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匠心

第306章 青五色

    
    英国在2005年还有一个乡村有一个小的拍卖行,拍卖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元青花,非常有意思。这件东西,因为记录非常清晰,所以它后来被后人就津津乐道。有一个老头,他们家地上放着一个元青花的葫芦形的大瓶。他们家的狗天天从这瓶子面前走来走去,大尾巴在瓶子上扫来扫去,走来走去。后来来了一个行家说,你们家地上怎么有这么贵重的一件东西啊?老头说:是很贵重吗?在我们家摆了很久很久了。那么他说:我们能不能拿到拍卖行给你拍拍看,老头说行。就拿到拍卖行。这个瓶子当时拍了多少钱呢?因为它是在英国乡村很偏远的一个拍卖行。很多竞价者都没有到场,不知道。所以拍得不高。拍了多少钱呢?当时拍了折合人民币大约5000万块钱。据说,老头杵着这个手杖在门口领着他们家狗就看楞了。他没想他们家所有财产加起来都不顶这个搁在地上的瓶子值钱。然后就拍了拍很懂事的那条狗,那意思就是说,你这么走没把我这瓶子摔了真是万幸啊!
    后来的事就更有意思了,就要查一查这个瓶子的来历。他的档案工作做得好。西方人比东方人愿意保存档案,所以查了一下,他的祖上是在1900年5月23日花10英镑买的这个瓶子,记录在当天的日记中,有记录。那么到卖的那一天,整整走了105年。105年这个东西涨了多少倍呢?它当天卖的英镑,是344.5万英镑,它在这105年里它涨了大概35万倍,摊到第一天上,每天涨了10倍。我们每个想投资的人都很愿意听这个消息,在自个儿身上发生。每天10倍,打他投钱那天起,每天涨10倍。我10块钱买的东西,第二天变成110块,第三天变成210块,每天都以基数上这么递增。递增了105年,中间历经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历经了无数次经济危机,居然卖了这么高的一个价钱。
    那我跟很多搞投资的人聊天,我就说起这事。投资的人说,不可能,哪儿可能出这种事啊。这听起来都跟“天方夜谭“一样,但这个事就发生了。
    元青花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能够在这么残酷的市场上能够站稳呢?
    首先,它是汉族文化、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一个结晶。
    市场的热爱也是元青花繁荣的一个动力。因为有市场,有需求,元青花出现以后迅速膨胀。我们知道,后来明代、清代瓷器都是以青花瓷为主。
    那么,青花瓷的特点是什么呢?首先它是以优雅悦目的蓝色为陶瓷开辟了装饰新路。在它之前的陶瓷没有这么漂亮悦目。这个蓝色对任何层次的审美都会有非常强烈的感受,不排斥。有些色泽是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排斥,排斥青花颜色的人几乎没有。
    第二,是它发色稳定,成品率高。从工艺上它有所突破,相对容易达到一个高标准。
    第三,就是它的质地优良,从内到外,所以它才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正是因为元青花的这些特点,它才确立一个霸主地位。元青花的出现,它一反宋代追求的那种含蓄美,那种自然美。它是奔放的,它强调的是人工美。所以它改变了宋代以来的含蓄的美学观,开辟了陶瓷的新的一条路。
    明早期青花是永乐定的调子。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永乐皇帝的性格。其父朱元璋是曾经考虑过让朱棣就是永乐皇帝当皇帝的,因为他行排老四。长子朱标在朱元璋之前就去世了,经过反复地权衡,朱元璋还是定了长孙来继位,这就是我们知道的建文皇帝。这一点使永乐皇帝当时是燕王朱棣很不满意。因为建文皇帝的处事也过于急躁,导致朱棣就谋反了。在建文四年的时候,朱棣就起兵了,最后拿下政权。
    永乐统治22年,海内太平,整个国家还是比较安定的。尽管他的手段比较极端,但是整个国家还是比较安定的。他办了很多大事,我们来看看他办了哪些大事。
    第一,建故宫。我们今天之所以还有这么辉煌的故宫存在,是因为有永乐皇帝。永乐五年开始建故宫,到永乐十八年建完,用了13年的时间。故宫的皇宫建设是世界最大的皇宫群,用这么短暂的时间能够把它建成确实是一个奇迹。
