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鸿章走后,奕嘴角一扯笑了笑,说:“看来这李合肥是已经打定主意跟着皇上走了。哼,暂且不去管他。吉甫,西太后的事情可查出什么眉目来?”/p
/p
徐用仪摇摇头,“这段时间园子被皇帝派步军守卫森严,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也别想进去,什么都探听不到。”/p
/p
奕说:“这里面明显有问题,不然皇上不会如此,我们千方百计也要查明真相。街斩荣禄、屠杀三十三名大臣,皇上如此狠辣的手段,比起当年西太后处治咸丰爷临终前立的八个顾命大臣,有过之而无不及。皇上连一个像样的丧事都不肯给西太后,就那么草草入葬了事,这样看来,皇上对西太后是怨恨非常啊。这也难怪,西后待皇上从来都是疾声厉色,少年时每日呵斥之声不绝,稍不如意,常加鞭挞,或罚令长跪。呵呵,皇上如果真的在如此积威之下还有胆量行非常之事,可真是异数了。西太后啊西太后,二十年前你一意孤行立他为帝,可想到会有今日?”奕感叹了一番,他又说:“皇上近日诏令皇族十岁至二十岁的男丁分赴西方各国求学,对此吉甫怎么看?”/p
/p
徐用仪说:“皇上此举,明说是让皇族子弟学习先进知识、开阔眼界,同时加强国家与世界之交往,密切与各国之关系,其实还不是想把皇族子弟们打发得远远的,以免威胁到了他的皇位。听说皇上同父异母的亲弟弟醇亲王载沣也在此次赴洋留学的名单之中,安排去美国。载沣才十一岁啊,皇上就要他远赴重洋,擅改王公不可离京的祖制。瓜尔佳氏不愿载沣去蛮夷鬼地,但就是不敢去跟皇上说,这几日里都是以泪洗面,唉,可怜的孤儿寡母,碰上性情凉薄而又如此霸道的皇上,却又有什么办法。”/p
/p
奕??说:“皇上好手段啊!现在京城步军掌握在他的手里,各地的巡抚总督们态度也是暧昧不明,我等拿他还真的没什么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任意施为而已。”/p
/p
徐用仪说:“目前只有隐忍了。皇上近日急训新立的近卫军,二十日后他就要亲自到与日作战前沿督战。以目前两国军队战力分析,此战必败!恭王爷,我等应作好最坏打算,早作谋划,一旦兵败,甚或皇上在前沿有个什么不测,朝廷能尽速稳住大局,与日议和,保我大清江山。”/p
/p
奕点头赞同,道:“本王也是如此想法。到那时,李鸿章这些实力派还不是得赶紧拨转舵头,跟上形势。吉甫一心为国,不畏个人安危,本王十分钦佩。不过听说皇上成立了什么‘国家安全局’,专门搜集国内国外情报,只怕这是个类似于前明锦衣卫的特务机构。吉甫可要当心,联络各方时须注意隐匿自身形迹,万分小心才行。”/p
/p
军机处。两百多个年轻文人站在原军机处,现已改为“国防军总参谋部”宽敞的院坝里,不时压低声音低低交谈议论着,神色间都有点抑制不住的兴奋。他们是应光绪之诏,自愿投笔从戎,将要到国防军各个部队出任所谓政治督导员的秀才举子。由于光绪对到军中任职的文人有严格年龄限制,所以他们都是些二十至三十五岁之间的年轻人。/p
/p
“皇上驾到!!!”只听有卫兵扯嗓子一声大吼,学子们一下安静下来,便见一身军装的光绪在侍卫们簇拥下进了院子,陪同他的官员除了翁同和、文廷式,还有原礼部右侍郎、现兵部首席大臣志锐,原吏部右侍郎、现吏部首席大臣汪鸣銮,这两人都是翁同和向光绪推荐的京官清流派中人,四五十岁年富力强,这段时间跟着光绪办事得力,如坐火箭般连升三级当上了省部级的高官。/p
/p
年轻学子们看着这个身着西式军服英气勃勃的年轻皇帝,大气都不敢出。年轻皇帝喜欢着西洋军服,这让他们联想到古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典故,这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皇帝欲强国强军,抵御外侮的决心。/p
/p
