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安紫宜离开后,时间不觉过了两个多月,已经是农历十一月份了。偏北方的南清国都城,仅存的落叶归于大地,只留下光秃秃的灰褐色树枝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顾炘晨上朝听政持续了一段时间,当今圣上对他的办事效率表示极大的肯定。
即将步入腊月,本应是农家人卸下一年耕作重担,曝背聊天,邻里相聚的好时光。本是瑞雪兆丰年,西北部的安梧城却降下了一场雪灾,由于供暖不足,再加上道路阻塞,百姓无法出门,物资无法及时供应,人心惶惶。
李中泽李中泽看到安梧城来的加急奏折,在合上奏折的那一刻,他脸颊微微颤抖了一下,沉声道:“安梧城雪灾事宜,必须马上处理。百姓不能再等了。哪位爱卿愿意出行安梧城,带上物资,替朕慰问安梧百姓?”
诸位文武大臣手执朝笏,面色不一,三两个低头私语起来。顾炘晨一身玄色青衣,站在大臣之中,他身边的李侍郎、朱太傅说道:“世子,这事……”
顾炘晨说:“此事……”
他还没说完,李中泽示意身边的公公,小公公心领神会地一甩拂尘,开口喊道:“陛下有话说。”
大殿中的讨论声低了下来直至消失,李中泽开口说道:“想必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了一定的想法。朕以为,此事交由顾爱卿和杨爱卿处理再妥当不过。顾爱卿这几个月的成绩,朕以为能担任此次钦差职务。杨爱卿处事稳当,心中有尺。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顾炘晨说道:“臣无异议。”
大理寺卿
诸位大臣心里松了一口气,多年的官场覆盖了他们心中真实的情绪,他们双手执着朝笏,微微弯腰,纷纷说道:“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好。那后天便出发吧。若各位无事的话,今日便散朝吧。杨爱卿和顾爱卿先留一下,朕还有话要交代。”
“是。”
“是。”
大臣们有序地退出大殿,一阵冷风灌进金碧辉煌的宫殿,这些金属质地的装饰物更加地冷寂起来。
“二位爱卿请随我到御书房一趟。”在陈公公的搀扶下,身材微有些臃肿的李中泽站起身来,慢悠悠地走下丹陛,穿过木门,走过一小段石子路,来到御书房。
陈公公轻轻地搀扶他坐下,然后敬业地立在一边,成了一块背景板。
“赐座。”李中泽对御书房里的侍从说道。
两个低眉顺眼的侍从不知从哪搬来两张椅子,放在书桌前面。
“爱卿们快请坐。”皇帝伸手做了个请的动作。
“谢李中泽。”
“谢李中泽。”
两人撩起长袍,坐了下来。
李中泽并没有立即切入正题,而是先交代了大理寺卿杨灵出行安梧后,他的事务暂由两位少卿代理。
对杨灵交代完了,李中泽转过头说道:“炘晨啊,安国候最近如何啊?朕许久未见他了。”
“回陛下,父王一切都好,谢陛下的挂心。”顾炘晨嘴边一抹浅淡的微笑。
李中泽说道:“好,好。接下来出行安梧,路途艰难,朕实在是不放心将此事交给他人。你们是朕信任的臣子,朕相信你们一定会处理好这件事。”。
“请陛下放心。”两人异口同声说道。
虽然两人都知道皇帝说这段话并不是真的信任自己,但是他们没有表露出丝毫情感,相互对望了一眼,随即移开视线。
李中泽脸上的褶子似乎都要滴出油来,他说道:“哈哈,有你们这样的好臣子真是我朝的荣幸啊。朕会准备粮食和衣物各二十车与你们随行。”
杨灵说道:“臣替安梧的百姓谢谢陛下。”
李中泽示意陈公公倒了三杯热茶,说道:“哈哈。来,以茶代酒,朕先二位钦差一路顺风,平安归来,朕在京城等你们归来。”
“多谢。”两人接过茶杯,点头道。
御书房里时浓浓的君臣之情,窗外,飘起了今年京城的第一场雪。
告别李中泽后,杨灵和顾炘晨在陈公公热情的言语中出了深宫,在宫墙之外停下。
杨灵说道:“下雪了啊。世子,您如何觉得陛下派我们前往安梧一事?”
顾炘晨神情自若地说道:“杨大人不必担心,陛下派遣我们前往自有他的理由。我们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安抚好安梧的百姓,解决雪灾带来的问题。”
“……是在下多虑了。”与顾炘晨共事的这几个月,他多少有些佩服这个年纪轻轻的安国公世子,在听完他的一番话后,像是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他心里的担忧减了一些,。
顾炘晨拍了“杨大人,走吧。后天便要出发了,我们该回去整理行李啦。”
“嗯嗯,走吧。”两人各自坐上了自己府上的马车,在洋洋白雪中驶向两个不同的方向。
顾炘晨并没有直接回安国公府,而是让车夫驾着马车去了宰相府。
宰相府的石阶上已经堆了薄薄一层的雪花,间或露出一点灰白的颜色。
他交给门房一封信,交代他转交给温菡,自己则转身坐上马车,回了安国公府。
门房虽然对顾炘晨为何要写信给自家大小姐颇有些好奇,但是秉承着下人不过问主子之事的原则,他勤快地出了门,迈着小步去到温菡的院子。
当他将信交道小晴手中的时候,他的头发、肩头上,已经洒满些许莹白的雪花。
小晴连声对他感谢,然后去了里屋,把信交给温菡。
温菡见到熟悉的字迹,就知道是顾炘晨给自己写的信了。
国子监已经放年假了,她整日在府里无所事事,顾炘晨原本一个星期有一天的休沐,但是年关将至,朝堂上的事也越来越多。他们已经有两个多星期没见面了,除了滚烫的思念,还有愈发浓烈的爱恋。
她展开信,入眼的字迹微微有些潦草,第一个“菡”字似乎停顿了很久,一个墨点直透纸背。
“菡儿亲启:
多日未见,请菡儿莫要怪罪。
安梧城雪灾严重,朝廷派我与杨大人后天启程前往安抚百姓,分发粮食。故,恐未来一月难以再见。恍然间想起一句词‘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才害相思。’
炘晨笔”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