    第二,编纂《永乐大典》。“盛世修典“,这是有讲的。《永乐大典》不是我们一般意义想象的编纂一本书,它是一个倾国家之力,集所有的文人雅士的能力编纂的这样一本大书。《永乐大典》有多少卷呢?有22937卷。我们知道后来《永乐大典》不停地在遗失,被焚毁,但还是保留下来了很多。这是他做的第二件大事。
    第三,迁都。他迁都有很多原因了,我们也不是很清楚永乐怎么想的。但是基本上能够知道他几点。首先他认为在南京继续做这个皇帝不算光彩,毕竟他是动了武的。其次,他因为他是燕王,长期居住在北京,有感情问题。再有一点,当时北边还是元朝残余势力在跟明朝政府抗衡。迁都北京以后,表明明朝的能力和强大。如果当时的政府在南京,北面很容易失守。
    第四,组织下西洋。下西洋的目的是非常复杂的,至今史学界也没有一个定论。但是它显示了明帝国的一个优势,这个优势在当时是在全世界范围中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优势--海上运输能力--的一个显示。
    朱棣拿下政权,当了皇帝以后,做了一件大事,要为他父亲立个碑。中国人很讲孝道,给父母立碑是大事,今天也要到墓地选一块好的石材,记上一些文字,表达后人的哀思。那么,永乐上台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情况,他违背了祖训,以武力登基。但为了表明自己的正统地位和孝心,他要给父亲立一个碑。这个碑做大了!依山而造,在今天的南京郊区汤山镇,那里有一座阳山,依阳山开凿。我去过那儿,专门看过这个碑。没有亲临其境,你不能感受它有多大。如果我们把它立起来,它有70多米高,相当于今天25层楼房那么高。碑分三块,碑身、碑额和碑座,这三部分现在都在山上,无法站立。不要说600年前人的能力,即便今天,我们设想了很多办法,也觉得不可能把它立起来。经过计算,碑的重量大约有3万多吨,要把3万多吨的东西吊到基座上,再把碑额搁上去,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结果这碑就躺在山上,变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阳山石碑是永乐的一个形象工程,但没有做好。我想这可能也是促使他迁都的原因之一。你想,为父亲做了这么大一个碑,最初想得很好,没有想后面的事情,结果立不起来,出现这么一个尴尬的局面。
    永乐还做了一件大事,在南京建了报恩寺和报恩寺塔,可惜现在塔不在了。报恩寺是永乐为纪念他的父母而建,父亲就是朱元璋了,母亲是他的生母马皇后。报恩寺塔则是永乐按照皇宫的标准去建的,用了16年的时间,是座白琉璃塔,九层八面,78米高,也相当于25层楼那么高,非常巨大。可惜在1854年,人为地毁于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天国时期为了战争的需要,把它炸掉了,非常可惜。
    永乐为建报恩寺和报恩寺塔,所动用的材料是我们不能想像的--用青花做地砖。今天装修房子,买的所有瓷砖都是为家装烧造,没有人敢用青花瓷,成本巨大,不能承受。但永乐就烧了青花地砖,每块砖大概都有二三公分厚,非常漂亮。这种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为人所知,每个人看到那砖的时候,都觉得那是一个残器,像一个盘子的中心被切下来了。砖上的图案也不完整,因为每块砖都是局部图案,只有拼接以后才能变成完整的图案。单看一块砖,往往就误认为是残器。古今中外,用青花作为地砖,目前已知的只此一例。
    明朝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对报恩寺塔有这样一段描述,他说:“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则报恩塔是也。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张岱是明晚期的人,当时这塔还在,矗立在长江边上,所有来往的船只都能看见。今天这座塔如果还在,将是全国非常重要的旅游景点,可惜毁于150年前。
    我早年逛天津古玩市场的时候,有一个老乡摆地摊,他从书包里就拿出这么一块地砖。他刚拿出来,我就看见了,我一把就接过来了。我问:“你这个多少钱啊?“他说:“200块。“很痛快。然后我就知道了:他不明白这是什么东西。那时大家已经知道永宣瓷器很值钱了,但不知道这么一块方方的东西是什么。我说:“100块吧。“这是一个原则,就是无论多便宜,一定要砍价,这是给对方一个心理安慰。你要说:“200块我要了。“他肯定想自己卖低了,心里会很难过。为了让对方舒服,一定要砍价。他说:“不行。““那150。““不行。““180。“他还说:“不行。“我说:“那好,我给你200块。“
