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城记事

第二章 喜讯

    [] 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向东大街跑去说要回去报喜的年轻小伙,名字叫做阿成,是济世堂里收捡药材的伙计。今日放榜,徐昭不愿意出来看,其他人有没有空,于是便让他过来看榜。因为想着快点跑回济世堂,告诉铺子里其他人这个消息,一路撞到了不少来往的行人,被撞的人只听到他说着不好意思,但抬头看人时,就只看到了一个风风火火的背影。
    东大街在涪城的东边,沿着街道向东走街尾,转角过去,就是涪城县衙,县衙一旁是衙门的官舍,住着县衙里的一些官员、捕快,另一旁是县衙的粮仓以及其他仓库,用于存放粮食以及各类工具等。而东大街的西边就是涪城的平安街,平安街头是涪城县北城门。东大街街道宽一丈有余,两旁是各式各样的铺子,有客栈,茶馆,杂货铺,当铺,以及买笔墨纸砚的书肆,衣服布匹的绣坊,珠宝首饰的银楼等。这些铺子大多高两层,前面是铺子,用于做生意,后面是庭院,用于生活居住。在这一众铺子中,有一家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总是人来人往,有时排队甚至都能排到街上去,这便是济世堂,东大街唯一一家药铺。济世堂这家药铺,相对于其他药铺来说,这里的徐大夫和魏大夫总是能做到药到病除,而且价格公道,所以一来二去这涪城中的人生病了总喜欢在这来看病。济世堂旁边是锦绣坊,做的是布匹绣品生意。
    和往日一样,这济世堂里的徐大夫和魏大夫正在给病人看病,徐暖正在按着药方为病人抓药。只见阿成突然跑了进来,气喘吁吁的对着众人大声说道。
    “少爷中举了,少爷中举了”
    正在抓药的徐暖听到阿成的话后,立即放下手中的东西跑到阿成面前问道
    “我就知道我哥一定会中的,你快跟我说说我哥考得怎么样,二哥哥呢,他有考上吗?”
    “少爷是蜀州的第二名,涪城显的头名,李少爷也是考上了的,只是我急着回来,忘记看他的名次了”阿成答到
    “爹,你听到没有,我哥和二哥哥都考中了,而且我哥还是涪城县的头名耶,我得进去告诉娘亲和奶奶”,说着便向内院跑去。也不顾自己还没有抓完的药。
    一旁正在给病人把脉的徐远,在听到阿成的话之后,也抬起头,听着阿成与徐暖的对话,在看到徐暖跑了之后,一脸无奈的说到。
    “这丫头和他哥哥一样没个定性,承煜你过去替病人把要抓完,阿成你去隔壁跟你钱婶和李叔说一声,免得他们担心。”
    阿成听了后便向外走去,原本在柜台记账的承煜则走过去拿起徐暖扔在一边的药方继续抓药,此时其他在这铺中的众人也听到徐暖与阿成的对话,知道这济世堂的少爷中了涪城的头名之后,也纷纷向徐远道喜,徐远笑道。
    “只是个第二名,值不得诸位道喜,我替犬子谢谢诸位”随后便坐下继续为病人把脉,脸上的笑意表明了他此时的高兴。众人知道他谦虚,也不再说什么,该抓看病的看病,该抓药的抓药,这济世堂又恢复了开始的模样。
    这边锦绣坊中的李和与钱柳枝夫妇听到了消息之后开心不已,有什么比得上自己儿子、女婿一同中举更让人兴奋呢?夫妇两一商量,然后就告诉店里的顾客说,今天凡是在店里买布的,买五尺送一尺。
    徐暖将消息告诉她娘亲和奶奶之后,便到处找徐昭,但找遍整个济世堂没有找到徐昭和李书仪的影子,于是又到锦绣坊来寻,结果还是没有找到两人。便向一旁裁布的钱柳枝问道。
    “婶娘,你有看到我哥和书仪姐吗?我都找不到他们,阿成又说说他们没有和元嘉哥、浩然哥他们在一起,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跑去哪里了。”
    “书仪也没有出去呀,怎么会不在呢?这两人,这么重要的时候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也不和家里说一声”,吴柳枝神态有些焦急,又抬头看了看外面“暖暖,你先不要着急啊,他们都那么多大的人了,不会有事的。”
