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至尊妖圣

第五百三十三章薅羊毛的刘备孙权

    
    曹操道:“大人,大耳贼和孙权别看表面仁厚,实际非常黑呢,我屯田时别人说我薅老百姓羊毛,他们两个是要把老百姓剃光拔净呀。”
    安小余道:“什么意思?”
    曹操道:“你听我详细和你说说,你就知道孙权和刘备的虚伪面目了。”
    后汉乱世,枭雄们或者挖坟掘墓养兵自重,或者搜刮民脂民膏弄得百姓“人相食”,只给手下吃桑葚河蚌的袁绍袁术兄弟死掉了,筑城屯粮的董卓公孙瓒也死掉了,踩着枭雄肩膀站起来的曹操刘备孙权,之所以能成为把袁绍刘表刘璋等人都拍在沙滩上的后浪,也是有一定经济头脑的。
    曹操除了派他的“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挖坟掘墓发死人财外,主要靠屯田来养活自己庞大的军队。
    汉献帝兴平元年,大汉帝国的经济已经崩溃:“是岁谷一斛五十馀万钱,人相食。”
    大河无水小河干,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士兵们吃不饱肚子就打不了仗,曹操只好裁减员工:“乃罢吏兵新募者。”
    一没粮就裁员,这种事情可一不可再,所以曹操急得头发一把一把地掉,三十万黄巾降兵,要是都遣散了,没准又闹出张角羊角牛角来了!
    曹操是不是那时候就急出了头风病不得而知,他把脑袋当做栏杆拍遍之后还是一筹莫展,这时候就有两个经济学家站了出来向他献上了安邦定国大计。
    这两个经济学家,一个叫枣祗,另一个叫韩浩。他们为曹操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正是这个办法,帮助曹操在中原站稳了脚跟,即使在对刘备孙权的战争中失利,也不至于一败涂地弄得无家可归。
    枣祗、韩浩替曹操想出的办法很简单,简单到只有两个字:“屯田”。
    屯田当然不是曹操首创,也不是到曹操为止,但他无疑是做得最好的一个。
    建安元年,曹操正式下令在属地开展大规模屯田运动:“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
    曹操当年屯田当年见效:“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曹操的屯田制度,是曾经受过批评的,因为有人说他收税收得太狠了:“官六民四”,也就是打下一百斤粮食,曹操收走六十斤。
    即使是桓帝灵帝时期,执行的也是“十五税一”甚至“三十税一”,现在曹操要拿走一大半,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曹操是在薅老百姓的羊毛。
    但是撇开时代背景说经济,那就是耍流氓。
    在后汉乱世,一斤粮食就能决定一家人的生死,曹操提供了土地耕牛农具,然后收取百分之六十的粮食,已经是宽宏大量让利于民无以复加了,所以当时的老百姓对曹操还是感恩戴德的。
    曹操的办法是藏粮于民藏兵于民藏富于民,所以中原地区一直比较稳地,反观刘备和孙权的边远地区乃至腹地,都很不消停,原来的天府之国硬是被刘备父子弄得“益州疲弊”、“民有菜色”。
    刘备和孙权的经济政策,把百姓都薅成了光头强?
    说曹操薅羊毛,估计当时的中原百姓不会认同,而刘备孙权这对妹夫舅哥薅起羊毛来,那真的是敲骨吸髓,把东吴西蜀百姓都薅成了光头强的。
    刘备这个人,大家都很熟悉,一个是他“很仁厚”,另一个就是他很会享受:“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仅凭这一点,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刘备确实是汉室宗亲,因为这跟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刘备受过穷,所以取得天府之国西川之后,穷人乍富特别大方:“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其余颁赐各有差。”
    这些金银钱帛,是刘备通过正规手续发的奖金,荆州集团入川之后,早就抢得盆满钵满了,初攻刘璋,备与士众约:“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及拔成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
    手下一通疯抢,刘备的口袋也空了,往后要跟曹操争夺汉中乃至中原,还要灭掉舅哥孙权,这时候刘备已经决定不要孙小妹而娶吴懿之妹了,这样的大规模战争,肯定是要花钱如流,于是刘备也开始像曹操一样为生计发愁了。
    曹操手下有枣祗、韩浩,刘备手下也有能人,这个能人叫刘巴,是一个敢瞧不起张飞的高傲家伙。
    刘巴的父亲是江夏太守、荡寇将军刘祥,因为对百姓盘剥过甚,民众起而杀之。
    刘巴是这位汉末著名贪官之子,盘剥百姓的遗传基因是刚刚的,于是刘巴眼珠一转想出了一条绝户计,对刘备道:“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巿。”
    刘巴所说的“很容易”的事情,其实就是滥发货币,在金本位铜本位的汉末经济条件下,他用一斤铜制造出价值百倍的货币,而且还强制老百姓使用,由各级官吏拿着“当百大钱”去强制购买老百姓的东西,让蜀中士民的资产一下子缩水了百分之九十九。
    大户人家还好说,每天收入只有一两个铜板的小老百姓可就惨了。这就像后来的金圆券银圆券,原先一百块钱能买一头牛,后来一万块钱只能买一包火柴。
    这时候可能有读者不理解:“同等重量的一个大钱当一百个用,这不是很方便吗?”