    我为什么反复跟他拉这个锯呢?让他确认他所说出的价格。我说一百、一百五、一百八的时候,他都反复说不行,是确认二百这个价格。如果我说:“二百块,还行,挺便宜的,我要了。“他可能就会说:“哎呀!我弄错了,不是200人民币,是200美金。“你马上就买不到了。所以要学会讨价还价的技巧,不仅是为自己高兴,也是为别人高兴。
    收藏的时候需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反应要快。我现在都能清清楚楚地回想当时的情景,就是老乡从书包里一拿出东西,我就接过来了。旁边围了很多人,我动作稍微慢一点儿,有人比我手快,东西就永远不是我的了。那么,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个决心还是来自于你的知识。我为什么能够在那么多人拿出那么多东西的时候,全都不激动,而看见这块砖就激动,一把就拿过来?就是因为我有这个知识。所以在收藏中,关注逝去的比关注现在的更为重要。
    永乐官窑近年在景德镇珠山大量出土,珠山就是当时御窑厂的所在地。永乐瓷器中最负盛名的压手杯,反而未见出土。先解释一下压手杯,碗形,大小搁在虎口的位置上正好。由于胎比较厚,分量比较重,有沉重感,所以叫“压手杯“。带有确切“永乐年制“款的永乐青花压手杯,全世界只有3件。我前些年在江苏电视台做节目,现场有很多观众拿来东西鉴定。有个人拿了一件青花压手杯上来了。我跟他说:“全世界带有年款的压手杯,仅有三个是真的,你这是第四个。“
    我想,一般人都能听懂这话是什么意思。但他听不懂,他说:“对,我这就是新发现的一个。不仅一个,书包里还有一个,第五个。“全世界倾国家之力,600年的时间才找着三个,他那儿就有俩。这么难得的瓷器,我都只能隔着故宫的玻璃看,他怎能兜儿里揣着俩呢?妄想是收藏的一个大忌,很多人是妄想。一个人在执迷不悟的时候,听不懂别人说的话。比如我说:“你这是第四个。“我就已经暗示他东西不真了,但他听不出来,他觉得就是那三个以外又发现了第四个。这是一个通病。
    永乐瓷器中有很多特点与郑和下西洋有关。我们都知道郑和七下西洋,有的史书上也说八下西洋,不管他下了几次,反正他去了西洋。郑和跟我同姓,原名叫马三保,人称“三保太监“。他是云南人,被永乐赐姓“郑“。郑和从永乐三年起就开始下西洋,最后一次已经到了宣德时期,到达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很多史学家认为,永乐皇帝让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寻找建文皇帝。因为永乐皇帝这件事办得不光彩,攻进南京城的时候,建文皇帝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所以他一定要找到建文皇帝的下落,毕竟说白了那是真皇帝,要回来的话也不太好看。此外,下西洋还有部分经济目的。再有就是炫耀,大明朝国力强盛,一定要炫耀。今天的阅兵式都是炫耀,国力强盛时才能搞阅兵。
    炫耀是农耕文明的一个局限,农耕民族就愿意炫耀。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耕文明的国家,今天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愿意炫耀的特征。过去家里买一辆新车,买一台新电视,都愿意跟人显摆。《明史·郑和传》上记载得很清楚,【.】当时郑和的宝船非常大。为什么叫宝船?因为押送了很多宝贝。宝船长44丈,阔18丈,相当于长约132米,宽约54米,是非常大的船。据说排水量可以达到一万多吨,主船上有九根桅杆。郑和一次下西洋,出行有27000多人,出去就可以打仗。后来有的书上写得非常夸张,说那船肚子里可以搁进四个太和殿。
