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长生

第306章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书海阁全拼)找到回家的路!
    一直住在上林苑,反复删改演讲稿的殷姮,自然不知道含章殿又少了一批人。
    至于留在含章殿的其他人,譬如标宛子等,则被郑高派人传话,郑重提醒,“勿要因区区下人,离间大王和国巫的兄妹之情”。
    这也很好理解。
    大王当年将国巫大人送到西南,虽说原因是让国巫大人去看看羌水为何一再泛滥,国巫大人也确实解决了问题,做出了政绩。
    可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国巫大人当时年纪很小的事实。
    长兄不顾幼妹的年龄,直接将她派到荒无人烟,专门用来流放囚犯的西南边陲,一去就是五年。
    不管从角度看,这都是大王冷血薄情的证明。
    郑高比谁都清楚,虽然国巫大人根本不介意这点小事,大王也没有半点“后悔”之类的情绪。
    但换做现在的大王,肯定不会将国巫大人外派那么久,最多过个一两年,就会将人召回来。
    除非前线战事紧急,国巫大人作为主帅,脱不开身。
    否则,没有任何大事,值得国巫大人长期逗留在外,连王宫都不回一次。
    正因为揣摩到了大王态度的微妙转变,所以,郑高从不主动提及殷姮在西南的任何事情,仿佛这五年时光根本不存在,或者被某双无形之手抹平。
    一旦有人触及……
    郑高不会容许他们活命。
    他们对国巫大人犯下的任何错误,哪怕仅仅是疏忽怠慢,也会提醒着大王,你曾经对唯一的妹妹不闻不问,冷酷至极。
    就像一根刺,微小而羸弱,压根扎不伤人,更不可能会疼。
    但刺就是刺,留在那里,就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不是国巫大人还算看重这些人,郑高一定会将所有相关的人士,能杀就杀,不能杀的就贬,决不允许出现在大王面前。
    但……
    郑高遗憾地在心中叹了口气。
    此番借着“诬陷”的理由,杀了二十三个人,纵然国巫大人知晓,也不会说什么,因为律法就是这么规定:
    污蔑一个人对王族有不敬之举,若伪证被采纳,被诬告的人杀头都是轻的,抄家灭族也很正常。
    但若被查出来,你是栽赃陷害……
    呵呵,那你污蔑的人要面对什么罪名,你自己就受着吧!
    不过此举可一不可再。
    毕竟,国巫大人绝不可能接受“大王不喜欢任何人提及您被送到西南的那五年,所以,我要把当年跟着您走的人全杀光,以免他们的存在让大王想起过往”这种事情。
    郑高也不敢真瞒着殷姮这么做。
    殷姮现在压根没想到郑高对含章殿上下都有杀意,所以含章殿内无论发生什么事,只要有合适的理由,她就会信,且不去干涉。
    可类似的事情发生的多了,曾经跟着她的人都快死光了,她当然会意识到不对,插手去管。
    一旦管了,就不好收场。
    这才是真正的“离间兄妹之情”呢!
    郑高自然不会做这么愚蠢的事情,他只是警告含章殿的人,谨言慎行,尤其国巫大人回来之后,不许乱说话。
    含章殿上下自然噤若寒蝉,不敢有半丝风声传出去。
    对殷长赢而言,仅仅是发现“我妹妹曾被以怨报德过”,郑高揣度上意,用最快的速度办好,这件事就这么过了,没在殷长赢心中掀起任何波澜,甚至都不值得他分出半丝心神,给予一个表情。
    至于殷姮,更是从头到尾就不知道有这回事,否则她一定会解释,这是个天大的误会。
    但对其他人来说,他们收到的消息就是——郑高突然派一群魁梧有力,手持佩刀的侍卫,从上林苑回来,凶神恶煞地在燕朝抓走了一批宫人和寺人。
    过了几天,有人放出来,但也有人不见了。
    这种大事,无论如何也瞒不了消息灵通的太后、公主和公卿们。
    却没人敢问。
    更没人敢胡乱打听。
    燕朝是君王燕居之所,谁知道弄这么一出是出了什么事?
    万一有人谋逆呢?万一有人行刺呢?
    你这时候打听,莫非你也是同党?
    霎时间,王宫乃至朝野上下,气氛就凝重了起来。
    由于殷长赢之前御笔亲判周安无罪,寿阳太后自然也要做个姿态,便命陈氏母子进宫觐见,赏赐一番,顺便喊诸公主,熟悉的命妇们过来当陪客,给她们一个相女婿的机会。
    但收到燕朝出事的消息后,寿阳太后也就没了与陈氏虚与委蛇的心思。
    她心情不好,陪客们谁敢凑趣?
    怕太后觉得自己不够烦?
    陈氏本就因为自身遭遇,坐立难安,唯恐别人瞧不起。见此情景,未免觉得太后、公主、贵妇们都不喜欢她,心中惴惴,从宫里一出来便病倒了。
    周安服侍母亲喝下安神的汤药后,叹了口气,命人好生照顾母亲,自己则换了身低调的衣服,略略伪装之后,来到王都东边的一处宅邸,轻轻敲门。
    门房一开,瞧见是周安,不由大骇:“表公子,您怎这副打扮?”
    “先让我进去。”周安一边钻进去,一边低声问,“表兄可在?”
    清朗的笑声,自院中传来:“为兄早就扫榻以待。”
    听见这个声音,周安终于露出了多日来的第一丝笑容。
    只见他快步走到庭院中,见到等在那里的人之后,立刻伏在地上,重重叩首。
    对方十分惊骇,立刻要扶他起来,周安却态度坚决:“表兄请受愚弟这一拜!若非表兄提点,愚弟完全不知,家母……”
    说到这里,他声音哽咽,泪水不断往下流。
    他一直以为母亲生性风流,与叔伯尊长都有首尾,每当看见他们慈爱的神情,都觉得恶心,这才放浪形骸,不学无术。
    全家被强制迁徙到庐龙城之后,他更是觉得母亲自甘下贱,为了荣华富贵,脸面都不要,便浑浑噩噩,流连于青楼楚馆之中。
    直到母亲的堂姐携其子晏维前来拜访,他不情不愿地回家。
    若非晏维看不下去,叹道“表弟辜负姨母一番苦心”,周安仍是浑人一个,哪里又有今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