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快更新!无广告!
“左相,老奴今日奉大王之命来探视公主,多有打扰还请见谅。”大监已陪侍静王多年,乃大王心腹。唐渊与其也有深厚情谊,自公主寄养到相府以来得其暗中不少照顾。
“大监何须如此多礼。不知大王突然命大监前来探视公主可是有什么变端?”唐渊由于暗中收养公主之事已经和朝中后党结怨,这些年又逐渐淡出国事政务,所以不得不如履薄冰。只愿能在政场权力的漩涡中全身而退,保得一家老少的平安无虞。
“不瞒左相,此次前来老奴也是心有不安。大王最近身体旧疾复发,精神也不济。昨日在外间伺候时老奴无意间听得邹相谏大王要早日立储,言语之中颇多涉及公主。恐怕邹相为稳固长公子储君之位要对公主不利啊。”如今朝中多后党邹氏党羽,静王本想依靠邹氏来牵制唐渊等这些异姓王侯。可不成想唐渊放权放的洒脱,反倒是邹氏一族得权而独大。近些年来静王体衰权力下移,邹氏竟有夺权而王之势。
“今日大王命老奴将公主秘密带回宫中,说是多年未见公主听其已亭亭玉立,公主在左相的调教之下将成大才。要亲自看看他这多年未见的女儿。老奴听得此话心中震惊不已,本以为公主能在左相的庇护下安度一生,谁曾想邹氏竟为其私利还要将公主至于死地。此次回宫公主恐怕凶多吉少啊。”
“本相以为不与其争锋便可以保一家平安,看来邹氏还是不肯放过公主。长公子继位,邹氏一族肯定会为其扫清一切障碍,何况公主还背负着亡国的谶言。此行,我必须同往。事到如今,只希望大王能顾念昔日旧情听我一言吧。”
唐渊随大监一行一同入宫,楚睫从未进过王宫。临行之际,唐宁叮嘱她谨言慎行,万事听父亲和大监安排。唐宁知道此行凶险,他暗中下定决心若睫儿此次无法脱身,他便生死相随。幸好还有哥哥在父母跟前尽孝,他不能让睫儿自己孤孤单单。
“微臣参见大王。”唐渊见静王恹恹的躺在王榻之上,似乎精神比上次觐见的时候更不济了。
“左相也来了,赐座。今日本王命大监带睫儿回宫,是听说公主这些年在相府博学多才,大有所成。如今,本王身体每况愈下唯恐时日无多,想见见我这仅一面之缘的女儿。”静王明明说着思念女儿的话面上却没有任何情绪起伏,唐渊的心重重下坠。
“大王,公主已在外间等候。但臣还有一事相求。”唐渊起身下跪,向靖王重重磕头。
“左相这是干什么,你我多年君臣情谊,怎需如此。”
“大王,臣抚育公主近十年。这十年之中南昭国兵强马壮国泰民安,臣知大王对公主所负谶语有所介怀,臣斗胆恳请大王顾惜与公主的父女之情。将公主放到微臣手中,臣必不让其为国之患。”
“知我者莫若左相,话已至此本王也无需隐瞒。今日朝中大臣多有上奏,谏立储君之事。本王打算早日将王位传于公子德,历来各朝皇位更替国事最为不稳,北方司幽国虎视眈眈南边又有汉阳国隐隐成患。为保南昭国江山稳固,所以本王决意将公主赐死宫中,以免其以后成为南昭国的祸患。左相,恐怕本王要食言了。”
唐渊未料静王会如实相告,看来靖王还是顾惜曾经并肩杀敌的情谊。看着静王的憔悴面容,唐渊心下也一片对英雄迟暮的怆然。“臣知大王恐王位更替,国事动荡。可是公主何其无辜,公主如今德才兼备假以时日必可成为国之栋梁。臣近些年虽疏于国事,但邹氏近些年一支独大虽为公子德母系一族。但大王,古语言: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公子德毕竟年少,想来若权力被王后一族掌控势必是南昭国的后患啊。”
“左相此言非虚,本王也对此有所担心。而今,你们这些曾经随本王南征北战的贤臣良将不是告老还乡就是退隐山林。本王也明白你们有你们的顾虑,可现在邹氏一族在朝中的势力已成定势。恐本王也无能为力,只盼你们多多襄助幼主保住南昭的稳固江山。”
“大王,您所忧心之事也是臣日夜担心之事。既然大王对邹氏一族忌惮,为何不让其有所顾忌、有所畏惧不敢过分行事呢?”
“左相是指公主?”楚静王何等聪明之人。唐渊此行为公主而来,公主一事更关系唐氏一族安危。唐渊有此言必定是想用公主来牵制邹氏一族。
“不瞒大王,微臣正是此意。公主自降生便带有克宗亡国的谶言,今大王若将公主处死宫中不是正契合邹氏一族的心意?若依臣所见,大王可将公主的身世公之于众并寄养至楚国宗庙之内。如此一来,不管今后邹氏有何动作公主都将会对他们是一个威慑且公主自身安全也会得到保障。”唐渊觉得唯有此法或许能保全公主,虽然将公主寄养到宗庙之中必得受不少苦,但这样至少能保性命无虞也能保全唐氏一族。
“左相,你如此为公主筹谋,不可谓不尽心。本王知晓当日你是为报崔良的知遇之恩,如今公主已得你庇佑近十载,也算仁至义尽。为何你不惜冒着忤逆之罪来维护一个和你并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呢?”
“臣不瞒大王,臣私以为唐氏一族存亡系于公主安危。当年臣冒死将公主救下就知道从那时起唐氏一族的兴衰必和公主联系在一起。公主若有不测,臣一族必难逃其咎。再者,公主在臣府中近十年,臣一家上下早已将她视作家人。尤其微臣的小儿与公主朝夕相伴,臣敢断言,若此行公主遭遇不测,臣将同时失去他们两个孩子啊。故臣请求大王,念臣曾为国尽忠成全了臣的护犊之心吧!”唐渊跪在地上重重行叩拜之礼,此时的唐渊哪还有以前运筹帷幄,计定千里的威风。不过就是一个为家为孩子求得生存希望的父亲罢了。此时的楚静王心中亦是五味杂陈,看着老迈不复当年之勇的唐渊,再回想自己高处不胜寒的一生。不禁唏嘘。
“左相,平身吧。一切按你所言便是。”
至此,楚睫被送往楚国宗庙。邹氏一族虽得势,但楚静王对公主的态度不得不迫使其收敛。唐宁虽被迫与楚睫分开,但她至少是安全的。唐宁希冀着等他再大一些,他便求父亲向楚静王求亲。只有将她放在自己身边他才觉得踏实。可命运会如何安排岂是谁能够妄测的呢?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