光绪今天的心情分外好,因为终于摆脱了那根猪尾巴,以及那身怎么都穿不舒服的僵尸服,心里那个爽啊。/p
/p
光绪面向这些未来的政治督导员,静静地扫视了一圈,才开口讲话:“你们将是国防军第一批政治督导员,朕想问你们,知道自己未来的使命吗?”/p
/p
秀才举人们面面相觑,无人答话。/p
/p
光绪继续说:“你们不知道,让朕来告诉你们。你们的使命就是让国防军成为一支真正意义上无坚不摧的军队。你们也许很疑惑,你们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举人,如何有这个能力?告诉你们,你们有这个能力!什么东西能无坚不摧?不是刀剑,不是火枪,不是大炮,而是信仰!对,只有信仰才是无坚不摧的,一支拥有信仰的军队才是打不垮、拖不烂的军队,才是朕想要的铁军!你们就是朕派到军队,去为军队建立信仰的人。不过你们给朕记住,朕要在国防军中建立的信仰,不是神,不是佛,也不是什么阿拉真主或者上帝,而是国家,是民族!古往今来,那么多仁人志士,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他们是中国真正的脊梁!朕要在国防军中建立的信仰就是这种精神!今后国防军中,军事上由军事长官负责,政治思想上,就由你们负责。你们是总参谋部直接派到各部队的政治督导员,要大胆开展工作,要把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让国防军变成有信仰的军队,让国防军的每一名士兵变成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可以牺牲一切的猛狮!朕要提醒你们的是,今后的工作中,你们应牢牢记住自己的本职,协助、配合、支持好军事长官的工作,掌握好军队的思想动态,但不可越权去干涉军事决策,对军事行动指手划脚。但是,军事长官在政治思想上出了问题,或者是生活作风上出了问题,你们就要大胆的出来批评或制止,这是你们的权力范围。在士兵们面前,你们都给朕丢掉你们秀才举人老爷的架子,朕要求你们与士兵们同吃、同住,要求士兵们做到的,你们首先要做到,你们必须获得士兵们的尊重和爱戴,才能真正开展好工作。相信你们都明白朕的意思。十天后,朕将把你们派往东北战区、华东战区。这接下来的十天,你们将接受军事短训,朕要把你们锻造得有那么点军人的样子,不让你们到部队里被士兵笑话,说你们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另外,国家文宣部大臣、兵部大臣,以及朕,都要来亲自跟你们讲课。军队中专设政治督导员,这在全世界也是没有的事,没有前人的经验,这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摸索前进,慢慢积累经验和工作方法。朕相信,假以时日,你们中间将涌现无数的优秀政治督导员,你们的名字,将随着国防军被载入史册。朕希望,将来有一天能为你们中的人亲自授发勋章,授将军衔。讲完了,朕的话你们慢慢消化。从今天下午开始,你们就正式接受短训。”/p
/p
光绪说完之后,没有半刻停歇地就迈步走了,只留给这群未来的政治督导员们一个英武的背影。从这次会面开始,随着国家在光绪领导下取得日新月异的成就,光绪在他们心里就渐渐成了一个无比神圣崇高的存在。/p
/p
毓庆宫里,光绪与他的大臣们又聚在一起商议国事。/p
/p
翁同和现在是光绪新任命的国家财政大臣,同时还负责国防军总参谋部、国家安全局的筹备工作,每天忙得睡觉时间也只有两三小时而已。他向光绪汇报道:“臣接到密报,徐用仪、奕刚刚密会了李鸿章。皇上,徐用仪他们如此上窜下跳,煽动朝廷和地方大员,留之恐怕成患啊。”/p
/p
