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隆听了,不住地点头——他果真就是个农民,知道农民如果收成一百斤粮食,名义上交给朝廷十斤,实际上连同损耗摊派要交上去三十斤上下,再除去留作明年的种子、除去交给祠堂的公粮等等,留到自己手中的不过是四五十斤粮食。而这不到五十斤粮食,既要自己吃、又要用来养殖牲畜,风调雨顺的丰年才勉强能保证一年到头吃上饱饭,万一遇到个水旱蝗风之类的灾害,那可就只能听天由命了。而秋仪之的这些措施若是推行下去,相当于让此地这些百姓白种粮食,一颗一粒都属于自己,只要略微勤俭一点、老天爷再帮上点忙,必然能够发一笔小财,说不定还能趁此机会置办下几亩养老的地皮。
想到这里,唐建隆不住地点头:“没想到秋大人还能够念及百姓疾苦,真是令人钦佩啊。”
赵成孝接话道:“那是自然。秋仪之大人同末将自小认识,都是穷苦人家出身,百姓生活艰苦,他也是感同身受的,当然也就做不出那种虐待小民百姓的事情了。”
唐建隆正感慨间,忽见前头带路的赵成孝勒马停下,便也赶紧收紧了缰绳,问道:“赵将军,这是怎么了?”
赵成孝指着地上,说道:“唐将军,你看到这根杆子了吗?”
唐建隆循着赵成孝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一根一丈多高、酒杯口粗细的杆子直挺挺插在地上,杆子还被用桐油漆刷成一道红、一道白的醒目颜色;抬眼望去,这根杆子左右两侧隔开三四丈的距离,便又插了差不多样子的杆子,一根一根向两侧延伸。
于是唐建隆问道:“看见了,却不知这几根杆子用作何用?”
赵成孝答道:“这便是秋大人指定的同郑鑫决战之处,前头便是我军地界,还请唐将军千万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我军便要以间谍之罪惩处。军法无情,不能有半点通融,还请唐将军留意。”
唐建隆听赵成孝方才还带着几分暖意的对答,瞬间变得冰冷无比,心中吓得一收,赶紧在马上作揖回道:“末将有数了,末将有数了。”
赵成孝见唐建隆这样一幅紧张的样子,忽然“噗嗤”一笑,说道:“唐将军何须如此?监国秋大人早有谕令,战场情况请尔等可以尽管勘验。只要不越过这条界限,一切都可以自便。然而后边便是我军的营盘,为求保密,还请唐将军不要随意前去探查,万一被我抓住,恐怕脸上难看。”
赵成孝这几句话说得柔中带刚又合情合理,让唐建隆不住地点头称是,又胡乱说了几句,便回营去了。
回到自家营垒,唐建隆只喘了口气,便立即命人取来笔墨纸砚,趴在几案上将一日来的见闻书写下来。寻常领军作战的将领,大多是些目不识丁的武夫,唐建隆小时候却读过几年私塾,颇认识几个字,因此也无须假手于人,还算流畅地将一封书信写好,便派人即可坐快船送到江南郑鑫那边。
郑鑫这边。
他做了不知多少年的王长子、皇长子,在朝廷之中不知有多少亲信耳目。这些人有的被秋仪之调离紧要岗位,心中怀有怨气;有的觉得天下大势未定,不如分散投资;有的觉得秋仪之毕竟是个外姓之人,由他执掌朝廷牛耳还是别扭——故而通过各种途径,同郑鑫沟通着各式各样的信息。
越过一道滔滔长江,如丝缕不绝的消息传到郑鑫耳中,让他觉得秋仪之在朝廷之中的根基十分薄弱,只要略微晃动一下,便能被连根拔起。
不久之后,唐建隆的第二封书信也从江北传来,说的却是秋仪之已于唐建隆抵达江北的第三天接见了他,并已将战书收悉,约定于“小满”当日决战。
郑鑫思考了一下,觉得“小满”节气还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那时候气候虽有些转热,却贵在一般没有什么大雨暴风的侵袭,正适合自己大军展开作战,而不用担心会被秋仪之利用气候的变化使什么阴谋诡计。
于是郑鑫把心一横,当即在战书后面又批上了几个字:“可,尔当净颈待戮。”便派人再送到江北去。
秋仪之受到回信之后不由松了口气,却又不禁紧张起来——自己之所以安排下这样优厚的条件,无疑会导致自己占据的主场优势一样会被极大程度地削弱,对郑鑫的胜算便也会不可避免地削减下去;可是没有这样的条件,就未必能诱使郑鑫立即渡江北上决战——自己所用的策略,乃是左右为难之下的一柄双刃剑。