    郑和返程的时候,带回大量下西洋沿途看到的各种文化。这时,就可能把大批波斯纹样带入宫廷,用它来做样子,烧造瓷器。永乐时期,明朝与中东波斯的贸易,可能是导致永乐瓷器波斯器型、纹样众多的一个原因。比如扁壶、花浇,一看就不是中国人常用的东西,而是受波斯文化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给瓷器带来的第二个影响,就是苏麻离青,也叫苏泥勃青。听个词,不懂的人会觉得不知所云。其实苏麻离青是烧瓷器的时候往上画的染料,通俗地说就是一种染色剂,相当于你染布的染色剂。苏麻离青烧出的特征是蓝中发黑,有锡光斑。这一点非常专业,它是高铁低锰,因为铁含量过高,所以呈现锡光斑,过去这在鉴定中是绝对特征,只要有这个就是真的。
    典型苏麻离青产生的艺术效果,浓重、晕散,古人就把这种晕散赋予了美学的特征,认为非常美,所以苏麻离青一下就成名了。苏麻离青烧成后,釉面会坑坑洼洼的。它本身是一种烧造的缺陷,但被文人渲染以后,形成一种审美追求,就是缺陷美,也可以说是病态美。过去几百年以来,永宣瓷器一直是青花瓷器的魁首,收藏者、研究者,都以拥有永宣瓷器为荣。苏麻离青,一般老百姓不需要知道得很清楚,就知道它是一种染色剂就可以了;但作为专业人员,就一定要了解这件事。
    一般的说法,苏麻离青就是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苏麻离青“名字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南洋苏门答腊的苏泥和槟榔屿的勃青合成,但这“苏泥“和“勃青“到底是什么,谁也无法解释;第二种说法,有个英国博士在一百多年前,也就是1888年的时候,他说苏麻离青是指英文中“蓝玻璃“(smalt)的译音,因为它也是蓝色的;第三种说法,在《明实录》中记载叫“速来蛮“,苏泥麻,也是谐音;第四种说法更奇特了,说它是从索马里带回来的,所以叫“索马里青“,听着和苏麻离青比较接近。
    其实这个苏麻离青的来历并不重要,它对青花,对百姓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它为中国的陶瓷美学带来了一道绚丽的风景。这道风景就是它充分地体现了苏麻离青的特性,体现了它这种由缺陷带来的美的这种特性。这就是苏麻离青的名气所在。
    明初青花一说就是永宣,按照一般人的思路,都会认为永宣是父子关系,永乐宣德嘛。实际上,永宣是祖孙关系,中间还有一个洪熙。宣德的父亲仁宗在位只有一年,年号洪熙,因为时间短暂,所以一般不学历史的人很容易忽略这段。
    一般的说法是“永宣不分“,永乐瓷器和宣德瓷器非常接近,尤其不带年款的,不是专家分不清楚,看着都差不多。专业人员很容易把永宣瓷器分清楚,但非专业的人没有必要分清它,知道是明代早期的青花足矣。
    宣德在位10年,38岁的时候去世。他在位时是明朝的盛世。宣德皇帝雅好艺术,喜欢绘画,大名鼎鼎的宣德炉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因为有雅好艺术的宣德皇帝,才有了宣德瓷器的辉煌成就。乾隆皇帝就非常欣赏宣德瓷器。比如有一件极为特殊的青花瓷器,是御用的礼器,佛教做道场的时候使用,瓷器上面写着古印度的梵文,还有五个汉字“大德吉祥场“,意思是能够消灾去难,吉祥如意。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这件宣德青花,他让宫廷画师丁观鹏画了一幅《鉴古图》,把这件宣德青花画在图上,搁在自己身旁,表明他对这件东西的酷爱。
    宣德皇帝有点儿小毛病,喜欢玩儿。宣德的政权来得比较容易,到了他这儿,不需要再创业,守着就可以了,所以他非常喜欢玩儿。史书记载他“雅好词翰“,“精于绘事“,“酷好促织之戏“。前两条大家都不怀疑,因为宣德有很多画作存世,今天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有,画得虽然幼稚,但看着很有意思。那么最后一条呢,很多人不信。“促织“就是蟋蟀。宣德皇帝酷爱斗蟋蟀,出于晚明笔记,所以有人说都是野史,皇上天天斗蟋蟀,那成什么了!
    由于没有证据,所以这疑案一拖几百年。清初的学者王渔洋在评《聊斋志异·促织》时,就认为这个传说无据,是假的。其实,唐代人就开始养虫了,宋代人非常喜欢斗虫,大奸臣贾似道就喜欢斗蟋蟀。所以,明代宫廷里盛行斗虫,应该是顺理成章的。过去北京人管蟋蟀罐都叫“将军府“,可见蟋蟀要互斗。北方人和南方人都用斗蟋蟀来赌博。宣德皇帝沉溺于斗蟋蟀的故事流传得非常广,当时有这样的话:“蟋蟀瞿瞿叫,宣德皇帝要。“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曾经有传说,宣德时期有过拿骏马换虫的事,就是拿一匹马换一个虫,可见他有多喜欢蟋蟀。今天不知哪儿能用虫换马?