光绪笑笑,“再看看吧,朕看到李鸿章转来的那徐用仪写的密电之后,就决定要看看这徐用仪能翻起多大的浪,嘿嘿,他这是在帮朕的忙,朕却要看看还有多少残余的反动分子。文爱卿,文宣部现在筹备情况如何?文宣部可在国防军政治督导员们中挑选一些人才。记住,这次战争是一次国战,朕必须发动起全国人民,唤醒人民的国家民族意识,让全国人民起来支持这次国战。这发动人民的重任就全落在文宣部的头上了,这件事可耽搁不得。要在最短时间内办好《中华日报》,在全国范围内发行。这宣传喉舌必须掌握在朕的手里。”/p
/p
文廷式恭身道:“臣这几日不眠不休都是忙的这些事情,机器、厂房、印刷工人、报夫、记者等等都在逐步到位,皇上专门提到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都已应诏前来帮办报纸,不日就可抵京。臣估计二十日后可以正式发行《中华日报》了。”/p
/p
光绪说:“时间还要抓紧。报纸现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宣传武器,但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大胆地尝试一下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比如由文宣部组织集会、游行、演讲,总之宣传工作不可缩手缩脚,朕要运用宣传工作把全国民众凝聚起来,共迎国战!文爱卿,你的责任重大!”/p
/p
文廷式说:“臣明白!”/p
/p
翁同和忧虑地说:“皇上,民可以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般大肆宣传国政唤起民众,只怕将来会有祸患啊。”/p
/p
光绪自信一笑,摆摆手说:“老师,你这都是老观念了。只有那种羸弱而没有生命力和自信心的统治者才会相信这种话,因为只有愚蠢的人民才会被愚蠢的君主摆弄。但朕要建设的国家将是个无比伟大的国家,朕要人民与朕智商相当、心意相通,互相懂得,互相扶持与理解,上下一心,方能图谋大业,强国富民!”/p
/p
志锐说:“皇上说得好啊,皇上的视角特立独行,想法新颖,目光深邃,臣等望尘莫及。”/p
/p
光绪笑骂:“志锐爱卿拍马屁的功夫也是一流啊,哈哈。”/p
/p
翁同和仍然坚持他的看法,“皇上,我大清入关二百年,现民众百姓对满汉之分之民族意识渐渐淡漠,如果再大肆宣传国家、民族,老臣担心反被太平余孽、天地会等反清分子所趁啊,此不可不虑。”/p
/p
光绪皱眉沉思,心说自己骨子里是汉人,但现在变成了鞑子的皇帝,如果汉人民族意识觉醒,大家伙儿齐心协力把自己推翻了,这不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p
/p
志锐道:“臣认为,应尽速采取措施消除满汉隔阂,实现满汉平等,旗人不再享特权,如现在这般一切功名,享权利、沐恩泽之举,不得从同,必然导致汉人积忿难平,争心更炽,此非朝廷之幸也。”/p
/p
光绪瞪大了眼睛看着志锐,不由对志锐另眼相看,这志锐一个隶满洲正红旗人都能说出这种话,实在让人感到意外啊。/p
/p
“好好,卿是个人才啊!”光绪拍了拍志锐的肩膀,赞许地说,“一待中日战事结束,朕就要依卿之所言,颁布政令,取消满人之特权,实现民族之平等,完全实现民族之融合,从此不管是满、是汉、还是回、蒙等等,大家都是华夏民族,都是一家人。对了,朕听说有个叫孙文的人,似乎在宣扬一些离间满汉的言论,你们可听说了?”/p
/p
翁同和想了想,说:“好像有这么个人,在广州行医,常谈什么革命,前不久还给李合肥上了什么书,嗯……叫《上李傅相书》,里面提出多项建议,被合肥推拒了。”/p
/p
光绪说:“有这等事?朕对这个人很感兴趣,老师想办法通知此人来见朕,记住,不要为难他,如果他不愿意来见朕,也不用强求。”/p
/p
“臣下来就去安排。”翁同和心里奇怪光绪为何对孙文这样的小人物上心,但也没多想,这个皇帝让人觉得搞不懂的地方已经太多,他这个皇帝师傅也差不多习惯了。/p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