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假正经

17.第 17 章

    
    卢云生从国公府出来后,跌跌撞撞地回到了客栈,同伴们看到他这般,均是吓了一跳,连忙将他扶到了自己的房间,非常担忧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莫非定国公府把你怎么样了?”
    “没这回事,我只是有点累了,先休息一下!”
    听他这么说,同伴们也不好多逗留了,只好让他的书童好生伺候他,嘱咐道,“天大的事,现在也要放下了,明天就殿试了,还等着你蟾宫折桂,独占鳌头,为我北地争光呢!”
    待待考的贡生老爷们都出去了,书童在卢云生的床前跪下,先磕了个头,“公子,我们出来的时候,太太反复叮嘱过了,公子一切当以功名为重,唯有先取得了功名,有了官身,才有重振范阳卢氏的希望。”
    “我记得!”
    “奴才不知公子今日去国公府到底所为何事,可奴才觉得,公子根本就不该去!”
    “有些事,你不知道!”
    “公子的心思,奴才不敢揣摩,可奴才却知道,太太说过了,除了公子的性命,没有什么不能拿去换取功名的。太太也说过了的,当初与长公主缔定姻缘,原本就是等在今天。莫非公子对孙家姑娘心生不舍?”
    “并无,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我并不敢妄想。你出去吧,我睡一觉就好了!”卢云生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这一夜,卢云生反反复复地做着梦,梦中,一会儿是大雪纷飞的寒冬里,躺在满屋子乱絮上的女子,眼中,从绝望中迸出了希望的火花,她朝天空伸出手,拼命地喊着,“爹爹,哥哥,不要抛下我,瑶瑶知道错了,瑶瑶早就不喜欢他了,瑶瑶会听话,再也不见!再也不念!”
    他好似俯视这一切的神灵,他看到了一个头戴七梁冠,身穿紫袍革带的中年男子,朝床边扑了过去,抱着已经死去的女子,悲痛欲绝,痛哭流涕。
    “你后悔了吗?”
    一身贵妇打扮的女子,分明就是已到中年的孙倩娘,她冷静地问,“你早就知道涵哥儿不是你的血脉,你其实也知道,那日在庵中,你并没有对我做什么?你故意这么做,其实也是在利用我对不对?”
    “所以,你现在又何必恨我呢?你看,她到死都不愿意向你求助半分,她早就不爱你了,云生,爱一个人不该是这样的,你错了!”
    一个“错”字,让卢云生从梦中惊醒,如同有人在梦中掐着他的脖子,把他掐醒了一样。他猛地坐起身,胸口剧烈起伏,捂着自己的胸口,呼吸得格外猛烈,“瑶瑶,瑶瑶,我错了,我错了!”
    “公子,你怎么了,公子?”
    书童听到动静,赶紧跑过来,倒了一杯温水递给卢云生,问道,“公子,您做噩梦了吗?”
    “嗯!”
    这个梦,很快就能被验证到底是真还是假的了。卢云生透过窗户看天色,已经有了朦胧的光,他略微靠在床头休息了一下,“起身吧,出去外面透透气,一会儿该去午门前候着了。”
    早有礼部的官员将这些即将要参加殿试的学子们都召集去进行了礼仪上的训练,从午门过了御河便来到奉天门,由南朝北,依次是奉天、华盖和谨身三大殿,历年的殿试都会在奉天殿举行。
    卢云生和一众学子们安静地等候在这里,虽然是第一次来,可他骨子里却有种熟悉的感觉,曾经来过,也曾在这里等过,礼部的导引官出来的时候,他轻车熟路地跟在后面走过白玉桥的时候,从桥洞里看到流水时,似乎连这一波流水都是昨日才看到过的。
