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的问题上,傅友德充分骑兵的特点。
快!
从进入四川,到拿下绵阳和德阳仅仅只用了几天时间。
还没等明昇等人缓过神来,他率领的骑兵已经跑到了他的眼前。
成都。
只要拿下成都,攻打的重庆的日子也就不会太远。
傅友德肯定也想过率领自己的兵马直插夏国的国都重庆,这样功劳可以获取更多,利润可以博得最大。
但是正在一路干仗中的傅友德发现了一个问题,成都这个敌人防守严密的地方是块难啃的骨头,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攻打下来。
成都尚是如此,重庆就更不用说了。
肯定保护的跟个铁通似的,连只鸟都飞不出来。
这时候他需要找一个人帮忙,一块淌这趟浑水。
在四川这块地方能帮上他的只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老大派遣过来执行任务的汤和。
而自己的战友汤和兄弟还窝在三峡这块地方,每天和桥上山上的士兵做着石头买卖停滞不前。
他需要汤和的力量进行攻防协助。
该怎么通知汤和呢?
傅友德犯起了难。
那时候双方没有电话也没有手机,他们没有具体的联络方式,想写信但是明昇这个混蛋肯定不会替自己传达。
面对这个难题,做为百胜将军的傅友德想到了一个办法。
一个近乎神奇的办法。
我不知道大家小的时候是在什么环境下长大的,我小时候是生长在农村,那时候我家门前有一个很大的陡坡,陡坡的路面不像现在,它不经过任何硬化,也远没有现在这么平整,全都是清一色的土路,驴车一过坑洼一片,尘土飞扬。
每次下雨不上学的时候,尤其是下大雨的时候,我们一群小毛孩都会一起干一件事,那就是挖河筑坝,让雨水在坡中央聚集,等雨水聚集的差不多了,我们每个人再分别叠上纸船做好签名放在水里,随后开闸放水,看谁得船窜的最快。
谁的船第一个窜到终点,谁就是今天的胜利者。
这就是我们小时候仅有的欢乐道具之一。
傅友德应该小时候也玩过这种游戏。
他充分利用了四川的地理优势,他让自己的手下做了无数个木牌,随后让士兵在木牌上刻上自己所在的位置,并且写上自己准备攻打成都的具体时间。
一切准备完毕之后,把这些木牌全部丢进了水中。
这里还要讲一个水流问题。
水流千遭归大海。
无论四川哪条河流的分支,他们最后都会回归到下游的大海,也就是说甭管位于上游的傅友德在哪里丢下木牌,它们都会流经汤和所经过的三峡。
所以说他根本不需要担心汤和会看不到这些木牌。
不得不说,傅友德确实是个人才,他很好的利用了四川河流的特点。
他的这种做法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传单。
木牌就是他传递信息的一个最简单有效的工具。
上面简明扼要的说明了自己的动机和行动时间。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不仅是通知自己战友的通讯信息,更是瓦解敌军心里防线的有力武器。
这确实是一个好的办法。
因为很快他的传单就发挥了效果。
首先发现传单的是夏国的士兵。
当他们发现敌人已经攻入了拿下了德阳,正在准备攻打成都的时候,首先对他们的士气肯定会造成一定的削弱,无形之中打击了夏国战士的斗志。
更重要的一点是当明昇得知自己老窝就快被傅友德给抄家之后,他急忙调遣镇守在三峡的丞相戴寿和太尉吴友仁重新调派回来,镇守成都。
瞿塘关压力大减。
两员大将被调走,直接受益的肯定是汤和。
自从接受朱老板的任务安排之后,他就率领着兵马来到了瞿塘关。
为了贯彻朱老板拿下瞿塘关的决心和坚决果敢的政治思想,做为三好学生的汤同学就在瞿塘关上安安分分的攻打了三个月时间,而没有采取任何逃离或者撤退的打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往往好学生他们一般都不会轻易招惹别人,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的脾气就好。
我个人的总结是这类人一般都比较闷骚。
他们高兴的时候你怎么欺负他都可以。
但是一旦惹毛了他,他们往往会干出一些完全出乎意料的事情。
而汤同学就是这类人的杰出代表。
这时候在瞿塘关被欺负了三个月的他心里肯定窝火。
从老大哪里领兵出来了三个月,屁事没干,和石头干仗了三个月,却没能前进一步。
这种情况搁谁心里也不会痛快。
正当汤和心里不痛快的时候,他收到傅友德的信息,当了三个月三好学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他此刻早已心里窝火嘴上骂娘。
在瞿塘关上他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
前所未有之侮辱。
内心极度受辱汤和决定改变了原先愣打的策略。
他似乎从傅友德竹筏的创意中找到了灵感,在灵感中延伸出了另外一套创意。
觉得创意可行的汤和决定放弃正面拿下的瞿塘关的机会。
弃水路强攻,改走陆路。
你明昇不是不让我走水路么,不是有瞿塘关的天险么,不是架着桥放着人扔这石头拦着道不让大爷我过去么。
好,好的很!