    宣德青花蟋蟀罐的传世品非常罕见,过去见到时,还不知道是蟋蟀罐,全世界只有零星几个。据说宣德死后,他母亲张太后当场下令,把他所有玩儿的东西全砸了。明人李贤在《天顺日录》中有明确记载。台北“故宫“有1000多件宣德青花瓷器,是全世界收藏最多的地方,可一个蟋蟀罐都没有。所以,当时不能证明宣德有此爱好。
    结果还是有人来揭开这个谜底,就是我们的考古专家。1993年,景德镇出土了一窝青花残片,把这些残片攒起来,就是宣德时期的蟋蟀罐,一共21件,一看就是故意砸的。蟋蟀罐的成堆出土,证明史书记载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宣德青花蟋蟀罐价值连城,大家也回家找找吧,但别找来假的。
    到了宣德一朝,青花瓷器就逐渐摆脱了波斯文化的影响,波斯造型逐渐减少。宣德八年《大明会典》中记载,朝廷一次下令景德镇烧造龙凤瓷器443500件,足见当时的国力强盛。44万件东西,今天用车拉,得拉多少车?宣德时期的龙纹也非常凶猛,反映出宣德的时代面貌。中国龙纹最为凶猛时期就是永宣时期。
    20世纪80年代,我曾经见过宣德龙纹大缸。当时一个朋友告诉我,北京有一大户人家,“文革“查抄退赔,拿回很多好东西,其中有宣德的大缸,让我去看,喜欢还可以买。这种机会非常难得,我就跟他去了。我印象非常深,一进他家门,刚拐过弯儿,就看见院里有一个玻璃房,里面种着芭蕉树,非常雅的人家。今天都很难在家里养芭蕉,那可是二十多年前北京的冬天啊!
    我进去看了很多东西以后,就问:“您那大缸呢?“他说:“床底下呢。“我问:“怎么在床底下?“他说:“摔了!““怎么摔了?““哎呀,那俩倒霉的三轮车工给摔的!“两个三轮车工把缸运到他们家门口的时候,由于是冬天,很冷,戴着棉手套拿不了这缸,缸特别大,很重,得俩人抬。宣德时期的缸是直沿,沿上没有很容易抓的边。两个人把手套一摘,空手就抓这个缸,往他们家里拎。经过院子的时候,手就开始出汗,因为瓷器在冬季里是冰凉的,手是热的,所以手立刻就出水,抓不住了,一下就掉地上摔碎了。我说:“好不容易来了,碎了也拖出来看看吧。“就从床底下拿出来了。摔得倒不是粉身碎骨,有大概十来块,能拼起来。那时候我对瓷器的认知是一定要完整,这种残的就不愿意买了。然后我就问:“您这还怎么卖啊?“他说:“几百块钱,我不想卖,窝心;一千块钱,你也不给。“我心里也是这么想的:碎了凭什么给一千块钱啊?然后就没买,这件事就过去了。
    这么多年了,我也不知道这个缸后来怎样了。今天看来,就是再打碎点儿,一块也能卖几千块钱。也就是说,把这缸买回来,打成碎块卖也卖很多钱,粘起来就更值钱了。很多文物在历史上受过这样那样的伤害,但它保留的文化符号不会丢失。当时我也没想开,也是让他那句话把我限制了,所以一失足成千古恨。从文物的保护角度上讲,拿文物得非常小心,拿之前要考虑周围的环境。想想这大龙缸,六百多年了,历经磨难,查抄以后退赔,到家门口给摔了,非常可惜。
    “永宣不分“是一句老话,经过这些年国内外那么多专家的研究,大致能作出区分。大概有以下几点:一、永乐时期的款少,宣德时期的款多。二、永乐时期瓷器的釉面莹润,宣德时期瓷器的釉面就出现橘皮。橘皮是指瓷器表面像橘子一样,有点儿皱。三、永乐瓷器体轻,宣德瓷器体重。四、永乐青花的晕散不如宣德,显得更清秀一点儿。大概是这么几条,我们只需要做一个浅显的了解。
    我在20多岁的时候,特别喜欢听人家讲课。现在听到讲课的机会很多,那时候就得问哪儿有这种课。当时北京文物商店有专业人员的辅导课,工作人员就去听。有一个负责收购的业务员,一次听课的时候不是太专心,但他很聪明,进去待了一会儿,就听见两句话:“宣德瓷器的胎底是细砂底,摸着跟小孩儿屁股似的,滑溜;青花由于有苏泥勃青,深入胎骨,你一摸,凸凹不平。“