    卢云生跟在后面,进了殿,山呼万岁之后,听到武德帝声音在大殿上响起,“……你们都是饱读诗书之士,都是这一次朝廷遴选出来的栋梁之才,现在,你们已经站在这朝堂之上了……”
    “轰!”卢云生脑子里炸开,他听到过这段话,不管是内容,连声音都非常熟悉,就在他全身都在颤抖,衣服全部都被冷汗浸湿的时候,另外一道声音在他的脑海里响起,“我范阳卢氏曾经是世代帝师,是北地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你身为卢家的子孙,肩上负有兴家旺族的重任,你当知道唯有家有声望,卢家的子孙走在外面,才能挺起胸膛,受人景仰。”
    卢云生冷静下来,待坐到了位置上,考卷发到自己手里时,看着上面明晃晃的《夷狄之有君》,他的心里已经没有了多大的起伏,而是冷静地执起笔,略一沉思,心平气和地在卷面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开始破题。
    赵樽坐在位置上百无聊赖,他对这一次殿试,没有任何兴趣。不管是头甲还是二甲,除非殿试的成绩非常突出,基本上都没有悬念。这就没什么看头,纯粹是当布景墙地陪这满殿君臣们演一出戏。
    “六皇叔是不是要去更衣?”皇太孙赵允灼笑着,低声问道。
    赵樽朝比自己大了两岁的侄儿望过去,他容貌酷肖自己那命贵福薄,当了十八年太子,最后都没有等到登极,英年早逝的大哥,天庭饱满,鼻若悬胆,长得一表人才。但性格可就有点不同了,比自己还沉不住气。
    赵樽往椅子上一歪,丝毫不顾坐在龙椅上的老皇帝投过来的警告的眼神,眯着眼睛望着坐在自己对面,皇帝左首下位的皇太孙,“侄儿孝顺,是不是愿意陪你六皇叔走一趟?”
    赵樽没有错过皇太孙赵允灼眼中一闪而过的愠怒,只是,赵允灼在他的眼里,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一般,他鼻子里轻哼了一声,便扭头开始打量大殿上这些正在奋笔疾书的学子。看到一个弓腰驼背,头发胡子都白了的贡生老爷,不由得啧啧叹道,“何苦来哉,明显书没有读好,还能混个贡生,今年的科考是谁当的主考官啊?素餐尸位,该杀!”
    “六皇叔,你何出此言?今年的主考官是六部所选,皇爷爷亲自考究之后才最终敲定的人选,才干出众,刚正不阿,为何六皇叔要说他该杀?”
    毕竟,只有做出了贪赃枉法,营私舞弊的事,才可以让大理寺审查,送刑部审批,而主考官多为二品,只怕要通过三法司会审之后,才能量刑,便是连皇帝都不能说杀就杀,就别说,赵樽只是一个亲王了。
    赵樽一挑眉,不顾皇帝对他相当不满的眼神,嬉皮笑脸地道,“好侄儿,皇叔我说什么了?连皇上都没听到,你怎地就这么耳尖?你这本事,不去拱卫司真是可惜了!”
    拱卫司是大梁专门收集军政情报的机构,下设镇抚司,初具雏形,暂时全是武德帝亲信太监任职。赵允灼听到这话,脸都绿了,满含委屈地去用眼神寻求皇帝的帮助,凄惨地喊道,“皇爷爷,皇叔他……”
    “樽儿!”皇帝也是跟着气得胡子都抖起来了,赵樽却嘻哈哈地朝皇帝一拱手,“父皇,这可跟儿臣没关系啊,儿臣坐在这儿安安分分,是皇侄非要拉着儿臣说话,现在说不赢了就告状!”
    “哼!”皇帝双手扶膝盖,身子前倾,看着大殿上正伏案答卷的学子们,厉声道,“也不看看是什么场合!”
