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南梁一梦,净衍禅师
·
梁武帝只给了陈庆之七千兵马助北海王元颢称帝,杀回北魏。
这不由的令人很怀疑梁武帝的诚意,他大概并无心助元颢称帝,或者无心南北统一。这其实有些错怪梁武帝了。
相对北方频繁的战乱,南方相对平稳许多。但是,依旧人少国力弱。那么,为什么南北方人口会差这么多?这不得不提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世家大族对国家的影响。魏晋时期,士族把控国家政权,一方面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垄断社会财富。
当时大量的田地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而世家大族不可能自己耕作土地,所以往往有大量破产农民托身于世家大族。
南朝大量人口和土地被南迁大族和当地大族所瓜分。那些士族有自己的庄园和坞堡,还有私人武装–部曲。虽然南朝后期士族衰落,但是衰落的多是南迁士族,而当地士族却开始崛起。这就形成了俗话说的穷庙富和尚。
简单一句话,拜世家大族所赐,南朝与北方的国力对比处于明显的劣势。
·
除了国力,再看看军队的动员体制。东晋和南朝继承了东汉末年的世兵制,军队依靠军屯供养,但是由于严重的土地兼并,导致士兵大量破产。破产士兵除了逃亡,还有的自残身体,到了南梁时期甚至出现发招士兵时要锁人的现象。这必然导致梁朝军队战斗力下降。
·
除了兵源上的问题,在军队体制上南朝也有问题。
南朝有中军(亦称台军)和外军的区分。
外军分属各地都督,都督多兼刺史。那些都督刺史不少是大族出身,本身有部曲,加上可以招兵,这使得一些官员常拥兵自重与中央相抗衡。
从史料记载来看,南朝军队中世家大族的私兵还占了不少。
世家大族在面对北方的入侵上,尚且能一致对外(一旦赢了还能获得不少战利品,输了地盘军队都没了),但是在进行远征时,他们都怕吃亏。所以自保有余,进攻不足。
·
此外,由于南朝统治者本身财力有限,难以完全取代那些世兵军户,也缺少像北朝那样完善的动员体系。这都使得南朝政权只能保留一支由少部分职业募兵,还有世家部曲,以及大量世兵组成的军队。
·
除了,兵力财力不足以外,南梁本身的腐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梁世士大夫们,一个个扶脆骨柔,不堪行步,体赢气落,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建康令王复性既儒雅,未尝乘骑,见马嘶喷陆梁,莫不震慑,乃谓人曰:“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其风俗至此,也怨不得没人肯打仗了。
·······
可是陈庆之和这七千兵马是葛红艳所有的希冀。她绝不能忍受他们输!
可是区区七千人马又如何能有胜算,替自己血刃仇人,报仇雪恨了!
斋戒沐浴更衣后,葛红艳带着随身丫鬟春叶来到了法云寺。
法云寺在山岚深浓的山顶上,气魄恢宏的庙宇显得古色古香,庄严肃穆。
远眺法云寺,它高踞于险峻突起的孤峰之上,与庐鳯山隔江对峙,近看法云寺犹如一只展翅的凤凰。
法云寺在南梁京城香火最盛,听闻这里的菩萨最是灵验。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信徒们不远千里前来顶礼膜拜。
·
葛红艳和春叶拿着一把香,向供着菩萨的大殿缓步走去。突然身侧一名缓步行走的和尚吸引了她的注意。
怎有这么特异的僧人!眼眶三角形,目露凶光,相貌阴骘,体态像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杀戮!
僧人抬头见一旁容貌艳丽的少女瞠目结舌的盯着自己,他微微一笑,不亢不卑的走上前来,施礼道,“贫僧法名净衍,号圆庵,人称:圆庵净衍禅师。看施主眉心郁结,命门如有黑黯枯色,想必是遇到重大的难题而不得解!”
但凡妖人要行骗大都如此这般口舌,如何这大名鼎鼎的法云寺也有这样的僧人!葛红艳心中一惊,并不作答,微微屈腿行礼,便和丫鬟春叶转身匆匆离去。
·
佛堂大殿内香火袅袅,葛红艳插上香,跪在佛像前虔诚的磕了几个头,双手合十,心中默默许愿:愿陈庆之此去能大败尔朱荣,一举杀了尔朱荣和杜小凤,为父皇葛荣报仇雪恨!如若能得偿所愿,我葛红艳愿予二十年性命相抵!
拜过菩萨,心里却总想着刚才那个相貌特异的僧人,看大殿一侧,一个年方十一二岁,眉清目秀的小和尚站在那里。
葛红艳忍不住走上前去,轻声问道,“小师傅,这里有位圆庵净衍禅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圆庵净衍禅师?他和我们这里的师傅们都不同,听闻他14岁剃发为僧,先后学习天台、密教,最后改宗禅门。曾拜高人为师,得其阴阳、占卜之术。他无书不精,无物不晓,每言必中,算无遗策……。他有这样的能力,本该在佛门有所成就,偏他六根不净,是个酒肉和尚,并不吃斋念佛,反而沉迷于《易经》八卦。人人都说他是一个阴阳家,不是佛家!”小和尚说起他,滔滔不绝,说了一大堆。
“无书不精,无物不晓,每言必中,算无遗策!”葛红艳喃喃重复着这几句,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小和尚的眼睛,“当真!”
“施主,出家人不打诳语,人人都这样说他!”小和尚信誓旦旦的回道。
······························································································································
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
小说推荐