    隔了一段时间,他正好到山西出差,在一个集市上碰见一个老乡。老乡面前一摞青花盘子,都一模一样。他拿起来摸了摸青花,凸凹不平;一摸底,也跟小孩儿屁股似的,都对。但怎么有一摞呢?他心里也不是太有谱。他就问:“盘子多少钱一个?“老乡说:“80一个。“80块钱今天很便宜,当时很贵,相当于一个人两个月的工资。他就在那儿转幺子,着急,下不了这个决心。最后想来想去,咬牙买了一个,没敢多买,也买不起。今天从山西到北京,当天就回来了;那时候还得隔着差不多一个礼拜才到家。回来以后把所有专家都请来一看,大家都说:“这是永乐的盘子。“他急了:“人家那儿还有一摞呢!“赶紧又折回去了,结果再也找不着那个老乡了。
    他买的盘子是永宣时期最为常见的青花盘子,画的“一束莲“。莲花、莲蓬,配以茨菰、红蓼、香蒲等水生植物,用丝带扎在一起,叫“一束莲“。为什么当时烧造很多这样的盘子呢?因为永乐皇帝认为,为官一定要清廉,这个规矩也是朱元璋定下来的,所以当时烧造这种盘子暗含“清廉“的意思。青花,莲花,是利用了谐音。这几种植物各有含义。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茨菰,是一种水生植物,可以吃。它的叶形很锋利,但不伤手,花虽不耀眼,却默默开放,古人寓意它品行端正。红蓼,蓼花有刺激性,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目卧则攻之以蓼“,就是太困倦时拿蓼花一辣眼睛,眼泪下来了,就不困了。卧薪尝胆的“薪“,说的就是蓼。蓼寓意君子不忘其本。香蒲,嫩的时候可以吃,今天菜市场有时还卖可以吃的蒲草;如果老了,可以用来编席,寓意君子的生活俭朴。这个“清廉“的款式对后世影响极大,明清两代都提倡这种式样的青花盘子。
    这个买盘子的人,当时是给公家收购。他得到什么经验呢?就是他注重了听来的细节,强化印象,并能够灵活应用,敢作敢为,把这个重要的东西买回来了。可惜没都买回来,买了一个,立功也是三等功。
    永宣瓷器是明早期的最重要的一个章节,它紧跟后面的就是空白期。历史上把正统、景泰、天顺这三朝一共28年称之为瓷器的黑暗期。这三朝没有落款的官窑。官窑制度,在永宣时期刚刚建立起来的,为什么到这时期就没了呢?我们了解一下历史就会明白了。
    正统皇帝是9岁登基,宦官王振是他的启蒙老师,并控制朝廷。朱元璋当时有祖训“宦官不得识字“,因为他就怕宦官干政,但是到了永乐这就吹了。永乐因为他登基的时候受到了很多宦官的好处,所以他对宦官是网开一面。永乐的这个对宦官网开一面就遗祸于正统。
    我们都知道明朝这段时间有一个大的事“土木堡之变“,宦官王振怂恿正统皇帝御驾亲征,那后果大家都知道了,皇上被俘。当时皇上只有23岁,让我们今天来说,多少也有点少不更事,以为打仗哪儿那么容易。你看着你的先人能御驾亲征你就亲征,到那儿没弄清北在哪儿呢,就让人给抓着了。
    三个礼拜以后,他弟弟就登基,这就是景泰。景泰最有名的就是景泰蓝,我们将来也会讲到。景泰皇帝当上皇帝的第二年,这正统就给放回来了。当时瓦剌军说,这是一人质,没想到咱这皇帝又起来,这人质不大起作用,就给放回来了。放回来就在紫禁城里南宫,他一住就是7年。
    当景泰皇帝病重的时候,又发生一件大事,就是所谓的“夺门之变“。正统皇帝翻身又起,把这个在病中的景泰皇帝就给捂了,然后自个儿又登了基。
    所以,这28年等于是三朝两帝,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期。这一时期基本没有官窑瓷器,包括青花瓷,所以中国陶瓷史称这段时期是“黑暗期“,也叫空白期。
    成化皇帝长时间没儿子,他自己也难过,总想这件事。成化十一年的时候,一个宦官给他梳头。成化照着镜子,看自己有白发了,就叹气,说自己都变老了,可是还没儿子呢。这个宦官叫张敏,立刻给他跪下了,说:“陛下有子。“皇上十分惊讶,忙问原由,张敏就告诉皇帝:“您在6年前曾经临幸过一个妃子,她把儿子生下来了,现在藏在后宫,皇上愿不愿意见一面?“那皇帝能不愿意吗?马上变成国家头等大事。当时通知就下来了,皇上立马要到妃子这边来。