    我们还是要放在当时的环境中来看问题:当时的金本位金融体系,铜和钱实际是可以画等号的,也就是说,铜既有流通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比如说一个大钱半两铜,那是因为半两铜基本等于一个大钱,现在半两铜变成了一百个大钱,而且要按照面值购买百姓物资,你不卖给他就要坐牢甚至杀头。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西川的百姓有一头价值一百个大钱的一只羊,被刘备手下拿一个“当百大钱”买走了。这个西川百姓家里没了羊,就想到曹操的地盘上去买,但是“当百大钱”到了中原腹地却只能当一个大钱花。人家还是按照汉朝的规矩,大钱“重如其文”。
    于是西川百姓的一百只羊,经过刘备这么一倒手,就变成一只了。
    如果说刘备治下的百姓够惨,那您是还没看到三国枭雄有多狠——刘备的便宜舅哥比妹夫还狠:孙权直接铸造了“大泉当千”。
    这就是说,如果东吴西蜀互相承认对方的货币,那么刘备当百大钱,到了东吴只能十个换一个,虽然东吴的“大泉当千”重一点,但还是吃亏了。
    可是当时的老百姓都不傻,中原曹操更不傻,东吴西蜀的钱币到了中原,还是按重量算,这样一来,除了曹操的治下,另外两国的老百姓,就只能欲哭无泪了。
    《通志•食货》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吕蒙定荆州,孙权赐钱一亿,钱既太贵,但有空名。”
    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都知道,吕蒙定荆州是建安二十四年,而孙权铸造“大泉当千”是赤乌元年,时间对不上号。
    史料以此为例,其实是想说:“孙权赏赐给吕蒙的一亿大钱,到了十八年后,已经缩水一千倍,变成十万‘大泉当千’”了。
    铸新币,肯定是要大家都把旧币拿出来兑换的,这些面值一亿的东吴钱钱拿到别的地方花,只能当十万。
    连功臣吕蒙后代的家产都要缩水千倍,寻常百姓就更可想而知了。
    曹操刘备孙权三位枭雄的做法,我们就能看出本质上的不同。同时我们也能看出曹魏强而孙刘弱,弱的不仅仅是地盘和兵力,还有政治远见和经济头脑。
    曹操的做法是咱们大家一起来吃肉,我出案板和锅灶,然后我吃大块的,你吃小块的,大块和小块相差也不是很悬殊。
    刘备的做法是咱们一起来烙饼,你出米面柴炭,烙好了我吃百分之九十九,给你百分之一。
    孙权的做法比刘备更进一步:我要吞掉千分之九百九十九。
    如果把咱们放在后汉三国年间,面对曹操刘备孙权的薅羊毛经济政策,您会选择在谁的地盘上生存发展?
    以当时百姓的视角看来,后汉三国的经济战,其实是一家欢喜两家愁,至于谁家欢喜谁家愁,老百姓肯定也有一个公正的判断。
    欢喜的肯定是曹魏统治下的那些老百姓,发愁的是蜀汉和东吴那些原本流离失所衣食无着的老百姓。
    曹操给了老百姓土地和生产资料,丰收了,就多给他一点,歉收了,就少给他一点,一百亩地即使只打出一千斤粮食,我还能剩四百斤,一家三口有粥喝了。
    这就是比例税跟固定税的差别:“要饱大家一起饱,要饿大家一起饿”。
    如果曹操定的规矩是不管丰年灾年,一亩地必须上交多少粮食,估计老百姓早就到刘备孙权那里去花大钱当百、大泉当千了。
    听完曹操的话,孙权不好意思的脸都紫了,不过嘴却很硬,狡辩道:“我们东吴不像你们,有大片肥沃的土地,我们江南到处是水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