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医女:凤栖于楚

第100章 男人的直觉

    
    “我们毕竟是她的娘家兄弟,互相帮扶,也是人之常情对不?”
    “我们两个村子的人,无冤无仇的,也没想着要为难你,都是听信了挑拨才有这么一出。”
    “要不就算了吧?你看都把我们的人打成这样了,也该消气了。”
    “你和云州远一家的事情,我们不管了,这本来也不关我们的事。”
    ……
    何家的人打起了退堂鼓。
    出师不利,敌人太强,他们已经鼓不起勇气跟云溪斗。
    云溪倒也没想着为难这些人。
    毕竟她家都拆了,请工人不要钱?她的时间不宝贵?
    何家的人确实跟她没有直接的仇怨,他们是云何氏请来帮忙的,现在不想帮忙了,她自然不为难。
    遂收起棍子,淡淡说道:“也行,我跟你们确实没有直接的仇恨,今天事情,可以给你们一个机会。”
    “我数到十,你们何家谁还留在这里,那就是我云溪的敌人!”
    “我对敌人,从来不手软!”
    何家的人才不管她怎么说,只要她松口,那就是神仙下凡!
    当即感激涕零,云溪的十还没数完,那些还能站的已经拖着腿断了的一溜烟跑光了。
    云何氏也趁乱跑。
    云溪对着她背影喊道:“云何氏,你不也是要找我算账吗?跑什么,我这笔账还没跟你算完呢!”
    云何氏头也不回,只是声音远远传来。
    “云溪,你别得意,今天只是个开始,我们没完!”
    云溪面无表情应了。
    “好,我等着。”
    经过今天这么一出,云何氏娘家那些人应该不会再替她出头了吧?
    而云家村里,云何氏素有恶名,她和云小荷跟那一家对峙起来,人们同情弱者,云何氏一家既不占理,也不占优势。
    实在不行,来几个人就打几个人。
    她怕什么?
    云家村的人根本没想到,原本剑拔弩张,还以为会有一场大出血的打斗,居然就这么解决了。
    顿时看向云溪的眼神都有些复杂。
    “小溪,你身手不错啊,像是学过功夫的?”
    “小溪,我以前看你身子骨病弱病弱的,这会儿力气怎那么大?”
    “所以小溪,你把云州远家里给砸了的事情是真的吗?”
    不仅是何家的人,云家村的人对她也是又怕又好奇。
    云溪笑了笑:“是真的,云何氏都把我家给砸了,我不过是以牙还牙而已。”
    至于武功,她肯定是不承认的,只说是病好之后,却给山神还愿,许是山神见她可怜又诚心,让她力气变得大了一些。
    可谁家的力气大,能大成这样子?
    这丫头的力气,怕是一拳头砸倒一头牛都不在话下!
    众人唏嘘着,看在云溪和云小荷都是两个小丫头份上,倒没有继续纠缠下去。
    云溪中午做了好饭好菜,无论是干活的,还是凑热闹的,都邀请进门一起吃。
    她家的饭菜丰盛,香飘十里,看热闹的人早就馋的口水直流了,闻言都挤进小院子里来。
    多嘴的婆娘还问她:“小溪,你们前几天不是还穷得连饭都吃不上,这会儿日子过得还算滋润啊。”
    有肉有米饭,这顿饭食算得上村里逢年过节才能见到的丰盛了。
    自是有人酸和眼红。
    云溪也不在意这些话,只是笑着说道:“因为我们云家村山头多,好东西也多啊。”
    后面的话她没继续下去,云家村的婆娘却都竖起耳朵来。
    前几天云溪教人辨认药材,一人三十个铜板的事情早就传遍了。
    她一共教辨认了五种药材,交了学费的人不过三四天,不但回了本,还小赚了一笔。
    徒弟尚且这么赚,师傅还用说?
    小溪姐妹手头有点小钱,很正常。
    云家村的婆娘都不觉有些后悔,趁机跟她说道:“小溪,既然那些药材那么能赚钱,不如你也教教我们吧,我们都是一个村子里的,有好事情要一起分享才是。”
    “好啊,每人三十铜板哦。”云溪答道。
    云家村众人:“……”
    便宜是没法子占了。
    云溪一开始制定的规矩是,得到她传授辨认药材技术的人不能外传,不然下次不教了。
    不过人心难测,她也没指望能多有效果。
    可谁想到,那些学徒们,比她想象中还护食。
    云家村就那么些个山头,药材嘛,当然是有限的。
    采摘的人数一多,平均到手的药材能有多少?
    这些都是钱啊!
    在药材论两比米面论斤还贵的念头,谁会大方断自己财路?
    所以没跟云溪教学费的人,几乎没有一个能从旁人口中撬得便宜的。
    于是眼红的,心动的云家村众人,最后都交了学费。
    云溪老规矩,三十铜板五种药材。
    因为今天要建房屋住人,云溪便承诺弄好房子后的第二天带他们上山采摘药材。
    一起蹭饭的闲人,愿意留下来帮忙的,算半天工钱,十五个铜板。
    学费抵了一半。
    还包饭菜,这是什么神仙老板!