    这个怀孕的妃子姓纪,瑶族人。关于这一段,史书上有非常精彩的描述。《明史·纪太后传》:“妃抱皇子泣曰:“儿去,吾不得生,儿见黄袍有须者,即儿父也。“衣以小绯袍,乘小舆,拥至阶下,发披地,走投帝怀。帝置之膝,抚视久之,悲喜泣下曰:“我子也,类我。““这段说得非常生动,我们用今天的大白话解释一下。纪妃当时接到通知后,她抱着儿子哭了:“儿啊,你要走了我就活不了了。你见到那个穿黄袍的,有胡子的,就是你爸爸。“这个皇子就是后来的弘治皇帝,当时是个小孩儿,穿一身小红袍,乘着一顶小轿,被大家簇拥着来到阶下。由于他出生后没理过发,头发是拖地的。成化皇帝一看到他,激动了,马上把他抱起来,搁在膝盖上,又摸又看,然后悲喜交加,哭着说:“这是我儿子,像我啊。“这段足以构成一部电视剧,电视剧都拍不了这么精彩。
    成化父子相认以后,万贵妃气得要命。一个月后,纪氏就被毒死了。5个月后,成化立这个儿子为太子。还忘了说一句,那个宦官一个月后也自杀了,因为他通报的消息,迫于万贵妃的压力,只有选择自杀。这个宦官叫张敏,义薄云天。
    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成化皇帝是一个非常柔弱的人。而永宣时期,从人物到事物,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强烈状态。所谓物极必反,到了成化皇帝时,他对强烈的东西就不感兴趣了,反而对疏淡、柔弱的东西感兴趣。这一点也影响到瓷器。
    我早年去逛天津沈阳道,有一次碰到一熟人,他抱着一个小罐冲我跑过来:“马先生,你给我瞧瞧,这东西我实在闹不明白,是什么啊?“我一看,脑袋“嗡“就大了,是个成化的青花小罐,画得非常淡,草画得弱弱的。我心说:我怎么没早一步抓住这罐子呢?我说:“这是个成化的小罐。“他说:“是真的吗?“我说:“肯定是真的。“他说:“这怎会是成化的呢?成化的官窑怎么画得这么淡?“我说:“这就是它一个特征。“今天说起来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但在20年前说这事,很多时候理解不了。后来我问:“这东西多少钱?“他说:“挺贵的,花了300块呢。“我说:“要不加点儿钱,你卖给我?“他说:“那不行,那不行。“他就把东西拿走了。
    这件事过去了很久,10年后我又碰到他了。我问:“你那小罐还在吗?“他问:“哪个小罐?“我说:“你那成化的小罐。“他说:“哎呀,让我贪图小利给卖了。““你卖了多少钱啊?““我卖了30万。“今天看,他就是贪图小利。如果那个小罐子搁到今天,大概能值2000万元。
    成化瓷器的人物纹非常有特点,过去有一种说法叫“成化一件衣“,就是成化瓷器上画的人物,就光着脊梁穿一件衣服。不像后来的人物,画的衣服还有层次感。光着脊梁穿衣服,北方人叫“耍筒子“。过去北方人管骑马不搁鞍子,叫“骣(音产)骑“;光着膀子穿衣服,叫“骣穿“。“成化一件衣“过去是个绝招,你一看就知道是成化的。问题是今天这绝招地球人都知道了,那就麻烦了,作伪的人也知道就画一件衣。
    成化瓷器中出现大量婴戏纹碗,尤其到了成化后期。这种婴戏纹碗实际是宣德时期首创,但宣德不作为主要产品。到了成化时期,婴戏纹的碗变成一个非常主要的产品,显然跟成化求子心切有很大关系。成化自从认下弘治,立完太子以后,他又生了17个儿女,可见前面的控制有多严,10年一个不生。后来万贵妃为什么允许他生孩子了呢?估计她这么想:反正木已成舟,索性让他多生,让他们自己掐去。
    有一年,我替一个拍卖行检视拍品,有一批他们认为不够上拍资格,要退掉的东西,让我帮忙看一下。我看了一天,最后剩下几个盒,有一个盒一打开我就愣了,问他们:“这个碗为什么要退掉?“他们说:“这个东西是康熙仿成化的,要价太高,4万块,估计拍不出去。“我说:“这东西是成化本朝的,我拿脑袋担保。“我为什么一眼就看出来了呢?因为我看得太多。成化瓷器表面有一种很腻的感觉,有点儿像人脸上的油擦多了。这种感觉对于我来说是熟能生巧。很多东西经过你千锤百炼式的锻炼之后,剩下的事情都是一下子。我当时一打开盖,真是在一瞬间,就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东西。后来这个成化碗拍了好几百万。