    “婶娘,我在和阿成在去周围找找,奶奶和娘亲还在家里等他呢!对了,今天晚上晚饭你们不要做了,到我们家一起吃,给我哥和二哥哥庆祝一下,”说完,便风尘仆仆向外走去。,看样子是去找那不知道在哪的哥哥去了。
    而那两个被徐暖到处找的人,正一前一后的在城外南山的半山腰上,两人正爬着石梯。走在前面的便是徐昭,这落后了一大截的,在后面手脚并用向上爬的就是李书仪。李书仪看着前面一个劲向上爬的人,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到。
    “今天不是乡试放榜吗?我们就这样偷偷的跑出来,不告诉爹娘,也不带着暖暖,一会回去呀肯定要被他们唠叨的”
    “要是带上暖暖那丫头,你说我们能走得出家里的大门吗?”前面正专注于爬梯子的人,头也不会的答到。
    “是哦,告诉她我们肯定是出不来了,上次我将我娘的簪子弄坏了的事告诉了她,结果她转眼就说给我娘听了,还有你上次逃学,也是她告诉给爹的”李书仪想了想气喘吁吁的说到,看着前面还没有尽头的石梯,又转过头看了看山下,再看着前面丝毫没有疲惫样子的徐昭,问道“我们这是去哪呀,这都走了一个多时辰了,怎么还没有到呀”
    “我觉得今天大概是我这样清清闲闲的最后一天了,再不出来玩玩就没有机会了,所以我带你去南山书院的后山腰看看,那里的风景不错,再有就是我听书燿说陶伯母病了很久了,一会我们从那边下山的时候,正好可以去拜访一下,我很久没有见到文正了,去看看他”走在前面的人停下来转过身,看着后面已经累的不行的李书仪说到,然后在那等着慢慢向上爬的她,待她走近了,又对她说“快到了,就在前面”
    听到他这么说,李书仪心里是不相信的,早上她原本在院子里给花浇水,徐昭突然过来说要带她去个好玩的地方,问他远不远,他说不远就在城外。因为是悄悄出来的,两人也没有乘马车,一路走到城外,当他们走到城外时,他又告诉她在南山上,然后他们又走了半个时辰才走到南山脚下,到了南山底下就告诉她说快到了不远了,结果呢,走了半个时辰还没有到。现在又告诉她快到了,若不是下山回去的路比较远,她一定会扔下他自己回去的。
    这徐昭看见李书仪不理他,也自知理亏,便让李书仪走在前面,他跟在后面,防止她脚滑摔跤。在爬完那看不到头的石梯,又走了不知道饶了几绕的山路之后,终于到了徐昭说的地方了。
    只见小路的前方有一个高一丈有余的峭壁,水从峭壁上落下,在下面的石板上形成了一个圆形水潭,这高处落下的水在潭中汇集,然后从石板的低洼处溢出,一路流向山下,发出潺潺的水流声。潭水清澈见底,在微风和阳光下,形成泛着微光的涟漪,远远望去竟像是一潭泛着光的各色珠宝。水潭的四周石壁因为长时间的被潭水冲刷,形成了形状各异的石块边缘,看上去也别有一番风味。
    李书仪第一次看到便被它吸引了,站在水潭的石板上,听着潺潺的水流声和林间的鸟鸣声,感受着这徐徐的微风,顿时心旷神怡。
    “昭哥哥,这么美的地方,你怎么不早带我来呀?”也不顾徐昭有没有回答她,又自言自语的说到“下次我要带着暖暖一起来”
    李书仪发现徐昭没有回答她,就转过身来,却看到徐昭已经脱掉了鞋袜,将裤脚挽的高高的,手里还拿着不知道从那里找来一头削的尖尖的木棍,见他要向潭里走去,便问到“昭哥哥,你是要叉鱼吗,这潭里竟然还有鱼”
    这边已经下水的徐昭答到“难道你以为我带你来这只是为了看风景吗?一开始我们也以为潭里没有鱼,直到有一次看见文正在这叉鱼,我们才知道这里是有鱼的,后来我们在书院无聊了,就和子由他们一起来这叉鱼,然后烤着吃,这里的水上山顶的泉水流下来的,这潭里的鱼呀喝了这泉水,肉质鲜嫩不说,还一点都没有河里的的腥味。你在岸上等着,我做给你吃”
    李书仪听了徐昭的话,在岸上坐着,看着他在水里叉鱼,心中想着我认识你十六年了,竟然不知道你还会做鱼,合着你和我哥逃了那么多次学,竟然是为了这一潭鱼,你们两瞒得真是够深的呀。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