    赵樽一笑,朝皇太孙一挑眉,重新歪在椅子上,他手指头在扶手上轻轻地敲着,若是细听,好似还在哼着曲子,惹得坐在他下首的几个皇子和大臣们纷纷朝他侧目。唯有赵允灼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只好忍气吞声。
    昨日,太孙府的谋臣们向他进言,说皇上已经召了亲近的大臣询问对六皇子的看法,流露出了想立六皇子为太子的想法。好在,被询问的大臣是当年“云军案”的受益者,劝道皇帝说,“六皇子虽是嫡子,皇上别忘了,他身上还有一半云家的血脉,若是……”
    没等这大臣把话说完,皇帝就摆手让他下去了。
    即便如此,赵允灼已是吓出了一身冷汗,自古无善终的太子,身为太孙,若是熬不上帝位,他的下场比任何人都要惨烈。
    一张试卷送到了赵允灼的面前,他才回过神来,迟疑了半晌,才接过试卷。这时候,考生们都已经从殿上退了下去。殿试只是重新核定一下名次,不比府试和会试那么严格,且最后评定的人是皇帝,便不需要密封。
    赵樽略略地看过了排在头甲的三个人的文章,不得不承认,这个叫做卢云生的学子,的确有几分才学,也难怪长公主会专程把他写过的文章送到皇帝面前来,让他先熟悉一下。
    这时候皇帝已经在卢云生的名字上画上了一个“O”,又将评定了榜眼和探花的次序,赵樽凑过去一看,不由得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你笑什么?”皇帝恼羞成怒,差点将朱笔戳到了赵樽的脸上去了。
    赵樽指着探花的文章,“父皇,您若是真的把这人点为探花,明日,就不是儿臣一个人笑话您,全天下的人都会笑话您了。”
    “你有话好好说,和朕打什么哑谜?”
    宁王看了一眼弟弟,朝皇帝一拱手,奏道,“父皇,六弟的意思,这人只怕不适合被点为探花。”
    自古探花,皇帝一般都会点一个年轻的,外表尽量风流的人,簪花游街的时候,探花郎往往比状元更能吸引人。试想一下,簪花宴上,一个白发苍苍,驼背弯腰的老者,捧着一束鲜花过来,那场面,何等?人!
    “这人是谁?”皇帝将文章递给礼部尚书,礼部尚书一看,魂都快没了,这是他的失职,竟然没有把学子们的情况事先汇报给皇上,以至于,在这种原本皆大欢喜的情况下,出现了令龙颜大怒的局面。
    “这,这,这……”
    皇太孙的脸色也很不好看,这时候却不得不出面说话,对皇帝道,“皇爷爷,钱尚书这些日子以来,为会试和殿试殚精竭虑,拖着病体办差,苦不堪言,想必一时精力不济,才有此等疏忽吧!”
    赵樽挑眉朝皇太孙看去,笑道,“皇上也没有要问罪的意思,侄儿说这么多做什么?”他面向皇帝道,“父皇,您点的这探花就是方才在殿中坐在正中的头发胡子都白了的一树梨花,您说,这么一位探花,明日簪花游街,岂不是要轰动应天府?”
    “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皇帝气得一甩袖,连探花也不选了,下旨道,“主考官们和皇子们一起在二甲中评一个头名出来,就是探花了!”
    这一次,可不能光看文采了,众人品评一番,几次三番被燕王以各种理由拒绝推选出来的人选之后,最后不得已之下,听从了燕王的提议,将一个叫“宋爽之”的北地学子定为探花。
    从奉天殿出来,宁王与燕王并肩而行,两人不顾身后气得脸都黑了的皇太孙,径直走在前面。出了宫,分手的时候,宁王问赵樽,“你怎么非要让那宋爽之当探花,你莫非不知道他是皇太孙的人?”
    燕王望着面前的兄长,他与宁王一同在徐妃膝下长大,虽与宁王是孪生兄弟,两人却并无太多相似之处,宁王看上去粗犷一些,燕王却多了一些精致,他看了良久,别过脸,一扫在他人面前的各种放浪形骸,“宋爽之才思敏捷,颇有实干,年少有为,他为探花,名至实归!”
    宁王叹了口气,左右无人,他道,“六弟,你我同在母妃膝下,对外是孪生兄弟,兄弟之中,我也只把你当做兄弟,听哥哥一句,不要这样了,自古以来,狡兔死,走狗烹,鸟兽尽,良弓藏,哪一个开国之君没有杀过功臣?身为皇子,你当明白父皇的苦衷!”
    “皇兄,你这次进京应该待不了多久吧,我侄儿应该长高了不少吧,等我去了燕地,有机会就去看你们!”
    “是长高了不少,我来的时候,他已经这么高了!”宁王比了一下高度,又忧心地道,“以后,还是少叫皇太孙是侄儿了,特别是当着他的面,他毕竟比我们年纪还要大。”
    “再说吧!”燕王不愿再多说,他接过富棠递过来的马缰,翻身而上,朝宁王拱了拱手,便拍马离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