郑鑫不是毫无见识的笨人、也不是过于谨小慎微的胆小鬼,他知道现在毕竟是秋仪之占领朝廷中枢,又拥立了新的皇帝。自己虽是郑家正经嫡系子孙,实际上却是一个挑战者,只有正面将秋仪之击败,才能堂堂正正地占据皇室正统,否则便最多只能接受划江而治的结果。
这两方人马,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却都有必胜的信心,长江上的空气顿时紧张了起来。
就在这样忐忑不安的气氛当中等待了大半个月,郑鑫却是始终按兵不动,除了先期派来的唐建隆所部几千人马之外,再无一兵一卒渡江而上。
秋仪之对此有些讶异,却苦于郑鑫江防愈发严密,同自己暗中勾连的戴鸾翔、郑庭航、许容、黄万刚等人许久都没有送来消息。他又想联络已运动到长江上游的李胜捷,让他驾船沿江而下,去侦查一下郑鑫的动向,却又怕郑鑫看到李家的船队,吓得缩了回去,便只能作罢。
就这样秋仪之又等了三天时间,忽然听前方传来情报,说是长江江面上突然出现无数船舶,正在往江北大量运输兵马粮草。
秋仪之闻言大惊,立即叫起赵成孝、尉迟霁明等人,赶到江边观察情况,果然见原本空旷无边的长江江面之上,忽然出现了数不清的船只。
只见这些船只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不过是几十根原木或者粗壮竹子捆扎在一起而临时做成的筏子。这些船筏虽然简陋,然而数量却是极为庞大,一眼望去难以计数,即便说有成千上万条,也未必夸张到哪里去了。
而这些或大或小的船筏之上,多则运载了数百人,少也有一百来人,均是刀枪出鞘、全副武装,正是郑鑫屯兵在江南的军队。
秋仪之见到这样一幅百舸争流的场面,顿时大惊失色,对身边的赵成孝说道:“郑鑫果然不是寻常之人,看今日这样形势,似乎是他要一举将全部三十万人一起摆渡到江北来。你速去召集军队、出营列阵,不要弄出什么被登陆部队打个措手不及的难看样子来。”
赵成孝忙答应一声,拨转马头,便往北便而去。
秋仪之又看了几乎被大小船筏填满的长江,觉得自己再呆在这长江边上也没有什么别的裨益,便也调头往自家大营而去。
原来郑鑫这大半个月并没有闲坐在江南,而是见江南水网密集,大大小小的河流港汊、湖泊水塘里头不知有多少船舶竹筏,又不知有多少精通水性、善于操船的船夫。于是郑鑫便出重金将这些船筏和船夫全部征集起来,又乘着李胜捷的船队远在千里之外、水流风向又都适合渡江的时机,当机立断命令全军登船北渡长江。
他这次渡江,事先没有做什么演练,也没有太过周密的部署,虽然做得既机密又突然,可是背后却要冒极大的风险,别说是指挥不利了,就算是水流、风向有略大一些的变化,便会将这些临时拼凑起来的水上乌合之众如同一盘散沙一般,彻底吹散。
不过好在郑鑫运气不错,一次冒险便将自己手下全部二十七万精兵 运送到了长江北岸,行动进展得如此顺利,就仿佛是做梦一般。
早在江北驻扎了将近一个月的唐建隆得到消息,也赶忙着急手下三千兄弟,在江边列阵,迎接主公郑鑫。
郑鑫略略向唐建隆问了几句,便要他作为向导,却不就地安营扎寨,而是在预定的战场之上排列阵势,为的就是防着秋仪之乘自己立足未稳,发起突袭,重新将自己赶下江去。
可是待郑鑫将阵型排布齐整,秋仪之才领着众军姗姗来迟,驻军在距离郑鑫所部弓箭射程之外,开始手忙脚乱地排布战阵。
郑鑫真想趁着敌军一时的混乱,这就领军打过去,可有念及自己手下人马刚刚渡江,还颇有些疲惫劳乏,又怕秋仪之用的是疑兵之计,引诱自己过去攻击,这才强忍住冲动,静静观察对面排列阵型。
秋仪之这里动作也算是快的,不过一刻钟功夫,便将阵型排列齐整。
郑鑫骑在马上极目远眺,见对面兵力大约在七八万人左右,比自己手下兵马少了一半还多,战阵却是颇为严密,旗帜金鼓也极鲜明,知道不能轻易取胜,便严令约束部队,静观前头动向。
秋仪之倒也不敢轻举妄动,过了半晌才派出一员将领,纵马跑到两军之间,高呼道:“尔军原来疲惫,不堪一战,且今日未到‘小满’节气,不若安心休整之后,我等再行决战如何?”