    于是一番诱惑下,蹭饭的不管婆娘还是小孩,都上阵帮忙了。
    人多力量大,不过傍晚时分,云溪家里本来还漏水漏风的屋顶和缺口已经被堵上,厨房新建了灶台,院子里弄了四方形的大桌子并着几把凳子,安了石磨,安了捣药捣辣椒的大锤坑,修了篱笆,搭了鸡棚马棚,还用木板建个小茅厕。
    房间里,床架和着木板已经钉好,形成新鲜的大床——
    比原来窄小的,破旧的,睡上去会咯吱摇晃,像是会散架的老床架好多了。
    柜子是新的,桌子也是新的,还弄个梳妆台,三脚架,以及床头柜。
    破旧的木门也修好了,新的木门厚实,经过云溪的口头指点,还方便转动,更安全。
    农村的男人们手艺真不是假的,因为穷,向来家具都是自己做,最后鼓弄出来的半点不比城里的匠人差。
    朴实的男人和女人们,还给她用竹子竹篾做了好些个簸箕,背篓,竹筐,篮子。
    甚至芦苇和竹扫把都各自给她弄了一把。
    傍晚刘老头从镇上回来,将云溪要的东西一并送来,云溪的和云小荷的新家里面,便真的是应有尽有了。
    送走帮工的客人们后,云小荷和云溪坐在院子的凳子上,满足地叫了出来。
    “姐,我们的新家好漂亮,比村子里所有人的都好呢!比以前的家宽敞漂亮多了!”
    不只是宽敞漂亮多了,是完全没法子比。
    农村别的不多,土地多,云寒水早年建的这房子,虽然只有两个卧室一个厨房,但耐不住院子大啊。
    院子大,鼓捣起来就有发挥的新空间。
    云溪作为现代过来的人,对房子的一些布局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在她指挥下,不过一天时间,这院子就跟原来的破旧完全沾不上边。
    根本就是个她那年代的农庄小院格局。
    云溪津津乐道跟云小荷谈论着以后的生活方式。
    “昨日去镇上,发现有卖小鸡仔和鸭子的,已经搭了鸡棚,过些天我们就买一些小鸡仔和小鸭子回来养,有它们在,叽叽喳喳的,院子里肯定热闹多了。”
    “姐,屋后我们还有一小片地,不如就种点红薯和南瓜吧。”
    “篱笆脚下的泥土,可以种点辣椒和姜蒜,葫芦和丝瓜。”
    “也种点青菜萝卜,光野菜是不够吃的。”
    “那马挺凶的,个头又大,干脆将它放在门口那边,让它看门。”
    “姐,它会跑的。”
    “院子里虽然有桌子凳子,但这么坐着一点也不舒服,等我闲的时候,在那头按一个秋千架。”
    “对了,还可以弄个摇摇睡兜,既可以躺着晒太阳,又可以看月亮。”
    “可恨我们的老槐树被砍了。”
    ……
    两人兴致勃勃聊着未来,整个人都欢喜不已。
    云溪第一次觉得,她在古代有个了真正的小家。
    而云小荷也觉得:“今天花的银子,太值得了。”
    云溪拍拍她手背:“当然值得,小荷你要知道,有舍才有得,该花的地方一定要花,花完之后才能赚,人生在于享受,生活是要去体验的,没必要让自己过得那么苦。”
    云小荷点点头:“小荷都听姐姐的。”
    说到这里,云小荷有些闷闷问道:“姐,你会辨认药材,我们自己上山采摘不就好了,为什么要教那么多人呢?等他们都把药材摘完了,我们以后靠什么吃饭啊?”
    “我们不靠采摘药材吃饭。”云溪笑了笑,“整天上山采摘,既辛苦又费力,划不来。”
    因为她们不用自己去采摘药材,所以山上的药材被采了多少她并不关心。
    利益完全扯不到一块儿。
    “可是我们不采摘药材,我们怎么生活?我和姐姐身子骨都不太好,田地因为大伯一家的缘故,分给我们的几乎都是贫瘠土壤,靠它们吃饭,我们吃不饱的。”
    云小荷这年纪,说小也小,但也是懂了不少事情。
    采摘药材虽不是长期的活儿,但采摘几天,却可以吃上好几个月。
    最主要是,适合她和云溪两个弱女子。
    云溪看着身侧小姑娘,唇角勾起。
    “我们可以教他们辨认药材,不就有学费了?”
    云小荷差点翻个白眼:“那些学费,太少了,都不够花多久,山上的药材有限,姐姐你又能认识多少药材。”
    总会坐吃山空。
    “有道理。”云溪伸个懒腰,“所以我并不打算靠这学费吃饭。”
    那几十上百个铜板,都不够她今天给村民的工钱。
    她在坑高老头之前,确实家里清贫,需要那点学费过日子,但现在……
    怀揣巨资,那些学费她根本看不上眼。
    看不上眼还要收,倒也不是她抠门,而是她总得有个对外的收入名义,否则天天吃香喝辣的,不招人眼红和是非?收了人家的钱,就有好多个证人。
    积少成多,多人的学费聚集在一起,吃上好几个月不成问题。
    更重要的是,世道好人不容易当,哪怕云家村民风还算淳朴,人性的恶意永远不会埋葬,免费的好事做多了,不但会被人当做理所当然,还会在困难时候被踩上两脚。
    所以她为什么要做那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她是穷的。
    对外跟村里人差不多的穷。
    这就能打入村子里的阶层中了。
    “姐,那我们?”云小荷诧然看着她。
    “我会看病啊。”云溪好笑抹了一把她小脑袋瓜子,“你忘了昨日在平安镇,我们可收入不少钱。”
    可不是,昨天的收入可不少。
    村里的青壮年去镇上给人搬砖,趁着庙会的热闹最多不过一天三十个铜板,而她姐姐出诊半天,却已经收入好几两银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