你不让我走水路,那我就走陆路。
为了发扬劳动人民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提倡勤劳节俭的优良作风,爷们的船也不会留给你们这群混蛋,连人带船我们也一并打包带走。
我没有真正去过四川,但是零八的汶川地震我还记忆犹新,虽然当时很多场面我并没有亲眼目睹,但是却真切的感觉到了四川的地形地貌。
我一直以为四川和它的名字一样,都是一马平川想找座山都很难,但是从汶川地震之后我发现我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四川给了我另外一种感觉。
山,全都是山。
除了山以外,就是一沟沟的水。
山水之外,似乎就剩下了存在他们之间数以百米的那巨大的高低落差。
人站在山顶往下看,都觉得后背发凉头皮发麻。
但是就是这种情况,汤和这位从安徽出来的老大似乎并不关心这些,他关心的只是自己那些从老家带过来的家当。
不管地形多么蜿蜒,不管道路多么曲折,他都坚守着一个信念。
这些家当都来之不易,怎么把它们带出来的,就要把他们怎么给带回去。
史书上虽然没有说过汤和真正的出身,但是我觉得汤和应该是学会计出生的,起码算盘打得肯定是很溜,在老家的时候应该也是专门干着管账看库的买卖。
思想理念里应该就注重一个字:抠。
只要是省钱,恨不得从指甲缝里抠出那么一丁点油来。
为了彻底攻破瞿塘关,汤和做了两手准备。
他一边让廖永忠率领一部分兵马佯攻瞿塘关,起到吸引敌人注意力的目的。
另外一边命令一部分士兵扛着船爬着山,越过了瞿塘关,趁着敌人眼花的时候跑到了瞿塘关的后方,随后趁着敌人完全没有准备的时候抄敌人后路。
我实在无法想象这是怎么样的一种场面,正面和敌人干着杖,还得拿出一副今天不把你拿下誓不为人的姿态,装着玩了命的猛打猛干,这样才能更加有利的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侧面则干着让一群人在那种最深处近乎百米的落差下扛着船爬着山,搞不好一个没踩准就会滚下山升天玩完的营生,这实在不是一件好差事。
但是就是这个可怕的近乎不可能的困难,却被汤和克服了。
他成功的把船扛到了瞿塘关的后方。
不得不佩服汤和的勇气和魄力。
当汤和率领的士兵扛着船爬过山越过瞿塘关后方的时候,他来到了瞿塘关的上游。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明显了。
他让士兵把船重新丢进了河里,随后命令所有士兵全部上船向瞿塘关的守军发动猛烈攻击。
而镇守在瞿塘关的夏国军队还不知道发什么什么事情,自己后方就来了一群敌人抄了自己的后路,夏国大败,瞿塘关被拿了下来。
随着瞿塘关被攻破,摆在重庆的最重要一道防线消失。
重庆沉底暴露在汤和的面前。
这是夏国真正的根据地,只有把这里给攻破了,自己这趟差事才算彻底做完。
为了拿下重庆,他和廖永忠兵分两路包围重庆。
而这时候做为做为夏国国君的明昇面对这支突如其来的敌军,他首先害怕了,他把自己所有的大臣都召集到自己身边商量对策。
大臣们给他的意见是逃跑。
趁着敌人还没有缓过神来的空档逃向成都,和那里的兵马汇合。
但是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她不同意逃跑。
她说了一句话:“事情已经这样了,即便我们逃到了成都,不过也只是苟延残喘,并没有什么卵用。”【事势如此,纵往成都,不过延命旦夕,何益!】
发表这个观点的是明昇的母亲,也就是夏国现任的太后明昇的老娘,郑氏。
在反对之后郑氏说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她的建议是投降,反正四川的败局已经注定,我们除了缴械投降以外就剩下了拼死抵抗。
可是我不想抵抗,因为抵抗就可能造成死亡。
我还不想死。
我还年轻,虽然已经守寡很多年了,我还想接着守寡,做一个忠贞不二的妇人。
我不想破城被杀。
所以我主张投降。
既然选择投降,那我建议就在这里投降。
反正在哪里投降都是一样。
与其白跑成都一趟,还不如就在这里投降,费那跑路的工夫干嘛,你以为跑到成都再投降你的翅膀就硬了么。
没有,都是做着被人看不起的买卖。
既然结果都是一样,那我们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
我不走了,要跑你们跑吧。
我就在这里投降了。
对于母亲的论断,做为老大的明昇赞同了她的观点。
是啊,四川就这么大点地方,而且现在四处都是敌人,自己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他明白,就算是逃到了成都也没有多大用处。
不管逃到哪儿,最后都会被逮回来。
结果都是一样。
另外一点死扛也是没用的,靠自己这些废物手下和明军正面干仗,是肯定干不过他们的。
打到最后结果只有一个。
死路一条。
他还年轻,还不想这么早就去见已经翘了辫子的老爹。
所以他同意母亲的想法,派出了使臣携带重礼向城外的汤和发出来投降信。
这时候被愣打了三个月而现在做为胜利者的汤和终于站了出来,他接受了明昇的请求。
并且下令所有士兵不得掠夺财物,严守军纪,随后命令士兵进城。
重庆战役,到此结束。
随着明昇的投降,夏国政权彻底灭亡。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