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gài)菜饭】
芥菜,别称“盖菜”,有一种特殊的淡淡的苦味。
我家母上大人的拿手菜(饭)之一,便是芥菜饭。
米粒洗净,按煮饭的做法加水,加适量酱油——几人份的米就加几勺酱油、少许白胡椒粉,搅匀。
五花肉焯水,与芥菜梗、鲜香菇皆切成小丁。
煸炒五花肉丁,加一点点调味——豆瓣酱或者你喜欢的任何咸鲜辣的酱料——如果觉得麻烦,甚至可以忽略这一步。
将五花肉丁、芥菜梗丁、香菇丁、虾皮(有最好,没有也可以)与米粒混合。
接下来的工作,就交给电饭煲叭。
等芥菜饭煮熟的同时,我们还能把剩余的芥菜叶子细细切丝,煮一锅只用盐调味的清清淡淡的汤——牢记,不加虾皮的芥菜汤,没有资格被端上餐桌。
【八宝饭】
糯米饭,不要节省,不要“养生”,闭着眼睛加大勺白糖,搅拌。
力气不够就戴上一次性手套,把糯米饭和白糖揉搓均匀。
拿一个大圆碗,碗内抹色拉油,用冬瓜糖、青红丝、糖渍樱桃、花生核桃之类拼一个花样出来,然后铺厚厚一层甜糯米饭,然后是超市买的现成的红豆沙,然后再一层糯米饭。
压实,蒙上保鲜膜,上锅蒸十来二十分钟,蒸好后稍等几分钟,再将碗倒扣在一个盘子上,小心地——或者迅速地,趁八宝饭没来得及反应过来要黏在碗壁上,把碗掀开。
刚刚掀开“盖头”的热八宝饭是最好吃的,晶莹剔透的饭粒之间,有如浅色琥珀的蜜汁流转,尝一口,甜腻入心,再尝一口,小心你的牙。
【冰饭】
学名“长乐冰饭”,“长乐”是我大虎纠的一个区,原先是一个县级市,福州的机场就设在长乐。
一到夏天,不少小吃店就会挂出一块牌子——绿豆汤、花生汤、长乐冰饭。
冰饭的灵魂,在于那加了某种香精的、还带着些许冰碴的水——亲,吃过老冰棍吗?就是那个味儿啦。
巴掌大小的碗,以大半碗冰镇的“老冰棍水”为底,加入堪堪三分之一碗的晾凉的糯米饭(七分熟,有嚼头)、点缀少许葡萄干、花生、绿豆……
先喝一口老冰棍味儿的冰水,再慢慢咀嚼q弹的糯米饭,解暑佳品也。
【鲟饭】
“鲟”,不是鱼,是一种螃蟹。
学名锯缘青蟹,是福州特有的海洋经济蟹类,甲壳纲,梭子蟹科。
“菜鲟”是公蟹,“红鲟”是母蟹,正经鲟饭只用红鲟,要的就是那肥厚甘美的蟹黄。
我们虎纠人,不care什么大闸蟹,唯独推崇红鲟的蟹黄——本地话叫“红膏”。
红鲟蒸熟后的蟹黄是几乎与蟹壳等同的橙红色,质感比普通螃蟹的蟹黄更为扎实,本地人认为“红膏”大补。
竹蒸笼底铺一片干荷叶,依次铺上:炒过的加了香菇末胡萝卜末的咸糯米饭(酱油调色)、切块的鲜活红鲟(红鲟的背壳最后放)、再一片干荷叶。
蒸啊蒸。
婚丧嫁娶,福州人的宴席上,少不了这一道鲟饭(红鲟蒸粉丝:不!还可以有我!!)。
【手抓饭】
我就纳了闷了:没有羊膻味的羊肉,为什么能有市场。
在家做手抓饭显然不是一个好主意。首先,正宗新疆手抓饭里必须的黄萝卜在南方实在罕见;其次,说的好像我有那手艺似的【抠鼻
南方的手抓饭是秀秀气气的一小盘,一坨油光锃亮、羊油气息浓重的米饭里拌着几丝胡萝卜和黄萝卜,上边撒着几粒葡萄干——这也是必须的。
吃手抓饭,如果没有酸甜的葡萄干来解腻,那将是一场灾难。
噢,对了,盘子里应该还会有一小块嫩嫩的羊排肉,以示:本手抓饭确实是用羊肉煮出来哒!
【拌饭】
我们只说猪油拌饭。
一碗热气蒸腾的大白米饭,指甲盖大小一块白生生凝脂猪油,浇上上好的酱油。
吃吧,这就是人间啊。
【烧卖】
我知道,很多地方的烧卖是“肉烧卖”,特别一点的还有甜口的豆沙烧卖之流。
而在福州,最常见的,是“糯米烧卖”。
镜头往回倒,到【鲟饭】那里……
对,福州的烧卖皮里,包的是炒过的加了香菇末胡萝卜末的咸糯米饭(酱油调色),尺寸大约与小笼包相当。
好吃吗?
我觉得海(还)星(行)。
【粽子】
甜党还是咸党,这是一个问题……
呸!
小学生才做选择题,我们吃货当然是兼收并蓄!!
花生粽、豆沙粽和咸肉粽,是我大虎纠的端午粽界顶梁柱,皆以小巧为美。
分量足以抵得上一顿饭的闽南肉粽——五香粉调味酱油调色的糯米、卤(五花)肉、咸蛋黄、干香菇、干贝、虾干/蚝干——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的点心。
好饿。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