵入伍以来,他还从来没有和这群体格绝对健硕,身躯绝对庞大的牲口干过仗。
    它们不是驴,更不是马。
    但是他们比马比驴要强壮百倍千倍,他们一脚下去自己的兵马就得死伤一片。
    他们是一群真正意义上的禽兽。
    在岛国动画片中,小新对它们这个群体有一个形象的称呼:你的鼻子为什么这么长。
    它们的名字叫做:大象。
    一群体重健硕,人类躯体根本不能与之抗衡的大象。
    它们真正的出处并非出于四川,而是来自不远方的云南。
    那时候的明玉珍和云南的梁王干仗,而处于强势地位的明玉珍从梁王手里得到了不少的好处,大象就是其中之一。
    当明玉珍发现这群牲口在干仗方面可以起到很好很强大的军事作用的时候,他就把这群大象养了起来,每天给它们好草好料,给予它们充足的营养,希望它们假以时日在战场上能够派上用场。
    确实没有让明玉珍失望,虽然辛苦抢来的大象自己并没有亲眼看到它们在战场上的表现,但是他成全了自己的儿子。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该是他们上场的时候了。
    而面对着这群绝对勇猛可以说无敌的牲口,做为主帅的傅友德真正体会到了艰难。
    让他和人干仗,没问题,他可以手到擒来。
    但是和一群完全没有人性的牲口干仗,他没有了对策。
    他尝试着让自己的士兵拿着长枪去捅大象的腰眼,可是还没等靠近,那群牲口鼻子一甩,自己的手下就和纸一样飞出去老远。
    他又让人用大刀去砍这群大象的脚踝,但是大象脚掌一抬,还没等自己手下反应过来,他们就成了一群柿饼。
    一群血肉模糊却死的不能再死的柿饼。
    这群大象太猛了,根本干不过他们。
    该怎么办呢?
    看着死伤无数的士兵,面对这群一踩一大片,一踢一个连的大象,傅友德第一次犯了难。
    面对难题的时候,我们很多人往往会选择逃避,试图用逃避来躲避问题,用一个经典的词语可以概括,叫做蒙混过关。
    但是有一群人却往往不这么干,再难的问题他们都会迎面而上,他们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世上最难,不过人心。
    除了人心,其他全都是扯淡。
    只要不畏艰难,再难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解决。
    傅友德明显就是这类人,而且他还是这类人中的佼佼者。
    在大象的问题上,傅友德展现出了他过人的勇士魄力。
    他仔细研究了大象的弱点,他发现对付这群大象不能采取以往常规的作战策略,更不能使用近战方略。
    近战等同于自杀。
    对付它们,只适合于远攻。
    于是他让士兵拿出了手上唯独一种适合远攻的兵器。
    火枪。
    看过前面内容的人应该知道,元末时候的火枪还远没有我们现在的手枪这么好用,想使用它起码需要三个人进行配合,一个人在前面负责用自己的身体或者手臂托枪,一个人专门负责装置**,另外一个人在后面专门负责瞄准和发射。
    这就面临很大一个问题,它的速度和使用频率不会太高,甚至可以说很低,而且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闹不好会爆樘,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自曝。
    这也是为什么当时很多明军装备了火枪,但是使用率很低的原因。
    它使用起来太过麻烦,而且瞄准率太低,杀伤力也一般,闹不好还会自保,这几大致命缺点严重制约它的发展。
    火枪在近战的话杀伤力还可以,就算盲打也可以杀到一片。
    但是这里面又存在另外一个致命的问题。
    它的速度太慢。
    和片刀比起来火枪速度根本占不到一点优势。
    在近战中如果用火枪和正面的敌人干仗,还没等自己的**装填完毕,对方的片刀已经杀到了眼前,这种形同鱼肉的做法跟自杀没有多大区别。
    在当时那种混乱的情况下,但凡有点脑子的人宁愿选择片刀和敌人对砍,也绝对不会选择火枪这种即笨杀伤力又极低的兵器。
    但是对付大象的时候傅友德充分挖掘了火枪的优点,因为对付大象根本用不着瞄准,大象的个头和庞大身体就是一个巨大的活靶子,而且它们本身行动缓慢,和人没办法比,人着急了可以想办法躲避,但是这些家伙想躲都没地方躲,只能用身体挨枪子。
    傅友德什么都不用干,只需要让士兵装弹上膛然后扣动扳机就可以,根本不必担心子弹会落空。
    发觉这一好处以后,傅友德让一部分人负责火枪猛轰,另外让一群人手持强弩(从元兵手里抢来的)负责打掩护。
    双方进行密切配合。
    而面对傅友德这种远距离攻击的策略,夏国的大象用它们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
    牲口也怕疼。
    在巨大的死亡威胁面前,即便是身为牲口,它们也会当逃兵。
    而且它们当起逃兵来,战况比人还惨。
    在傅友德近乎猛烈的炮火攻击下,做为禽兽的大象们再也没有以往一往无前的勇气,它们开始退怯,在退怯的同时掉头开始向回撤退。
    随着大象的掉头,敌我双方的主动权瞬间发生了变化。
    原本在夏国士兵手里用来破环和踩踏的大象,成为了夏国的噩梦。
    完全不听指挥的它们开始对自己的阵营疯狂踩踏,肆意蹂躏,戴寿率领的夏兵死伤无数。
    本来准备好给予敌人重创的大象军团不仅没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给自己的兵马造成了巨大伤害。
    成都守军,大败。
    即便如此,做为丞相的戴寿依然没有选择投降,他让士兵全部回撤成都,然后固守,企图等待后方重庆方面友军的支援。
    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一心期盼的友军并没有到来。
    来到的只是一封家书。
    出品人是夏国的国君,明昇。
    内容很简单,随着明军攻破城池,做为夏国国君的自己已经率领所有属下缴械投降,夏国灭亡,让他也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全部投降好了,尽快缴械,争取宽大处理。
    但凡这种时候,做为下属一般也都会选择随波逐流。
    毕竟自己老大都已经缴械了,自己再硬抗也没有多大用了。
    该表示的衷心都已经表现过了,也不需要自己再做出什么其他表现了。
    顺坡下驴就对了。
    但是凡事都有特例。
    戴寿就是其中的一个。
    做为丞相的他似乎并不甘心于投降,同样他也知道自己这群已经被明军打怕打残的手下已经不可能随着自己一起浴血奋战,所以他选择了另外一条道理。
    一条在我看来绝对称得上一代忠臣的不归路。
    他并没有为难士兵。
    而是同意他们缴械投降。
    等所有人都走以后,他自己却找来一条小船,随后划到了湖中间。
    在所以人都已经投降,夏国政权彻底灭亡的瞬间,凿船自沉。
    戴寿,沉江身亡。
    虽然戴寿这种行为在很多人看来不理解,认为他是自杀,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
    但是我认为他这么做并算不上自杀。
    在我个人看来他这种行为应该叫做赴义。
    和自杀完全是两种概念。
    我个人认为的自杀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是对父母对忠孝最大的污蔑,是对生命莫大的侮辱。
    但是赴义不同,赴义是对自己国家忠贞和坚持,是对自己信仰的不屈的抗争。
    他和自杀完全不同,根本不能进行混淆。
    历史上这种行为有一个杰出的代表,他的名字叫做:文天祥。
    也许只有文天祥的诗词才能表现出那种大义凌然的胸怀。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戴寿的作风虽然没有文天祥这么悲壮,但是他的行为同样值得称赞。
    史书上永远会为他专门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洪武四年(1371),明昇降明,戴寿凿舟自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