郑鑫见这员将领虽然其貌不扬,身上却别有一股煞气,嗓门也是极为嘹亮,因此不敢小觑于他,更不敢小看这员将领身后的秋仪之,便派出身边一员战将,送话出去:“灭你小贼也不急于一时,让你多活几天,容尔回去交代一下身后之事,再来送死不迟。”
秋仪之派来传话的,就是他手下那个诨号叫做“黑颈蛤蟆”的山贼亲兵。他秋仪之身边专司战场上传令之事,却做不得半点主,接了郑鑫的口信,便拨马回去向秋仪之汇报。
小说推荐
- 女扮男装:古代权臣奋斗录
- 魏摇光穿越来十几年了,甭说奇遇了,她连遇奇的毛都没见着一根,只有一个老帅老帅的师父,日子过得平凡而充实。直到她十四岁时山下睡觉醒来遇见一个大帅哥,一切就不一样了“原来这位才是触发剧情的关键啊,合着我前十四年都是白长的”白长的魏摇光先问帅哥名字“你名什么”帅哥矜持回“姜十七“这一听就是个信口胡编的名字
- 都市小说魏有蓝连载
- 最新章:第286章 草木堂
- 权臣宠妻手册
- 前世,云亭做过最后悔的事,就是没有将秦南星强行占为己有幸再得一世,他决定,先把人叼回府,宠得她离不开自己再说谁知,当初对他爱答不理的高冷郡主竟主动送上门一撩,二勾,三诱惑秦南星笑的勾魂夺魄“夫君,我甜吗云亭身子骨都软了,双眸发亮“甜死了矜冷高贵的女人甜起来,简直要人命权势滔天对妻忠犬对外恶狼戏精大将
- 科幻小说臣年连载
- 最新章:20.第20章
- 一品权臣
- 华榉穿越到水浒世界的大宋,无意中救了徽宗,从此开启独揽朝政的权臣之路。除奸臣,罢贪官,平强寇,横扫辽金西夏,收服四夷“朕封华卿为宰相、枢密院使,总领朝政,今后朝政大事皆交给华卿处理,不必再向朕请示”谁说权臣只能挡道,权臣也能护国保民,安定社稷
- 历史小说屠日连载
- 最新章:第1012章 路遇
- 第一权臣
- “匡国家于危难、安社稷于狂澜、立幼帝于襁褓,虽古圣人何以加此《后夏书·夏景昀传“高阳权谋如渊,料事如神,英雄之才盖世.光辅南朝幼帝,四海咸宁.屹然如山《梁书·元帝纪“一个臣子,掌握军政大权,让天下人只知有相不知有帝,跋扈嚣张,枉顾人臣礼节,简直大逆不道—夏朝大儒郑天煜“善哉,使我得此人辅佐,岂有今日
- 历史小说皇家大芒果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章 苏家应对
- 明朝第一权臣
- 魂穿明朝正统年间的一个惹了一身“风流债”的“官二代,其时奸宦当道,北虏窥伺“土木堡之变”旋即爆发…前世默默无闻,今生又怎肯碌碌无为?何以立足?一腔热血,一口不平气,和那颗二世为人不甘平庸的心。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也(注:既有轻松搞笑,又有激情热血
- 灵异小说法大小蒋连载
- 最新章:第九章:被“教育”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张斌意外魂穿明末,附身一个年轻的县令不愿做亡国奴的他决心拯救大明但是,一个县令,要救大明,貌似很难因为,权力太小,没人鸟在明末,怎么快速上位,手掌大权呢根据史料记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吹学圆嘟嘟,学东林党,使劲吹要想一步登天,先得把自己吹上天张斌:我一年就能平定东南匪患皇上:擢张斌为福建巡抚张斌:我
- 灵异小说未知连载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历史小说星辰玖连载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穿书后我娇养了权臣
- 骆家塘村的骆闻谦是“名动”沂江县的年轻秀才,靠的不是年轻和秀才名头,而是克亲的名声。陈家村的陈秀颜是远近闻名的美姑娘,可提起她众人议论更多的是她骄纵蠢笨的名声。骄纵蠢笨,她不再是,她是身揣空间,从末日穿到这美好人间的幸运儿,意图在这古代混得风生水起。只是因为多看了在河里浮沉的骆闻谦一眼,然后一辈子赔
- 都市小说一只小胖连载
- 最新章:第四百四十六章 继续
- 我牛魔王,天庭第一权臣
- 做妖怪是没有前途的,做大哥是要妻离子散的。上岸,必须要上岸。最初重生为牛魔王的姜山如是想着。只是祖上几十次站队失败的历史,以及玉帝渡劫归来却被斗姆元君架空的现实,又让他欲哭无泪。好在距离西游开始尚有万年,逝去的父亲更留下了拜师菩提祖师的机会。拜师菩提,修长生不老诀。静待天时,得天庭神仙籍。只是,最后
- 仙侠小说登仙长安连载
- 最新章:第六十四章 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