    鉴定中要找到一个本质上的感觉,这种感觉需要在收藏当中慢慢地体会,我无法传达给你。成化瓷器有很腻的感觉,有一种脸上多涂了油的感觉,这是我在说;而你要自己感觉什么叫多涂了油,那油一定是涂上去的,不是自己分泌的,要准确找到这种感觉。
    弘治皇帝跟他父亲是同龄即位,17岁,但他只活到35岁。成化与弘治在心理、体质上都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都比较弱。弘治是一个天生非常胆小的人,他长着明亮的眼睛和稀疏的胡须,这是有图为证的。刚才说了,弘治的母亲纪氏是少数民族,瑶族人。我们看明代皇帝的画像,到了弘治和正德,就是变成一种瘦小形,跟前后的皇帝都不一样,因为他们有少数民族的血缘。
    西方人认为,这两个皇帝更像南方人,确实有道理,纪氏是从广西来的。这两朝皇帝因为血统关系,他们的性格特点也暗暗相传。比如一个彪悍的民族,他的子孙后代也会很彪悍;一个柔弱的民族,他的子孙后代也比较柔弱。这点大多数人改变不了。
    与他父亲正相反,弘治在登基前就娶了太太,张氏。他一登基就宣布立张氏为皇后,并在以后的生活中深受皇后的影响。他十分宠爱张皇后,两人一生中生下两男三女。弘治一生没有纳妾,除了皇后,没有再跟任何女人发生过关系。按正史记载,这是中华帝国史上惟一一夫一妻的皇帝。
    弘治心理也有问题。他见到他父亲的时候是5岁,已经记事了,记得非常清楚。一个月后,他的生母就被毒死了,这使他心灵产生巨大的创伤。弘治登基后,马上宣布他不在人世的母亲为皇太后,而且非常怀念她,派官员到广西去找:我们祖上还有谁,一定要找到。后来跟皇上攀亲的人多了,都说自己就是,出现很多冒名顶替的,但被揭露了。弘治还命令广西和京师建造很多祠堂来纪念他的母亲,以特别虔诚的心态照顾这些祠堂。
    弘治的官窑非常少见,与他勤俭有关。弘治非常勤俭,很不喜欢奢华的生活。弘治瓷器中最有名的是黄釉瓷器。喜欢瓷器的人都知道,一说黄釉的巅峰之作,首推弘治黄釉。弘治青花最大的特点是画面留白,画得不那么满,空间留得比较多。按照专业术语说,就是成弘不分,成化、弘治的瓷器不怎么区分,特征很相似。除了有款上写着“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弘治年制“,这是可以分出来的,不写就不分。实际上是可以分的,还是分得很清楚的。
    青花瓷到了正德时期,开始发生转变,由清淡渐渐变得青翠起来。正德皇帝是中国明代皇帝里最富有风采的一个皇帝,故事太多了。正德14岁即位,30岁就死了。他是明代惟一不生孩子的皇帝,没有儿子,所以明朝皇帝的少数民族血统到此为止。后面即位的嘉靖是他堂弟,就属于另外一支了。
    正德皇帝出生的时辰,按时、日、月、年这么排列,是申酉戌亥,命理特别好,叫“贯如连珠“,据说明朝皇帝里只有朱元璋有这么好的命理,其他人都没有这么好,所以他特别高兴。但正德不守规矩,喜欢女色,喜欢习武。他在北京西华门外营造了豹房,然后在远离京城的宣化搞了个宣府,都是他寻欢作乐的场所。正德尚武,整天舞枪弄棒,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朱寿“,不愿叫皇帝,非说自己是将军。朱寿,是他给自己起的名字,希望自己活得长,没想到活得那么短,30岁就死了。他还给自己封了个镇国公,发军饷。正德什么事儿都干,就是不干正事儿。
    正德皇帝尚武,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他觉得明朝到他这会儿特别弱,跟北方就没打赢过,打胜仗都是洪武、永乐时的事情。于是,他要争口气,御驾亲征,在山西大同以南的地方与蒙古军队交战。那次赶上天时地利人和,也赶上皇帝亲自冲锋陷阵,所有的人也都跟着拼命,那次确实打赢了,史称“应州大捷“。整个16世纪,明朝就打赢过这么一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